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v6在企業網路中的部署

IPv6在企業網路中的部署

《IPv6在企業網路中的部署》是2012年1月1日人民郵電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麥克法蘭德 (Shannon McFarland)、Muninder Sambi等。

基本介紹

  • 書名:IPv6在企業網路中的部署
  • 作者:麥克法蘭德、Muninder Sambi,Nikhil Sharma
  • 原版名稱:IPv6 for Enterprise Networks
  • 譯者:孫余強、孫劍
  • ISBN:9787115268365
  • 頁數:413頁
  • 出版社:人民郵電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2年1月1日
  • 裝幀:平裝
  • 開本:16
內容簡介,編輯推薦,目錄,

內容簡介

《IPv6在企業網路中的部署》包含了在企業網內部署IPv6的所有知識,包含的主要內容有:啟用IPv6的市場驅動力、IPv6企業網路設計的層次化模型、企業網各區塊內的IPv6部署方案、IPv6網路管理,以及IPv6實驗、試點網路環境的搭建等。
《IPv6在企業網路中的部署》層次分明、闡述清晰、分析透徹、理論與實踐並重,不僅適合準備CCNA、CCNP或CCIE認證考試的人員閱讀,也是從事計算機網路設計、管理和運維工作的工程技術人員必不可少的參考資料。

編輯推薦

《IPv6在企業網路中的部署》涵蓋了在園區網路、WAN/分支機構網路、數據中心網路、虛擬化網路環境內成功部署IPv6必知必會的內容。在書中。CisCO公司的4位頂尖IPv6專家呈現了在大型網路中部署IPv6的切實可行的方法。他們向讀者展示了IPv6對現有網路的影響,描述了IPv4/IPv6共存機制,提供了IPv6網路規劃的指導意見,給出了用來構建IPv6實驗環境、試點網路以及生產網路的配置示例。
作者首先回顧了IPv6技術的基本原理,探討了企業加快部署IPv6的市場驅動力。然後介紹了與IPv6路由選擇、QOS、多播、網路管理等技術有關的新特性,並拿上述特性與IPv4的類似特性做了一番比較。最後還列舉了不少相關的配置示例。
對任何一名需要評估、規劃、管理IPv6網路或向JPv6網路遷移的網路工程師、架構師、管理員、諮詢師來說,《IPv6在企業網路中的部署》是不可或缺的資料。
SHaiqnon McFarIand,CCIE#5245,Cisco公司企業諮詢工程師。是企業網IPv6部署和數據中心設計方面的技術顧問,專注於應用程式部署和虛擬化桌面基礎設施領域的研究。16年來。他從事過的工作包括大型企業園區網路、WAN/分支機構網路的設計;數據中心網路設計和最佳化;虛擬桌面基礎設施的設計、部署和最佳化。最近10年,Srlannon經常參加各種全球性的IPv6活動(其中包括Cisco Ljve)。並在會議上踴躍發言。
Muninder Sanlbi,CCIE#13915,是Cisco CataIvst 4500/4900系列平台的產品行銷經理,以及Cisco JPv6開發理事會的核心成員,同時還是IETF的IPv6領域的關鍵參與人員。
Nikh-Sharma,CCIE#21273,Cisco公司技術行銷工程師,負責為CataIyst4500產品線的軟硬體雕琢新特性。
Saniay Hooda,CCIE#1 1737,Cisco公司的一名技術領導,專注於嵌入式系統的研究,並協助定義新產品的體系結構。他當前關注的領域包括高可用性和大型分散式交換系統中的訊息傳遞。
了解IPv6對企業的影響理解IPv6服務以及支撐這些服務的IPv6特性回顧最常使用的轉換機制,其中包括雙棧(IPv4/IPv6)網路、IPv4隧道上的IPv6、MPI-S上的IPv6設計具備模組化、層次化以及高彈性的IPv6網路選擇IPv6最佳實施方法搭建IPv6實驗網路環境按部就班地配置園區網路、WAN/分支機構網路以及數據中心網路將可滿足生產需求的IPv6服務納入IPv4網路實施虛擬化IPv6網路部署IPv6遠程訪問以高效率、低成本的方式管理IPv6網路《IPv6在企業網路中的部署》是Cisco Press出版的網路技術系列叢書之一。該系列叢書可以為網路從業人員提供搭建高效網路、學習最新技術、打造輝煌職業生涯所需要的寶貴信息。

