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ODE

中國科學院對地觀測與數字地球科學中心,英文名稱The Center for Earth Observation and Digital Earth,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簡稱對地觀測中心、CEODE),是中國科學院直屬事業單位,於2007年10月由原中國科學院中國遙感衛星地面站、中國科學院航空遙感中心和數字地球實驗室組建成立,是運行與研究相結合的綜合性科研機構,主要開展航天航空對地觀測系統的高質量運行和面向政府、行業、地區的數據服務,進行對地觀測前沿 技術探索和套用示範,研究數字地球科學理論、關鍵技術和在全球、國家及區域層次上的綜合套用,建設數字地球科學平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科學院對地觀測與數字地球科學中心
  • 外文名:The Center for Earth Observation and Digital Earth,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
  • 簡稱:對地觀測中心、CEODE
  • 成立時間:2007年10月
戰略目標,使命任務,重點學科領域,主要研究方向,空間地球信息探測機理與方法,數位訊號獲取與地面處理技術,高性能空間信息計算與網路化數據工程,數字地球平台與綜合套用,科技體系與機構,衛星遙感中心,航空遙感中心,空間數據中心,數字地球實驗室,分支科技機構,國家重大科學裝置,中國遙感衛星地面站,國家陸地觀測衛星數據全國接收站網,遙感飛機,航空遙感系統,科技創新平台,中國科學院數字地球科學重點實驗室,探索對地觀測前沿技術,構建數字地球科學平台,研究全球環境區域變化,發展空間地球信息科學,重大科研項目,973計畫,數字地球科學平台重大項目,國家科技支撐項目,國家自然資源和地理空間基礎信息庫項目,數據服務,災害監測、評估與應急體系,汶川震區應急監測與重建監測,玉樹災情監測與數據共享,舟曲特大土石流災害遙感監測,其它災害監測,國際合作與學術交流,國際合作平台,UNESCO國際自然與文化遺產空間技術中心,國際數字地球學會和《國際數字地球學報》,ICSU災害風險綜合研究計畫國際項目辦公室,國際科技合作協定,聯合研究機構,合作研究項目,國際國內學術交流,國際數字地球會議(ISDE)及數字地球峰會,首屆全國雷射雷達對地觀測高級學術研討會,

戰略目標

建設具有獲取、傳輸、處理存儲與分發航天、航空遙感數據和圖像能力的運行系統;開展綜合性對地觀測前沿技術研究,構建專業化、系統化、集成化、標準化、實用化的遙感資料庫和遙感信息庫,建立國家遙感數據與信息檔案中心;以遙感信息為基礎,結合其它信息資源,建設數字地球科學平台並開展套用示範研究。
作為國家對地觀測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地觀測中心以滿足國家重大戰略需求為已任,為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提供可靠的科學數據,為國家巨觀決策提供科學支持,在空間地球信息科學發展中起到重要作用,為地球系統科學研究做出特有的貢獻。

使命任務

1.配合制定我院乃至國家的對地觀測信息科學技術與數字地球發展戰略規劃,組織論證並協調該領域重大項目,建設高水平基礎技術設施,開展航天、航空和地面各種數據集成與分析,形成面向科技界、大眾和政府的強大演示能力,為國家巨觀決策提供科學支持。
2.保證中國遙感衛星地面站的規範、高效、高水平運行,向國內外用戶提供高質量服務。接收方面,具備對我國全部領土的覆蓋能力;處理方面,實現全天候、全天時、多解析度、近實時服務;存檔分發方面,建立我國系列化、全時空對地觀測衛星資料庫,實施新型數據管理分發方式和網路服務;用戶服務方面,針對用戶需求,開展數據深加工,增強服務能力,提高服務水平,擴展業務範圍。
3.保證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航空遙感系統”的高水平運行。面向國內、國際範圍的中央和部門國家任務、重大科技項目、重大國際合作和地方、社會與高校等方面廣大用戶展開業務;按科學實驗模式、巡航模式、應急反應模式和訂單模式提供服務;組織好航空遙感飛行試驗,形成一流的運行條件和環境,堅持公益性飛行和數據共享原則,為多用戶提供高性能綜合對地觀測信息支持。
4.面向國家重大需求、全球性問題、國際熱點地區和熱點問題,建設數字地球科學平台。該平台分為數字地球、數字中國兩個層次和四維模式進行構建:數字中國由不同地區構成的空間維、有重大需求的領域維、不同跨度需求的時間維和由此導出的地球科學維構成,建設模式上強調與中央部門和地方政府的密切合作;數字地球在區域與全球範圍內選擇人類、特別是科技界關注的重要領域進行四維構建,建設模式上注重與聯合國系統、國際學術組織和國際科技計畫的有機合作。

