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2M通信

M2M通信

《M2M通信》內容簡介:近幾年,物聯網從誕生到迅速發展,受到了產業界及學術界的廣泛重視,並上升到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高度。物聯網的概念和內涵目前仍處於不斷發展之中,物聯網涉及的技術較多,其中M2M技術也是其核心技術之一。《M2M通信》緊跟M2M套用的最新發展,結合M2M工程套用的研究成果,採用通俗易懂的語言闡述相關技術,內容系統全面,材料充實豐富。在文字敘述中突出基本概念、基本理論及系統涉及的核心技術,同時對M2M的業務模式進行了探討,重點講述M2M系統的特點及相關技術的使用,書中還對M2M的架構及協定進行了詳細的介紹,並對M2M技術的未來發展進行了展望。讀者通過對各章節的學習將對構建M2M套用系統有一個較為全面的認識,從中學習到M2M技術核心理論,為M2M系統的實施及套用打下良好的基礎。《M2M通信》適合物聯網領域的研究人員和工程技術人員閱讀,也可以作為物聯網及相關專業的高年級本科生、研究生和教師的專業參考書。

基本介紹

  • 外文名:M2M Communications: A Systems Approach
  • 書名:M2M通信
  • 作者:博斯沃西克
  • 出版日期:2013年4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111416937
  • 品牌:機械工業出版社
  • 出版社:機械工業出版社
  • 頁數:271頁
  • 開本:16
  • 定價:68.00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M2M通信》編輯推薦:M2M是物聯網核心技術之一。《M2M通信》緊跟M2M套用的最新發展,結合M2M工程套用的研究成果,重點提出了潛在的最佳化解決方案,採用通俗易懂的語言闡述相關技術,內容系統全面,材料充實豐富

