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高等院校教材·國際貿易系列:國際貿易

21世紀高等院校教材·國際貿易系列:國際貿易

《21世紀高等院校教材·國際貿易系列:國際貿易》是2010年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尤宏兵、李靈稚。

基本介紹

  • 中文名:21世紀高等院校教材•國際貿易系列:國際貿易
  • 出版社科學出版社
  • 頁數:304頁
  • 開本:5
  • 定價:36.00
  • 作者:尤宏兵 李靈稚
  • 出版日期:2010年4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030271532
  • 品牌:科學出版社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文摘,

內容簡介

《21世紀高等院校教材·國際貿易系列:國際貿易》可作為高等院校經濟管理類專業、商務英語專業的教材,也可用作國際貿易相關領域工作人員的培訓教材和參考讀物。
本書緊緊圍繞中國成為WTO正式成員這一客觀現實,結合當前國際貿易發展的最新動態,在系統地向讀者闡述國際貿易基本知識的基礎上,比較全面地分析了國際貿易理論及政策與措施,對當前及今後一段時間內對國際貿易將產生重要的影響的世界貿易組織進行了深入細緻的探討,對地區經濟一體化發展的態勢做了比較細緻的描述,並介紹了我國主要貿易夥伴的外經貿發展狀況及其外貌政策。

圖書目錄

前言
第一章概述
第一節《國際貿易學》的研究對象與方法
第二節國際貿易的類型
第三節貿易統計指標
第四節國際貿易的特點及經營國際貿易應具備的條件
思考題
第二章國際貿易的發展與作用
第一節國際貿易的發展歷程
第二節國際貿易與經濟發展
第三節國際貿易可持續發展
思考題
第三章國際分工
第一節國際分工的發展歷程
第二節影響國際分工產生與發展的因素
思考題
第四章國際市場
第一節國際市場的形成與發展
第二節國際市場的構成要素
第三節企業進入國外市場的方式
第四節國際市場價格
思考題
第五章馬克思主義國際貿易理論
第一節國際分工、國際貿易和國際市場思想
第二節國際價值理論
思考題
第六章西方國際貿易理論——自由貿易理論
第一節絕對優勢說
第二節比較優勢說
第三節相互需求論
第四節要素稟賦論
第五節里昂惕夫之謎
第六節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國際貿易新理論
思考題
第七章西方國際貿易理論——保護貿易論
第一節重商主義
第二節李斯特的幼稚工業保護理論
第三節超保護貿易論
第四節保護貿易新論
第五節戰略性貿易政策理論
思考題
第八章國際貿易政策
第一節貿易政策概述
第二節當代已開發國家的國際貿易政策
第三節當代開發中國家的貿易政策
思考題
第九章關稅措施
第一節關稅類型
第二節關稅效應
第三節關稅的保護程度
第四節關稅稅則
第五節報關程式
思考題
第十章非關稅措施
第一節非關稅措施的含義與特點
第二節非關稅措施的類型
思考題
第十一章鼓勵出口與出口管制
第一節鼓勵出口措施
第二節促進出口的經濟特區措施
第三節出口管制措施
思考題
第十二章有關貿易政策措施的不同觀點
第一節自由貿易和效率
第二節貿易政策與國家福利
第三節貿易政策與收入分配
第四節國際談判和貿易政策
思考題
第十三章貿易條約與協定
第一節概述
第二節關貿總協定
思考題
第十四章世界貿易組織
第一節概述
第二節WTO的主要規則
第三節多哈回合
思考題
第十五章區域經濟一體化概述
第一節區域經濟一體化的含義及形式
第二節區域經濟一體化理論
第三節區域經濟一體化實踐
思考題
第十六章美國
第一節美國對外貿易政策的歷史演變
第二節中美貿易關係
思考題
第十七章歐盟
第一節歐盟對外貿易政策
第二節中國與歐盟貿易關係
第三節中國與歐盟主要國家的貿易關係
思考題
第十八章日本
第一節日本對外貿易政策
第二節中日貿易關係
思考題
第十九章其他主要經濟體
第一節東協
第二節澳大利亞
第三節加拿大
思考題
參考文獻

文摘

著作權頁:



(二)缺陷
1.經濟發展階段的劃分標準過於片面
李斯特以部門經濟的發展程度為標準,把人類社會的經濟發展劃分為五個階段。他實際是在表明,人類社會的發展階段應以生產力的發展水平為標準進行劃分。這種觀點太片面,太不嚴格。我們知道,生產力只是人類進行生產的一個方面。人類在進行生產時,除了與自然界發生關係外,相互之間還結成一定的關係,即生產關係。人們改造自然和發展生產力的活動,總是在一定生產關係中進行的。每個人在生產中都處於不同的地位和屬於不同的社會階層。社會階層與社會階層之間及它們與生產資料之間是一種什麼關係,這在人類社會經濟發展階段的劃分中是一種重要的標準。李斯特忽視了這一標準,因此說,他所提出的劃分標準是片面的。
2.過分強調了國家對經濟的干預
如果說亞當·斯密的自由貿易思想過分強調了市場機制對經濟運行的自發調節作用,走向了一個極端,那么,李斯特的保護貿易思想過分強調國家對經濟運行的干預作用,則走向了另一個極端。現實的經濟運行和世界各國經濟發展的實踐表明,要使經濟協調、穩定、快速地向前發展,既離不開斯密所說的市場機制這隻“看不見的手”在經濟運行幕後的自發調節,也離不開李斯特所說的政府干預這隻“看得見的手”在經濟運行台前的人為調節。這就如同一個人生活中需要右手,但也離不開左手一樣,只有讓兩隻手協調起來共同行動,才會獲得最佳效果。
第三節超保護貿易論
一、概述
(一)超保護貿易論的特點及其產生背景
所謂的“超保護貿易論”是與傳統的保護貿易論相比較而言的。超保護貿易論的“超”可以通過與傳統保護貿易論的對比中看出其真諦。
1.保護目的不同:以李斯特為代表的傳統保護貿易政策的主要目的是為了發展本國生產力,而超保護貿易政策的實施目的則是為了鞏固和加強對國內外市場的控制和壟斷,以爭取外貿順差,解決工人失業問題。
2.保護對象不同:傳統保護貿易政策的保護對象主要是經濟落後國家的幼稚工業,而超保護貿易政策的保護對象則主要是經濟已開發國家的夕陽工業。
3.保護手段不同:傳統保護貿易政策的保護手段主要是關稅措施,而超保護貿易政策的保護手段不僅包括關稅措施,還包括各式各樣的非關稅壁壘措施。傳統保護貿易政策以防禦性地限制進口為主,而超保護貿易政策不僅採取防禦措施,還經常以政府補貼和商品傾銷等手段主動向別國市場進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