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SIFIs

解決金融機構“大而不能倒”難題,被認為是重構全球金融治理框架的核心之一。

英國金融服務局主席特納認為,大型銀行“大而不倒”問題的一個方法就是應該明確沒有所謂的“大而不倒”類銀行,讓其自擔風險,即使出現問題也不對其進行救助和支持。

概念,發展,挑戰,

概念

系統性重要銀行。在巴III中提出。
框定28家G-SIFIs
在具體的操作上,全球金融治理框架引入了全球系統重要性銀行(G-SIFIs)的概念,並對這類機構實施更加嚴格的監管要求,以期增強其自擔風險的能力。

發展

2011年11月經二十國集團坎城峰會審議通過,金融穩定理事會發布了首批29家G-SIFIs名單,其中,美國8家,英、法各4家,日本3家,德國、瑞士各2家,荷蘭、西班牙、義大利、瑞典、比利時、中國各1家。
成為全球系統重要性銀行,中國銀行)董事長肖鋼的感觸或許頗有代表性。

挑戰

肖鋼認為,這對於中國銀行而言,既是榮譽也是挑戰。所謂榮譽,是對中國銀行國際影響力和綜合能力的一種肯定;所謂挑戰,意味著未來的中國銀行將接受更加苛刻的監管標準。
根據G-SIFIs監管總體政策框架,相比未納入的銀行,G-SIFIs被要求增加1%~2.5%的附加資本要求。在特定條件下,最具系統重要性的銀行可能面臨最高3.5%的附加資本,以避免金融危機重演。
更有甚者,英國獨立銀行業委員會(ICB)主席約翰·維克斯爵士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還曾表示,對於全球系統性重要銀行,巴塞爾如果能在槓桿率和風險加權資本要求上進一步提高會更好。
2012年11月7日國際金融監督和諮詢機構金融穩定理事會(FSB)最新公布的名單顯示,去年發布的首批全球系統重要性金融機構由29家減至28家,新名單中增加了英國渣打銀行和西班牙對外銀行,剔除了英國萊斯銀行、德國商業銀行和比利時的德夏銀行。中國銀行依然為中國乃至新興經濟體中唯一入選的金融機構。分析指中行的入選除了有利於推動人民幣國際化,也會在全球經濟和金融穩定中發揮更大作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