重點學科領域

1.信號與信息處理
2.電子與通信工程
3.地圖學與地理信息系統
4.攝影測量與遙感

主要研究方向

空間地球信息探測機理與方法

研究地物全波段遙感波譜特性、成像機理與輻射傳輸模型,探索新型航空航天感測器和信息獲取平台,開展天空地一體化綜合遙感試驗,研究遙感數據處理、信息提取等關鍵技術及其套用示範。

數位訊號獲取與地面處理技術

將信息科學中典型的信號獲取、傳輸、存儲等方面的技術集中套用到衛星地面接收系統方面。針對遙感信號的高速率、實時性、複雜性等特點,開展衛星遙感信號的獲取與處理、數據格式與標準、數據自動化管理與服務等方面的技術研究。

高性能空間信息計算與網路化數據工程

面向下一代跨領域跨部門的空間數據服務體系建設,在空間信息格線技術的基礎上,研究區域規模空間數據基礎設施的體系結構,開發網路化空間數據服務與套用基礎設施建設所需的關鍵技術。

數字地球平台與綜合套用

研究數字地球的科學理論、關鍵技術和相關標準,開發數字地球科學平台,並以全球變化和災害應急監測為重點,建立面向國家重大戰略需求的空間信息服務決策系統,在全球、區域和國家三個層次開展綜合套用。

科技體系與機構

CEODE設定科技機構、合作研究機構、學術支撐機構、學術諮詢機構、管理機構等,其中衛星遙感中心、航空遙感中心、空間數據中心和數字地球實驗室是對地觀測中心運行與科研工作的主體。

衛星遙感中心

重點開展全球遙感衛星數據的接收、處理、陸地觀測衛星數據全國接收站網建設,以及針對運行服務能力提升的技術研究。

航空遙感中心

重點開展針對航空航天遙感器研製的航空校飛試驗,以及航空遙感數據獲取與處理,與航天遙感系統共同構建國家對地觀測體系。

空間數據中心

統籌規劃和負責航天航空遙感數據的存儲、處理、共享與分發服務,開發面向用戶的高質量深加工產品,為用戶提供空天地一體化數據產品檢索和數據網路服務。

數字地球實驗室

負責構建數字地球科學平台,開展面向國家、全球、區域和熱點地區的綜合對地觀測套用,研究對地觀測與數字地球前沿理論、方法和技術,發展空間地球信息科學理論體系。

分支科技機構

建設喀什分中心和三亞分中心,依據區域特色和發展需求,在對地觀測與數字地球領域做出旨在解決區域突出問題的開創性成果,為當地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服務。

國家重大科學裝置

對地觀測中心現有中國遙感衛星地面站和航空遙感飛機兩個大科學裝置,同時承擔國家陸地觀測衛星數據全國接收站網和航空遙感系統兩個國家大科學工程建設項目。大科學裝置的穩定運行以及大科學工程建設項目的進展,有力提升了中心在空間數據獲取、處理、傳輸等方面的可持續發展能力,為我國遙感事業做出了重要貢獻。

中國遙感衛星地面站

中國遙感衛星地面站是根據鄧小平同志1979年訪美期間簽訂的中美科學技術合作協定,於1986年12月建成並正式運行,鄧小平同志親筆題寫站名。作為為全國提供衛星遙感影像數據及空間遙感信息服務的非營利性社會公益型裝置和國家級民用多種資源衛星地面接收與處理基礎設施,中國遙感衛星地面站的建立填補了我國在衛星遙感技術這一領域的空白,開創了我國遙感技術和遙感套用的新時代。
中國遙感衛星地面站是國際資源衛星地面站網成員,是世界上接收與處理衛星數量最多的地面站之一,數據分發服務量居於世界前列。目前可高效高質地實現LANDSAT、SPOT、RADARSAT、ENVISAT、RESOURCESAT、ERS等系列衛星的數據接收、處理和產品生產,以及我國CBERS、HJ-1A/1B等衛星的數據接收,存檔1986年以來的各類對地觀測衛星數據資料達260餘萬景,是我國最大的對地觀測衛星數據歷史檔案庫。
目前,中國遙感衛星地面站擁有密雲、喀什、三亞三個衛星數據接收站,並建成各站至北京本部的高速數據傳輸專線,在國內首次實現了民用海量陸地遙感衛星數據的遠距離高速網路傳輸。

