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倍15公分重榴彈炮

32倍15公分重榴彈炮

32倍15公分重榴彈炮,德文名稱 FH18是德國20年代後期開發的150毫米重型榴彈炮,FH是Field Howitzer即野戰榴彈炮的意思,也有稱為sFH18的,s是德語中遠程的開頭字母,相對與le即短程的意思。FH18是德國國萊茵金屬公司與克虜伯公司在1926-1930年期間聯合研製,萊茵金屬公司研製炮身,克虜伯研製炮架。該炮最大拖曳速度為60千米/小時,射速約為每分鐘4發。sFH18在二戰中作為德軍的主力重型野戰炮,德軍暱稱其為“常青樹”.

基本介紹

  • 中文名:32倍15公分重榴彈炮
  • 外文名:  FH18
  • 最大拖曳速度:60千米/小時
  • 射速:每分鐘4發
基本信息,技術指標,歷史背景,輾轉中國,現存實物,抗戰立功,

基本信息

技術指標

sFH18口徑為150毫米,發射43.5千克高爆榴彈,有效射程13 250米。1941年起德軍開始為該炮配備火箭增程彈,值得一提的是,sFH18也是第一種世界上採用火箭增程彈的火炮,有效射程達到了19 000米。

歷史背景

1928年底德國方面派來鮑爾上校應聘來華擔任軍事顧問,開啟了中德軍事交流。國民政府決定以德國體制來建立新的中國軍隊。德國裝備與德式訓練自然也跟著而來,1934年大量的德制裝備開始運到中國,在一批價值一千五百萬銀元的軍火中,包含24門150毫米重型榴彈炮(即德軍FH-18型),20門37毫米戰防炮(即德軍Pak 35/36型),數千支毛瑟二四型步槍,數千支捷克造輕機槍((ZB-26),與瑞士奧利根(Orelinkon)公司的20毫米機關炮,此外西門子的通訊器材、蔡司望遠鏡、德制輕戰車,架橋器材,防空探照燈等各種裝備,開始進入了中國的部隊服役。1936年德國運交中國二千三百萬馬克軍火,1937年德國運交中國八千二百萬馬克軍火,其中有150毫米要塞大炮(用於長江江防),高射炮、步槍、機槍、迫擊炮、重機槍、大批各式彈藥,M35鋼盔,以及魚雷240枚、快艇若干通信器材,還有制鋼、煉焦、化工、兵工生產機具等設備。一時間,在南京附近可以看到戴著德國M35式鋼盔的中國兵操作的德國制88mm口徑的高射炮。德國制75mm炮、博福斯炮、韓塞爾(Daimler-Benz Henschel)、M. A. N牽引車,以及其他德國武器在南京街上列隊行進。相對於中國需要德國的協助,德國有求於中國的是稀有戰略金屬--鎢礦砂,它是製造鎢合金鋼的關鍵材料,與製造槍炮有密不可分的關係。當時亞洲的產量占全球產量的80%,中國華南地區的產量又占亞洲第一,中國的鎢產量占有世界舉足輕重之地位。雙方議定用以貨易貨方式來進行貿易,中德兩國通過這樣的雙邊經濟往來均深蒙其惠。

輾轉中國

1934年國民政府從德國進口的第一批共24門萊茵金屬公司生產的32倍口徑的150毫米榴彈炮,當時國軍對那批榴彈炮要求的射程是15公里,而30倍口徑的sFH18的射程只有13公里,不能達到國軍要求。於是萊茵金屬公司專門為中國設計了這種32倍口徑的150毫米榴彈炮,並最終在幾家廠家的投標中勝出。該炮中方的全稱是“32倍15公分重榴彈炮”,簡稱“32倍15榴“。由於萊茵金屬公司也是sFH18的製造商之一(克虜伯生產炮身萊茵生產炮架),所以這種火炮和sFH18有著密切的淵源。這批重炮的引進也頗費周折,由於德國外交部、國防部、經濟部在對華政策上有分歧,1934年春國民政府訂購的24門150mm野戰重榴彈炮遂被禁止於1935年交付運抵中國,甚至德方一度連1936年是否運交也不置可否。國府訂購這批重炮是為了組建重榴彈炮兵團,德國遲遲不交貨,此事只好一拖再拖。所幸後來德方在36年底交了貨,國民黨陸軍摩托化重炮團才得以建立(即炮兵第10團),而這比原計畫晚了近兩年的時間。
這批150毫米榴彈炮當年由中方派遣技術人員前往德國進行了嚴格的監工和驗收。今天保存在軍博室外展館(東區)的即為這批火炮中的一門,據說是1949年**軍在**上海時繳獲的。至今上面還能看出當面中方驗收人員的驗收戳記和有中方人員書寫由德方刻制的金屬銘牌。
1936年國軍又從德國進口了24門150毫米榴彈炮,這批就是德軍在二戰期間使用的sFH18。據當年接收人員回憶,這批火炮其中一些明顯使用過,有的炮身上甚至還有標有德軍的番號。可見當時預感到抗戰即將全面爆發的***的要貨之急,以至德軍把自己部隊剛剛裝備的sFH18也裝箱發給中國。這讓人聯想其國軍向德國定購的M35鋼盔,當時德軍自己也剛剛開始換裝M35盔。但由於中國要貨要的急,以至當年德國國防部指示工廠生產出的M35盔要優先供給中國。