目錄

第1章 啟用IPv6的市場驅動力
1.1 IP位址耗盡及臨時性的應對措施
1.2 IPv6的市場驅動力
1.2.1 IPv4地址方面的短板
1.2.2 政府IT戰略規劃
1.2.3 基礎設施的發展
1.2.4 作業系統的支持
1.2.5 部署IPv6的好處
1.3 關於IPv6的常見問題
1.3.1 為了業務的發展,公司是否需要IPv6
1.3.2 IPv6將會完全取代IPv4嗎
1.3.3 與IPv4相比,IPv6更加複雜並難於部署和管理嗎
1.3.4 引入了IPv6之後,還能以多宿主的方式連線到多家服務提供商嗎
1.3.5 IPv6能提供更優的服務質量嗎
1.3.6 在安全性方面,IPv6“自動”勝過IPv4嗎
1.3.7 IPv6不支持NAT會降低安全性嗎
1.4 IPv6之於IETF
1.5 企業網IPv6的部署現狀
1.6 總結
1.7 其他參考資料
第2章 層次化網路設計
2.1 網路設計原則
2.1.1 模組化
2.1.2 層次化
2.1.3 高彈性
2.2 企業核心網路區塊設計
2.3 企業園區網路區塊設計
2.3.1 分布層
2.3.2 接入層
2.4 企業網路服務區塊設計
2.5 企業數據中心網路區塊設計
2.5.1 匯聚層
2.5.2 接入層
2.5.3 數據中心存儲網路設計
2.6 企業邊緣網路區塊設計
2.6.1 企業總部邊緣網路區塊組件
2.6.2 企業總部邊緣網路區塊設計
2.6.3 分支機構的網路架構
2.6.4 分支機構邊緣路由器的功能
2.6.5 典型的分支機構網路設計
2.7 總結
2.8 其他參考資料
第3章 常用的IPv4/IPv6共存機制
3.1 純IPv6
3.2 過渡機制
3.2.1 雙棧機制
3.2.2 IPv6上的IPv4
3.2.3 手工配置的隧道
3.2.4 用來傳遞IPv6流量的IPv4 GRE隧道
3.2.5 隧道代理
3.2.6 6to4隧道
3.2.7 站點間自動隧道地址協定(ISATAP)
3.2.8 MPLS上的IPv6
3.3 協定轉換和代理機制
3.3.1 NAT-PT
3.3.2 NAT64
3.4 總結
3.5 參考資料
第4章 網路服務
4.1 多播
4.1.1 IPv6多播編址
4.1.2 IPv6多播偵聽者發現(MLD)
4.1.3 多播路由:PIM
4.2 服務質量
4.2.1 IPv4和IPv6 QoS之間的差異
4.2.2 IPv6擴展報頭
4.2.3 IPv4和IPv6共存時的QoS機制
4.3 IPv6路由選擇
4.3.1 OSPFv3
4.3.2 EIGRPv6
4.3.3 IS-IS
4.3.4 BGP
4.4 總結
4.5 參考資料
第5章 IPv6部署規劃
5.1 從何處著手
5.1.1 效益分析
5.1.2 成本分析
5.1.3 風險
5.1.4 商務案例
5.1.5 過渡團隊
5.1.6 培訓
5.2 試點規劃
5.2.1 評估
5.2.2 設計
5.2.3 過渡機制
5.2.4 網路服務
5.2.5 安全性
5.2.6 IPv6新特性
5.2.7 穩定性和可靠性
5.2.8 服務等級協定
5.2.9 總結教訓,開始實施
5.2.10 客戶端/伺服器的IPv6遷移方案
5.3 規劃偏址方案
5.4 總結
5.5 參考資料
第6章 園區網路中的IPv6部署
6.1 園區網路區塊IPv6部署模型概述
6.1.1 雙棧模型
6.1.2 DSM的優缺點
6.1.3 DSM的拓撲結構
6.1.4 DSM試驗用網路部件
6.1.5 混合模型
6.1.6 混合模型的優缺點
6.1.7 HM拓撲結構
6.1.8 HM試驗用網路部件
6.1.9 服務區塊模型
6.1.10 SBM的優缺點
6.1.11 SBM網路拓撲
6.1.12 SBM試驗用網路部件
6.2 園區網路區塊IPv6部署通則
6.2.1 編址
6.2.2 物理連通性
6.2.3 VLAN
6.2.4 路由選擇
6.2.5 高可用性
6.2.6 QoS