國家陸地觀測衛星數據全國接收站網

總體目標:形成覆蓋全國的民用接收站網,實現高效的運行與服務,使系統整體框架可滿足“十一五”和未來國內外陸地觀測衛星數據接收、處理與分發服務的需要,為我國經濟建設、社會發展和國家安全提供較全面的空間遙感數據支撐。
目前,陸地觀測衛星數據全國接收站網建設項目已初步建成,密雲、喀什、三亞接收站實現了我國全部領土和覆蓋亞洲70%陸地區域衛星數據的實時接收,為促進國家社會經濟可持續和諧發展發揮著巨大作用。
密雲衛星數據接收站於1986年建成運行,占地面積87畝,建有4座中大口徑接收天線及數據接收、記錄和數據傳輸設施,具有接收十幾顆衛星數據的能力,接收範圍覆蓋我國東中部、東北地區及相鄰境外地區。
喀什衛星數據接收站於2008年1月投入運行,占地面積96畝,已建成兩套12米天線數據接收系統,具有接收6顆衛星的能力,接收範圍覆蓋我國西部以及西部鄰國等區域,填補了我國長期以來在西部地區衛星遙感數據接收方面的空白。
三亞衛星數據接收站占地面積80畝,第一套12米天線系統於2010年1月通過專家驗收並投入運行,從而使我國陸地觀測衛星數據直接接收範圍覆蓋到我國南海以及南部鄰國等區域。規劃建設4套大口徑天線接收系統及數據接收、記錄和數據傳輸設施,負責承擔南方及周邊地區衛星數據接收任務。

遙感飛機

對地觀測中心兩架“獎狀S/Ⅱ”型高空遙感飛機,是1986年由美國賽斯納飛機公司生產的小型公務機改裝而成的專業科學試驗飛機,現已運行25年,安全飛行8000多架次。遙感飛機技術指標先進,具有全天候飛行作業的能力,可裝載航空照相機、成像光譜儀、成像雷達等多種遙感器,並可進行不同電磁波範圍(紫外、可見光、短波紅外、熱紅外、微波)的遙感儀器的飛行試驗。
遙感飛機面向國家重大需求,累計承擔了100多項各種類型的航空遙感技術與套用項目,飛行面積超過200萬平方公里,圓滿完成汶川地震和玉樹地震遙感監測、奧運場館遙感動態監測、青藏高原黃河源區航空遙感試驗等任務,並完成高解析度機載SAR系統套用、高效能航空SAR地形測量等飛行試驗,為航空航天遙感器論證與設計、遙感器技術改進和完善、遙感數據定標與真實性驗證、遙感綜合套用試驗等提供了重要技術支持和保障,為更好地提升我國對地觀測系統的能力建設、有效載荷的論證和工程研發水平,為探索和發展我國對地觀測技術、促進遙感套用等,發揮重要了作用。
“奧運環境遙感動態監測”和“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的航空遙感應急監測”項目,分別在2008、2009年度我院大科學裝置年會上被評為大科學裝置年度套用重大成果。

航空遙感系統

目前在建的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航空遙感系統”,配備兩架ARJ-21型遙感飛機和10多種新型遙感設備及高性能地面數據處理系統等,並實現高解析度線陣、面陣數字航空相機與高解析度極化干涉合成、多波段全極化合成孔徑雷達、環境大氣成分探測系統等十多種新型高性能能遙感設備綜合集成,形成在國內最先進的航空遙感系統。
對地觀測中心作為航空遙感系統的運行單位將面向國內外用戶開放共享,開展我國地球系統區域要素與變化規律的研究和地球系統回響研究,在地表物質的遙感信息機理、套用模型和參數驗證等遙感信息科學方面獲得原始創新成果。
總體目標:發展具有國際領先水平的遙感設備,成為開展我國地球系統科學研究的有效技術手段,成為提高和發展我國遙感信息科學與技術的實驗平台,成為我國信息化建設的科學數據源,促進我國遙感設備和遙感數據的產業化。

