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anghui

2010年海外媒體有關“兩會”的報導中,出現了一個與往年不同的新變化:由於“兩會”的英文譯名太長,“兩會”的拼音“lianghui”直接作為

新詞,出現在了報導中。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兩會
  • 外文名:lianghui
  • 地區:中國
  • 別名中國國會
背景,解釋,相關新聞,

背景

海外媒體關注lianghui
2010年海外媒體有關“兩會”的報導中,很多海外媒體將“兩會”的拼音“lianghui
”直接作為新詞,出現在了報導中。由於“兩會”的英文譯名較長,海外傳媒從漢語拼音中借來“lianghui”一詞專用在“兩會”的文章里,比起英文的大串單詞簡潔不少。
lianghui
以往英文媒體在提到兩會時往往用不同的翻譯。行文較傳統的,使用官方的英文縮寫:全國人大叫NPC(National People's Congress的縮略語);政協用CPPCC (Chinese People's Political Consultative Conference的縮略語)。
外媒一般喜歡用當地讀者更容易理解的說法。於是“中國國會(China's Congress)”一詞經常出現。“政協”在國外的對應機構不多,外媒就用自己的理解來描述“Top Advisory Body(最高諮詢機構)”。美聯社則稱“政協”為“中國國會首席諮詢機構”(China's Top Parliamentary Adviser)。

解釋

從外媒報導看,凡是用了拼音的,都會有一小段介紹。比如,在馬來西亞新聞社的報導中,對“lianghui”的解釋簡明扼要,一是說“lianghui”是中國每年最大的政治事件,二是說“lianghui”包括了中國最高立法機構人大的會議和中國最高諮詢機構政協的會議。《印度教徒報》的解釋是,每年來自中國各省市自治區特別行政區的各民族政治代表聚集在一起,舉行為期兩到三周的固定會議。
在英文維基百科中,“兩會”一詞已出現在“人民大會堂”的詞條之下,註解也大體相同

相關新聞

兩會拼音字母頻現外媒 “lianghui”漸風行來源:人民網 2010年03月07日08:10
近日外媒的報導中,開始出現兩會拼音“lianghui”,這使我想起10多年前在歐洲常駐時的經歷。我曾數次參加過中國人大和政協代表團的隨團報導工作,每每碰到當地記者向我詢問有關人大和政協的問題,我就會藉機做一些簡要的介紹。但後來從這些記者的報導中,我讀到的,常常是“中國的兩院”這樣的外文簡稱。顯然,他們是用西方的概念來套中國
這些年來,有關“中國兩院”的說法漸漸不多了,代之而現的是“中國的國會”(China's Congress)和“中國的最高諮詢機構”(China's Top Advisory Body)。僅從這兩個譯名看,恐怕很多普通外國人還是沒法弄明白中國的政治體制及其運作方式。
現在,變化出現。中文拼音的運用,標誌著一個含義與西方概念完全不同的新詞出現了。幾個世紀以來,中文辭彙進入英語的並不少,但大多與中國的傳統、文化以及流行語相關,因此“兩會”這個政治詞語,有著非同尋常的政治意義。
這兩天的外媒報導看,凡是用了拼音的,都會有一小段介紹。在馬來西亞新聞社的報導中,對“兩會”的解釋簡明扼要,一是說兩會是中國每年最大的政治事件,二是說兩會包括了中國最高立法機構人大的會議和中國最高諮詢機構政協的會議。《印度教徒報》的解釋是,每年來自中國各省市自治區特別行政區的各民族的政治代表聚集在一起,舉行為期兩到三周的固定會議。在網上的英文維基詞典中查了一下,發現這個詞已經出現在“人民大會堂”的詞條之下,註解也大體相同。
這樣的解釋儘管不夠全面,但至少表明,外媒已經意識到,要了解中國的政治、經濟等各個方面的政策及其決策程式,就必須了解兩會。僅用西方的那套政治辭彙,已經無法準確解釋中國的民主政治運作程式。今後,類似“兩會”這樣的詞用多了,就有可能逐漸形成一些新的專有名詞,就會有更多的人通過這些辭彙來了解中國的政治體制。
當然,這最終將會有助於使世界的政治辭彙和政治概念更加豐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