現存實物

目前所知在國內保存完整的FH18至少有兩門。其中一門在錦州的遼瀋戰役紀念館,採用的是克虜伯公司的炮架,可惜露天陳列已經開始鏽蝕。另外還有一門保存在軍博。採用的是萊茵金屬公司改進的炮架,其阻退筒明顯比克虜伯的型號要大。
藏於錦州遼瀋戰役紀念館的SFH18榴彈炮藏於錦州遼瀋戰役紀念館的SFH18榴彈炮

抗戰立功

37年華北戰場炮火連天,國軍統帥部主動開闢華東戰場。國軍配備德國150毫米重炮的“炮兵第10團”與輕戰車及戰機都參與攻擊行動,歷經四次總攻,雙方反覆巷戰爭奪陣地,敵我傷亡均極重大。最為現代化的炮兵第10團,裝備德國金屬廠150mmL/32榴彈炮24門,於8月11日動員開赴上海參戰,最初為1個營,後來為2個營。9月下旬,炮兵第10團奉命派遣一排炮兵摧毀日軍跑馬廳臨時機場,當晚10點,排長張士英命令單炮開始發射,50發炮彈發射完畢後,日軍開始搜尋國軍炮位,探照燈已經集中在炮側的大樹樹梢上,炮兵迅速轉移,此次奇襲,擊毀敵機數架。淞滬會戰尾聲,炮兵第10團部分火炮被已經埋下地雷的公路橋攔住退路,在團長彭孟緝無奈的哭泣中,炮團戰士忍痛將炮推入河中。從南京撤退途中沉入江中若干,從淞滬會戰開始,FH18歷經南京保衛戰、徐州會戰、武漢會戰、崑崙關戰役等幾乎所有重大戰役。後又隨遠征軍入緬。
第三次長沙會戰中部署在嶽麓山的兩門FH18曾給予日軍重大殺傷。
1941年12月7日,日軍偷襲珍珠港,太平洋戰爭爆發。為策應香港作戰,日軍第11軍集結第3、第6、第34、第40師團等部約12萬人再度於湘北發動攻勢,並演變為第3次長沙會戰。第9戰區吸取上一次的教訓,決定將戰區直轄炮兵全部在嶽麓山占領陣地,對長沙外圍陣地及核心陣地前準備阻止射擊,特別對天心閣及其東南地區準備殲滅射擊。
炮兵第14團第4連,裝備德造150mm sFH18榴彈炮2門。1937年底輸入中國的24門鎝造150mm sFH18榴彈炮編成國軍第2個機械化重榴彈炮團---炮兵第14團。從接收的附屬檔案箱內曾找到德國部隊番號標記來看,估計這批炮是剛從德國現役軍隊中換下來的,該火炮炮架及底盤之發展由德國克魯伯兵工廠負責,主炮管出自萊茵金屬廠,戰鬥全重5512公斤,射程13325公尺,以韓謝爾柴油越野載重車改裝的重炮牽引車牽引,技術水平在當時國際上是數一數二的。炮兵第14團一經成立便承擔著抗日重任,1938年武漢會戰期間半壁山要塞之戰、第3戰區要擊長江之役均有使用記錄,1939年底廣西吃緊,該團第1營(營長張可法)6門炮與炮兵第2旅補充營、炮兵第9團第2營第3連等部加入桂南會戰,期間共發射炮彈2270餘發,有力配合了第5軍攻堅作戰。
1月2日晨,長沙南門和東門同時出現激烈戰事。嶽麓山8門火炮全部地動山搖般怒吼!炮兵指揮官王若卿在妙峰、杜家山發現日軍的炮兵觀測所,毅然調整火力,將炮兵第14團第4連兩門德造150mm sFH18榴彈炮向其猛烈轟擊,日軍第3師團師團長豐島房太郎剛巧進入觀測所,生猛的炮火成功破壞了觀測設備,制壓了日軍炮兵。向南門東西一線發起進攻的的野聯隊也被殺傷不少,炮彈坑像魚鱗般排列得層層有序。1月3日拂曉,日軍第6師團第23聯隊第12中隊急襲長沙城北側陣地,13時左右推進到湘江畔,炮兵第14團第4連的德造榴彈炮奉命炮擊,炮彈呼嘯划過長空,日軍不斷出現死傷。日軍第6師團在下午沖入湘雅醫院,炮兵在戰前曾把湘雅醫院作為標誌性建築物而進行測量,炮兵第14團第4連迅速輕車熟路調整炮口,先行交叉射擊,炮彈準確的落在醫院前後門,將敵退路封鎖,進而施行殲滅性打擊,官兵們飛快裝填發射,炮彈所到之處,鬼子血肉橫飛。日落時分,日軍執行撤退命令,槍炮聲漸漸在長沙消失。第三次長沙會戰,在中國軍隊前堵、側擊和追擊下,日軍慘敗,中國軍隊取得重大勝利。珍珠港事變以來日本的南方軍,在百日之內,就橫掃盟國在亞洲所有據點和要塞。中國在三次長沙會戰中獲得大勝,是同盟國在這一時期亞洲戰區中唯一的勝利! 英國《泰晤士報》發表社論說:“12月7日以來同盟軍唯一決定性的勝利系華軍的長沙大捷”。蔣介石評介:“此次長沙勝利,實為七七以來最確實而得意之作”。 此役sFH18榴彈炮強大的威力發揮了巨大作用,有郊壓制了日軍炮兵並大量殺傷日軍步兵。為戰役的勝利立下汗馬功勞!
第9戰區炮兵總指揮王若卿與大炮合影第9戰區炮兵總指揮王若卿與大炮合影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