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火柴”公益支教

“小火柴”公益支教

“小火柴”公益助學活動,是由中澳國際服務有限公司和澳大利亞重慶商會及重慶澳發商務諮詢有限公司,共同襄助成立的公益、助學以及支教活動開展平台。至今已募集到相當數量的善款。小火柴公益助學平台的宗旨在於:通過在海內外招募支教志願者,讓他們帶去外面世界的訊息,打開山里孩子的眼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小火柴公益支教活動 
  • 發起者:中澳國際服務有限公司 
  • 支教地點:重慶及西部偏遠山區 
  • 志願者:在澳中國留學生 
  • 支教時間:每年12月 
  • 招募時間:每年7-10月 
活動介紹,萬盛支教,2014支教,2013支教,2012支教,申請要求,

活動介紹

小火柴公益支教活動是由澳大利亞重慶商會、中澳國際服務有限公司、重慶澳發商務諮詢有限公司共同搭建的公益支教項目。
2012年,中澳國際董事長、著名的澳洲移民律師及翻譯伍明秋女在澳大利亞發起“小火柴”公益支教活動,招募在澳大利亞留學的中國志願者,走進西部山區學校支教,為山裡的孩子帶去新知識。截至目前,“小火柴”支教活動已開展了四,來自全國各地的多名在澳洲留學的中國學生的相繼奔赴彭水、長壽、忠縣等地進行了支教。
小火柴活動從2012年3月起正式運作, 並於當年12月,舉辦了首屆“小火柴2012西部支教志願者”活動。九名小火柴公益助學活動的志願者,走進西部大山,前往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縣的聯合鄉中心校,進行為期一周的支教活動。志願者隊伍中既有澳大利亞在讀的留學生,也有來自南京、福建、浙江、四川等其他省份的大學生。在短短一周的時間內,志願者根據各自所學的專業和特長,制訂課表,傾囊相授,有的教英語,有的教唱歌,有的教繪畫,課程包括了旅遊景點介紹、地理科普、舞蹈、籃球、基礎電學、身體構造,衛生常識和歷史故事等等,這些新奇的課程充分激發了孩子們的興趣,志願者們也成了深受全校學生歡迎的老師。
2013年,由15名從澳大利亞回國的留學生志願者組成的2013年“小火柴支教助學”分為兩個志願者支教小隊,於重慶集合後,分赴重慶忠縣的磨子土家族自治鄉中心國小和白石鎮巴營國小,進行支教活動。
2014年,支教隊伍壯大到22人,分赴長壽區海棠鎮建生國小和長壽區海棠鎮清泉國小兩個學校,活動得到了包括鳳凰網在內國內多家主流媒體的報導。
2015年,“小火柴”公益助學活動再次引起媒體關注,並且有一名16歲的國中女生在支教進行兩天后主動申請加入支教隊伍。在2015“小火柴”的啟動儀式上,悉尼著名華人政界領袖王國忠上議員應邀出席。活動為期兩周,得到了新華社、人民網、重慶日報、今日悉尼等多家媒體的報導。

