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1(搏擊比賽)

K-1(搏擊比賽)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5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K-1是國際性站立式格鬥賽事品牌,K為Kungfu功夫, Karate空手道,Kickboxing踢拳擊等項目第一個字母的簡寫,這些項目均為一定規則下的搏擊項目,1為第一、頂級之意,合在一起的含意為頂級搏擊大賽。

1993年由日本正道會館館長石井和義創辦,2012年1月被香港K-1 Global Holdings 公司全盤收購。

基本介紹

  • 公司名稱:凱王
  • 外文名稱:K-1
  • 總部地點:中國香港
  • 成立時間:1993年
  • 落地辦賽:57個國家
  • 參賽規則:K-1規則
  • 經營範圍:組織全球搏擊賽事
  • 代表用語:KO, TKO, KNOCK-OUT, K-1規則
  • 電視播出:155個國家
  • 最高收視率:59.7%(2013年)
信息,定義,規則,技術,策略,場地,運作,機構,轉播,觀眾,贊助,歷史,賽事,Japan,World MAX,MMA,P D,冠軍,Grand Prix,World Max,意義,移師,品牌,

信息

定義

K-1是1993年創辦的國際性站立式格鬥賽事品牌。比賽只能在站立狀態下進行。
K-1 Grand Prix (簡稱K-1GP):無差別級K-1賽事 (1993年舉辦了第一屆)K-1目為世界最高水平的站立技格鬥賽事。K-1在比賽形式上突破了傳統體育比賽的單調模式,迎合現代觀眾尤其是青少年觀眾追求時尚的心理,大膽借鑑現代流行音樂和流行歌曲演唱會的表現方法,將最先進的燈光、音響、舞美、音樂導入比賽之中,進行了成功的結合。
從某種意義上講,K-1的成功是現代體育與現代表演藝術結合的成功。K-1給傳統武技導入了一種全新的表現形式,衝擊了傳統武技固有的許多觀念。

