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K37戰防炮

PAK37戰防炮

35/36年產PAK 37mm戰車防禦炮,是由納粹德國在二戰前開發的一種口徑37mm的輕型牽引式反坦克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PAK37戰防炮
  • 類型:輕型牽引火炮
  • 戰鬥全重:432kg
  • 最大射程:4025米
  • 口徑:37毫米
  • 國家:納粹德國
  • 倍徑:42倍
基本介紹,服役情況,使用情況,松滬會戰,遠征緬甸,

基本介紹

PAK37戰防炮是一種輕型牽引火炮,戰鬥全重432kg,最大射程4025米,不過在這種距離上幾乎不可能擊中目標,該炮長度為42倍口徑1665毫米,火炮放在兩個裝有氣壓輪胎的大型車輪上運行,依靠四人炮手班人力操作,使用便捷。它可由汽車或某些類似的輕型車輛牽引,並且將它放在卡車車箱上或鐵路平板車上也非常容易,也可以使用畜力甚至人力牽引,德國二戰投入的尊戴普三輪機車也可以承擔牽引任務。PAK37戰防炮能發射鎢芯穿甲彈,又能發射超口徑榴彈作為威力的補充,射超口徑榴彈時其威力足可穿透127mm厚的裝甲板,由於二戰時期的坦克都沒有瀉壓裝置,榴彈在擊穿坦克後的二次效應所產生的衝擊波對車內人員的傷害是致命的,在這一點上,榴彈的效果要強於穿甲彈。
PAK37戰防炮
超口徑炮射榴彈利用空包彈進行發射,超過183m距離之後,精度不高,因為身管和膛線實際上並未賦予彈體有效的旋轉和正確的飛行方向;同時,炮發射榴彈的另一大缺點是,炮手只有繞到炮口處才能進行前部重新裝填,這就不僅要求炮手必需具有非凡的勇敢精神,而且在敵密集火力掃射下,進行第二次射擊的機會幾乎是微乎其微。 該炮可執行多種任務,而不僅只限於打裝甲車輛的單一任務。
由於戰防炮本身的設計思路來自於一戰的反裝甲單位經驗,它的弱點是穿甲能力相當的差,在一戰後,面對當時厚度只有6~18毫米的坦克裝甲,37毫米戰防炮發射的鎢芯穿甲彈足以穿透大多數坦克的裝甲,但到了二戰爆發前後,在面對各國大大強化後的現代化坦克裝甲時,37mm的炮彈就暴露出了自身穿甲能力的不足。
由於該炮威力嚴重不足,所以很快就被火力更強,穿深更大的PAK38 /50毫米反坦克炮所取代。

