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ERT

IERT系統全稱為“智慧型電子軌道交通系統”,其核心原理是利用先進的車載感測技術與控制技術、實現道路信息化、車輛智慧型化,從而提供精確駕駛指導與調配,最終達成高效率、低投入的交通升級控制。

智慧型交通自動化解決方案是電氣集團自動化產業重點發展的方向之一。智慧型電子軌道臨港試驗線位於上海電氣臨港重裝基地,全長4.3公里,是基於道路磁釘感測技術的新型大容量高效自動化主幹道交通運輸系統,其利用智慧型裝備手段提升傳統運輸工具能級,增加城市運輸效率。

作為新型大容量高效自動化主幹道交通運輸系統,試驗線完全基於道路磁釘感測技術,擁有“路-車-人-站-信號”五位一體的管理體系,在低溫雨雪等惡劣情況也能正常工作。

智慧型電子軌道交通系統涉及多個學科,既是《中國製造2025》的重點發展方向,也為全社會提供滿足智慧城市需求的中運量交通整體解決方案。據介紹,該系統兼顧軌道交通與地面公交的優點,建成後的實際運營效果將直接影響其在上海乃至全國的市場推廣。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智慧型電子軌道交通
  • 外文名:Intelligent Electronic Rail Transportation
幾年前,美國一種集合軌道交通和地面公交優點、名為IERT的新型交通系統已應運而生。上海電氣敏銳地嗅到了這一新興技術,2013年起,便與美國TTT公司、上海城市交通設計院有限公司組建聯合團隊,針對國內常用車型、混行路權、客流變化特徵、智慧型調度系統、信號控制系統進行了聯合開發,形成了一整套技術研究、項目設計、建設與運營的解決方案,該項目於2016年在上海電氣臨港基地開工建設,2015年9月份開始在臨港進行運營測試。
目前,國內外中運量公交體系已經比較豐富,有軌電車、BRT、中運量71路等不同的中運量公交各有所長、各司其職,為何還要研發新的技術?技術專家介紹,雖然中運量公交發展迅速,但目前各種中運量公交都有一定短板。比如BRT、中運量71路等完全依靠司機駕駛,自動化、智慧型化程度低,效率和速度相對不高;而有軌電車自動化程度高,但造價和運營成本高昂,且建設周期長,現實推廣難度不小。
“建設有軌電車要開挖路面,影響地下管線,需要封路一兩年。而IERT只需在路面挖15厘米的小口子,埋下磁釘,用膠封上即可。”上海電氣自動化集團副總裁賈廷綱介紹,除了對路面影響小,IERT系統對車輛也沒有特殊要求,可以通過對現有的各種公車進行改造,搭載智慧型化系統後即可實現自動駕駛,相比有軌電車,IERT建造的整體投入可以減少約一半左右,投入與BRT相當,但效率和速度則明顯提高。
埋下的小小磁釘為何能成為幫助車輛自動行駛的軌道?上海電氣方面介紹,在IERT系統中,磁釘實現了虛擬電子軌道技術,導向十分精準,公車輛直道運行軌跡距離磁釘軌跡的偏移量左右不超過15厘米,30m半徑的彎道偏移量可維持在30厘米以下,進站停靠位置偏移量小於10厘米。相比有軌電車車道寬度為4米,BRT車道寬度至少3.5米,IERT用電子虛擬軌道的精準導向,可以將公車道寬度降到3米。專家指出,對城市道路來說,中運量公交道路寬度如能統一在3米,不僅能留出更多的公共空間,還能提升中運量公交的運行效率。比如上海的中運量71路車道寬度在3.2米到3.5米之間,不等的車道寬度限制了使車輛運行速度。
另外,採取非實體的電子隱形軌道,上海電氣IERT系統可以通過智慧型調度系統靈活改換線路,配合電子掛鈎技術,實現了車間協調與車隊編組。通過實時監控區域客流變化,IERT系統可根據客流調控編組,靈活調配運力,滿足平峰和高峰時的變化。目前,上海電氣IERT系統現已建立起“路、車、人、站、信號”五位一體的管理系統,利用全程實時定位,可與信號燈、車站實現高效通信與控制,並實現車輛和道路基礎設施之間、車輛與車輛之間的智慧型協同與配合,可以有效提高交通出行安全。
目前,源自美國IERT技術已經在美國俄勒岡州投入小規模商業運營。但五年來中美聯合團隊在上海研發的“上海版IERT”在“美國版”的基礎上邁進了一大步。“針對中國公車功能配置相對美國比較簡陋的情況,上海電氣的IERT為車輛提供更強大的智慧型化系統,已經不是同一個平台的產品了。”賈廷綱介紹,下一步,上海電氣IERT將主攻國內城市的中運量公交市場,主要發揮相比有軌電車的競爭優勢,未來該系統還將向大運量、小運量的方向延展,並為自動駕駛提供技術儲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