萬盛支教

“姐姐,你什麼時候再來看我們?”“記得給我們寫信啊,長大了我也想去澳大利亞……”2015年12月18日早上8點,雖然此時正值萬盛經開區關壩國小早自習時間,但得知支教的留學生們要離開,該校幾十名學生自發來到校門口,手裡拿著千紙鶴、心形卡片等,抱著大姐姐們哭成了一片。
日前,由定居澳大利亞、中澳國際服務有限公司董事長伍明秋夫婦發起的“小火柴公益支教”活動,挑選了來自悉尼大學、悉尼科技大學等16名來自國內各地、在澳大利亞的留學生,前往萬盛關壩國小和田壩民族國小進行了為期半個月的支教活動。
帶給孩子們外面的世界
熱烈的拉丁舞、T台走秀、雪花剪紙……就在留學生們離開關壩國小前一天,記者一行驅車來到學校。當天下午,留學生們正帶著孩子們在學校會議室進行匯報演出。
“袋鼠、樹熊是澳大利亞最具特色的動物……”“大家知道嗎?像貝殼一樣的悉尼歌劇院,它表面外殼真的是用貝殼做的喲!”……只見會議室中央,擺著一個大大的地球儀,來自不同年級、班級的學生,正在用手中的卡片展示、介紹著不同國家的風土人情。
“關壩國小是萬盛最偏遠的一所國小,下轄5個校點,中心校共有1200名學生。”關壩國小校長李萬建告訴記者,此次來支教的留學生分別在關壩國小中心校和村小田壩民族國小教授了科普、地理、音樂、舞蹈等課程。
用辯論賽教孩子們思政課
“上網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讓三(4)班班主任黃小娟印象深刻的是,來自悉尼大學學教育學的姜月影,用辯論賽的方式向孩子們教思政課。
從班上40多名同學中選出8名代表,組成正反兩方,孩子們自己在網上查資料,舉例證明上網有利或不利,並在老師的引導下與對方進行辯論。“正方同學認為網路有助於大家跟父母聯繫,還可以通過網路買東西;反方則表示網路會讓人沉溺遊戲,久而久之甚至連漢字都寫不好……”黃小娟激動地表示,沒想到孩子們的思維這么開闊,大大超乎自己的想像。
“這種開放的思維培養,給我們很大的啟迪。”該校美術老師陳春強告訴記者,小孩子就是應該少受約束,盡情想像。
每個人都是天空中最亮的星星
留學生們帶給孩子們的,遠遠不止這些。
“姐姐,你就要走了。這段時間,你就像大樹一樣庇護著我們,我會一直想念你……”離別前,一(4)班的小女孩李茂林給卜涵苓寫下一封長信。
“班上幾乎每個孩子都給我寫了信,我也都回復鼓勵他們,好好學習,有一天走出去看外面的世界。”來自墨爾本大學的卜涵苓告訴記者,由於客觀原因,孩子們大多不太自信。“剛開始,很多孩子說話時不敢抬頭看我們的眼睛。”
“這是山區學校不少孩子共同的問題。”李萬建告訴記者,學校大約有1/4的孩子是留守兒童,父母遠在廣東等地打工;此外,還有不少孩子來自單親家庭,因為得不到應有的關愛,往往害怕、自卑。
為了打開孩子們的心扉,讓他們感受到關愛,留學生們陪孩子們打球、在操場聊天、遇見孩子們總是主動與他們擁抱……慢慢地,孩子們越來越依賴這些大哥哥、大姐姐們。
“特別是住校的兩三百名住校生,他們更需要關愛。”5年前就出國留學的卜涵苓坦言,自己對於孩子們成長中的孤獨,感同身受。
這位特別愛笑、性情溫和的女生,選擇了一種特別的方式與大家交流。“每天晚上,我和另外2名女生,一起到4個女生宿舍為孩子們唱歌。”
“平凡的你,是夜空中最亮的星星”……就這樣,她們甜美的歌聲,溫暖了孩子們的冬夜。
“小火柴”將支教西部200所鄉村學校
就在“小火柴”支教活動即將結束的前一天,隊里唯一的一名男生王俊傑選擇了留下,繼續支教一周。
“兩周的時間太短了。”王俊傑說,隊里不少留學生也表示會一直與孩子們保持聯繫,並會經常來看他們。
“這次支教,我感到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以後要發動更多人,來幫助山區的孩子。”在田壩民族國小支教的俞瞳告訴記者,就在上上個周末,大家曾跟著校長去做家訪。
“走了五六個小時的山路,有的學生家裡的房子有很多裂縫,這只是在電視裡看過的場景。”俞瞳說,但是,當自己讓孩子們描繪心中“未來的自己”時,他們想做醫生、老師、警察、鋼琴家……“無論貧窮與否,山裡的孩子和其它地方的孩子一樣擁有夢想和想像力。”
“‘小火柴’寓意每位留學生志願者都是一根小火柴,‘眾人拾柴火焰高’。”伍明秋說,未來,“小火柴”計畫支教西部200所鄉村學校,惠及上萬名農村學生。

2014支教

20名“小火柴”公益助學活動招募而來的志願者啟程前往長壽區四所國小,進行為期兩周的支教活動。這20名志願者是來自澳大利亞8所高校的中國留學生,他們給山區的孩子講述外面的世界,帶去豐富新奇的知識。
活動主辦方負責人伍明秋女士介紹,此次活動共接到80名留學生志願者的報名,他們的籍貫遍布祖國各地。留學生們悉心準備,根據各自所學的專業和特長指定課表,所教授的課程涉獵廣泛。在兩周的支教活動中,留學生們將給孩子們帶去地理、科普、舞蹈、籃球、基礎電學、衛生常識等一系列課程。
此次留學生分別走進長壽區海棠鎮建生國小、海棠鎮清泉國小、海棠明金希望國小和海棠中心校。

2013支教

由14名從澳大利亞回國的留學生志願者組成的2013年“小火柴支教助學”活動12月15日再次啟程,他們分為兩個志願者支教小隊,於重慶集合後,分赴重慶忠縣的磨子土家族自治鄉中心國小和白石鎮巴營國小,進行支教活動。
在一周的支教時間內,14名志願者將根據各自所學的專業和特長,制定課表,為山裡的孩子們傾囊相授。
廣大海外留學生的參與熱情,遠遠超出組織者的預期。本次活動從10月啟動,短短一個月時間內諮詢活動信息的留學生超過百人,正式遞交報名表的申請人數接近40人。最後經與支教學校反覆協商,決定篩選出14名優秀的澳洲留學生,前往重慶忠縣的兩所國小,進行支教活動。

2012支教

“小火柴”公益助學活動於11月啟動海內外志願者招募計畫,經過半個多月的時間,最後挑選出9名海內外的志願者。他們中既有正在澳大利亞留學的大學生,也有來自南京、福建、浙江、四川等國內其他省市和重慶的大學生。
此次支教活動也得到了來自社會各界的支持。,重慶圖書館向聯合鄉中心校捐贈了400冊圖書和期刊讀物,中澳國際服務有限公司向學校捐贈了一批學習和體育用品。“小火柴”公益助學活動負責人、來自澳洲重慶同鄉會的移民律師伍明秋女士表示,“眾人拾柴火焰高”,隨著該項助學活動的開展,希望今後有更多的愛心人士參與到這項活動中來,為西部地區和重慶更多需要幫助的山區孩子送去關懷和幫助。

申請要求

·在年齡,籍貫等方面沒有特殊要求,只要會說中文,有愛心的同學們,我們都非常歡迎。但如果年齡未滿18歲,我們將建議父母提供相關書面說明。
· 志願者主要是去山區國小當老師,教孩子;可以自己設定課程表,教學內容自己擬定。
· 每年大概招募幾十名志願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