《外台秘要》序

昔者農皇之治天下也,嘗百藥,立九候,以正陰陽之變沴,以救性命之昏札,俾厥土宇用能康寧,廣矣哉。洎周之王,亦有冢卿,格於醫道,掌其政令,聚毒藥以供其事焉,歲終稽考而制其食,十全為上,失四下之。我國家率由茲典,動取厥中,置醫學,頒良方,亦所以極元氣之和也。夫聖人之德,又何以加於此乎?故三代常道,百王不易,又所從來者遠矣。自雷、岐、倉、緩之作,彭、扁、華、張之起,迨茲厥後,仁賢間出,歲且數千,方逾萬卷,專車之不受,廣廈之不容,然而載祀綿遠,簡編虧替,所詳者雖廣,所略者或深,討簡則功倍力煩,取捨則論甘忌苦,永言筆削,未暇屍之。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外台秘要》
  • 作品別名:《外台秘要方》
  • 創作年代:唐代
  • 作者:王燾
原文,整篇翻譯,注釋,

原文

余幼多疾病,長好醫術,遭逢有道,遂躡亨衢,七登南宮,兩拜東掖,便繁台閣二十餘載,久知弘文館圖籍方書等,繇是睹奧升堂,皆探其秘要。以婚姻之故,貶守房陵,量移大寧郡,提攜江上,冒犯蒸暑,自南徂北,既僻且陋,染瘴嬰疴,十有六七,死生契闊,不可問天,賴有經方僅得存者,神功妙用,固難稱述,遂發憤刊削,庶幾一隅。凡古方纂得五六十家,新撰者向數千百卷,皆研其總領,核其指歸,近代釋僧深、崔尚書、孫處士、張文仲、孟同州、許仁則、吳升等十數家,皆有編錄,並行於代,美則美矣,而未盡善。何者?各擅風流,遞相矛盾,或篇目重雜,或商較繁蕪。今並味素英,鈐其要妙,俾夜作晝,經之營之,捐眾賢之砂礫,掇群才之翠羽,皆出入再三,伏念旬歲,上自炎昊,迄於聖唐,括囊遺闕,稽考隱秘,不愧盡心焉。
客有見余此方曰∶嘻,博哉!學乃至於此邪?余答之曰∶吾所好者壽也,豈進於學哉?
至於遁天倍情,懸解先覺,吾常聞之矣。投藥治疾,庶幾有瘳乎?又謂余曰∶稟生受形,鹹有定分,藥石其如命何?吾甚非之,請論其目。夫喜怒不節,饑飽失常,嗜欲攻中,寒溫傷外,如此之患,豈由天乎?夫為人臣,為人子,自家刑國,由近兼遠,何談之容易哉?則聖人不合啟金滕,賢者曷為條玉版,斯言之玷,竊為吾子羞之。客曰∶“唯唯。”
嗚呼!齊梁之間,不明醫術者,不得為孝子,曾、閔之行,宜其用心。若不能精究病源,深探方論,雖百醫守疾,眾藥聚門,適足多疑,而不能一愈之也。主上尊賢重道,養壽祈年,故張、王、李等數先生繼入,皆欽風請益,貴而遵之,故鴻寶金匱、青囊綠帙,往往而有,則知日月所照者遠,聖人所感者深,至於嗇神養和、休老補病者,可得聞見也。余敢采而錄之,則古所未有,今並繕緝,而能事畢矣。若乃分天地至數,別陰陽至候,氣有餘則和其經渠以安之,志不足則補其復溜以養之,溶溶液液,調上調下。吾聞其語矣,未遇其人也。不誣方將,請俟來哲。
其方凡四十卷,名曰《外台秘要方》,非敢傳之都邑,且欲施於後賢,如或詢謀,亦所不隱是歲天寶十一載,歲在執徐,月之哉生明者也。