規則

第1條
比賽場地為7.2X7.2平方米,圍繩4根的拳台
第2條
選手須戴舉辦者提供的合乎規定的拳套,須戴護襠、護齒。不可戴護足、護脛、護膝。不可戴隱形眼鏡出場。各級別使用拳套規定如下:
蠅量級 50.80kg以下 6oz(安士)
雛量級 53.50kg以下 6oz
羽量級 57.15kg以下 6oz
輕量級 61.23kg以下 8oz
輕中量級66.68kg以下 8oz
中量級 72.57kg以下 8oz
重中量級76.20kg以下 10oz
次重量級79.38kg以下 10oz
輕重量級86.18kg以下 10oz
重量級 86.18kg以上 10oz
第3條
比賽方法如下:
1.比賽在原則上
a、單場賽為每回合3分鐘,共5回合,或3分3回合
b、淘汰賽3分3回合,也有3分5回合的。考慮到選手的安全,一日總回合數不能超過15回合
2.在擊倒時主裁判讀秒過程中,到了一回合結束時間的時候,按以下處理:
a、除最終回合外,即使計時員作出回合結束的信號,裁判仍須繼續讀秒,讀秒到10判為KO
b、最終回合時,即使讀秒正在進行,計時員作出回合結束信號,比賽即告結束(僅限最終回合)
第4條
比賽的得分,在符合下列項目的基準上作評價、計算:
1.確認為通過拳、腳等有效技作出的準確、有效的打擊,根據有否作出相應傷害來判定
2.記分優先順序為:
a、擊倒次數
b、有否給予對手傷害
c、Clean Hit次數
d、根據進攻積極性計算分數,通常優勢方可得從劣勢方扣除的10分
第5條
比賽判定分類如下:
1.判定 在不能由擊倒、技術擊倒、失格(喪失比賽資格)決定勝負的情況下,取決於3名評判的判定。最終回合結束後集計各評判的給分,得分多的一方獲勝,或由2名以上評判同意而決定勝負。除此之外判和局
K-1比賽場地K-1比賽場地
2.和局
a、不能根據評判記分標準來決定勝負的情況
b、兩著同時倒地,讀秒到9仍不能起身的情況
3.擊倒
a、倒地後10秒之內不能起身的情況
b、10秒之內雖能起身,但被判斷為無鬥志的情況
c、1回合中3次被擊倒(淘汰賽中,除決勝戰外為2次)的情況
4.技術擊倒
a、因為(由雙方無意而偶然引起的)負傷,而被主裁判判定為不能繼續比賽的情況。但應按第12條
b、比賽中助手投入毛巾的情況。若裁判未注意到此舉,監察員可作出比賽結束的信號
c、裁判終止:主裁判判斷一方選手優勢明顯,而劣勢方情況危險的情況
d、醫生終止:大會醫生判斷一方選手負傷,或因受嚴重傷害而不能繼續比賽的情況。尤其是選手受重擊倒地的情況,大會醫生通過協商可作出回合結束的信號
5.無效的比賽
a 、雙方選手均違反規定的比賽、假比賽或被判定為放水的比賽
b、雖經主裁判一再提醒、警告仍不能積極戰鬥,而被主裁判宣告雙方均失格的情況
c、單場賽中,選手因雙方無意引起的負傷而導致比賽不能繼續,且比賽回合未成立的情況(按第12條第3項1)
第6條
延長戰(僅限淘汰賽):根據第5條第2項判定為和局時,若在淘汰賽中,由於必須決定勝利者,須進行延長戰
1.淘汰賽通常為3分3回合(或5回合),3(或5)回合結束時賽果為和局時,進行3分鐘的延長戰1回合,再行裁決
2.當第4(或第6)回合的延長戰仍為和局時,則進行最後1回合3分鐘的延長戰。若此回合仍為和局,則考慮從第一回合開始的全過程作計分,縱使只有細微差別亦可據之判別勝負
第7條
有效技:比賽中,下列技巧為有效技:
拳法:直拳、勾拳、上擊拳、反背拳
腳法:前踢、低掃踢、中掃踢、高掃踢、側踢、後踢、內股(對大腿內側的)踢、飛踢、膝撞
但關於反背拳,由如下限制:
1.僅限於手套的手腕折曲部分以上為有效打擊部位
2.比賽過程中偶然發生有效打擊部位以外擊中對手致其負傷的情況,適用第12條第3項
第8條
犯規技
1.比賽中下列技巧判為犯規。裁判對犯規可予以提醒、警告及扣分。在最初的提醒,積累2次算一次警告,以後即直接給予警告。每警告2次即扣1分,1回合中扣3分即失格。但關於犯規行為,由評判員判斷為有不可抗拒的原因時,不適用此條
a、頭撞攻擊
b、肘擊
c、攻擊下陰(關於膝撞和拳擊,對腰帶線以下部分的攻擊判為Low Blow犯規)
d、使用摔角、柔道之類的投技、關節技
e、指插、扼頸及咬人
f、攻擊倒地或起身中的對手
g、主裁判命令分開時仍攻擊對手h、抓住圍繩作攻擊或防禦
K-1K-1
i、對對手或主裁判說侮辱性的,或攻擊性的話
j、用拳攻擊後腦(後腦指頭的正後方,側面和耳朵周圍不算後腦)
k、故意使對手跌落拳台外
l、自己走到拳台外
2.評判團認為情節惡劣的,可即時給予扣分
3.一再低頭沖入對手懷中的行為,因易引起撞擊(Butting--拳擊中指雙方選手頭互撞),應對其予以提醒。若因撞擊而導致某一方選手流血,即使屬偶然,亦對另一方扣1分。裁判判定屬故意的時候扣2分。在雙方均流血的時候作為抵消,不進行扣分
4.屢次作出沒有伴隨攻擊的抱腿及摟抱,判為消極,可予扣分
5.選手鮮于作迎擊、還擊之類攻擊的,判為消極,也可予以提醒及扣分
6.抱對手的腿不算犯規,抱腿作出的攻擊,僅限於拳擊或腳踢一次判為有效。但抱腿作出連續攻擊則為犯規。對抱腿而不作任何攻擊的膠著狀態,裁判應命令分開。抱腿投技屬犯規
第9條
失格:遇以下情況,選手喪失比賽資格
1.故意犯規,由主裁判宣告失格
2.比賽中不服從評判員指示
3.比賽遲到或不出場
4.舉止粗暴,比賽態度惡劣
5.被主裁判判為無戰意
6.每警告2次扣1分,而1回合中被扣3分
7.經大會醫生診斷,結果為不能出場
8.比賽回合中助手進入拳台觸碰到選手
9、其他違反比賽規定的情況

技術

K-1初期比賽中運動員運用的技術比較簡潔,主要的拳法技術為拳擊的直拳擺拳勾拳,腿法技術為低段踢及少量的高段踢,部分有特色的運動員偶爾用轉身後擺拳和後旋踢/後踢。K-1技術的簡潔性,作為項目開展的初期,便於使觀眾理解這一運動。但是當觀眾對這一項目有了一定深度的了解,並通過對K-1的興趣開始對其他項目的關注時,K-1技術的簡潔性顯然難以繼續滿足觀眾增長了的胃口需求。於是K-1選手 對簡單招式的綜合運用就年年提高,比如拳法的組合,拳腿的配合等。而極富技術含量的K-1 WORLD MAX也隨後推出來彌補K-1 GP觀眾量的衰退。
K-1K-1

