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脾資生丸

健脾資生丸,中醫方劑名。出自《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杭州方)。具有健脾開胃,消食止瀉,調和臟腑,滋養營衛之功效。主治胃脾虛弱,食不運化,胸脘飽滿,面黃肌瘦,大便溏泄,以及婦人妊娠嘔吐,小兒疳積,神疲便溏。

基本介紹

  • 名稱:健脾資生丸
  • 出處:《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杭州方)
  • 組成:潞黨參、炒白扁豆、豆蔻仁、川黃連、炒冬術、蓮子肉、六神曲、白茯苓、廣橘紅、山楂肉、炙甘草、芡實、廣藿香、炒麥芽、懷山藥、春砂仁、桔梗、炒薏仁米
  • 功用:健脾開胃,消食止瀉,調和臟腑,滋養營衛
  • 主治:胃脾虛弱,食不運化,胸脘飽滿,面黃肌瘦,大便溏泄,以及婦人妊娠嘔吐,小兒疳積,神疲便溏
組成,用法用量,功用,主治,方義,使用注意,附方,

組成

潞黨參三兩,炒白扁豆一兩五錢,豆蔻仁八錢,川黃連(薑汁炒)四錢,炒冬術三兩,蓮子肉、六神曲、白茯苓、廣橘紅各二兩,山楂肉(蒸)、炙甘草、芡實各一兩五錢,廣藿香一兩,炒麥芽、懷山藥各二兩,春砂仁一兩五錢,桔梗一兩,炒薏仁米一兩五錢。

用法用量

上為細末,煉蜜為丸,或水為丸。每服二至三錢,米飲湯或開水送下;婦人淡薑湯送下。

功用

健脾開胃,消食止瀉,調和臟腑,滋養營衛。

主治

胃脾虛弱,食不運化,胸脘飽滿,面黃肌瘦,大便溏泄,以及婦人妊娠嘔吐,小兒疳積,神疲便溏。

方義

脾胃虛弱,濕熱蘊結所致。方用四君子湯(黨參、白朮、茯芩、甘草)補脾益胃,促進運化能力,以資生氣血;山藥、蓮子肉、白扁豆、芡實補氣健牌運濕止瀉;藿香、白豆蔻香燥醒脾開胃,薏苡仁淡滲利濕;山楂、麥芽、六神曲助其消導,橘紅利氣化痰,和中止嘔;桔梗引清氣上行,並防燥藥傷肺,黃連除濕清熱,止泄止痢。諸藥合用,共奏消食止瀉,補益脾胃之效。

使用注意

服藥期間忌食生冷、辛辣油膩之物。

附方

名稱:健脾丸
組成:厚朴、棗、生薑
用法:上藥先入鍋內,猛火炒勻,攪候紫焦傾出,為粗末;每末一斤,入良姜四兩,乾薑四兩(炮裂),神曲四兩,附子二兩(炮,去皮臍),同為細末,麵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空心米飲送下
出處:《普濟方》卷二十二引《(經效濟世方》
功用:暖胃溫脾,增進飲食
名稱:資生丸
組成:白朮、橘皮、山楂、神曲、白茯苓、人參、白豆蔻、扁豆、蓮肉、山藥、芡實、薏苡仁
用法:上為末,煉蜜為丸,每服二錢,細嚼,淡鹽湯送下
主治:胃有虛熱,不能食,常覺飽悶,面黃赤,身常惡熱,大便燥結
出處:《醫學摘粹·雜證要法》卷二
名稱:健脾溫中丸
組成:潞參、白朮、雲苓、炮姜、附子、橘紅、杏仁、法夏、歸身、川芎、炙草、紫菀、上元桂
用法: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錢,每天早、晚開水送下
主治:年老天涼咳嗽,或久病氣虛咳嗽,屬脾胃虛寒者
出處:《揣摩有得集》
功用:溫補
名稱:健脾養胃丸
組成:人參、白朮、白茯苓、廣陳皮、當歸、白芍藥、麥芽、木香、半夏曲、山藥、枳實
用法:上為末,陳米糊為丸,如椒目大。每服三錢,食後白湯送下
主治:脾胃虛弱
出處:《攝生秘剖》卷二
名稱:健脾增力丹
組成:陳皮、厚朴、蒼朮、神曲、麥芽、山楂、甘草、黑豆
用法:上為細末,煉蜜為丸。每服三錢
出處:《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大同方)
功用:健脾開胃,利濕和中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