服役情況

德軍使用情況
37毫米Pak35/36輕型反坦克炮是一款非常著名的武器,你經常可以在一些有關二戰德軍的照片上看到它們的身影,它是德軍在二戰初期的標準反坦克炮,儘管它已顯得過時,這種炮德軍總計生產了20000門以上,其中在1939年9月,德軍就裝備了達11200門該炮,
德軍發動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所使用的反坦克武器與它的敵對國十分相似。主要的裝備是一種輕型的牽引火炮,即35/36年式37mm反坦克炮,同時還有一種大量發給步兵部隊使用的反坦克槍。在步兵營的轄屬內,唯一的反坦克武器就是反坦克槍,每個步兵連配備3支這種槍。37mm反坦克炮裝備在專門的反坦克連內,每個步兵團轄屬一個反坦克連。對這種火炮的信心是在1939年8-9月份的波蘭戰役中得以確立的,然而,由於波蘭軍隊裝備的裝甲武器極為有限,因此,在德波戰爭中這種武器並沒有經歷什麼嚴峻的考驗。真正的考驗是在1年之後,那時這種火炮在法國遇到的是擁有重型裝甲防護的英國坦克。
巴爾幹半島的德國傘兵PAK37戰防炮巴爾幹半島的德國傘兵PAK37戰防炮
35/36年式反坦克炮的效能主要在於它的機動能力。它是一種輕型火炮,戰鬥全重僅為432kg,火炮放在兩個裝有氣壓輪胎的大型車輪上運行,依靠炮手班人力操作火炮並不費力。它能發射穿甲彈,又能發射超口徑榴彈,射超口徑榴彈時其威力足可穿透12.7mm厚的裝甲板。這種炮射榴彈利用空包彈進行發射。超過183m距離之後,它的精度肯定不會太高,因為身管實際上並未賦予它正確的飛行方向。這種炮發射榴彈的另一大缺點是,炮手只有繞到炮口處才能進行重新裝填,這就不僅要求炮手必需具有非凡的勇敢精神,而且在敵密集火力掃射下,進行第二次射擊的機會幾乎是微乎其微。該炮可執行多種任務,而不僅只限於打裝甲車輛的單一任務。它的弱點是穿甲能力相當的差。在1934年時它的穿甲能力還被認為是令人滿意的,但到了1939年則就顯得十分落後了。然而,它的這一缺陷卻被西班牙內戰和波蘭戰爭中所面臨的老式坦克所掩蓋了。此外,坦克上所採用的傾斜甲板也很容易使37mm反坦克炮的小型彈丸產生跳彈。
德軍Pak37戰防炮在史達林格勒德軍Pak37戰防炮在史達林格勒
1940年,德國對法國發動閃電式攻擊時,35/36式反坦克炮曾跟德軍裝甲部隊一起被派往法國,作為對敵坦克進行防禦的主要火力支柱。然而,正如道格拉斯·普拉特(Douglas pratt)準將所說的那樣,這種火炮並沒有滿足德軍對它所寄託的厚望。實際上,Pak35/36輕型反坦克炮在二戰初期就已經顯得落伍了,德軍在1940年用一輛繳獲的英國馬蒂爾達坦克進行射擊試驗,發現它竟然可以抗擊不少於14發Pak35/36輕型反坦克炮的炮彈。道格拉斯·普拉特將軍這樣敘述了1940年5月20日在阿拉斯(Arras)附近所發生的情況:
這段時間裡,德國佬的大量運輸車輛及其裝備遭到了我們的嚴重破壞,曳光彈燃起一片火海。以至當我們的“馬蒂爾達”(Matilda)坦克在600-800yd(548-731m)距離上用機槍掃射時,他們的反坦克炮手在發射幾發炮彈之後,就丟棄火炮落荒而逃。有些德國兵舉手投降,另一些則裝死躺在地上!他們所裝備的反坦克武器沒有任何一件能夠穿透我們的“馬蒂爾達”I型和II型坦克,甚至連他們發射榴彈的野戰炮也不例外。我們有一些坦克的履帶被打斷,有幾輛坦克被敵人的曳光彈命中後起火,主要是“馬蒂爾達”I型坦克發動機機艙部位起火。有1輛“馬蒂爾達”坦克雖已被他們的1門37mm反坦克炮直接命中了14發炮彈,但競沒有造成致命效果,僅有的效果是穿破了一點裝甲!
對我軍坦克的主要威脅是來自德軍的野戰炮,其中有些野戰炮竟是占領暴露陣地進行直接瞄準射擊。同時敵機也在步兵頭上俯衝轟炸,但這並沒有給我軍坦克造成多大麻煩。僅有一、兩枚炸彈在一輛馬蒂爾達坦克旁邊爆炸後,將這輛坦克炸翻,並使車長受傷身亡。另有一枚炸彈在爆炸後曾將一輛輕型坦克上拋到大約4.6m的空中!
這次參戰的德軍指揮官是陸軍少將隆美爾,隆美爾的敘述同樣也證實了37mm反坦克炮性能上的不足:
事實證明,我們那些可以快速展開的反坦克炮(指37mm反坦克炮),由於太輕以致根本不能對付擁有重型裝甲防護的英軍坦克。這些反坦克炮中的大多數,在敵壓制炮火射擊時,都連同炮手一起喪失了戰鬥能力,爾後又被英軍坦克軋得粉碎。我軍的大批車輛被燒毀,友鄰的黨衛軍部隊,在敵坦克的猛烈進攻下,被迫南撤。最後,依靠師屬野戰炮和一些88mm高射炮兵連,才成功地將敵坦克阻止在比蘭斯-阿格尼一線以南。這次戰鬥,師屬野戰炮消滅了28輛坦克,高射炮兵消滅了1輛重型坦克和7輛輕型坦克。
由於該炮威力嚴重不足,所以很快就被PAK38 50毫米反坦克炮和pak40 75mm反坦克炮所替代。
取代37戰防炮的38 50mm戰防炮取代37戰防炮的38 50mm戰防炮

