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llington,Duke

Ellington,Duke

Duke Ellington(1899~1974)美國作曲家,鋼琴家。爵士樂史中最有影響的人物之一。生於華盛頓,卒於紐約。20世紀30年代初,他的樂團在紐約棉花俱樂部樹立了聲譽。後來樂團在歐洲巡迴演出,吸引並影響了一些作曲家。樂團雖然改組多次,但始終保持了一流爵士樂團的水平 。埃林頓一生創作有900多首作品 ,其中有《藍色的情緒》、《孤獨》、《黑色和棕色幻想曲》、《克里奧爾情歌》和《黑色、棕色和灰褐色》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艾靈頓公爵
  • 外文名:Edward Kennedy Ellington
  • 別名:Duke Ellington
  • 國籍:美國
  • 出生地:華盛頓特區
  • 出生日期:1899年4月29日
  • 逝世日期:1974年5月24日
  • 原名:Edward Kennedy Ellington
時代背景,音樂類型,貢獻,發展經歷,

時代背景

Duke Ellington原名愛德華.甘乃迪.艾靈頓(Ed ward Kennedy Ellington),1899年4月29日生於華盛頓特區,他出身於一個富裕的中產階級黑人家庭。他的父親在白宮工作,母親是一位家庭主婦。他的姑姑是一位教師。他是一名成績優秀的學生,美國音樂學院獎學金的獲得者,也是一名優秀的運動員。
他從華盛頓來到紐約開始了他的音樂生涯。當時競爭很劇烈,紐約有很多優秀的鋼琴家。1927年開始,在紐約哈林區的棉花俱樂部演出,1928-1931年被任命為棉花俱樂部的音樂指導。當時他的作曲技術還不太成熟。這個時期的作品還不能證明他是一名出色的音樂家。但是他聰明地使用了優秀的獨奏。同時,他也在努力地改進自己的作曲技術。在棉花俱樂部給了他機遇和挑戰。他要創作很多音樂,包括舞曲和戲劇性音樂,配合俱樂部的各種各樣的活動。可以說,他30年以前的創作,主要是憑藉耳朵的直覺,並不知道太多的規矩。
1930年以後作曲技術提高,在當時他必須寫出大量的高質量音樂,否則就會被解僱。這時創作了不同類型的音樂,比如民謠和布魯斯等。Jimmy Blanton 在貝司上把斷奏改為連續進行。Bliiy Strayhorn 是公爵的備用作曲家,他了解公爵能夠寫出與他的風格相似的作品。艾靈頓公爵不喜歡搖擺樂這個詞,也不喜歡爵士樂這個詞。他認為自己不僅僅是一個爵士樂音樂家。
50-70年代社會音樂生活的影響改變了他的音樂生活。當時美國音樂上變化很多,很多打的樂隊面臨著競爭。當時年輕人所聽到的音樂種類多了。節奏布魯斯、靈歌搖滾樂。這樣對爵士樂而言,形成了競爭。他們經常花重金挖走爵士樂隊的樂手。對於爵士樂大樂隊而言,付給很多樂手高昂的費用,往往比較困難。同時,在50年代,電視出現。去演出現場聽音樂的觀眾少了。