策略

在普通人的想像中,K-1作為極具影響的一項國際性體育賽事,一定組織得盡善盡美,所有的設備、環境等都是一流的。實際上,在現場處理上,K-1採用了繁簡結合、虛實結合的方式,該精美的地方處理得極精美,該簡潔的地方處理得極簡潔,可以以虛代實的地方儘量地以虛代實。比賽技術的虛實。本次K-1比賽共進行了8場,部分場次上採用了虛的技術,部分場次上採用了實的技術,其目的就是通過對比賽的控制達到控制現場觀眾情緒的目的,形成迭盪起伏的競賽局面。
K-1K-1
第一場、第二場採用擊昏的策略,讓觀眾立刻感受到比賽的殘酷性,在觀眾沒有反應過來時,第三場比賽則形成打滿5局,以分數計算勝負的局面,觀眾情緒剛剛平穩,第四場比賽就以三次擊倒(KO)結束,這時場上觀眾情緒已經完全被控制。剩下的比賽在穿插各種花絮的情況下緊張進行。在道具、燈光的使用上,也採用了虛實、繁簡結合的形式,燈光的變化極為精心細緻,而道具則相當簡單。座位的平面布置、高度、角度等方面考慮得相當精細,而座位本身非常簡單。
K-1這種對於繁簡、虛實的控制主要來自兩個方面的考慮:一、控制運營成本,如果不計成本地完善一切設備,勢必使整個比賽的開支成倍擴大。二、任何事情所有的細節完全達到登峰造極的地步時,外界形成的主觀評價就會趨於平庸。正如文學作品和藝術作品一樣,該平的時候平,該起伏的時候起伏,該細化的地方絕不粗糙,該粗糙的地方不應精細。

場地

K-1的場地布置採取了表演區和拳台分離的方式。這種二分的方式,有利於克服在比賽期間拳台單調,缺乏背景變化的缺點。在比賽期間,如果比賽平庸、枯燥或短暫停賽時,大螢幕和表演區燈光及制景的變化可以適時轉移觀眾的視覺,減少冷場給觀眾心理造成的不適感。同時表演區也是運動員出場首先通過的區域,在表演區的燈光調控下,可以充分反映運動員的自信。在表演區和拳台之間使用了一條50米左右的大通道,使運動員在上場前,觀眾可以充分運用現場視覺和大螢幕的特寫,判斷運動員的心理、實力,觀察運動員的長相,決定自身的喜好。
比賽拳台作了加高處理,普通拳台的高度為95-100厘米,K-1將拳台做成了120厘米,據說這樣做的理由有二:一、通過提高拳台的高度,現場觀眾視覺比較舒服,尤其是後排觀眾不易被前排觀眾遮擋視線。二、便於電視轉播和攝影記者拍照。由於K-1的觀眾相對固定,因此為了每次給觀眾有一種新穎感,K-1的舞美及背景制景每次都不一樣,本次採用音樂噴泉和兩個大氣球製作的龍、虎作為背景,並通過雷射幻燈成像技術,在噴泉上方製作動態立體畫面,結合必要時的煙花及背景燭光,形成一個完整的畫面。
K-1現場大量使用了高科技的燈光,現場使用的雷射燈達400餘個,在各種場下,通過燈光的變化來調動和調節現場氣氛。燈的具體分配為:拳台上方四排雷射燈(25X4),紅、藍兩種顏色變化,在比賽停止期間用以調節氣氛。拳台上方四排普通燈,用於比賽期間照明和攝影、攝像的光源。體育館後排座位設定了八個大追光燈。用於運動員上場和退場的追光。在表演區的前方設定兩排雷射燈,為紅、藍兩種顏色,作為紅、藍方運動員上場時背景燈和表演時的背景燈。在表演區的後方設定兩排雷射燈。表演區的上方設定兩排雷射燈。在表演區的後台設定一個雷射成像的大燈。現場音響主要使用體育館的音響。音樂則使用強刺激的搖滾音樂。
K-1K-1

運作

機構

K-1事務局是一個高效率的工作機構,事務局的正式工作人員只有十幾個。事務局只負責總體的策劃、廣告和對外聯絡工作,一些具體的工作則交由有關的專業機構和公司與運作。

轉播

K-1比賽由兩家電視台進行現場直播。轉播畫面採用現場場景與特寫回放、資料插播相結合的方式。在鏡頭的處理上,採用了電影手法,強調對局部的描寫和對畫面的渲染,並運用煙火技術營造氣氛。現場設定四塊大螢幕,在場面相對靜止和缺乏渲染力時,通過大螢幕來彌補現場氣氛。
在現場機位的運用上,充分運用多機位的優勢,四個固定機位上,每個機位設定兩個攝像機。同時設定了若干遊走機位,大炮遊走機位設於舞台前,一個遊走機位一直反映運動員上場的特寫,一個遊走機位在拳台上表現運動員上台後與比賽前之間的特寫。通過機位的遊走,在大屏上及時反映觀眾不能仔細觀察的細節。
K-1的組織者給予了媒體高度的重視,在K-1現場有一百多個包括電視、報紙、雜誌、電台在內的媒體對K-1進行現場採訪,媒體記者享受與贊助商一樣的待遇。攝影記者可以在拳台邊上進行攝影。K-1日常的電視宣傳保證每周一次的頻率,這樣在K-1的競賽不是十分頻繁的情況下,能保證日常傳媒滿足觀眾對K-1信息的需求。

