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HV

KHV,錦鯉皰疹病毒(Koi herpesvirus),簡稱KHV。因其主要是由DNA類皰疹濾過性病毒感染所引起,又名鯉魚腎炎及鰓壞疽病毒,亞洲地區於2004年也被報導感染錦鯉皰疹病毒。我國將其列為二類動物疫病,是世界動物衛生組織(OIE)必須申報的疾病。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錦鯉皰疹病毒
  • 拉丁學名:Koi herpesvirus
  • 別稱:KHV、鯉魚腎炎及鰓壞疽病毒
  • :病毒界
  • 引起原因:DNA類皰疹濾過性病毒感染
  • 症狀:魚體變白、鯉鰓腐爛等
病原,流行特點,症狀,診斷,防治,

病原

錦鯉皰疹病毒(KHV)又稱鯉皰疹病毒3型(CyHV-3)屬皰疹病毒科,病毒有囊膜,核衣殼為二十面體,直徑170~230nm,病毒核酸為雙鏈DNA。
是世界動物衛生組織(OIE)必須申報的疾病。

流行特點

1998年以色列首次報導了錦鯉皰疹病毒病,錦鯉和鯉的死亡率高達75%~95%,直到1999年才確認KHV為其真正的病原。該病主要感染鯉魚和錦鯉,現已遍及世界主要水產養殖國家。錦鯉和鯉及雜交種對KHV高度敏感,其他鯉科魚類如家魚未有感染KHV的報導。KHV傳播迅速,可感染任何年齡的錦鯉和鯉魚,但不感染同池的其他魚類。發病最適溫度是23~28℃,適宜環境下可發生大規模疾病和死亡,水溫低於18℃或高於30℃不會引起死亡。該病多發於春、秋季,潛伏期14d,發病出現症狀後24~48h開始死亡,2~4d內死亡率迅速,可達到80%~100%。
KHV主要通過水平傳播,爆發KHV後倖存魚可將病毒傳染給其他健康魚,水是傳播病毒的主要非生物載體,病毒粒子通過帶毒魚的糞便、尿液、鰓和皮膚黏液排出傳播。

症狀

1.水面出現水泡就如產卵期的雄鯉大量釋出精子.
2.魚體變白,就像白雲病.
3茶鯉和無花紋鯉出現魚體變黑,如寫墨般的無花紋鯉魚,茶鯉變成了茶瀉鯉,紅鯉就變成緋瀉,這是因為體內所發出的鍋墨變薄,並以網狀呈現在鯉魚體表上所致.
KHV
4.鯉鰓腐爛.
5.魚體泛力,有時會沉在池底的一角,有時會在池壁附近浮沉,鼻子往上仰,浮在水面的魚一直在水面2~3天,感覺像死了一樣.
6.魚死亡後會在池底或水面,和我們一般認識死魚浮出水面的情形不同,死亡的鯉魚橫躺在池底,經過一天后才能浮上來.
7.眼睛凹陷1~2MM,頭部萎縮成正三角形.
8.會有像白粉一樣的斑點.體表充血的現象也有!

診斷

(1)初步診斷:僅有鯉(錦鯉)及其變種能被感染致死,可根據這一特點和臨床症狀及流行情況進行初步診斷。(2)樣品採集:取無症狀魚150尾或病魚10尾,採集病魚腦、肝、脾、腎等樣品,成熟雌魚還需要取卵巢液,魚苗取整條魚進行病原分離和鑑定。(3)實驗室確診:主要有細胞分離法、聚合酶鏈式反應(PCR)、免疫螢光、ELISA、電鏡觀察等;可用錦鯉鰭條細胞系(KF-1)或鯉腦細胞系(CCB)接種疑似樣品培養KHV,用PCR技術鑑定;對有臨床症狀的魚用任一方法檢測為陽性即可確診,無臨床症狀的魚需用兩種方法檢測為陽性才能確診,其中之一為陽性,則視為可疑。(4)鑑別診斷:應與普通細菌感染和寄生蟲侵襲相區別,特別是與細菌性爛鰓病進行區分。

防治

錦鯉皰疹病毒病目前無有效的藥物和商品化的疫苗用於治療。
(1)預防措施:加強進出口口岸檢疫;對養殖場實施防疫條件審核、苗種生產管理制度;加強水源、魚、設施等的嚴格消毒;加強疫病監測,掌握流行病學情況;培育和引進抗病品種;加強飼養管理等。
(2)處理:發現患病魚必須銷毀,並對養殖水體、工具、場地等進行消毒。
(3)劃區管理:根據水域和流域情況及自然屏障進行,並對其實施區域管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