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式防空飛彈

81式防空飛彈

日本81式防空飛彈系統於1982年開始裝備日本陸上自衛隊航空自衛隊。該系統是一種機動式近程防低空飛彈,主要用於野戰防空,掩護前方地域的作戰部隊,也可用於要地防空,如守衛機場等。

81式防空飛彈是日本第一個自行研製的飛彈型號,已於1981年裝備日本陸上和海上自衛隊。該彈採用紅外末制導,具有發射後不管能力。

基本介紹

  • 中文名:81式防空飛彈
  • 外文名:Type 81 air defense missiles
  • 研發單位:東芝公司
  • 研製時間:1971年
  • 國家:日本 
發展沿革,研發背景,發展歷程,技術特點,結構特點,性能特點,性能數據,

發展沿革

1967年至1968年間,東芝公司最終確定系統的最終設計框架,決定以相控陣雷達作為搜尋-火控雷達,飛彈採用紅外製導,並完成了基本樣機。並和日本精工公司、日產汽車公司達成協定共同研製、生產。隨後的1970年,日本防衛廳借提出新“防衛指針”之機,重新審核了一批因為資金原因進展緩慢的項目,ML-SAM也因此受益。1971年8月正式改名為近程薩姆(Tan SAM)系統.它射程為12-15公里左右、射高在6000米左右。
提起相控陣雷達防空飛彈,大家首先想到的可能是美國的愛國者系統和蘇聯的S-300系統,但非常少會有人知道,就在這兩種聲名顯赫的防空飛彈系統研製的同時,還有另外一種隱藏在重重深帷中的型號,它也採用相控陣雷達,但豪華的配置卻只使用紅外製導近程飛彈。這就是日本的81式防空飛彈,一種獨特、古怪的系統。

研發背景

20世紀50年代,美國為了對抗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陣營,大力對盟友給予武器、經濟與技術援助以強化其防務和經濟實力的MSA援助(基於《相互安全保障法》的援助)。在遠東,美國人不顧日本身負的太平洋侵略戰爭重重血債,減輕了對其軍國主義罪行的清算,將其重新武裝。1953年5月,美國國務卿杜勒斯訪日,聲明準備給予日本MSA援助。隨後日本陸上自衛隊從保全隊基礎上改建。非常快,陸自便以美制武器為基礎建立了裝備體系並迅速完善。
雖然戰後的日本受美軍軍事思想影響非常深,但他們在陸基防空領域的思想卻不盡相同,日本陸上自衛隊認為必須建立嚴密的中、近程防空體系,才能夠確保在縱深狹窄的日本本土作戰時的活動自由。因此他們先後引進或圈定了奈基、霍克等美制防空飛彈和瑞士厄利孔雙35高炮等。
但是,1958年日本防衛廳要求陸自就陸上野戰防空體系進行評估,陸上自衛隊對當時的野戰防空能力進行了仔細分析,發現奈基飛彈和霍克飛彈之間配合較好,但在近程防空方面,己部署的35毫米雙管90式高炮(射程4公里)和霍克中程地對空飛彈(射程35公里)存在一段空白。從射程上考慮,當敵機突破霍克飛彈攔截線後,有20公里以上的空白無法發揚火力,而當敵機進入高炮射程後,往往又難以反應。
再則,當時日本的假想敵蘇聯空軍已經裝備了射程在15公里以上的空對地飛彈,僅靠高炮的最後一道防線是難以抵擋的。從射高上考慮,35毫米高炮的射高不足4000米,而霍克飛彈初期型的最佳殺傷區下限在3500-4000米,也就是說,蘇聯戰鬥機在4000米高度上下的空域內可以幾乎不受威脅的突防。所以,必須有一種射程在7-12公里、最佳殺傷區在4000米上下的近程防空飛彈來填補這一空白。1960年,日本防衛廳以“機動式近程防空飛彈”(ML-SAM)系統的名義展開了本文將要述說的81式系統的初期研製工作。

發展歷程

1967年至1968年間,東芝公司最終確定系統的最終設計框架,決定以相控陣雷達作為搜尋-火控雷達,飛彈採用紅外製導,並完成了基本樣機。並和日本精工公司、日產汽車公司達成協定共同研製、生產。隨後的1970年,日本防衛廳借提出新“防衛指針”之機,重新審核了一批因為資金原因進展緩慢的項目,ml-sam也因此受益。1971年8月正式改名為近程薩姆(tan sam)系統,隨後,東芝公司拿到了一筆相當於以往近10年內先期研發費用3倍的資金。不過這次東芝公司卻將這筆資金的相當部分先用來改造廠房、更新設備,當時東芝公司正在研製數控工具機,便藉機搭了近程薩姆項目的車。
1971年,系統的原理樣彈在富士試驗場進行了首次發射試驗,同年8月陸自將其定名為短程薩姆系統。1972年,東芝公司開始進行發射系統的試驗和指控系統的研製工作,一年後指控系統試驗完成,1976年,第一台全樣機系統的製造完成,而由於紅外導引頭的研製遲緩,全系統各組成部分的技術試驗直到1977年才完成。從1978年開始進行了為期兩年的全系統作戰模擬試驗。
就在近程薩姆緩慢發展的同時,1979年發生了蘇聯空軍飛行員別連科叛飛事件,他駕駛低空性能並不好的米格-25偵察機成功避開了日本航空自衛隊截擊,而陸自的防空網也沒有及時掌握,別連科最後在日本北部重要基地涵館順利著陸。此事給予日本防衛廳以巨大震動,立即要求陸自和空自對防空網路進行“徹底整肅”,並就近程防空系統研製情況做出匯報。此時,英國乘機鼓吹其正在投入裝備的輕劍飛彈的低空補網作用,由於英國和美國在北約中的特殊關係,加上出於商業考慮,美國也建議日本放棄近程薩姆的研製,轉而購買或引進生產長劍系統,或者購買有美國參與的羅蘭特系統。向來受美國影響嚴重的防衛廳內部也出現了自研和引進兩種聲音。於是從1979年12月開始,防衛廳組織近程薩姆與其它飛彈進行選型競爭,到1980年1月,為期2個月的對抗性招標結束,近程薩姆擊敗羅蘭德和輕劍中選。日本防衛廳在1980年3月最終做出決定,將近程薩姆作為發展對象,否定了從歐美引進同類飛彈的意見。至此,近程薩姆才真正進入快速發展時期。1982年,近程薩姆完成最後定型,被命名為81式近程防空飛彈。年中,81式初步具備作戰能力,1983年開始大批量生產,第一批81式按照慣例首先裝備日本陸上自衛隊重點方向的師團:駐北海道直接和蘇聯對峙、號稱“虎子”部隊第7師團。1984年起,81式防空飛彈開始陸續裝備本州的陸上自衛隊師團一級單位和航空自衛隊的各基部防空部隊。