觀眾

K-1的現場觀眾,95%以上是20歲左右的年青人,其中80%左右是熱戀中的男女青年,現場極少發現50歲以上的觀眾。毫無疑問,這是無形的市場之手進行雙向操作的結果。20歲左右的年青人正是所有社會最具活力、最富想像的階層,他們的思想缺少約束,他們追求社會上所有認為應該追求的東西,他們想表現與眾不同。但是他們的經濟實力和社會經歷、資歷,使他們的現實與理想總是產生距離,他們想成為社會的主流,可是只能服從社會。現實與夢想的差距,造成他們的痛苦與焦慮。因此,他們只能把頭髮染成金黃、彩色,穿上厚底的皮鞋、寬口的喇叭褲,吸引社會的注意。因此他們創新社會,社會也為他們創意,酷(cool)、摩登(modern)都是被他們創造的名詞,也是用來形容他們的。尤其在異性面前,他們更加願意昭示他們的與眾不同,這種昭示有時是不惜代價的。
K-1K-1
K-1比賽所顯示的是一種力的較量,表現的是一種雄性的魅力。運動員強健發達的肌肉,冷酷而無所畏懼的表情,強而有力的拳腳進攻,極易引發觀眾的英雄崇拜情結。這種情結誘發出他們的夢,同時也滿足他們的心理需求。強烈、刺激、變化的雷射燈,嘈雜、狂躁、震撼的搖滾和爵士樂,加上主持人歇斯底里的狂叫,足以發泄年青人心中所有的壓抑、憂鬱和煩悶的心境。

贊助

在所有商業性的體育競賽中,贊助商對活動的資助將占據整個活動收入的一大部分。K-1除在現場給予了贊助商各種方便的觀看和休息環境外。更重要的是處處考慮贊助商的廣告,引導牌、場地廣告是任何商業性體育競賽的經典力作,K-1當然也不會放棄。更重要的是,在現場大螢幕上,適時地在開場、運動員上場等時候推出相應的廣告,完成廣告與現場氣氛的有機結合。

