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櫻(金櫻子)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金櫻子,金櫻棕紅花瓶狀, 上存花萼下端尖, 體刺脫落留棕點, 固精縮尿止瀉痢。

來源,產地,採收,性味歸經,功用,處方名,保貯,

來源

為薔薇科常綠攀緣灌木植物金櫻子Rosa laevigata Michx的成熟的假果或除去瘦果的成熟花托

產地

浙江、江蘇、江西、廣東等地。

採收

9-10月果實成熱時採摘,曬乾或撞去毛刺,剝去核、雜質、剖成兩半,洗淨曬乾。 [藥材形性] 呈倒卵形,略似花瓶狀,長約3cm,直徑1.5-2cm,外表暗棕紅色,上端宿存花萼如花瓶口狀,下端漸尖,全體有突起的棕色小點,系毛刺脫落後的殘痕,觸之刺手,質堅硬,切開肉厚約0.15cm,壁附有淡黃色的小瘦果,瘦果中種子一枚。無臭,味甘酸,微澀。 以個大、色紅、有光澤,去淨刺者為佳。 [炮製] 將原藥揀去雜質,篩去灰屑、或淘洗後曬乾。剖開去淨絨毛瘦果等者為金櫻肉。 [成分] 蘋果酸、枸櫞酸、鞣質、糖分、維生素c等。

性味歸經

酸甘澀平,入腎、膀胱、大腸經。

功用

固精縮尿,澀腸止瀉。用於腎氣不固之遺精、遺尿、小便頻數、白帶綿綿,脾虛久瀉久痢不止,肺虛喘咳,自汗盜汗,崩漏等症。

處方名

金櫻子 刺梨子 金櫻肉

保貯

放木箱或其它容器內,置乾燥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