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型谷(U形谷)

U型谷

U形谷一般指本詞條

一般指冰川侵蝕形成的冰川谷,又稱冰蝕谷、槽谷。是由冰川過量下蝕和展寬形成的典型冰川谷,兩側一般有平坦的谷肩,橫剖面近似u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U型谷
  • 外文名:U-type valley
  • 別稱:槽谷、冰蝕谷
  • 學科:普通地質學
簡介,形成過程,區分,

簡介

u型谷又稱槽谷、冰蝕谷,是經山谷冰川刨蝕、改造而形成的谷地。兩側一般有平坦的谷肩,橫剖面近似u型。冰川沿由地面流水侵蝕形成的溝谷或其他負地形流動,在流動過程中冰川的刨蝕作用使原溝谷加深、加寬,山嘴部分因阻擋冰川流動而被刨蝕掉。因此,冰蝕谷常較平直而寬闊,形成兩壁陡立的槽形谷。在U型谷底或兩壁常能發育磨光面及冰川擦痕

形成過程

高山和高緯地區,氣候寒冷,地表常被冰雪覆蓋。這些冰雪經過擠壓和重新結晶,並在重力作用下緩慢地運動,形成冰川。當冰川占據以前的河谷或山谷後,由於冰川對底床和谷壁不斷進行拔蝕和磨蝕,同時兩岸山坡岩石經寒凍風化作用不斷破碎,並崩落後退,使原來的谷地被改造成的橫剖面呈拋物線形狀,形成U型谷,這樣有利於更有效地排泄冰體。在第四紀冰期,冰川鼎盛時,全球大約有1/3的陸地被冰川覆蓋。在運動過程中,巨厚的冰川像推土機一樣,把鬆動的石塊挖起並帶走;這些岩石碎屑凍結於冰川的底部,加大了冰川對底部地面的磨蝕。冰川的侵蝕,塑造了多種多樣的冰蝕地貌。而U型谷是由流動冰川不斷侵蝕山谷底而形成的

區分

河流作用形成的U型谷相比,冰川作用形成的U型谷搬運能力比較強,但距離相對比較短,通過拔蝕作用、磨蝕作用、冰楔作用,碎石岩屑磨圓度差,稜角狀-次稜角狀;分選差0.5-1000m甚至更大。U型穀穀壁上,常因冰川的作用而形成磨光面。當冰川搬運物是砂和粉砂時,在較緻密的岩石上磨光面更為發達;若冰川搬運物為礫石,則在谷壁上刻蝕成條痕或刻槽,稱之為冰川擦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