歷史

K-1是正道會館創始人石井和義於1993年創立的一項自由搏擊大賽。“K”代表Karate(空手道)、Kungfu(功夫)、Kickboxing(踢拳),Kempo(拳法)等格鬥技;“1”即第一、冠軍。事實上,參加K-1的選手使用的格鬥技有泰拳、空手道、踢拳、散打、職業摔交、跆拳道、傳統泰拳、拳擊,甚至還有美國的軍隊格鬥技、法國腿擊術和一些業餘格鬥技(俗稱街霸)。
K-1成為當今無可爭議的世界最具影響力的站立格鬥技殿堂仰仗的是三件利器,其一拜準確的賽事定位,其二乃高效、創新的商業運作,其三為明星效應。
石井和義出身於極真空手道,而後在大阪自創正道會館。有感於極真空手道分崩離析、派別林立、老死不相往來的現狀,石井決定創辦一個真正拋棄門戶觀念、包容天下各路英雄的世界性大賽。石井深知沒有觀眾的比賽水平再高也是曲高和寡,讓比賽保持緊張激烈的節奏才能將觀眾請到現場。因此K-1的規則以鼓勵進攻、鼓勵KO為原則,限制使比賽節奏拖沓的技術如摟抱並禁止摔法。出於安全考慮,肘法亦被禁止。通常的比賽為3分鐘1局,共進行5局比賽,局間休息1分鐘。淘汰賽時則為3回合3分鐘制。平局時進行延長賽(延長賽回合數因大會種類而異)。被擊倒選手被讀秒至10未能站起時為KO。一回合之內倒下3次也為KO。淘汰賽時,除決賽外一回合之內倒下兩次為KO。判定勝負的標準有:KO、TKO(包括醫務監督叫停、場裁叫停、助手拋白毛巾等)以及3位裁判的點數判定。在計分上類似拳擊規則,每回合共10分,當兩人無明顯差距時判平,有一方占明顯優勢對手被扣1分,一方占特別明顯優勢對手被扣2分,最後由3名裁判計算總分,當兩名或兩名以上裁判同時判平比賽即為平局。K-1規則更趨嚴格,在無差別級賽事中,在一方對另一方採取箍頸技術後,只能進行一次膝撞,這對泰拳出身的選手影響頗大。在新穎賽制和巨額獎金的吸引下,各路英豪蜂擁而來,K-1也逐漸發展成為世界上最具影響力的格鬥組織。
K-1K-1
K-1的賽事包裝在格鬥界可謂傲視群雄,即使世界職業拳王爭霸賽與之相比也是小巫見大巫。每年的總決賽他們請到的是日本第一流的導演、DJ和燈光師,確保現場達到開搖滾音樂會的水準,2003年的總決賽K-1甚至將一支交響樂隊直接搬到了東京巨蛋體育館。如此超級巨製成本常常超百萬美元,如何能保證盈利呢?K-1的收入來源主要有四大渠道:第一自然是門票收入,一般的K-1比賽都有過萬的觀眾,在K-1半決賽和總決賽時常常能吸引到5、6萬觀眾,目前的最高紀錄是2002年K-1十周年總決賽的74500人。門票一般分為4檔,6000、13000、16000和30000日元,如此算來光是門票收入已經相當可觀了。第二是來自日本電視台的轉播費和贊助。K-1的比賽都在日本公共電視台播出,由於收視率高,廣告收入不菲,和K-1合作緊密的富士電視台和TBS(東京廣播系統)有時為一次賽事提供多達二百萬美元的轉播費;年終大餐K-1 Premium Dynamite從TBS獲得的贊助更是天文數字。第三是來自海外的付費電視分成和有線電視著作權費。大的K-1比賽在美國當天都可以通過付費電視收看(Pay Per View,簡稱PPV),一般收費30美元;歐洲的ESPN2體育台定期播出K-1比賽,這都需要向K-1繳付著作權費。有關K-1比賽和選手的智慧財產權產品銷售構成了第四部分收入,這包括錄像帶、DVD、印有選手或俱樂部標識的T恤衫、選手肖像玩偶等,每次比賽現場外的銷售區都能排出上百米的長龍。網站、手機等新媒體提供的衍生服務銷售增長迅速。
令人頗感驚訝的是打理這樣一個大事業的K-1事務局(2003年FEG公司成為K-1的官方推廣公司,K-1事務局由其管轄)只有10幾名員工,除了分工明確、極度敬業外(前總裁石井和義號稱10年沒有休息過一天),他們的秘訣是最大限度地利用中介機構。與K-1簽有合作協定的公司多如牛毛,在K-1員工的指導下,他們負責製作、宣傳、翻譯、後勤等方方面面工作,仿佛是K-1這架龐大的體育機器上的一個個齒輪,共同驅動其運轉。
K-1在日進斗金的同時也捧紅了一大批格鬥者,使他們成為日本家喻戶曉的人物。3屆冠軍得主“荷蘭伐木工”Peter Aerts、4屆冠軍得主“完美先生”Ernesto Hoost、“戰神”Andy Hug、2001年冠軍“薩摩亞怪人”Mark Hunt、“無冕之王”Jerome Lebanner、“克羅地亞戰警”Mirko Cro Cop、“鋼腕”Mike Bernado、“閃電”Stephen Leko等無不為拳迷所津津樂道、耳熟能詳。這些人成名後反過來成為收視率的保證,為K-1確保了龐大的忠實拳迷隊伍。天皇巨星藤原紀香長期客串K-1評論員為K-1的收視率也增色不少。不過K-1的造星運動似乎過於依賴名人效應,反而忽略了實力這一格鬥之本,力捧Bob Sapp和曙太郎這樣的另類明星,慢待了昔日為K-1打下江山的老臣,雖然商業上取得成功,但卻冷了不少鐵桿拳迷的心。
10餘年來,K-1雖然經歷了Andy Hug(1996年K-1冠軍,旅居日本的瑞士籍極真空手道名家)的英年早逝以及石井和義逃稅醜聞等一系列變故,影響力不降反升。創始之初僅有的無差別級賽事逐漸發展為五大系列賽事:K-1 World GP、K-1 Japan、K-1 World MAX、K-1 MMA和K-1 Premium Dynamite,它們共同構築了龐大的K-1帝國。
K-1 World Grand Prix(簡稱K-1 World GP,GP意即大獎賽),也就是無差別級賽事。這是K-1自成立之初便存在的賽事,也是K-1今天得以安生立命建立龐大帝國之本,我們所說的K-1冠軍通常即指K-1 World GP冠軍。
1993年第一屆K-1 World GP舉行時沒有預選賽,創始人石井和義從世界範圍內挑選了8位頂尖高手,他們都分別身披當時國際知名搏擊組織如ISKA、WKA、WMTA的重量級冠軍金腰帶,其中包括兩位K-1的標誌性人物,來自荷蘭的3屆K-1總冠軍Peter Aerts和4屆K-1總冠軍Ernesto Hoost。這些英雄人物的同台出場,可以說是自由搏擊歷史上最豪華的陣容,這也使當晚的東京國立代代木第一體育館的上萬名觀眾見證了歷史。經過3輪艱苦卓絕的單敗淘汰賽,來自克羅地亞的老將布蘭科以全KO的戰績捧走了冠軍獎盃並將10萬美元獎金收入囊中。之後,參賽選手由8人擴充到16人,比賽也分為兩階段:半決賽和總決賽。隨著K-1的規模進一步擴大,在半決賽之前還另設若干預賽,開始這些預賽全部都在日該國內舉行,後來K-1明確進軍海外戰略,在美國、德國、荷蘭、法國等自由搏擊強國設立分支機構,將預賽推廣到這些國家,既擴大了K-1的影響,又發掘了當地的有潛質的選手。
從2000年開始,K-1在世界八大城市首先舉行預賽,勝者可以參加美國、歐洲、日本舉行的4至5個洲際預賽,決出的冠軍可以直接進軍每年10月舉行的K-1 World GP半決賽。通常半決賽共有14個名額,其中的7人來自總決賽的入圍者(總決賽共有8人,其中1個名額指定給日本選手),4~5人為洲際預賽冠軍,剩下的2~3個名額機動,專門分配給那些沒能憑實力打入半決賽但具有很高知名度和市場號召力的選手,這也反映了K-1娛樂體育的本質。值得一提的是2004年7月17日來自北京盛華武術搏擊俱樂部的年輕散打選手張慶軍在K-1 World GP韓國站比賽中擊敗前相撲橫綱曙太郎進入半決賽,可惜後來由於脛骨受傷被迫棄權。K-1 World GP的總決賽都在東京巨蛋體育館(Tokyo Dome,室內棒球場,最多可容納7萬5千名觀眾)舉行,每年的K-1 World GP系列賽事也就被稱為“通往東京巨蛋之路”。自2002年,K-1 World GP冠軍的獎金漲到了40萬美元。

