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惡所”民俗志

“惡所”民俗志

《“惡所”民俗志》是一部由[日] 沖浦和光 所著書籍,2015年08月上海三聯書店出版發行。

基本介紹

  • 書名:“惡所”民俗志
  • 原版名稱:「悪所」の民俗志―色町・芝居町のトポロジー
  • 譯者:張博
  • ISBN:9787542652126
  • 頁數:348頁
  • 定價:33.00
  • 出版社:上海三聯書店
  • 出版時間:2015年08月
  • 裝幀:平裝
  • 開本:32開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惡所"民俗志:日本社會的風月演化》是一本關於日本風月場所,即“惡所”的文化性研究著作。日本的“惡所”包括兩個部分,“色町”與“芝居町”前者是娼妓的賣笑之所,後者頁刪愉是藝人的表演之地。作者通過對“惡所”前世今生的考察,不但使讀者了解到日本另類的風月文化,認識到另一個不為人知的日本,而且可以使人窺見日本人“好色”國民性的根源。

圖書目錄

第一章我人生中的三大磁場
一人人都有“人生磁場”
“機遇”決定了人生
我人生中的三大磁場
人生最大的磁場——釜崎
形成“惡所”的三個條件
二繁華街——非日常性的祝祭空間
充滿魅惑的繁華街體驗
蠢蠢欲動的欲望
關於性的話題是禁忌
青春期的躁動
道頓崛和千日前
墓地、刑場化為歌舞場
三邊緣地帶的生活
在貧民區的生活
井原西鶴《日本奔譽轎洪永代藏》中的渡邊村
餘韻猶存的勾欄香
歌舞伎中的“長町里”
第二章繁華街源於“惡所”
一繁華街源於“惡所”與“芝居町”
繁華街與“惡所”
青樓與戲院區的結合
“帝都”東京的都市設計與繁華街
商都大阪“青樓限制”政策
二芝居町的中心——游女歌舞伎
惡所論的關鍵——“游女”
近世的三大代表藝術
體現民眾情感的歌舞伎
三表現叛逆美學的“傾奇者”
近世歌舞伎的藜明——阿國
歌舞伎
“女歌舞伎”組拳夜抹與十字架項鍊
反體制者
藝術的大眾化與游女歌舞伎
游女歌舞伎的禁止
從“若眾民棕嫌歌舞伎”到“野郎歌舞伎”
構成真正的舞台藝術
民眾不滿的發泄口
三都的繁華鬧市
四藝術演出與河原者
被城鎮排除在外的游女和藝人
游里芝居町賤民區
寺社庇護下的藝術
連線俗世和冥界的河原
藝術與卑賤
離開寺社權勢的民間藝術
 遙多踏 第三章游采檔女所潛藏的靈力
一中世的游里與王朝貴族
中世的宿場、港町與游女
法皇和他的游女情人
“性”如何成為神聖?
《游女記》與《傀儡子記》
魅惑人心之術
二後白河法皇與卑賤的“聲技”
傀儡女出身的乙前
超能之王·後白河法皇
卑賤的“聲技”與“熊野信仰”
後白河法皇編纂的《梁塵秘抄》
臨終枕邊吟“今樣”
出色的游女論
“承久之亂”與游女龜菊
游女誕下的皇子
三游女亦可托生於極樂淨土
磯禪師與靜御前
女扮男裝的意義
《平家物語》中的白拍子
法然的平等思想
才色出眾的游女們
足柄山的三游女籃承紙
巫師的法力
貴族之“狂”
四雲遊倡優的巫女性
隨軍出征的游女
對游女的蔑視和畏懼
“游”的含意
大自然諸神和“地母神”信仰
從巫女團演變而采的“游部”和“遊行女婦”
《萬葉集》中的“遊行女婦”
女性“聖”性的消失和男舞
“變成男子”的思想
《閒吟集》之“鬻人舟”
擁有“咒力”的游里
……
第四章制外者——游女·藝人
第五章獨特的都市空間——“惡所”
第六章“惡”的美學與“色道”的復興
第七章文明開化與藝術演出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