技術特點

結構特點

81式概述防空飛彈除外觀彈頭呈卵形而非錐形外,其餘都與英國“輕劍”近程防空飛彈相似。飛彈全長2.7米,彈徑160毫米,翼展600毫米。飛彈發射重量100公斤。其彈頭為重9.7公斤的破片殺傷戰鬥部,配置觸發和無線電近炸引信。一套81式近程防空飛彈系統由飛彈、兩輛發射車和一輛火控雷達車組成,人員編制15人。兩種車輛均由73式6×6卡車改裝。其發射裝置為4聯裝發射架。發射車通常配置在離火控車約300米半徑範圍內。火控車用100米長電話線與發射架相連。
81式防空飛彈

性能特點

81式系統組成為飛彈、發射車和火控車,以排為火力單元,每個飛彈排裝備兩輛飛彈發射車和一輛火控車,總人數為15人。作戰時,發射車通常配置在離火控車周圍300米半徑範圍內,火控車用100米長的電話線與發射架相連,互相傳遞信息和通話聯絡。 飛彈採用正常式氣動布局,動力為一台單級固體火箭發動機,最大推力為8400公斤。戰鬥部裝填烈性炸藥質量9.7公斤,最初殺傷方式為連續桿式,後來改為破片殺傷式以提高對高速作戰飛機的殺傷機率。出於保險考慮,戰鬥部在使用近炸引信的同時,還有備份的觸發引信,近炸狀態的有效殺傷半徑為5-15米。雖然陸自和東芝公司嘴上都說飛彈是自行研製的,但從彈體結構上看,明顯仿英國輕劍飛彈的布局,僅將頭錐改為圓形,以便於裝紅外導引頭。整個彈體為一細長的圓柱體,氣動布局採用無前翼常規式,在彈體中後部裝有4個後掠角非常大的彈翼,控制翼在飛彈尾部。彈翼均按十字形配置,並處在同一平面上。飛彈平時放在充氮氣的包裝箱內密閉保存,只有裝填飛彈時才打開。按設計指標,飛彈應該在10年內不必開箱檢查。但陸自為了保險,也為了提高訓練強度,一般在飛彈保存期限超過2/3之前都打掉了。因此現有的81式飛彈都非常“新鮮”。
81式飛彈的導引頭為被動紅外導引頭,工作在4.1微米波長上,因設計時美國紅眼睛超近程飛彈已經問世,機載的響尾蛇正在進行“提高靈敏度改造”計畫,因此東芝公司對這些已有型號多有借鑑。其導引頭與美國毒刺飛彈的類似,採用了寬視場探測器和旋轉調製盤,旋轉頻率為1-3KHZ。另外還裝有噪聲抑制器,以便消除探測器接收的噪聲、調製盤自身產生的噪聲和背景噪聲對紅外導引頭的影響。飛彈發射前,紅外導引頭掃描寬度由地面火控計算機進行程式控制,將掃描頻寬縮的非常窄,這樣可以避免陽光干擾,81式飛彈受陽光干擾的平均死角約為1.5度,這比美國的AIM-9K響尾蛇以前的型號都要高。
81式的雷達-飛彈控制迴路採用了瞄準線指令制導體制,這種制導體制非常適於近程低空防空飛彈,其優點是彈上的制導系統構成簡單,彈道算法外推複雜程度比其他形式低,由此彈上設備量也可以下降,便於實現多感測器複合制導。當81式飛彈發射後由彈上自動駕駛儀按預定飛行程式控制先爬升飛行,同時相控陣雷達也為飛彈提供目標信息,當飛彈具備一定高度速度後,紅外導引頭啟動開始捕捉目標,當跟蹤上目標後,由導引頭提供信息,另外相控陣雷達的信息也輸入到自動駕駛儀中進行數據融合,最後得出目標的真實方位。
81式有全自動和半自動兩種工作狀態,不過由於日本工業自動化水平處於世界領先地位,因此其一般在全自動狀態下進行戰鬥,由此甚至導致過部分陸自官兵進行考核時,在半自動狀態下顯得行動緩慢、無所適從,陸自曾經專門為此事進行過“整肅”,這雖然反映的是訓練情況,但從一個側面也可見81式的技術水平。

性能數據

彈長:3.98米
彈徑:0.35米
彈重:600千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