科技創新平台

對地觀測中心成立以來,先後建立起以重點實驗室為代表的多個科技創新平台。經中國科學院批准建設了“中國科學院數字地球科學重點實驗室”,圍繞數字地球及其支撐技術,研究數字地球科學,開展數字地球套用示範;經國家發改委批准、與遙感所共同建設“遙感衛星套用國家工程實驗室”,是目前我國遙感領域惟一的國家工程實驗室,也是國內第一個貫穿遙感衛星數據接收、處理、信息加工與增值服務全過程的國家級工程技術研究與產品開發實驗室;與華東師範大學共同建立了“環境遙感與數據同化聯合實驗室”。這些科技創新平台的建設為對地觀測中心的科研工作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中國科學院數字地球科學重點實驗室

中國科學院數字地球重點實驗室於2009年獲批成立,主要圍繞數字地球及其支撐技術開展數字地球系統、高性能地學計算、數字陸地、數字海氣、數字遺產、光學對地觀測、微波對地觀測等方向開展研究工作,是中國科學院在該領域的第一個專業實驗室。
實驗室依託各類研究項目,探索對地觀測前沿技術,構建數字地球科學平台,研究全球環境區域變化,發展空間地球信息科學,取得了一批代表我國數字地球科學領域的先進研究成果,對我國該領域的發展發揮了重要的引領和支撐作用。

探索對地觀測前沿技術

圍繞高光譜遙感與雷達對地觀測等前沿領域,持續開展高光譜遙感成像原理、光譜分析模型與方法、地物與雷達相互作用機理、複雜環境下典型地物識別方法等套用基礎研究,開發相應的圖像處理和專題信息提取軟體,並套用於資源環境、自然災害、社會經濟等領域,形成新型全方位的對地觀測一體化前沿技術。

構建數字地球科學平台

探索數字地球科學平台的前沿理論方法;開發數字地球空間信息服務系統,形成空間信息服務網路體系;圍繞陸地、大氣、海洋等套用領域建立專業套用服務平台,為全球與國家環境區域變化研究提供公共基礎平台技術支撐。

研究全球環境區域變化

研究全球尺度陸地、海洋、大氣等要素的理論和信息模型,探討全球環境系統各要素的結構、功能、演化特徵及耦合、互饋規律等科學問題,為進行全球巨觀尺度環境與區域變化分析提供數據、模型與技術方法支撐,提高對自然現象和過程的預測、預報和預警能力。

發展空間地球信息科學

基於對地觀測與數字地球前沿理論、方法和技術,進行數字地球科學平台建設、星機地綜合對地觀測試驗,面向全球與國家重大戰略需求,發展空間地球信息科學理論體系,以對航空航天遙感發展起到理論與技術牽引作用,並為面向全球層次、國家層次和熱點區域的綜合套用提供科學理論支撐。

重大科研項目

對地觀測中心積極爭取並承擔國家重大科研項目,推動科技基礎設施建設,目前共有國家基本建設項目2項,各類科研項目160項。其中主持973項目1項、主持973課題2項、參與973課題4項;承擔863課題13項,國家科技支撐計畫項目4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33項,我院知識創新工程重大項目1項,院地合作項目4項,國際合作項目7項。累計科研項目經費金額達1.91億元。

973計畫

--空間觀測全球變化敏感因子的機理與方法
總體目標:探索全球變化空間探測新理論、新技術和新方法;構建多源異構空間數據同化模型;精準快速地監測全球變化敏感因子特徵,搭建全球變化區域信息模擬平台;提出空間觀測全球變化科學衛星及月基探測方案;圍繞我國特有的全球變化回響區進行多平台觀測實驗,進行空間觀測全球變化敏感因子的機理與方法研究,提升我國空間觀測全球變化敏感因子的理論與技術水平;凝聚和建設一支在全球變化空間觀測領域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研究團隊。
該項目通過分析全球變化敏感因子時空特徵,探索其多模式遙感探測的機理與方法;通過星機地同步觀測實驗,探索敏感因子多源多波段協同觀測的新方法及感測器參數指標的最佳化方案,並提出我國全球環境變化系列科學衛星方案。