賽事

Japan

K-1 Japan系列賽事包括兩類,一類是非錦標賽制的K-1 Japan,這樣的賽事一般每年會有若干次,主要是以日該國內的選手為主,同時邀請國外高水平的選手參加,目的是培養日本本土的重量級選手。另一類是錦標賽性質的K-1 Japan GP,決賽在每年9月舉行,一共8個名額,他們都是非錦標賽K-1 Japan系列賽事表現較好的選手,冠軍自動入圍。K-1 Japan GP的冠軍取得10月K-1 World GP開幕戰也就是半決賽的入場券。通常情況下,所有進入決賽的8人都是日本選手,但也有極少數的情況下K-1邀請外國選手參賽。1999年和2000年當時中國兩位重量級頂尖散打選手安虎和騰軍被特邀參加了K-1 Japan GP,並分別打入了半決賽。2001年出身丹麥但旅居日本十餘年的極真空手道名將Nicolas Pettas持外卡參加了當年的K-1 Japan GP並奪得冠軍。

World MAX

K-1 World MAX是K-1從2002年新開辦的一個系列賽事,MAX是Martial Artist`s Extreme的簡稱,參賽的對象為70公斤及以下選手。由於K-1 World GP是無差別級賽事,亞洲選手由於人種的原因在體格和體質上很難與歐美選手抗衡,但在小級別上,技術無疑是更重要的致勝因素,事實上在日本和泰國很多中量級選手具有很強的實力,於是K-1 World MAX應運而生為他們提供了展現亞洲力量的舞台。2002年5月的第一屆K-1 World MAX共有8名選手參賽,其中日本、澳洲代表通過選拔產生,其他的為K-1特邀,中國散打名將“閃電開碑手”張家潑代表中國武協參賽,在第一輪負於泰國倫披尼拳場70公斤冠軍高蘭。自2004年開始,K-1 World MAX擴軍,16名選手在4月捉對廝殺決出8人進入7月份的總決賽。2002年K-1 World MAX冠軍是來自自由搏擊王國荷蘭的Albert Kraus,2003年的頭籌被日本偶像搏擊明星魔裟斗摘得,2004年的新科狀元則是來自泰國曼谷郊區的窮孩子播求(Buakaw Por.Puramuk)。K-1 World MAX的另一傳統賽事是每年10月的“世界 vs 日本”對抗賽,7名世界一流好手與7名日本頂尖高手硬碰硬對決,中國散打選手“怪俠三毛”王三貞參加了2002年的這一賽事,以有爭議的判定負於日本選手大野崇。不同於K-1 World GP選手的“傻大黑粗”,K-1 World MAX擁有不少外形俊朗的偶像拳手,受到了大批的女拳迷的喜愛和追捧。中量級選手所展現的速度、技術和爆發力的完美結合加上若干偶像拳手的個人魅力使K-1 World MAX系列賽事正成為K-1新的亮點。
World MAXWorld MAX

MMA

為K-1打天下的老臣們歲月不饒人,狀態逐漸下滑,而中生代和新生代一直沒有很好地接過前輩的槍,K-1對於鐵桿武迷的吸引力有下降的趨勢。那邊廂,綜合格鬥(Mixed Martial Arts,暨MMA)組織PRIDE“榮耀”雖然1997年才成立,但其影響已經穩執業界牛耳,成為世界上最高的綜合格鬥殿堂,其影響力一度蓋過了美國的綜合格鬥翹楚—UFC。在商業上,PRIDE的門票銷售遠遠強過K-1,而且收費電視(Pay Per View)訂數也表現強勁,可以說PRIDE在媒體宣傳、收視率、選手資源與K-1展開了全方位的爭奪,並大有後來居上的趨勢。K-1花費10餘年建立龐大的搏擊帝國,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2003年新上任的總裁谷川貞治採取了與PRIDE拼刺刀的硬碰硬策略,放棄K-1作為站立格鬥技代名詞這一形象,著手開闢自己的綜合格鬥賽事--K-1 MMA。在2003年12月31日的K-1 Dynamite新年特典和2004年K-1 Japan系列賽事中某些場次試驗MMA規則後,2004年5月22日,第一次K-1 MMA賽事正式舉行,並被命名為ROMANEX(這是一個由Roman和Extra生造的派生詞)。讓K-1不安的是,這次賽事並沒有取得令人滿意的反響,相反灌輸到谷川耳朵里的更多的是人們拿其與Pride賽事對比後的尖銳批評,原因只有一個,K-1 ROMANEX的選手大多還是K-1選手客串和一些職業摔角選手,靠這些人是不可能打敗Pride的。因此,找到正宗綜合格鬥選手是擺在K-1 ROMANEX面前最緊迫的問題。到哪裡去找?答案只有一個--花錢去Pride搶。可以預見K-1與Pride為爭奪選手又將展開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

