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LDP

LLDP

鏈路層發現協定(LLDP)是一個廠商無關的二層協定,它允許網路設備在本地子網中通告自己的設備標識和性能。

鏈路層發現協定(Link Layer Discovery Protocol,LLDP)是一種數據鏈路層協定,網路設備可以通過在本地網路中傳送LLDPDU(Link Layer Discovery Protocol Data Unit)來通告其他設備自身的狀態。是一種能夠使網路中的設備互相發現並通告狀態、互動信息的協定。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鏈路層發現協定
  • 外文名:Link Layer Discovery Protocol
  • 簡寫:LLDP
  • 學科:計算機科學
概述,產生背景,簡介,工作模式,LLDP報文,概念,傳送機制,接收機制,特性,

概述

LLDP協定屬於鏈路層協定,它的以太類型為0x88cc。一個標準的LLDP幀格式如下:
標準LLDP協定幀格式
目的MAC地址MAC地址以太類型Chassis ID TLVPort ID TLVTime to live TLV可選 TLVEnd of LLDPDU TLV
01-80-C2-00-00-0E 或01-80-C2-00-00-03 或
01-80-C2-00-00-00
源MAC
0x88cc
零或多個可選的TLV
表示LLDP結束
  • 目的MAC地址
  • LLDP協定的目的MAC地址總是是固定的幾個值之一。
名稱目的MAC地址意義
Nearest bridge
01-80-C2-00-00-0E
包被限制在本地網路中,無法被任何橋或路由設備轉發
Nearest non-TPMR bridge
01-80-C2-00-00-03
包只被Two-Port MAC Relay (TPMR)轉發,其他的任何橋或路由設備都不轉發該數據包
Nearest Customer Bridge
01-80-C2-00-00-00
只在兩個Customer Bridge之間傳播。
  • TLV
  • TLV是type, length, value的縮寫,是LLDP中主要的數據格式。該數據類型的格式為:
TLV類型(7bits)
TLV數據部分長度(9bits)
TLV數據部分(0至511位元組)
TLV的類型部分的取值中,0~8以及127是規範中已經明確占用的數值,9~126則是預留的數值,其詳細定義如下:
TLV類型部分定義
TLV typeTLV name是否必須存在
0
End Of LLDPDU
必須
1
Chassis ID
必須
2
Port ID
必須
3
Time To Live
必須
4
Port Description
可選
5
System Name
可選
6
System Description
可選
7
System Capabilities
可選
8
Management Address
可選
9–126
Reserved for future standardization
127
Organizationally Specific TLVs
可選

產生背景

目前,網路設備的種類日益繁多且各自的配置錯綜複雜,為了使不同廠商的設備能夠在網路中相互發現並互動各自的系統及配置信息,需要有一個標準的信息交流平台。
LLDP(Link Layer Discovery Protocol,鏈路層發現協定)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產生的,它提供了一種標準的鏈路層發現方式,可以將本端設備的的主要能力、管理地址、設備標識、接口標識等信息組織成不同的TLV(Type/Length/Value,類型/長度/值),並封裝在LLDPDU(Link Layer Discovery Protocol Data Unit,鏈路層發現協定數據單元)中發布給與自己直連的鄰居,鄰居收到這些信息後將其以標準MIB(Management Information Base,管理信息庫)的形式保存起來,以供網路管理系統查詢及判斷鏈路的通信狀況。

簡介

鏈路層發現協定(Link Layer Discovery Protocol)-- IEEE802.1ab
2005年5月,此協定已經被認可為IEEE802.1AB-2005標準。它代替了供應商私有的協定,如Cisco公司的思科發現協定(Cisco Discovery Protocol)、Extreme Networks的EDP協定(Extreme Discovery Protocol)、Enterasys Networks的CDP協定(Cabletron Discovery Protocol)以及Nortel Networks的NDP協定(Nortel Discovery Protocol)等。
The Link Layer Discovery Protocol or LLDP is a vendor-neutral Layer 2 protocol that allows a network device to advertise its identity and capabilities on the local network. The protocol was formally ratified as IEEE standard 802.1AB-2005 in May 2005. It supersedes proprietary protocols like Cisco Discovery Protocol, Extreme Discovery Protocol and Nortel Discovery Protocol (also known as SONMP).
簡單說來,LLDP是一種鄰近發現協定。它為乙太網網路設備,如交換機路由器無線區域網路接入點定義了一種標準的方法,使其可以向網路中其他節點公告自身的存在,並保存各個鄰近設備的發現信息。例如設備配置和設備識別等詳細信息都可以用該協定進行公告。
具體來說,LLDP定義了一個通用公告信息集、一個傳輸公告的協定和一種用來存儲所收到的公告信息的方法。要公告自身信息的設備可以將多條公告信息放在一個區域網路數據包內傳輸,傳輸的形式為類型長度值(TLV)域。

工作模式

TxRx:既傳送也接收LLDP報文
Tx:只傳送不接收LLDP報文。
LLDP
Rx:只接收不傳送LLDP報文。
Disable:既不傳送也不接收LLDP報文。
當連線埠的LLDP工作模式發生變化時,連線埠將對協定狀態機進行初始化操作。為了避免連線埠工作模式頻繁改變而導致連線埠不斷執行初始化操作,可配置連線埠初始化延遲時間,當連線埠工作模式改變時延遲一段時間再執行初始化操作。

LLDP報文

概念

封裝有LLDPDU的報文稱為LLDP報文,其封裝格式有兩種:Ethernet II和SNAP(Subnetwork Access Protocol,子網訪問協定)。

傳送機制

當連線埠工作在TxRx或Tx模式時,設備會周期性地向鄰居設備傳送LLDP報文。如果設備的本地配置發生變化則立即傳送LLDP報文,以將本地信息的變化情況儘快通知給鄰居設備。但為了防止本地信息的頻繁變化而引起LLDP報文的大量傳送,每傳送一個LLDP報文後都需延遲一段時間後再繼續傳送下一個報文。
當設備的工作模式由Disable/Rx切換為TxRx/Tx,或者發現了新的鄰居設備(即收到一個新的LLDP報文且本地尚未保存傳送該報文設備的信息)時,該設備將自動啟用快速傳送機制,即將LLDP報文的傳送周期縮短為1秒,並連續傳送指定數量的LLDP報文後再恢復為正常的傳送周期。

接收機制

當連線埠工作在TxRx或Rx模式時,設備會對收到的LLDP報文及其攜帶的TLV進行有效性檢查,通過檢查後再將鄰居信息保存到本地,並根據TTL(Time To Live,生存時間) TLV中TTL的值來設定鄰居信息在本地設備上的老化時間,若該值為零,則立刻老化該鄰居信息。

特性

這個協定很成熟,也已經是一個真正的標準(IEEE 802.1AB),而且它能夠顯示的信息還不僅僅只有來自不同供應商的互連網路基礎架構的信息。有許多VoIP電話和模擬終端適配器都支持LLDP,另外一些CCTV(閉路電視)攝像頭及工具類網路主機也支持。這是在交換機配置過程中很容易被忽略的特性之一,因為它默認是禁用的,但是只要開始使用它,它就會在故障修復和環境映射上發揮巨大作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