數字地球科學平台重大項目

數字地球科學平台是以地球作為主要研究對象,以空間信息機理為理論基礎,運用先進的空間觀測手段,對陸地、海洋、大氣等各圈層進行遙感監測;採用先進的數據模擬、虛擬現實以及格線、雲計算等技術,構建可控的地球定量分析與模擬系統,為地球系統科學研究、全球變化與人類社會發展等提供一個可互動的科學研究平台。

國家科技支撐項目

--國家空間數據應急獲取協同體系和數據共享服務平台
該項目包括空間數據獲取與套用應急協同平台、空間數據獲取與套用應急合作機制、空間數據應急共享服務平台、航空遙感應急監測分散式系統和應急空間數據分中心繫統等5個課題。其中,航空遙感應急監測分散式系統和應急空間數據分中心繫統兩個課題由對地觀測中心承擔,前者為實現航空遙感應急任務的快速規劃與高效協同,航空遙感應急監測數據匯集與快速報送等;後者為發揮空間數據效益,形成應急期間多種空間數據的管理、數據查詢檢索、數據發布、數據交換的共享平台,支持國家重大應急救災任務的順利實施。
項目完成航空遙感應急任務的快速規劃與高效協同,建立了容量80TB的應急數據管理系統,實現了應急任務的管理、應急數據格式自動轉換與數據自動報送,項目成果在2010年玉樹地震應急監測過程中發揮了重大作用。

國家自然資源和地理空間基礎信息庫項目

--衛星遙感數據分中心
國家空間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核心工程的一部分,項目建設目標是面向巨觀決策部門,面向行業單位和地方政府,面向社會公眾,利用統一的國家政務外網和網際網路兩種渠道,為政府和社會公眾提供按地形圖示準分幅、按行政區劃分幅等高端產品的線上訪問服務。全面支撐國家自然資源和地理空間基礎信息庫建設。

數據服務

對地觀測中心目前承擔LANDSAT-5、SPOT-4、SPOT-5、RESOURCESAT-1、ENVISAT-1、ERS-2、RADARSAT-1、RADARSAT-2、HJ-1A、HJ-1B等十餘顆國內外遙感衛星數據的接收、處理、存儲、分發任務。同時,中心不斷拓展數據源,與泰國簽署了THEOS衛星數據的接收與分發協定,還積極開展HJ-1C、資源三號、中法合作太陽觀測衛星SVOM數據接收等相關工作。
對地觀測中心成立以來,衛星數據接收量、存檔量以及為全國用戶提供的數據產品量連年遞增,各項指標均創歷史最高記錄。2009年,完成數據預處理任務單14582張,完成各類衛星數據存檔/編目處理45323段。與2007年相比,2009年數據接收總量增長77%,用戶服務量增長27%。
此外,對地觀測中心加強數據精處理和增值產品生產研究,自主研發了遙感影像自動正射系統和遙感衛星數據遠程實時移動窗顯示與信息播報系統,並不斷開發和提供種類更多、範圍更廣的深加工產品,以優質、快捷的衛星數據在土地、林業、農業、環境保護、地質、海洋、災害監測等方面重點服務和支持國家重大項目,數據量達到歷史最高水平,為各用戶部門累計提供SPOT、ASTER、ALOS等光學衛星數據4930景,ENVISAT、RADARSAT等雷達衛星數據2100多景,為全國土地大調查等國家與行業間有關項目的落實和完成提供了重要的數據保障。

災害監測、評估與應急體系

對地觀測中心高度重視重大自然災害遙感監測、評估與應急體系建設工作,為滿足國家對重大自然災害監測與災情評估的需求,對地觀測中心依託兩大科學裝置和優秀的科技隊伍,建立了包括指揮協調、信息獲取、數據共享、研究分析、宣傳聯絡等體系在內的重大災害遙感應急監測系統,制定了災害監測應急預案及完善的應急回響流程,確保在災情發生時做出快速反應,指導救援和災後重建工作。其中,針對2008年汶川地震、2010年玉樹地震災情的動態監測和分析,為國家有關部門提供了重要的決策支持和諮詢服務,得到了國家領導、中科院領導以及國家各部門、地方政府的高度評價。