P D

日該國民對於武道的熱愛恐怕在世界上也無出其右,新年夜的K-1 Premium Dynamite賽事的舉辦可以說是最好的例證。K-1各系列賽事都在比賽當天採用錄播形式在幾大公共電視台如富士電視台和東京廣播系統(TBS)轉播,其收視率一般在體育類節目中都名列前茅。但K-1並不滿足於此,他們聯合東京廣播系統作出一個近乎驚世駭俗的舉動--在新年夜挑戰紅白歌會。眾所周知,日本NHK電視台的紅白歌會就像中國中央電視台的春節聯歡晚會,數十年來牢牢占據新年夜收視率冠軍寶座,誰豈圖與其爭奪收視率不啻於以卵擊石,更別說是一檔格鬥節目。2003年12月31日,K-1播撒重金,打造了一個包括前奧運會摔跤冠軍的超豪華陣容,以當時的超級明星Bob Sapp對前相撲橫綱曙太郎一站為壓軸戲,取得令人震驚的19.5%的收視率,其中Bob Sapp vs 曙太郎的這場比賽刻鐘收視率超過40%,真正實現了“打倒紅白歌會”這個不可能的任務。
受此鼓舞,K-1與TBS決定將K-1 Premium Dynamite辦為每年一度的例賽,其中既有用傳統K-1站立規則場次,也有用K-1 MMA規則的綜合格鬥,甚至還有用K-1站立和K-1 MMA混合規則的(一回合K-1站立規則,一回合K-1 MMA規則),比賽的唯一目的就是娛樂觀眾並爭取收視率,要做到這一點就必須打“名人牌”,因此我們看到了很多令人匪夷所思的“夢幻對決”。2004年12月31日的K-1 Premium Dynamite,TBS電視台搞笑節目主持人奈及利亞人Bobby居然用MMA規則去挑戰K-1悍將“馬賽惡童”Cyril Abidi並戰而勝之,柔術大師Royce Gracie 用關節技制服了比他重120多公斤的相撲曙太郎。該檔節目在受紅白歌會和Pride新年特典男祭II的雙重擠壓下仍然取得20.2%的平均收視率,並有兩場比賽刻鐘收視率超過30%,這是一個了不起的成就,也是一個只有在日本才會發生的“奇蹟”。

冠軍

Grand Prix

1993年冠軍 Branko Cikatic(克羅地亞)1994年冠軍Peter Aerts(荷蘭)
K-1K-1
1995年冠軍 Peter Aerts (荷蘭)
1996年冠軍Andy Hug(瑞士)
1997年冠軍Ernesto Hoost(荷蘭)
1998年冠軍 Peter Aerts (荷蘭)
1999年冠軍 Ernesto Hoost(荷蘭)
2000年冠軍 Ernesto Hoost(荷蘭)
2001年冠軍 Mark Hunt(紐西蘭)
2002年冠軍 Ernesto Hoost(荷蘭)
2003年冠軍Remy Bonjasky(荷蘭)
2004年冠軍 Remy Bonjasky(荷蘭)
2005年冠軍Semmy Schilt(荷蘭)
2006年冠軍 Semmy Schilt(荷蘭)
2007年冠軍 Semmy Schilt(荷蘭)
2008年冠軍 Remy Bonjasky(荷蘭)
2009年冠軍 Semmy Schilt(荷蘭)
2010年冠軍 Alistair Overeem(荷蘭)
2012年冠軍 Mirko Filipovic(克羅地亞)

World Max

2002年冠軍 阿爾伯特·克勞斯Albert Kraus(荷蘭)
2003年冠軍魔裟斗(日本)
2004年冠軍 Buakaw Por .Pramuk /播求(泰國)
2005年冠軍 安迪·薩瓦Andy Souwer(荷蘭)
2006年冠軍 Buakaw Por .Pramuk / 播求(泰國)
2007年冠軍 安迪·薩瓦Andy Souwer(荷蘭)
2008年冠軍 魔裟斗(日本)
2009年冠軍 喬治·佩托西奧Gevorg Petrosyan(Giorgio Petrosian)(義大利)
2010年冠軍 喬治·佩托西奧Gevorg Petrosyan (Giorgio Petrosian)(義大利)
2012年冠軍 Murthel Groenhart(荷蘭)
2014年冠軍 Enriko Kehl(德國)
2003年開始每年元旦前夜舉辦K-1 Premium Dynamite,成為日本傳統迎新年節目紅白歌戰的收視率的最強力挑戰者。
K-1GP經過各分站賽決出6名分站賽冠軍,再加上2名FEG的推薦選手,此8人將與上一年的K-1GP總決賽的前8名進行K-1開幕戰,決出該年的8強。