作者簡介

作者:(法國)博斯沃西克(David Boswarthick) (法國)Omar Elloumi (法國)Olivier Hersent 譯者:薛建彬

圖書目錄

譯者序
原書序
貢獻者名單
第1章 M2M簡介
1.1 什麼是M2M
1.2 M2M的業務模式
1.3 促進M2M技術的成熟
1.3.1 M2M高層框架
1.3.2 政策和政府的鼓勵措施
1.4 M2M標準
1.4.1 選擇哪一個標準
1.5 本書路線圖
參考文獻
第1部分 M2M現今發展狀況
第2章 M2M的業務模式
2.1 M2M市場
2.1.1 醫療保健行業
2.1.2 物流行業
2.1.3 能源行業
2.2 M2M市場的接受:驅動及障礙
2.3 M2M價值鏈
2.4 市場規模預測
2.5 商業模式
2.5.1 網路運營商或CSP主導模式
2.5.2 MVNO主導模式
2.5.3 企業客戶主導模式
2.6 M2M業務指標
2.7 市場演變
參考文獻
第3章 早期M2M部署的經驗教訓
3.1 引言
3.2 早期M2M運營部署
3.2.1 引言
3.2.2 早期M2M運營部署舉例
3.2.3 早期M2M部署常見問題
3.2.4 M2M部署可能的最佳化
3.3 本章小結
參考文獻
第2部分 M2M的架構及協定
第4章 M2M的需求及高層架構原則
4.1 引言
4.2 用例驅動的方法實現M2M需求
4.2.1 何謂用例
4.2.2 ETSI M2M的用例
4.2.3 用例開發的方法論
4.3 ETSI M2M智慧型計量方法
4.3.1 引言
4.3.2 典型的智慧型計量部署方案
4.4 ETSI M2M中的電子健康方法
4.4.1 引言
4.5 ETSI M2M服務要求:高層概括和不同細分市場的適用性
4.6 M2M中流量模型及特殊方法對網路架構設計的要求和思考
4.6.1 為何使用無線網路
4.7 M2M細分市場/套用說明
4.7.1 汽車
4.7.2 智慧型遙測
4.7.3 監控和安全
4.7.4 銷售點(PoS)
4.7.5 自動售貨機
4.7.6 電子健康
4.7.7 視頻直播
4.7.8 樓宇自動化
4.7.9 M2M工業自動化
4.8 M2M交通解決方案
4.8.1 智慧型計量通信特性
4.8.2 全局業務特性
4.9 M2M通信的高層架構原則
4.1 0本章小結
參考文獻
第5章 ETSI M2M業務架構
5.1 引言
5.2 高層系統架構
5.3 ETSI TC M2M服務功能框架
5.4 ETSI TC M2M的版本1方案
5.5 ETSI M2M的服務功能
5.5.1 可達性、定址能力、知識庫性能(xRAR)
5.5.2 遠程實體管理性能(xREM)
5.5.3 安全性能(xSEC)
5.6 M2M的REST架構格式簡介
5.6.1 REST簡介
5.6.2 為何在M2M中使用REST
5.6.3 REST基礎
5.6.4 在M2M中套用REST
5.6.5 附加功能
5.7 ETSI TC M2M基於資源的M2M通信及規程
5.7.1 引言
5.7.2 在本節中使用的定義
5.7.3 資源結構
5.7.4 接口程式
5.8 本章小結
參考文獻
第6章 公共行動網路中的M2M最佳化
6.1 概述
6.2 基於通信網路的M2M
6.2.1 引言
6.2.2 M2M通信方案
6.2.3 移動或固定網路
6.2.4 M2M套用的數據連線
6.3 M2M的網路最佳化
6.3.1 引言
6.3.2 3GPP機器類通信網路改進的標準化
6.3.3 降低成本
6.3.4 M2M的增值服務
6.3.5 編號、標識及定址
6.3.6 觸發最佳化
6.3.7 過載和擁塞控制
參考文獻
第7章 IP在M2M中的作用
7.1 引言
7.1.1 IPv6簡介
7.1.2 鄰居發現協定
7.2 M2M中的IPv6
7.3 6LoWPAN
7.3.1 框架
7.3.2 頭信息壓縮
7.3.3 鄰居發現
7.4 低功耗有損網路路由協定(RPL)
7.4.1 RPL網路拓撲
7.5 CoRE
7.5.1 訊息格式
7.5.2 傳輸協定
7.5.3 REST架構
參考文獻
第8章 M2M的安全性
8.1 引言
8.1.1 蜂窩M2M的安全特性
8.2 M2M生態系統中的委託關係
8.3 安全要求
8.3.1 客戶/M2M設備用戶
8.3.2 接入網路提供商
8.3.3 M2M服務提供商
8.3.4 M2M套用提供商
8.3.5 需求引導
8.4 哪些類型的解決方案是合適的
8.4.1 阻止黑客行為的途徑
8.4.2 公鑰解決方案
8.4.3 基於智慧卡的解決方案
8.4.4 基於預分配的對稱密鑰的方法
8.4.5 基於身份加密的自引導協定
8.4.6 M2M設備組的安全性
8.5 安全M2M和MTC通信的標準化工作
8.5.1 ETSI M2M安全性
8.5.2 3GPP安全性相關的機器類通信網路性能提升
參考文獻
第9章 M2M終端和模組
9.1 M2M模組分類
9.1.1 接入技術
9.1.2 物理形式因素
9.2 硬體接口
9.2.1 電源接口
9.2.2 通用串列匯流排(USB)接口
9.2.3 通用異步接收器/傳送器(UART)接口
9.2.4 天線接口
9.2.5 通用積體電路卡(UICC)接口
9.2.6 通用輸入輸出(GPIO)接口
9.2.7 串列外圍接口(SPI)
9.2.8 I2C接口
9.2.9 模數轉換器(ADC)接口
9.2.1 0脈碼調製(PCM)接口
9.2.1 1脈寬調製(PWM)接口
9.2.1 2模擬音頻接口
9.3 溫度和耐久性
9.4 服務
9.4.1 套用執行環境
9.4.2 連線性服務
9.4.3 管理服務
9.4.4 套用服務
9.5 軟體接口
9.5.1 AT指令
9.5.2 軟體開發工具包(SDK)接口
9.6 蜂窩認證
9.6.1 電信產業認證
9.6.2 行動網路運營商(MNO)認證
第10章 M2M通信中的智慧卡
10.1 引言
10.2 M2M通信的安全性及隱私問題
10.3 採用基於硬體的安全解決方案的理由
10.4 獨立安全要素及可信環境
10.4.1 M2M設備可信的環境
10.4.2 可信未知設備:需要安全認證
10.4.3 智慧卡模型的優點
10.5 M2M環境下特定智慧卡屬性
10.5.1 可移動智慧卡與嵌入式安全要素
10.5.2 UICC抗環境制約
10.5.3 用於無人值守設備的自適應卡套用工具包
10.5.4 使用工具包命令到達UICC外圍設備
10.5.5 第三方套用的安全及遠程管理
10.6 智慧卡在M2M環境中的未來演變
10.6.1 基於積體電路的M2M服務標識模組套用
10.6.2 UICC的網際網路協定集成
10.7 M2M的安全要素的遠程管理
10.7.1 綜述
10.7.2 後期個性化訂閱
10.7.3 現場遠程管理訂閱
參考文獻
第3部分 本書結語及對未來的展望
第11章 結語
附錄 縮略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