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迴環複製模型

所謂複製體(replisome)是由解旋酶、引發酶和DNA pol Ⅲ 全酶組成的複合體,DNA合成時,沿著複製叉的方向移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DNA迴環複製模型
  • 領域:生命科學
  • 特點:後滯鏈是形成迴環複製等
  • 複合體組成:解旋酶、引發酶、DNA pol Ⅲ全酶
複製體,迴環複製,

複製體

在複製中按理前導鏈上DNA pol Ⅲ 的移動方向和複製叉移動方向相同,而在後滯鏈上其移動方向相反,也形成了一個矛盾。後來人們發現(1)每一個複製叉含有特別大的多聚體Ⅲ複合體,它是一個不對稱的二聚體,可能同時催化兩條鏈。(2)在電鏡下觀察到雙螺旋DNA聚合酶α也同樣具有兩個活性部位,推測雙螺旋複製也是同時複製的。
所謂複製體(replisome)是由解旋酶、引發酶和DNA pol Ⅲ 全酶組成的複合體,DNA合成時,沿著複製叉的方向移動。後滯鏈模板形成了一個迴環,使環中RNA引物和岡崎片段的合成方向與前導鏈一致,以適應雙鏈在同一複製體上進行複製,此模型稱迴環模型。
這一模型有以下特點:
(1) 聚合酶和引發體聯繫在一起可以協調它們的作用;
(2) 複製體中的DNA pol Ⅲ是二聚體;
(3) 後滯鏈是形成迴環複製的。

迴環複製

根據DNA pol Ⅲ 的不對稱結構,人們進一步推測複製叉的結構。兩個催化核心分別和DNA的兩條模板鏈結合,全酶延著前導鏈模板隨著複製叉的移動而移動,而後滯鏈模板從複製體上“拉出”一段,形成一個環。DnaB產生了解鏈點,並沿著後滯鏈以其5′→3′方向移動。DnaB與DNA pol的一個亞基連線(可能後滯鏈上聚合酶的τ亞基)。這個連線的作用增加了DNA的合成速度。在缺乏這種連線時,DNA pol跟著進行們以每秒約35nt的速率前進。若τ與DnaB連線速率將增加10倍。前導鏈的合成為後滯鏈的合成提供了一個單鏈的環。當解旋點推進時這個環變得更大。岡崎片段開始合成後,後滯鏈上的酶核心複合體將單鏈模板拉向β亞基形成的“夾子”。在後滯鏈上聚合酶在合成一個岡崎片段之前,單鏈至少需要延伸一個岡崎片段那么長。
DNA迴環複製模型DNA迴環複製模型
當合成岡崎片段時為什麼會產生環呢?當pol Ⅲ全酶在DNA遇到一個裂口時核心複合體和滑動的“夾子”離開,然後在別的地方再和新的β亞基結合,表示在岡崎片段末端發生這種反應。當核心酶合成完一段岡崎片段時,核心複合體就會和模板解離,將環釋放出來,另一個(也可能是同一個)核心複合體再和一個β夾子結合,起始下一個岡崎片段的合成。有可能一個新的β“夾子”已存在於起始位點。而失去了核心複合體的β“夾子”將從模板上解離下來,然後再被重新使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