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nong

卡農即Canon, 或者Kanon, 也被翻譯為華音。卡農是一種音樂譜曲技法,和賦格一樣是復調音樂的寫作技法之一,也是利用對位法的模仿技法。卡農同時也指以此種技法創作出來的音樂作品,比如巴赫的《五首卡農變奏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卡農
  • 外文名:Canon或Kanon
  • 產生年代:13世紀
  • 性質復調音樂形式、曲式的名稱
  • 別稱華音
釋義,d大調卡農,

釋義

卡農Canon——復調音樂的一種,原意為“規律”。一種純以模仿手法構成的復調音樂形式、曲式的名稱。當先後進入的各個聲部自始至終在相同或不同的音高上演奏(唱)一旋律時,即稱為卡農。其最先出現的聲部稱為起句或主句,隨後進入的各聲部稱為應句或答句。 一個聲部的曲調自始至終追逐著另一聲部,直到最後……最後的一個小結,最後的一個和弦,它們會融合在一起,永不分離。纏綿極至的音樂,就像兩個人生死追隨。
卡農Canon也是一種曲式的名稱,這種曲式的特徵是間隔數音節不停重複同一段樂曲。一般的演奏法是以大提琴啟奏,三把小提琴間隔八拍先後加入,小提琴全部拉奏完全相同旋律,前後也只有三段不同的旋律,每段更是僅有兩小節的旋律供重複拉奏;大提琴的調子從頭到尾只有兩小節,重複達廿八次之多,可是聽者卻陶醉在這旋律之中,絲毫不會感到單調。能御簡如繁,作者可說已臻化境。
卡農的最早歷史,可以追隨至13世紀的民間音樂形式,如狩獵曲、輪唱曲等。輪唱曲是一種小型聲樂曲,其形式為各聲部以相同間距進入的同度無終卡農,13世紀以後流行於英國。15世紀出現了完整的卡農曲,並為佛蘭德樂派的作曲家所喜用。此後,卡農經常作為一種獨立的小型樂曲或大型

d大調卡農

樂曲中的一個段落而被運用。
《卡農曲》
《卡農曲》(《Canon and Gigue in D》(D大調卡農))。作者是德國人 Johann Pachelbel (1653 ~ 1706年),他曾是巴赫的老師。不過有人說是當時某位不知名的作曲家,為了售出此曲而冒稱是當時享有盛名的帕卡貝爾的作品。
根據各聲部高度不同的音程差,可分為同度卡農,五度卡農,四度卡農等;根據間隔的時間長短,可分為一小節卡農,兩小節卡農等;此外還有伴奏卡農,轉位卡農,逆行卡農,反行卡農等各種手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