使用情況

在抗戰爆發之前PAK37戰防炮被大量出口到了中國,得到圖紙的中國也仿製了一些該炮,不過在8年抗戰中總共只生產了96門而已,由此可見當時中國工業的薄弱。儘管在同時期的歐洲戰場,面對英、蘇、德、法等國先進的強化坦克裝甲,PAK37戰防炮在二戰初期就顯得落伍了,該型炮的鎢芯穿甲彈實際上在500米處發射只能擊穿48毫米垂直裝甲,但是對於中國軍隊來說,這已經足夠了,因為日軍的坦克的技術水平和性能指標都落後於歐美各國,其坦克的裝甲一般不超過25毫米,且一直沒有得到提高(日本的主要戰略資源一直在向海軍和航空兵傾斜,陸軍的裝備更新一直得不到重視),日本小坦克貧弱的裝甲根本就經不起37mmPAK戰防炮的射擊。

松滬會戰

二十世紀三十年代,中國軍隊的現代化整備換裝中,當時最優秀的德式師大多曾經裝備、使用過PAK35戰防炮,PAK35戰防炮成為當時德式師乃至中國軍隊中嚴重不足的炮火力量的重要組成部分。1937年初,在增加進口了一批德式裝甲車輛裝備後,原有戰車營正式擴編為國民革命軍陸軍裝甲兵團,團長為杜聿明將軍,而此時的裝甲兵團中,就有專門的戰防炮營建制,下轄4個戰防炮連,其中1連、2連和3連都裝備了6門PAK35/36 37mm戰防炮,另設有專門的戰防炮教導隊,可見對戰防炮的重視程度。
1937年7月7日,抗日戰爭全面爆發,而後裝甲兵團的戰防炮教導隊一部開往忻口作戰,而裝甲兵團主力則在8月18日投入凇滬戰場,並準備參加圍攻日本海軍陸戰隊的戰鬥,8月19日,戰防炮教導隊1營一連在戰鬥中損失。8月21日夜,戰車第1連剩餘5輛維克斯6噸火炮坦克配合36師108旅向兆豐路與沙徑港左岸開始攻擊,仍採用坦克引導步兵進攻戰術,不幸的是,日軍火力打斷了步坦協同,使步坦被割裂,再次被擊毀2輛坦克,(另一說法是其中一輛因機械故障拋錨被乘員棄車,稍後可能被日軍拖走)到了9月22日,裝甲兵團從上海撤退,在整個凇滬會戰中,裝甲兵團共摧毀了17輛日軍坦克及裝甲車。
訓練中的中國PAK37戰防炮班訓練中的中國PAK37戰防炮班

遠征緬甸

1943年10月,為配合中國戰場及太平洋地區的戰爭形勢,重新打開中印交通線,中國駐印軍總指揮史迪威將軍制定了一個反攻緬北的作戰計畫,代號為“人猿泰山”。計畫從印緬邊境小鎮利多出發,跨過印緬邊境,首先占領新平、洋等塔奈河以東地區,建立進攻出發陣地和後勤供應基地;而後翻越野人山,以強大的火力和包抄迂迴戰術,突破胡康河谷和孟拱河谷,奪占緬北要地密支那,最終連通雲南境內的滇緬公路。擔任主攻任務的是鄭洞國指揮的中國駐印軍新1軍,下轄孫立人指揮的新38師和廖耀湘指揮的新22師,兵力近3.5萬人。此時的遠征軍仍以中央軍下轄最精銳的德械師為主,PAK37戰防炮是他們的重要武器。第一次遠征失敗之後,殘餘的PAK37戰防炮和炮兵則成為了中緬戰場中中國一側的重要防禦力量,在蘭姆加訓練換裝之後,才被更方便更強有力的美國巴祖卡火箭筒取代。
牽引著PAK37戰防炮的中國遠征軍牽引著PAK37戰防炮的中國遠征軍
操控戰防炮的德械師操控戰防炮的德械師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