汶川震區應急監測與重建監測

2008年汶川地震發生後,在院統一領導下,對地觀測中心牽頭組織7個研究所的科技人員組成跨地區、跨單位、跨專業的“汶川地震災害遙感監測與災情評估工作組”,第一時間開展航天、航空數據獲取、處理和分析工作,共向國務院及有關部委報送災情監測和評估專報114期,得到溫家寶總理等國家領導人多次批示。中心除與國務院應急辦建立24小時專線網路、實時送達最新數據外,還在中心網站上公布了各類遙感數據,並在院和科技部的領導下,建立了每日召開的“汶川地震災害空間數據分析會商會”機制,對國內相關行業部門實現數據共享。中心網上用戶下載數據量達2.7TB,拷貝的數據量達3.6TB。該項工作獲得了國家領導、中科院領導以及國家各部門、地方政府的高度評價。
其中,在汶川地震災區遙感監測飛行41架次、227小時,創下單日飛行13.43小時的運行記錄。
出版了汶川地震災害遙感圖集,路甬祥院長作序稱“圖集將對汶川震後重建、對區域發展發揮重要作用,對地震等研究也有重要參考價值”並將圖集呈送溫家寶總理。
2009年5月-6月,對地觀測中心在汶川地震災區開展了歷時25天的高解析度光學與雷達遙感科學試驗,累計飛行23架次,獲取數據約5.5TB。科研人員利用這些數據及科考人員的地面數據,與2008年災後監測結果進行了對比分析,尤其對典型區域的生態環境風險與現狀及災後重建進行了監測與評價,取得了重要成果,新浪網、騰訊網、人民網等近20家網路媒體對相關數據和分析結果進行了轉載。
2010年4月,對地觀測中心啟動了汶川兩周年災後重建航空遙感監測工作,科研人員結合2008年和2009年震區遙感監測結果,重點對北川新老縣城、唐家山堰塞湖、映秀鎮等曾備受關注的典型區域進行了遙感分析,直觀展示了房屋、道路等基礎設施的建設和震區生態環境恢復的基本情況,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圖:北川新址三年對比圖

玉樹災情監測與數據共享

2010年4月14日玉樹地震發生後,依託汶川地震救災的經驗,對地觀測中心以時延不超過3小時的應急回響緊急啟動災情遙感應急回響體系,快速構建了天、空、地一體化地震災害監測網路,於4月14日地震發生當天下午就獲取了災區高解析度航空遙感數據,15日凌晨2點30分,第一批災區遙感影像及分析報告送往國務院應急辦公室,15日清晨6點,在玉樹地震發生後24小時內,第二批災後航空遙感圖像和專報報送至國家有關部門,國務院領導親自聽取了郭華東主任的匯報。此外,中心對獲取的航空航天遙感數據實施同步數據共享。在批量數據抵達北京後,16個行業部門均在共享後第一時間獲得相關數據,為救災、防災贏得了寶貴時間。
對地觀測中心科研人員結合災前該地區衛星遙感圖像,對玉樹地震重災區的房屋倒塌、道路破壞、寺廟損毀、水利設施狀況和災民安置等方面進行了綜合評估,共完成災情分析報告14期。這些報告被及時報送至國務院及多部委,為災區的搶險救援提供了寶貴而有力的數據與信息支持,得到了國家領導、中科院領導以及國家各部門、地方政府的高度評價。2010年8月,對地觀測中心被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授予“全國抗震救災英雄集體”稱號。

舟曲特大土石流災害遙感監測

2010年8月7日,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縣突發特大土石流災害。對地觀測中心第一時間啟動災害應急回響機制,利用獲取的災區SPOT、ALOS等衛星遙感影像以及從總參測繪局獲得的高解析度無人機航空遙感影像,對舟曲縣土石流災害進行了信息提取和對比分析,分別從土石流掩埋面積、洪水淹沒範圍、土石流和洪水造成的房屋、農田和道路損失情況、與土石流發生的有關信息提取等方面監測分析了災區情況,並簡要分析了土石流災害發生的原因,形成了3期專報,及時提供給上級有關部門,並以網路發布等形式實施信息共享,為救災及災後重建提供了科技支撐。