6.2.7 安全性
6.2.8 多播
6.2.9 網路管理
6.2.10 地址分配
6.2.11 性能和可擴展性
6.3 實施雙棧模型
6.3.1 網路拓撲
6.3.2 物理接口和SVI接口的配置
6.3.3 路由選擇的配置
6.3.4 第一跳冗餘的配置
6.3.5 QoS配置
6.3.6 多播配置
6.3.7 路由式接入的配置
6.3.8 Cisco虛擬交換系統與IPv6
6.4 實施混合模型
6.4.1 網路拓撲
6.4.2 物理接口的配置
6.4.3 隧道的配置
6.4.4 QoS配置
6.4.5 基礎設施安全性配置
6.5 實施服務區塊模型(SBM)
6.5.1 網路拓撲
6.5.2 物理接口的配置
6.5.3 隧道的配置
6.5.4 QoS配置
6.6 總結
6.7 參考資料
第7章 部署虛擬化的IPv6網路
7.1 虛擬化概述
7.1.1 虛擬化的優勢
7.1.2 虛擬化的分類
7.2 網路虛擬化
7.2.1 交換機虛擬化
7.2.2 網路隔離
7.2.3 網路服務虛擬化
7.3 桌面虛擬化
7.3.1 IPv6和桌面虛擬化
7.3.2 桌面虛擬化示例:Oracle Sun Ray
7.4 伺服器虛擬化
7.5 總結
7.6 參考資料
第8章 在WAN/分支機構網路中部署IPv6
8.1 WAN/分支機構網路部署概述
8.1.1 單層部署模型
8.1.2 雙層部署模型
8.1.3 多層部署模型
8.2 WAN/分支機構網路IPv6部署通則
8.2.1 編址
8.2.2 物理連線
8.2.3 VLAN
8.2.4 路由選擇
8.2.5 高可用性
8.2.6 QoS
8.2.7 安全
8.2.8 多播
8.2.9 管理
8.2.10 可擴展性和性能
8.3 WAN/分支機構網路實施示例
8.3.1 試驗用網路設備
8.3.2 網路拓撲
8.4 基於純IPv6部署WAN/分支機構網路
8.5 總結
8.6 參考資料
第9章 數據中心網路中的IPv6部署
9.1 設計和實施雙棧數據中心網路
9.1.1 數據中心接入層
9.1.2 數據中心匯聚層
9.1.3 數據中心核心層
9.2 在採用虛擬化技術的數據中心內實施IPv6
9.3 實施SAN網路的IPv6
9.3.1 FCIP
9.3.2 iSCSI
9.3.3 管理Cisco MDS
9.4 數據中心IPv6互連設計
9.4.1 設計要領:裸纖(Dark Fiber)、MPLS和IP
9.4.2 DCI互連和解決方案
9.5 總結
9.6 參考資料
第10章 IPv6遠程訪問VPN的部署
10.1 利用Cisco AnyConnect的IPv6遠程訪問
10.2 利用Cisco VPN客戶端的IPv6遠程訪問
10.3 總結
10.4 參考資料
第11章 管理IPv6網路
11.1 網路管理框架:FCAPS
11.1.1 故障管理
11.1.2 配置管理
11.1.3 記賬管理
11.1.4 性能管理
11.1.5 安全管理
11.2 IPv6網路管理應用程式
11.3 IPv6網路工具(Instrumentation)
11.3.1 利用SNMP MIB的網路設備管理工具
11.3.2 IPv6應用程式可視性及監控
11.4 IPv6網路管理
11.4.1 監控和報告
11.4.2 網路服務
11.4.3 訪問控制及運維
11.5 IPv6流量監控工具
11.5.1 SPAN、RSPAN和ERSPAN
11.5.2 利用VACL(VLAN訪問列表)捕獲數據包
11.6 總結
11.7 參考資料
第12章 按部就班:搭建IPv6實驗網路,啟動生產網路的試點工作
12.1 實驗環境拓撲示例
12.2 實驗環境的編址方案
12.3 網路設備配置
12.4 作業系統/應用程式的安裝以及網路管理
12.5 開展生產網路的IPv6試點工作
12.6 總結
12.7 參考資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