音樂類型

1.第一類可以稱作印象主義的作品。強調管弦樂的音色和音量而不是搖擺的旋律和節奏,突出獨奏。包括“Transblucency:A Blue For You Can Almost See Through,” “Anatomy of a Murder,” “On a Turquoise Cloud.”
2.第二類是浪漫主義的歌謠。這類作品的特徵是緩慢的旋律和節奏以及柔和的動力感,包括“Sophisticated Lady,” “Prelude to a Kiss”等。
3.第三類是世界音樂。這類作品是收到他世界範圍內的旅行影響,有時候以美國文化之外的音樂元素為特徵。這類作品有時候帶有當地音樂的因素,有些時候沒有,只是根據他本人對於當地的音像而創作。比如: “Tourist Point of View,”
“Latin American Suite” “Far East Suite.”
4.音樂會音樂。這類作品功能明確,有著較為深層的含義,不是為舞蹈而作,如“Deep South Suite,” “Such Sweet Thunder,” “Black Brown, and Beige .”
5.協奏曲。這類作品有著他自己樂隊的音樂家們的特點。這些作品是為了自己樂隊中的特別的音樂家所作,突出他們的音樂技術,如“(Clarinet Lament (Barney Bigard),” “Concerto for Cootie (Cootie Williams).
6.搖擺樂器的樂曲。突出明星樂手的獨奏和非常新引人的合作段落以及搖擺節奏部分,如 “Diminuendo and Crescendo in Blue,” “Rockin in Rhythm,” “Cottontail,”“Launching Pad”.
7.神聖的音樂。這類作品綜合了合唱、獨唱、舞蹈、宗教性的文本和爵士因素。這部分作品受到爭議,他最著名的神聖音樂錄音標題為Duke Ellington: Concert of Sacred Music

貢獻

第一,樂隊的理念。他對於低音薩克斯的運用,尤其是用它來演奏主旋律,比如“Sophisticated Lady” “Mood Indigo” . 在“Mood Indigo”中用低音薩克斯演奏六和弦七和弦。而在當時低音薩克斯在爵士樂中是比較少見的樂器。
第二,在 “Subtle Lament”開始的幾小節和“Blue Light”第二合唱中對於布魯斯和聲的重新編配以及在 “Mood Indigo”中大小調和聲的交替使用。
第三,它在大型和小型作品曲式方面的實驗,尤其對於12小節布魯斯或者32小節的AABA形式的非常規的運用。他的Diminuendo and Crescendo in Blue”是14小節的, “Black, Brown ,and Beige ”長的53分鐘。
第四,和聲通過樂隊的不同部分體現出來。
第五,他在創作的過程中為某些特別有才華的樂手量身定做。
第六,他將爵士旋律、和聲、節奏和樂器與宗教題材結合創造出了“神聖爵士音樂會”。