其它災害監測

對地觀測中心成立3年來,災害監測機制逐步完善成熟起來,先後完成了我國南方洪澇災害監測、冰凍雨雪災害監測、大興安嶺火災監測、北方旱情監測、海地地震監測、澳大利亞林火監測、西藏雅魯藏布江河谷滑坡等國內外災害的監測與評估。
2010年6月以來,我國南方部分省份發生較嚴重的暴雨洪澇災害。對地觀測中心第一時間迅速啟動遙感應急回響機制,制定衛星觀測計畫,針對江西、湖南等省區進行水勢的動態監測和災情解譯,對災情進行分析評估,為國家的防災、抗災和救災提供技術支撐。
2010年6月,大興安嶺林區黑龍江與內蒙古交界處發生火災,隨後,林火進入大興安嶺呼中林業局境內。對地觀測中心緊急回響,利用環境減災衛星CCD圖像等遙感圖像提取火場信息,分析火場的分布、過火面積,為林火撲滅工作做出了積極貢獻。
2010年1月,海地地震發生後,對地觀測中心基於在汶川地震中積累的災害遙感監測經驗,利用自主研發的“地震倒塌房屋自動快速提取系統”對可獲取的災前災後遙感影像數據進行了處理,為海地地震的救災工作提供了支持。

國際合作與學術交流

對地觀測中心積極開展國內外學術交流與合作,與二十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建立了穩定的合作關係。中心現有三大國際科技合作平台,兩個聯合研究機構。同時,不斷探索多種合作模式。

國際合作平台

UNESCO國際自然與文化遺產空間技術中心

2009年10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第35屆全會審議並批准了由中國政府提議建立的“國際自然與文化遺產空間技術中心”。該機構依託對地觀測中心建設,是教科文組織在全球設立的第一個基於空間技術的世界遺產研究機構。

國際數字地球學會和《國際數字地球學報》

國際數字地球學會是由中國科學院聯合該領域國內外機構、學者發起成立的非政府性國際學術組織。2006年5月正式成立,中國科學院院長路甬祥為學會創始主席。學會及中國國家委員會掛靠在對地觀測中心。
其宗旨是在“數字地球”理念指導下,促進國際間的學術交流與項目合作,推動數字地球技術在國民經濟和社會可持續發展、環境保護、災害治理、世界遺產與自然資源保護等諸多方面發揮重要的作用。
2009年11月,在華盛頓召開的地球觀測組織(GEO)第六次全會上,國際數字地球學會被吸收為GEO組織新成員,使得目前GEO組織的成員達到83個成員國(包括歐盟組織)以及58個國際組織。
《國際數字地球學報》(簡稱IJDE)是國際數字地球學會主辦的國際性學術期刊,發表有關數字地球理論、技術與套用的相關文章,由學會與英國著名出版集團Taylor & Francis共同出版,編輯部設在對地觀測中心。《國際數字地球學報》於2008年3月創刊發行,目前已按計畫出版13期,含83篇文章。2009年,被收錄為SCI(擴展版)期刊,成為世界上第一個以數字地球為專業研究領域的國際SCI期刊。
2010年6月18日發布的國際權威期刊評價工具書《期刊引用報告》中,《國際數字地球學報》2009年度影響因子為0.864,這是《學報》創刊以來首獲影響因子,標誌著其成為空間地球信息科學領域期刊中一個有影響力的成員。

ICSU災害風險綜合研究計畫國際項目辦公室

2009年11月,國際科學理事會(ICSU)正式宣布中國將承辦災害綜合研究計畫(IRDR)國際項目辦公室(IPO),該辦公室設在對地觀測中心,是亞洲承辦的第一個國科聯大型國際項目辦公室。
該計畫是由國際科學理事會,國際社會科學理事會和聯合國國際減災戰略共同主辦的一項為期10年的綜合研究計畫,將聯合各國自然科學、社會經濟、衛生和工程技術專家,凝聚他們經驗和智慧,共同應對自然和人類引發的環境災害的挑戰,提高各國應對災害的能力,減輕災害的影響,改進決策機制。

國際科技合作協定

分別與美國、歐空局、加拿大、法國、印度等國家和組織的衛星管理機構簽訂了衛星數據接收協定;與加拿大MDA、法國SPOT IMAGE、印度Antrix、泰國地理信息與空間技術發展局等公司開展技術合作,在我國建立了先進的衛星接收處理系統。

