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X洲際戰略飛彈

MX洲際戰略飛彈

MGM-118A彈道飛彈,是美國的一型固體洲際彈道飛彈。原名“先進”洲際彈道飛彈,於1983年正式命名為“和平守衛者”(Peacekeeper MX),統稱為MX(Missile-eXperimental)彈道飛彈。

MX飛彈為四級飛彈,前三級為固體推進劑,第四級為液體推進劑。飛彈可攜帶10個MK21分導式彈頭,射程11000km,圓機率誤差為90至120m。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MX彈道飛彈
  • 英文名稱:Peacekeeper MX
  • 前型/級:民兵-3彈道飛彈
  • 研製時間:1973年
  • 服役時間:1986年
  • 定型時間:1983年
  • 國家:美國
發展沿革,技術特點,性能數據,服役事件,飛行試驗情況,事故情況,退出現役,總體評價,

發展沿革

1971年,美國戰略空軍司令部提出“民兵”彈道飛彈的後繼型號要求,希望擁有一種可摧毀多個硬目標、生存能力強且命中精度高的飛彈,以確保20世紀80年代的核優勢。同年5月,空軍與錫奧科爾公司簽訂契約論證飛彈發動機部件。1973年,該計畫被正式命名為“MX飛彈計畫”,成立MX飛彈計畫局,主要任務為研究新型洲際彈道飛彈所需的關鍵技術。1979年6月,時任美國總統卡特批准項目進入全面研製階段。同年9月,確定了整個武器系統的研製方向,開始了全面研製工作。1982年9月,飛彈推進系統的飛行驗證試驗完成。1983年6月,飛彈首次飛行試驗完成。
1984年,MX飛彈項目轉入全面研製與生產階段。1985年8月,第九次飛行試驗成功,這是MX飛彈首次從地下井內成功發射。1986年9月,美國沃倫空軍基地部署第一枚MX飛彈。同年12月,MX飛彈開始裝備部隊,具有了初始作戰能力。截至1993年,50枚MX飛彈完成全面部署。但由於同年美國與俄羅斯達成《美俄關於進一步削減和限制進攻性戰略武器的協定》,MX飛彈計畫於2003年前全面拆除,最後一枚飛彈最終於2005年9月19日撤除警戒。

技術特點

1. 總體設計
MX飛彈總體布局示意圖MX飛彈總體布局示意圖
MX飛彈主要由整流罩、分導多彈頭、釋放艙、一個液體末助推級以及三個固體子級組成。子彈頭外形呈錐形,內部安裝大威力的MK21彈頭,外部由整流罩保護。釋放艙用於安裝和釋放十個子彈頭。發動機殼體與整流罩殼體均有抗氣動加熱與核輻射的防護層。整個彈體平時裝在發射筒內,可從地下井和機動發射車進行冷發射。由於研製過程中採用了一系列減輕結構質量的措施,MX飛彈的投擲質量約是“民兵”飛彈的4倍,而起飛質量僅比後者多出約1.5倍。
MX飛彈機構設計示意圖MX飛彈機構設計示意圖
2. 動力系統
飛彈的一、二、三級為固體推進劑級,第四級為液體末助推級。前三級採用全向擺動單噴管,與多噴管擺動控制相比,具有更高的推進效率,減小了推力矢量偏轉要求,這是直接利用了C-3“海神”飛彈以及“三叉戟-1”飛彈的技術成果。二、三級噴管裝有可延伸出口錐,噴管在兩級分離前收縮在一起,兩級分離後新一級發動機點火之前,噴管向後延伸至全長。這種設計有效解決了“民兵”飛彈發動機噴管膨脹比受到級間質量與全彈長度限制的問題。前三級發動機工作完成後,飛彈會被推進到213km的高空。
第四級為末助推級,採用液體推進劑,含一台軸向發動機以及四台姿態控制發動機,其中兩台用於俯仰控制,兩台用於偏航控制,四台用於滾動控制。整個飛彈的發動機殼體採用凱夫拉環氧樹脂複合材料,相較於之前普遍採用的鋼與鈦合金,新型材料的強度更高,質量更小。
3. 制導與控制系統
飛彈的制導與控制系統控制飛彈發射與飛行中的全部動作,包括發出控制信號、釋放子彈頭的指令等。控制系統包含慣性測量裝置、電子組件與計算機裝置、地面與飛行軟體、飛行冷卻系統、供電裝置等。慣性測量裝置中含一個高級慣性參考球,代替了原先的框架式慣性平台,為系統元件營造了不受外界衝擊及振動影響的恆溫環境,提高了飛彈的制導精度。此外,控制系統還包括了一套總能量控制系統和末速度修正與姿態控制系統。總能量控制系統用於控制發動機熄火,替代了之前的推力終止系統,減輕了結構質量。末速度修正與姿態控制系統可對飛彈的飛行速度與彈道進行精密控制與測量,降低了推力終止造成的彈頭釋放速度誤差。
姿態控制發動機與高級慣性參考球的台體均使用整塊鈹材料加工而成,因此結構質量得到減輕。同時鈹本身具有優異的傳熱性能,不需要另加防熱材料就可以傳走燃氣產生的高溫。儀器及配電系統均放置在第四級一個“抽屜”設計中,可隨時抽出更換。此外飛彈計算機具有故障監視功能,不需拿下彈頭就可更換儀器,方便節省時間。