意義

如果把K-1體系比喻為一支特混艦隊,那K-1 World GP毫無疑問就是旗艦,不單是因為其他系列比賽都自其派生,更因為在大多數拳迷的心目中它就等同於K-1;K-1好比供給艦,承擔著為K-1輸入新鮮血液的任務;K-1 World MAX則堪比魚雷艇,個頭雖小但機動靈活且火力強大;K-1 MMA仿佛是艦載機,為K-1在站立技擂台之外開闢了第二戰場;而K-1 Premium Dynamite只能用航空母艦來形容才貼切,既有水面艦艇的常規武備(K-1規則比賽),又配備艦載機(K-1 MMA賽例),所動用的資源無以倫比甚至對K-1 World GP有喧賓奪主之勢。今後如何協調旗艦與航母的關係是K-1當局需要高度重視的問題。

移師

到中國
2012年1月K-1 Global Holdings(香港)公司收購K-1全球著作權。K-1中國區的賽事由北京凱王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獨家代理運營。
投資潛力
據朱小姐介紹,在此之前陽光傳媒、紅岩投資集團還沒有投資經營頂級職業體育賽事的經驗。之所以會選擇收購K1,一方面是因為集團掌門人吳征的個人愛好,“我們吳總以前曾是復旦大學散打隊的,他個人非常喜歡搏擊運動。”但更重要的,還是吳征看到了K1的巨大投資潛力。據朱小姐介紹說:“K1賽事具有很強的觀賞性,此外,該項賽事的收視率也極高,在2005年曾創造了22%的日本收視率紀錄,其收入規模可達上百億。因此吳總才會決定收購K1。”
未來登入
據了解,雖然K1廣受歐亞冬粉的追捧,但K1的處境並不好,其賽事公司財務涉嫌與會計事務所勾接逃稅,致使公司法人石井和義因此被判入獄,再加上K1賽事的長期全球電視轉播權早年被低價買斷,大大限制了其全球業務與收入的發展,造成K1的發展困境。吳徵選擇在此時收購K1,想必也是獲得了一個理想的收購價格。
不過,在成功收購K1後,七星環球娛樂將全力打造K1聯賽,力求將賽事發展壯大,據朱小姐透露:“收購K1後,集團將使用FIKA品牌,即國際K1聯盟。其管理團隊仍由石井及其日本團隊為主。而對於K1的未來發展,朱小姐表示:“未來計畫將這一賽事的總決賽從日本挪至中國,但具體舉辦城市尚未最終確認。”此外,未來K1將暫時停止日該國內的K1聯賽授權,將之納入未來全球的聯盟賽事之中,K1在未來將分為中、日、韓與北美、歐洲、印度等幾個賽區,並將轉播國家增加中國、美國,拓展至140個以上國家。

品牌

K-1是日本人石井和義1993年創辦的站立式綜合搏擊賽事品牌,已是世界搏擊界的知名品牌。2011年,韓國人金健一收購了這個品牌,並對其進行改革,其中包括加大對亞洲拳手培養選拔的力度。
據金健一介紹,這兩年K-1正積極進行這方面的努力,可以看做是對未來的投資。今後一到兩年內,K-1將在亞洲包括中國發現好的苗子,幫助他們訓練。他認為與歐洲同行相比,中國拳手在系統、科學訓練方面相差甚遠。他表示,K-1正在考慮為中國拳手提供幫助,把有潛質的拳手送到國外訓練,或者像足球那樣將歐洲優秀教練引進中國,讓他們用現代的科學方式對拳手進行訓練。金健一反覆強調訓練的重要性,“怎樣訓練、誰來訓練和系統訓練至關重要”。
在金健一接手K-1後,在K-1賽事中都能看到中國拳手的身影。2012年5月馬德里、9月洛杉磯和12月雅典,中國的康恩徐琰先後展示了自己的實力;2012年10月14日下午,在日本東京兩國國技館舉行的世界著名K1格鬥大賽中,來自中國湖南麻陽的苗族小伙周志鵬作為超級契約戰選手出場第二回合KO日本的森孝太郎。2013年9月15日 在西班牙馬洛卡進行的K-1世界MAX16強大戰中 中國湖南麻陽的苗族拳手周志鵬以判定擊敗美國拳手喬伊,晉級K-1世界MAX8強,他也是第一個在這一世界頂級格鬥大賽中晉級世界8強的中國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