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國公主行宣差河北都總管之印”銅印

“監國公主行宣差河北都總管之印”銅印

“監國公主行宣差河北都總管之印”銅印,1958年,出土與中國內蒙古自治區武川縣。屬於元代(公元1206年至公元1368年),這枚銅印呈正方形,上部有一扁長方形鑄鈕,鈕上刻“上”和“王”字。銅印,高:6.3厘米,寬:10.8厘米,厚:1厘米,重量:1400克,現藏:內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國家一級保護文物。

基本信息,歷史故事,

  

基本信息

“監國公主行宣差河北都總管之印”銅印
名稱:“監國公主行宣差河北都總管之印”銅印
年代:元代(公元1206年至公元1368年)
:6.3厘米
寬:10.8厘米
厚:1厘米
重量:1400克
現藏:內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
位於中國北方遼闊美麗大草原上的蒙古族,是中華民族中一個勇敢豪爽的英雄民族。今天,我要為您介紹的國寶,就是蒙古族的一件珍貴而奇特的文物
1958年,中國內蒙古自治區武川縣,一個不起眼的地方,出土了一枚銅印。這枚銅印呈正方形,上部有一扁長方形鑄鈕,鈕上刻“上”和“王”字。這枚銅印看上去似乎沒有什麼特別之處,但是它的發現,卻引起了中外考古專家和歷史學家的特別關注。為什麼呢?這還要從古代蒙古首領、軍事家、政治家、元太祖成吉思汗說起。

歷史故事

公元1227年8月,一代天驕成吉思汗逝世。成吉思汗生前選擇了第三子窩闊台作為汗位的繼承人,但由於各部宗王意見不一,窩闊台繼承汗位的時候,已是1229年的8月,離成吉思汗去世已經兩年了。然而在汗位空著的兩年里,蒙古汗國卻沒有因為沒有最高首腦而混亂,為什麼呢?
傳說,在蒙古汗國沒有最高首腦的兩年里,成吉思汗的三女兒“監國公主”阿刺海別吉擔當著攝政王的職責,處理國家的軍政事務。傳說中,三公主是一個十分美麗而又有才能的女人,兩年里,阿刺海別吉兢兢業業,履行著她作為“監國公主”的攝政職責,將國家事務處理得妥妥貼貼。
然而,在歷史典籍中,關於三公主阿刺海別吉的記載卻極少。如果這位公主曾經擁有監國公主的權勢,可為什麼《元史》中沒有為這位監國公主單獨立傳呢?歷史學家們對於監國公主攝政的傳說產生了懷疑。因此,三公主監國也成了一個困擾歷史學家的謎團。
然而,不能否認的是,三公主阿刺海別吉確有其人。
公元1204年,鐵木真為了跟汪古部聯合起來,共同打敗乃蠻部,將三女兒阿刺海別吉嫁給汪古部首領的兒子。結成親家後,汪古部的首領和鐵木真同心協力,滅掉了乃蠻部。蒙古族各部落最終得到統一,鐵木真成為全蒙古的大汗“成吉思汗”。
在打敗乃蠻部後,獲得勝利的汪古部首領班師回朝。可誰知留守家鄉的汪古部的部眾卻突然叛變,殺掉了首領的兒子——也就是阿刺海別吉的丈夫,並且將歸心似箭、毫無防備的汪古部首領殺死。
阿刺海別吉萬萬沒有想到,剛剛才得知父親與公爹勝利的喜訊,轉眼間,丈夫和公爹卻命喪九泉。
雖然情況突變,阿刺海別吉卻不愧是成吉思汗的女兒,在一片喊殺聲中,她領著婆婆和家人趁著黑夜逃到城牆邊。一個好心的守城人冒著生命危險,將他們用繩索吊出城去。阿刺海別吉帶著家人,殺出重圍,連夜遠逃,投奔自己的父親鐵木真。這年,阿刺海別吉才19歲。
雖然三公主阿刺海別吉確有其人,而且在她年紀輕輕的時候就表現出驚人的勇氣和能力,可三公主到底有沒有“監國”呢?前面提及的武川縣出土的那枚銅印又是怎么揭開公主監國之謎的呢?
原來,這枚看似普通的銅印,正是揭開三公主監國之謎的關鍵物證。
這枚銅印印面呈正方形,通高6.3厘米,寬10.8厘米,厚1厘米,上部有一扁長方形鑄鈕,鈕上刻“上”和“王”字。印文陰刻著篆體九疊文“監國公主行宣差河北都總管之印”的字樣,印文的中心有兩個回鶻蒙古文。
這銅印上面的“監國公主”是不是傳說中的三公主阿刺海別吉呢?
專家拿到這枚銅印,認真分析上面的文字,並分析銅印的歷史年代,結合銅印出土的地點,確認該銅印就是阿刺海別吉的官印!
專家分析,銅印的製造年代與成吉思汗的兒女們生活的年代相一致。成吉思汗女兒很多,但最有本事和聰明的是三公主。阿刺海別吉雖在成吉思汗的女兒中排行第三,卻深受成吉思汗的疼愛和信任。成吉思汗率大軍西征的時候,他就任命自己的三女兒為“監國公主”了。在《元史》中,雖沒有單獨給這位公主立傳,也沒有詳細敘述她的事跡,卻在提及這位公主的時候,都稱阿刺海別吉為“監國公主”。成吉思汗的女兒中,被封為“監國公主”的,也只有三公主阿刺海別吉一人。
從這枚銅印出土的地點看,發現銅印的武川縣,正是汪古部活動的範圍。汪古部,就是三公主夫家的屬部,後來歸三公主管轄,三公主生前就住在汪古部一帶。因此,專家分析,這枚方銅印就是三公主阿刺海別吉的官印。從銅印的印文看,三公主留守本土,擔當“監國公主”,同時管轄黃河以北的廣大地區,兼任“河北都總管”。
專家們經過分析後,認定銅印印文中的“監國公主”就是出嫁給汪古部的阿刺海別吉。
從有關歷史資料中,我們知道,在成吉思汗去世後、窩闊台繼承汗位之前的兩年里,阿刺海別吉一直盡心盡責地管理著國家。國家官員所做的一切重要決策、軍政大事,都必須經由監國公主的許可,方能實施。在一份又一份的經過公主批准的公文中,都留有公主的官印。阿刺海別吉成了實質上的“攝政王”。
那么,為什麼《元史》中沒有給三公主單獨立傳呢?
原來,《元史》的編撰在明朝。由於明朝文人受男尊女卑思想的影響,在修史時,並沒有為這位曾統攝軍政大權的公主單獨立傳,只是在元代將領大臣列傳中無法迴避的時候,才提及阿刺海別吉的事跡。這不經意間,使得一位政績顯赫的公主,成了歷史的謎團。直到內蒙古武川縣出土了這枚方形銅印才證實了三公主監國的確切歷史。
銅印上面的字跡證實了一位謎一般的公主曾那么真實地存在過,並向後人展示著她曾建立的功勞和她曾威震天下的權勢,也印證了中國元代歷史上一位巾幗英雄的風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