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川擦痕

冰川擦痕

冰川擦痕是指冰川搬運物在運動中相互摩擦或與冰川槽谷基岩摩擦時形成的,多保存在冰磧石表面和冰川槽谷兩側與底部的冰川摩擦痕跡。擦痕多呈丁字形,一端粗一端細,粗的一端指向上游,細的一端指向下游,長數厘米至1米,深度一般數毫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冰川擦痕
  • 外文名:glacial scratches 
  • 形狀:一般呈釘頭鼠尾狀
  • 對象:冰川內的砂粒或石塊的稜角
  • 因素:區域地質、地貌條件等
  • 成因:塊石在運動時相互摩擦
釋義,特性,形成原因,發現,研究意義,

釋義

冰川痕(giacial stiae)指冰川內的砂粒或石塊的稜角,在磨光面上摩擦刻劃成的深淺粗細不等的條痕。冰川擦痕一般呈釘頭鼠尾狀,可有幾組不同方向的條痕重疊出現,與洪流、土石流和滑坡等在石塊或基岩面上形成的條痕不同,因此必須對區域地質、地貌條件進行全面調查分析,嚴格鑑別,才能查出擦痕的成因。

特性

冰川擦痕保存在冰磧石表面和冰川槽谷兩側輿底部的冰川摩擦痕跡。由於冰川往往夾帶著許多大小不一的岩
屑,在移動過程中,常以岩屑為工具,像銼刀似的磨蝕著冰川谷的雨壁和谷底。尤其是冰川谷底部,因岩屑較
多,磨蝕作用特彆強烈,形成了深槽,同時在冰床的基岩上留下了磨光面和擦痕。冰川擦痕多呈“丁”字形。

形成原因

冰川擦痕由冰川夾帶的塊石在運動時相互摩擦或與冰川槽谷基岩摩擦形成,痕跡多呈釘子形。模式口的冰川是在我國北方第一次發現,擦痕清晰,集中而成大片,保存也較完好。用普通人的眼光看,擦痕實際上就是在岩石上一層層清晰的集中的呈釘子形狀的痕跡。如果順著岩石的斜坡,向褐色的基岩慢慢澆下一壺清水,水順勢流下,一道道冰川擦出的痕跡,就會清晰地顯現出來。據說,這就是地質學家當年尋找擦痕時用的辦法。

發現

模式口冰川擦痕,是1954年由地質學家李捷發現,經李四光先生鑑定確認的。該冰川擦痕形成於距今200-300萬年前的新生代第四期,痕跡清晰,集中而成片,是在我國北方極為罕見的發現。

研究意義

它的發現,為研究遠古地質、氣候、生物及古人類提供了極為珍貴的資料依據,因此,這一發現曾震動了世界地質界。1955年,地質部與北京市人民政府將其列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並設護欄加以保護。1987年,這裡建起了一座冰川擦痕陳列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