Ⅱ優52是選育單位:安徽省農業科學院水稻研究所,用品種Ⅱ-32A(♀) OM052(♂)選育而成的水稻品種。 2010年09月09日經第二屆國家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第四次會議審定通過,審定編號為國審稻2010012。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Ⅱ優52
- 界:植物界
- 屬:稻屬
- 種:稻
- 品種:Ⅱ優52
國審稻2010012,皖品審07010621,新品種權信息,
國審稻2010012
特徵特性:該品種屬秈型三系雜交水稻。在長江中下游作一季中稻種植,全生育期平均134.9天,比對照Ⅱ優838短0.6天。株型適中,莖稈粗壯,長勢繁茂,葉姿挺直,熟期轉色好,稃尖紫色,每畝有效穗數15.1萬穗,株高129.0厘米,穗長24.6厘米,每穗總粒數182.6粒,結實率83.8%,千粒重28.0克。抗性:稻瘟病綜合指數6.7級,穗瘟損失率最高級9級;白葉枯病7級;褐飛虱9級。米質主要指標:整精米率60.6%,長寬比2.2,堊白粒率64%,堊白度15.2%,膠稠度65毫米,直鏈澱粉含量24.4%。
產量表現:2007年參加長江中下游中秈遲熟組品種區域試驗,平均畝產592.0千克,比對照Ⅱ優838增產4.7%(極顯著);2008年續試,平均畝產600.4千克,比對照Ⅱ優838增產4.5%(極顯著)。兩年區域試驗平均畝產596.2千克,比對照Ⅱ優838增產4.60%,增產點比率86.2%。2009年生產試驗,平均畝產582.0千克,比對照Ⅱ優838增產6.9%。
栽培技術要點:1.育秧:適時播種,培育多櫱壯秧。2.移栽:秧齡30~35天移栽,栽插密度13.3厘米×23.3厘米或13.3厘米×26.7厘米,每穴栽插1~2苗。3.肥水管理:大田每畝施純氮15千克,其中70%作基肥,返青時施15%作追肥,餘下15%作穗肥,缺鉀的田塊適當補施鉀肥。淺水~濕潤促分櫱,當每畝莖櫱苗數達18萬苗時開始分次曬田,以輕曬為主,收割前5~7天斷水,切忌斷水過早。4.病蟲防治:注意及時防治稻瘟病、白葉枯病、稻薊馬、稻縱卷葉螟、稻飛虱等病蟲害。
審定意見:該品種符合國家稻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審定。熟期適中,產量較高,高感稻瘟病,感白葉枯病,高感褐飛虱,米質一般。適宜在江西、湖南、湖北、安徽、浙江、江蘇的長江流域稻區(武陵山區除外)以及福建北部、河南南部稻區的稻瘟病、白葉枯病輕發區作一季中稻種植。
皖品審07010621
審定情況:2007年2月13日通過安徽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
產量表現:2005、2006年兩年安徽省中秈區試,平均畝產分別為582.20公斤和602.56,對比照汕優63分別增產9.0%和11.21%,均達極顯著。2006同步生產試驗,平均畝產547.81公斤,對比照汕優63增產5.18%。。
特徵特性:該品種屬秈型兩系雜交中稻。株高125厘米左右,分櫱力中等,穗型較大,平均每穗總粒數185粒左右,結實率80%以上,千粒重26克。米質達部頒三等食用稻品質標準。全生育期140天,比汕優63長2天。抗性鑑定,感白葉枯病和稻瘟病。
適宜地區:適宜在安徽省作一季稻種植,但不宜在山區和沿淮瘟病重發區及低洼易澇區種植
栽培要點:作一季稻栽培,一般在4月底5月初播種,秧齡30-35天:畝栽2.0萬穴,每穴1-2粒種子苗。注意適時預防白葉枯病和稻瘟病。
新品種權信息
新品種權申請或公告信息 | |
---|---|
申請日:2009/2/12 申請號:20090074.8 申請公告日:2009/5/1 申請公告號:CNA005301E 授權日:2014/11/1 品種權號:CNA20090074.8 授權公告日:2014/11/1 授權公告號:CNA004591G 培育人:羅志祥;施伏芝;阮新民 品種權(申請)人:安徽省農業科學院水稻研究所 | 本申請品種是以Ⅱ-32A為母本,以OM052為父本雜交育成。其中,OM052是以9019為母本,以特青為父本雜交經6代自交育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