發展經歷

第一件差事
想像一下久遠以前,沒有電視、廣播,也沒有錄音工業的年代,除了現場演奏,人們聽不到任何音樂。在那時,即使是街角路邊的便利商店,也必須放一台鋼琴,聘請一位稍有天分的小伙子,為店裡的客人提供娛樂。1913年華盛頓地區有一家叫做獅子狗(Poodle-Dog)的冰淇淋蘇打店,是那時青少年心中的最愛。獅子狗店裡的鋼琴前面坐著一位技巧超凡年輕帥氣的男孩,他能夠演奏當時所有的流行曲,這正是獅子狗吸引顧客的原因!
在店裡的角落還有另一位打工的男孩,這位名叫愛德華的十四歲孩子總是既羨又妒地看著他的同事,可是,愛德華也知道,以他當時稍嫌不足的鋼琴技巧,絕不可能坐上那個眾人矚目的位子,他必須出奇才能致勝!
於是愛德華用家裡的鋼琴做了一首曲子。這首曲子主要來自他曾聽過的一次現場演出,然後他再修改過。為了加快演奏速度,愛德華發明了些會讓音樂老師皺眉頭的特殊指法,使這首作品成為別人無法模仿的演奏曲。當愛德華在店裡演奏這首“獅子狗蘇打散拍”(Poodle-Dog Soda Rag)時,看見觀眾傾慕的眼光,他就知道自己成功了。從此,一直到愛德華開始組織自己的樂團為止,年輕的公爵先生成為華盛頓地區最受歡迎的駐店演奏者。
臉上的刀疤
公眾人物的婚姻一向是個惱人的問題,對於年輕倜儻而又豐厚多金的公爵而言,更是個無法解決的難題!
靠著棉花俱樂部(Cotton Club)的全國廣播,公爵早已累積了全國性的偶像地位,等到其他地方的人親眼看見公爵身上自然散發出來的瀟灑氣質,公爵的偶像地位更是屹立不搖。三零年代有一張宣傳照,正面是衣著光鮮的公爵在前面狂奔,後面有一大群年輕女孩在追逐。雖然這只是宣傳照,但也和事實相去不遠!
另一方面,待在家裡的公爵夫人也有她的問題!長年的寂寞和富足的家財,讓年輕貌美的公爵夫人成為登徒子最好的攻擊目標。夫妻兩人各有好幾段婚外情,加上一見面就爭吵,讓兩人早年培養出的親密感情迅速冰消瓦解。1929年,兩人的關係跌入谷底,在一次劇烈的爭吵中,公爵夫人用一把刀劃傷了公爵的臉,隔天,公爵夫人就搬走了,兩人正式決裂。令人不解的是,這對夫妻至死都不曾離婚!難道他們心中還留著對對方的期待嗎?
時代雜誌的封面
1960年,時代雜誌(Time Magazine)企畫了一個特輯,報導五零年代爵士樂的發展對美國文化的影響與社會的衝擊。這也是第一次,爵士樂手有機會登上時代雜誌的封面。
當時雜誌社方面考慮的封面人物有兩位,一位當然就是長久以來普受尊重與歡迎的公爵先生;另一位則是前一年剛發表“節奏實驗”(Time Out)專輯,創意和演奏俱佳的白人希望戴夫布魯別克(Dave Brubeck)。
雜誌出刊前,沒有人知道究竟是誰能登上封面,得到第一人的殊榮?兩位眾人口中的話題人物似乎也沒把這件事放在心上,仍然按照自己的行程,做該做的事。
巧合的是,雜誌出刊的前一天,這兩人居然同場演出,也住在同一棟旅館。依照布魯別克的回憶,出刊那天早上,他聽到有人敲他的房門。門一打開,居然是公爵先生拿著剛出來的時代雜誌,雜誌封面印著布魯別克大大的頭像,然後公爵把雜誌遞給他,並和他握手道賀。
布魯別克回憶說:“在那一刻,我真希望自己能就此死去!當時我心裡想,以後恐怕我再也不敢見公爵的面了。幸好第二位登上時代雜誌封面的爵士樂手就是公爵,否則,這件事將成為我心中永遠的陰影!”
慧眼獨具
爵士樂是講究即興的音樂,一牽涉到即興,似乎就和機運有關,尤其是當大師遇見大師的時候。
1962年九月,公爵接受製作人鮑伯席爾(Bob Thiele)的邀請,和約翰柯川(John Coltrane)合錄一張專輯。平心而論,這張名為“艾靈頓公爵與約翰柯川”(Duke Ellington and John Coltrane)的唱片並不是什麼驚世之作,認真評估起來,在兩位大師冗長的作品清單里,這張專輯的排名絕對在二十名之外!
然而,這次合作卻讓我們發現公爵身為音樂家的不凡處!錄音當時,柯川的狀況一直不太好,錄製好的作品都只是差強人意而已。然而,奇怪的是,即使柯川要求重錄,公爵卻一直拒絕。到了最後一首曲子,就連製作人鮑伯都發現問題了,但是公爵卻不以為意,仍然對大家說,這樣就可以。
鮑伯知道公爵並不是會敷衍的人,公爵對自己作品的要求之嚴,也是赫赫有名的。鮑伯無法理解,為何公爵會對這次錄音要求這么低呢?錄音結束後,鮑伯問公爵究竟是怎么回事?公爵的答覆頗耐人尋味:“你難道沒聽出來嗎?那小子就快要有新的聲音出來了。我現在當然可以要求他重來一遍,為了求好,柯川一定會走回舊的路子。身為音樂家,我怎能這樣做呢!現在你只要多給他一點信心和時間,他不會讓我們失望的!”
從現有資料,我們無法判斷鮑伯有沒有告訴柯川,公爵說的這段話?我們只知道,之後柯川在1963年鳥園(Birdland)的現場演出第一次完全掌握住他要的新聲音,接著柯川頌讚神恩的不朽鉅作“至愛無上”(A Love Supreme),也跟著出版!
假如Duke Ellington謙虛的說他是第二名, 那么,絕對沒有爵士樂作曲家敢說自己是第一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