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聽話”中的心理需求

“今天,孩子到底怎么了?”曾經可愛、溫順、討人喜歡的小傢伙怎么就變成了自私、霸道、無理取鬧的陌生人?而我們的容忍、勸說,無休無止的擔心,怎么使情況看起來更糟糕?其實,當我們換一種思路去“破譯”孩子的行為,會了解到孩子偏差行為背後可能存在著某種心理需求。作為父母,要改變孩子,有時需要先改變自己。

“今天,孩子到底怎么了?”曾經可愛、溫順、討人喜歡的小傢伙怎么就變成了自私、霸道、無理取鬧的陌生人?而我們的容忍、勸說,無休無止的擔心,怎么使情況看起來更糟糕?其實,當我們換一種思路去“破譯”孩子的行為,會了解到孩子偏差行為背後可能存在著某種心理需求。作為父母,要改變孩子,有時需要先改變自己。
專家:王宏,北京師範大學心理學碩士
“媽媽跟我玩嘛!”
雪兒4歲了,在幼稚園里不怎么喜歡和別的小朋友玩。只有一個叫丹丹的朋友和她玩得比較好,若是丹丹哪天沒有來,她就會自己坐在小板凳上一整天不說話,看著其他的小朋友玩。可是回到家,雪兒卻十分喜歡纏著我:“媽媽給我講故事嘛!”“媽媽跟我玩嘛!”勞累了一天,我還要一邊忙著做家務,一邊應付她:“好好,雪兒,媽媽待會兒跟你玩。”“不嘛,媽媽你現在就跟我玩。”雪兒膩在我身邊,不停地哼哼。我終於忍不住了:“玩,玩,玩,你就知道玩!你不看我忙成這樣!煩不煩人!”雪兒看到我發了脾氣,小嘴一咧,“哇”地哭了起來。聽到雪兒的哭聲,我更是氣不打一處來,嗓門一下又高了八度:“哭!有什麼好哭的!”
分析:
信息溝通的過程是傳遞者經過選碼將自己的感覺表述出來,接收者通過解碼獲得對方的信息。
孩子的行為都是有目的的。在孩子成長的動力中,最重要的是尋求歸屬感和自己在團體中的一席之地。對孩子而言,家是孩子最早、最重要的團體,父母的認同、尊重、接納是孩子自我價值形成的核心。孩子為了達到這些目的,首先可能採用建設性的行為,如表現優異、學習優秀、體育好、乖巧可愛等;如果這些行為不能成功,孩子們就會採用破壞性的行為來達到目的,如騷擾、懶惰、磨蹭、反叛、固執、抗拒、不當行為、無助等,以此來引起父母的關注。
坐不住的叮噹
我家叮噹5歲了,性子特野。瞅見什麼新奇的玩意兒,他都會迫不及待地拿到手裡,沒一會兒看見什麼別的東西了,又會扔了這個去拿那個。我經常得跟在他身後一路收拾。更要命的是,他在幼稚園里,也是“頑性不改”。老師上課,他東瞅西看,聽到窗外有小鳥叫,馬上跑過去;看到什麼好玩的玩具,馬上過去拿,甚至別的小朋友手上的東西,也伸手就拿,弄得小朋友哇哇大叫:“老師,叮噹搶我玩具!”老師為這件事情很頭疼,老是跟我數落。我也十分頭疼,回到家裡,磨破了嘴皮說他,可是一點用都沒有,他還是我行我素,沒一點兒改觀,真讓人傷透了腦筋。
分析:
“喜新厭舊”對孩子來說實在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什麼新鮮好玩的東西都想據為己有,這是孩子好奇心的天性使然。而對於一些小小孩,他們的身心發展並不成熟,注意力還很難長時間集中,本身就處在“坐不住”的階段,偏偏被貼上了“頑性”的標籤,實在很是無辜。
每個孩子都會期待從團體中獲得一席之地和歸屬感。在這種心理需求下,可能有一些孩子會通過不良行為達到吸引注意、爭取權利的目的,而父母和老師無形中助長了孩子的壞習慣而不自知。
老師的講道理,父母的發脾氣,最終都不會影響孩子的行為。與其事後對孩子發脾氣,不如教會孩子如何面對新玩具,看到新玩具時,還要看到它與環境、其他人的關係。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