整篇翻譯

古代神農氏治理天下,親自口嘗各種草藥,確立三部九候的診法,並且考定氣血陰陽變化的特徵,用來療救生命的夭死,使其領地上的人民,因此能壽康安寧,恩德真是廣大啊!到周朝統一天下,也有冢宰窮究於醫療技術,掌管醫藥行政措施與法令,聚集儲備藥物來供給醫療工作的需要,到年底就考核醫生的醫療成績而制定他們俸祿的等級,十治十愈(療效百分之百)為上等,治十誤四(療效百分之六十)為下等。我大唐國家遵從這一準則,常常從中取法,設定醫學機構,頒布濟世良方,也是用來使人民享盡天年。聖人的恩德,又用什麼能超過它呢?因此,三代的法紀,歷代帝王是不改變的,這又是從古以來很久遠的事了。自從雷公、岐伯、倉公、醫緩先後問世,巫彭、扁鵲、華佗、張機相繼而起,從此以後,德才兼備的醫家不斷出現,將近數千年來,方書超過了萬卷,大車裝不下,大屋容不下。然而年代久遠,書籍殘缺不全,詳細論述的,其醫學內容雖然廣大,但簡略論述的,卻也有很深的道理。
探求簡冊就會花費成倍的功夫和煩重的氣力,要對這些書籍進行選擇取捨,就得考慮其中的艱苦。我總是在說要對這些醫籍進行校勘整理,可又總是沒有時間來主持其事。
我幼年常生疾病,長大以後就愛好醫術,又遇上政治清明的時代,於是邁入仕途,官運亨通。我先後七次在尚書省供職,兩次受官在門下省,多次供職在尚書、門下二省二十多年,長期執掌弘文館的圖籍方書等事。由此可以進館察看研閱蘊含深奧道理的醫書,都要探求其中的秘密樞要,奧旨精義。後因婚姻的緣故,被貶去任房陵刺史,後因大赦,近移到山西大寧郡任太守。當時攜帶家人沿江而上,冒犯悶熱的暑氣,從南到北,既偏遠又荒陋,全家感染瘴氣而得病的人有十分之六七。這種死生離合的慘狀,責問上天又有什麼用呢!依靠古典醫籍中流傳下來的方劑,才有得以生存活命的人。那些方劑的神功妙用,當然很難詳細敘述,於是就發憤編輯整理、希望能起到舉一反三的作用。總計古方蒐集編纂有五六十家,新撰寫的今方接近數千百卷,都要研求它們的主旨,考核這些方書的意向。
還有近代的釋僧深、崔尚書、孫處士、張文仲、孟同州、許仁則、吳升等數十家,都有著作,同時流傳於世。這種情況好是好,但是不夠完善。為什麼呢?因為他們每個人都在自己的著作中任意施展自己的風采,造成彼此說法不一致,互相牴觸等問題。有的篇名題目重複混雜,有的研討比較過於繁瑣雜亂。現在把它們匯集起來,研究品味其中的精華,把握其要言妙道。
於是夜以繼日,對上述各家的文獻資料進行編次整理。除去各家著作中無用的內容,選取各家著作中的精華,都經過反覆篩選,暗自思考了一年時間,上自神農氏、伏羲氏,一直到今之聖唐,搜羅遺漏短缺的文字,考查深奧難懂的含意,對於這件事的盡心盡意,可算是無愧了。
他又對我說:“稟受天地自然之氣而成生命形體,都有固定的氣數命運,藥物能對生命怎么樣呢?”我認為他的說法很不對,就請允許我詳細論述其中的細節:“喜怒沒有節制,饑飽違背規律,嗜好欲望從體內傷害,寒熱之邪從外部傷害,像這樣的病患,難道是由於自然嗎?作為人臣、作為人子,從治家到治國,由近到遠,怎么說起來就那么容易呢?如果聖人(成王)不應該打開金匱,那么賢人怎么能將周公祝策分條刻於玉版之上留傳下來呢?(亦即:如果不將先聖遺留下來的醫學文獻進行編輯整理,那它們怎么流傳後世呢?)您講出這種錯誤的話,我私下裡為您感到害羞。”朋友說:“對對。” 唉!在南朝的齊梁時期,不通曉醫術的人是不能稱為孝子的,像孔子的弟子曾參、閔損一向以孝行著稱的人,如果生活在齊梁時期,也須用心於醫術。如果不能精細地研究病源,深入地探討醫方醫論,即使有一百個醫生看守著病人,各種藥物收集在家門,也只能是多增加一些疑惑,而不能把病人治好一點兒。
當今皇上尊重賢才,重視醫道,怡養壽命而祈求長生,因此有張、王、李、等數位先生相繼入朝,皇上都以欽敬的態度向他們請教,把他們的教導看得很寶貴而且加以遵從。所以養生、醫術、卜筮之書,處處都有,就知道像太陽月亮普照廣遠一樣,皇上對人們的感化作用是很深的。至於愛惜精神,保養身心,使老人休養安逸,使病人得到救治,是可以經常聽到和看到的。我冒昧地採集這些養生、醫藥、卜筮之書,而且把它們摘錄下來,古本沒有的內容,現在全都抄寫整理,因而我自己所能做的事也就完畢了。至於區分天地陰陽的規律,辨別疾病陰陽、表里、虛實的屬性,如肺邪氣實就調理病人的經渠穴來使他平安;腎氣虛就調補他的復溜穴來補養他,根據體內變化著的陰陽虛實的病機,及時採取適當的針法進行上下調理,對於這樣的情況我是聽說過,而這樣的人沒有遇到過。對於這些事,我不敢欺騙正在學醫的人,只好等待未來高明的人決斷了。這本方書共四十卷,名叫《外台秘要》,不敢想使它流傳到京城,只想施用於後世的賢者。如果有人來諮詢請問,也是不隱瞞的。 這一年是天寶十一年(752),太歲在辰,三月初三。

注釋

九候:指三部九候。
正:考證。
用:由此;因此。
王:成就王業,用作動詞。
毒藥:一般藥物。
食:俸祿。
率由:遵循。
極:使……達到最佳。使動用法。
岐、緩、彭:岐伯,醫緩,巫彭。
迨茲厥後:從此以後。
虧替:殘缺不全。
所略:論述簡略的內容。
筆削:整理修訂古醫籍。
有道:政治清明。
亨衢:喻官運亨通。
弘文館:設定學士,掌管校正圖書、教授生徒等事
刀工
量移:唐宋時貶官在外,遇赦移近。
痾:同疴。
僅:才。.
刊削:修訂整理
一隅:即舉一反三,由此識彼。
向:接近。
商較:研究比較。
並味:匯總研究。
玅:同妙。
俾夜作晝:即夜以繼日。
旬歲:很久。
闕:通缺。
常:通嘗,曾經。
定分:定數,指命運。
其:語氣副詞,反詰。
非:意動,認為……錯誤。
刑:治理。
合:應該。
啟:打開。
曷為:即為何。
羞:以……為羞
適:通啻。
主上:唐玄宗李隆基。
請益:向別人請教。
鴻寶等:泛指養生、卜筮、醫藥等各類書籍。
嗇神養和:愛惜精神,保養身心。
繕緝:抄寫整理。
若乃:至於。
其人:指用針刺方法治癒病人的高明醫生。
都邑:京城。
執徐:十二月。
哉:通才。哉生明,指初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