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教改系列教材·電力電子技術

21世紀教改系列教材·電力電子技術

《21世紀教改系列教材·電力電子技術(第2版)》著重介紹了電力電子器件的特性及參數、各種電力變換電路的基本工作原理、電路結構、電氣性能、波形分析方法和參數計算等。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理解並掌握電力電子學領域的相關基礎知識,培養其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了解電力電子學科領域的發展方向。

基本介紹

  • 書名:21世紀教改系列教材•電力電子技術
  • 出版社:西南交通大學出版社
  • 頁數:271頁
  • 開本:16
  • 品牌:西南交通大學出版社
  • 作者:郭世明
  • 出版日期:2008年6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811048582, 7811048582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序言,

內容簡介

《21世紀教改系列教材·電力電子技術(第2版)》是由西南交通大學出版社出版的。

圖書目錄

第1章 緒論
1.1 電力電子技術概述
1.2 電力電子技術的發展軌跡
1.3 電力電子技術的套用
1.4 電力電子技術套用的新領域
1.5 電力電子技術的發展趨勢
1.6 學習電力電子技術課程的基本要求

第2章 電力電子器件的原理與特性
2. 1概述
2.2 功率二極體
2.3 晶閘管(SCR)
2.4 門極可關斷晶閘管(GTO)
2.5 電力場效應電晶體(電力MOSFET)
2.6 絕緣柵雙極型電晶體(IGBT)
2.7 集成門極換向晶閘管(IGCT)
2.8 其他電力電子器件簡介
習題

第3章 相控整流電路
3.1 概述
3.2 單相半波可控整流電路
3.3 單相橋式全控整流電路
3.4 單相橋式半控整流電路
3.5 三相半波可控整流電路
3.6 三相橋式全控整流電路
3.7 三相橋式半控整流電路
3.8 整流變壓器漏抗對整流電路的影響
3.9 整流電路的諧波和功率因數
習題

第4章 有源逆變電路與PWM整流電路
4.1 有源逆變電路
4.2 有源逆變的套用
4.3 晶閘管直流電動機系統
4.4 PWM整流器
習題

第5章 直直變換器
5.1 概述
5.2 非隔離型直直變換器
5.3 隔離型直直變換器
5.4 直流斬波器
習題

第6章 交流調壓電路和相控交——交變頻電路
6.1 單相交流調壓電路
6.2 三相交流調壓電路
6.3 相控交一交變頻電路概述
6.4 單相相控交一交變頻電路
6.5 三相相控交一交變頻電路
習題

第7章 無源逆變電路
7.1 概述
7.2 單相電壓型逆變電路
7.3 三相電壓型逆變電路
7.4 電流型逆變電路
7.5 逆變電路的多重化和三電平逆變電路
7.6 脈衝寬度調製(PWM控制)
7.7 電壓型脈寬調製逆變電路的控制
7.8 其他脈寬調製方法
習題

第8章 電力電子器件的門(柵)極控制電路
8.1 晶閘管的門極觸發電路
8.2 可關斷晶閘管(GTO)的門控電路
8.3 GTR的基極驅動電路
8.4 電力MOSFET的柵極驅動電路
8.5 IGBT的柵控電路
習題

第9章 電力變換電路參數的計算與設計
9.1 相控整流器主電路參數的計算與設計
9.2 直直變換器主電路參數的計算與設計
9.3 無源逆變器主電路參數的計算與設計
參考文獻

序言

隨著電力電子技術的套用範圍不斷擴大,電力電子技術已從一門專業技術逐漸變為一門基礎性技術,它和信息電子技術一起,成為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撐性技術。電力電子技術的迅猛發展,給電力工業、製造工業、交通運輸、信息產業乃至家電產業帶來了深刻的變化,並且越來越對人們的日常生活產生巨大的影響。電力電子技術作為21世紀解決能源危機的必備技術之一而備受重視。因此,對於高等院校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自動化和相關專業的大學生來說,必須要求了解和掌握電力電子器件及變換器的工作原理,並且要求具有設計新型變換器的能力。為此,我們本著教材必須適應電力電子技術發展的原則,對教材的內容進行了更新和改進。
本書是在新世紀教改系列教材《電力電子技術》(郭世明主編,西南交通大學出版社,2002年)的基礎上,進行了大幅度修訂後完成的第二版。由於電力電子技術發展十分迅速,第一版教材已顯陳舊,第二版教材刪除了第一版中陳舊的內容,增加了自關斷器件、直流直流變換電路和PwM整流電路等新內容。本次修訂在保持原書循序漸進、適於教學等優點的同時,對教材的體系結構和內容進行了大幅度的更新。其中,將原書第8章“開關電源”的內容合併到第5章,其他章節的內容全部重新進行了組織和編寫。
本書著重介紹了電力電子器件的特性及參數、各種電力變換電路的基本工作原理、電路結構、電氣性能、波形分析方法和參數計算等。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理解並掌握電力電子學領域的相關基礎知識,培養其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了解電力電子學科領域的發展方向。
本書由西南交通大學郭世明教授主編。具體編寫工作分工如下:第l章、第5章、第8章、第9章由郭世明編寫;第2章由沈霞編寫;第3章由王光宇編寫;第4章、第6章由吳松榮編寫;第7章由郭小舟編寫。全書由郭世明統稿。在本書編寫的過程中,編者參考和引用了部分國內外同行的資料和文獻,在此不一一詳述,謹向這些資料和文獻的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謝!
由於編者水平所限,本書中錯誤及不妥之處在所難免,敬請廣大同行和讀者給予寶貴意見,使我們將來編寫的教材更加完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