聯合研究機構

與加拿大、澳大利亞分別合作成立了“中加對地觀測能力建設中心”、“中澳空間信息聯合研究中心”等聯合研究機構。2009年2月,澳大利亞發生山林大火。應澳大利亞空間信息中心要求,對地觀測中心利用我國環境減災衛星等遙感數據提取了火場信息,對火勢、範圍、趨向、附近居民點等要素進行監測和分析,實時產出分析報告,為澳方滅火救災提供了重要的參考依據。

合作研究項目

中心牽頭組織和參加的國際合作項目共6項,其中由11個國家科學院參加的國際科學院組織(IAP)國際自然災害減災項目,該項目被IAP列為近三年的重大優秀項目之一。2009年12月正式出版研究報告《全球自然災害減災》,為國際減災領域做出了貢獻。
牽頭組織了由澳大利亞、巴西、加拿大、中國等4國共同開展的“全球環境變化遙感對比研究計畫”(ABCC),被列為中國科學院國際合作重點項目。
承擔了“亞太全球變化項目網路”(APN)、“ERS-LBR數據記錄與處理系統”等多個國際合作項目。

國際國內學術交流

對地觀測中心自成立以來,先後成功主辦及承辦了包括第六屆國際數字地球會議、首屆全國雷射雷達對地觀測高級學術研討會、第37屆美國國際陸地衛星地面站運行會議、第二屆中加對地觀測研討會、第三屆數字地球高峰會議、第三屆東亞生物圈保護網路培訓班、第三屆中美科技數據合作圓桌會議等在內的相關國內外有影響力的學術會議,並在中心內部持續舉辦對地觀測與數字地球科學論壇,邀請國內外有關專家作論壇報告。廣泛而有力的國內外學術交流進一步密切了與國內外相關機構的聯繫,擴大了中心的科技影響力。

國際數字地球會議(ISDE)及數字地球峰會

1999年,首屆國際數字地球會議在北京召開,並通過了《“數字地球”北京宣言》。此後,第二至五屆數字地球國際會議相繼在加拿大 (2001)、捷克(2003)、日本(2005)、美國(2007)召開。
2009年9月9日,第六屆國際數字地球會議重回中國北京召開。本次會議以“行動中的數字地球”為主題,邀請40多個國家的1000餘位在數字地球領域以及與其相關的對地觀測、空間科學、信息科學、地球科學等領域的專家、學者出席,共同交流數字地球研究成果,回顧數字地球的發展歷程,總結數字地球取得的成績、研討數字地球的未來發展。會議通過了《2009數字地球北京宣言》,成為國際數字地球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會議。
經過10年的發展,國際數字地球會議已被公認為數字地球領域規模最大、聲譽最高、最具學術影響力的國際盛會。
隨著數字地球影響的不斷增大,為了滿足學術交流的需要,經ISDE國際指導委員會討論決定,自2006年起,在每奇數年舉辦一屆國際數字地球會議基礎上,每偶數年舉辦一屆“數字地球高峰會議”開展專題研討。2006、2008年和2010年,分別在紐西蘭、德國和保加利亞召開了三屆數字地球高峰會議。
2010年,對地觀測中心參加了在保加利亞召開的第三屆數字地球峰會。該峰會以“數字地球與服務社會:信息資源共享共建”為主題,圍繞數字地球的社會服務功能,數字地球在地方、區域層面上的可持續發展,數字城市及市民對數字城市的貢獻等方面展開研討,為數字地球領域的科學家們提供了一個深入思考數字地球在社會及地方與區域層面上可持續發展中的作用的機會。

首屆全國雷射雷達對地觀測高級學術研討會

2010年7月15日,對地觀測中心參與主辦的首屆全國雷射雷達對地觀測高級學術研討會在北京召開。本次大會是我國首次舉辦的圍繞雷射雷達系統研究及套用的學術盛會。來自國內外近100個單位的300餘位雷射雷達領域學者、企業家和管理專家參加。會議共安排5場62人次的分會場主題報告以及42個張貼報告,圍繞雷射雷達硬體系統研製、數據處理與套用等主題展開了深入研討與交流,全面展示了雷射雷達技術的發展和套用現狀,進一步明確了雷射雷達技術的未來發展和套用目標,將有助於促進雷射雷達技術在環境保護、災害治理、自然資源與世界遺產保護等諸多方面進一步發揮重要作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