性能數據

MX飛彈相關參數見下表
MGM-118A“和平守衛者”彈道飛彈參數
射程
11100km
命中精度
90~120m
彈長
21.6m
彈徑
2.34m
起飛質量
88.452t
投擲質量
3.6t
彈頭
10個MK21子彈頭
彈頭質量
194kg(1個子彈頭)
彈頭威力
10×475kt TNT當量
制導
慣性制導(高級慣性參考球)
發動機
固體火箭發動機(前三級)液體火箭發動機(第四級)
推進劑
端羥基聚丁二烯(一、二級)硝酸酯增塑聚醚複合藥柱(第三級)
四氧化二氮和一甲基肼(第四級)
發動機推力
2237kN(第一級真空推力)1332.8kN(第二級)
343kN(第三級)
發動機工作時間
75s(一級)
55s(二級)
60s(三級)
發射方式
地下井發射

服役事件

飛行試驗情況

MGM-118A“和平守衛者”彈道飛彈飛行試驗情況
試驗彈號
試驗時間
發射平台
飛行時間(min)
射程(km)
備註
1
1983.6.17
發射台
30
7597
基本成功
2
1983.10.14
發射台
30
7597
成功
3
1983.12.20
發射台
30
8894
基本成功
4
1984.3.30
發射台
30
6598
成功
5
1984.6.8
發射台
30
6598
成功
6
1984.10.1
發射台
30
6598
基本成功
7
1985.2.1
發射台
30
6598
成功
8
1985.6.3
發射台
30
6598
成功
9
1985.8.23
地下井
30
6598
成功
10
1985.11.13
地下井
30
7724
成功
11
1986.3.7
30
6598
成功
12
1986.5.21
6437
成功
13
1986.8.23
成功
14
1986.9.18
6759
成功
15
1986.12.5
地下井
6759
發射成功
16
1987.2.13
地下井
7585
發射成功
17
1987.3.21
范登堡空軍基地
7585
發射成功
18
1989.3.19
范登堡空軍基地
7585
發射成功
19
1989.9.14
范登堡空軍基地
失敗

事故情況

MGM-118A“和平守衛者”彈道飛彈故障情況
時間
故障簡述
1981.6
可延伸噴管故障
1982.2.11
地下井內爆炸,致4人死亡
1982.11.17
二級發動機殼體損壞
1983.6.17
噴管出口錐未完全展開
1983.10.14
計畫回收一子級,因海浪較大,沉入海底
1983.12.20
4枚子彈頭未投放
1984.10.1
子彈頭飛躍目標區
1988.6
地下井內損壞
1988.12.5
兩個子彈頭未釋放
1989.9.14
三子級在開始工作後中斷飛行

退出現役

MX飛彈在2003年撤下了17枚,2004年初時剩下29枚飛彈在警戒中,至2005年年初時剩10枚並預定在年底退役,最後一枚飛彈在2005年9月19日撤除警戒。

總體評價

MX飛彈作為“民兵-3”飛彈的替代型,較後者性能有明顯提升,具有投擲質量大、起飛質量小、精度高、儀器可靠性高、維護、修理方便的特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