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攝影專業基礎教材:攝影技術

21世紀攝影專業基礎教材:攝影技術

《21世紀攝影專業基礎教材:攝影技術》由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出版。介紹實用的攝影基礎理論和基礎知識,包括照相機、鏡頭、感光片、構圖、用光以及黑白和彩色攝影的拍攝方法、沖印放大技術,理論結合實際。由淺入深,使讀者通過對本15的學習,掌握攝影原理及實際操作方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21世紀攝影專業基礎教材:攝影技術
  • 作者:於然 於琪林
  • 出版日期:2014年9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65708954
  • 外文名:Photography Tutorial
  • 出版社: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
  • 頁數:351頁
  • 開本:16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21世紀攝影專業基礎教材:攝影技術》由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出版。

作者簡介

於然
中國傳媒大學攝影教師,畢業於中國傳媒大學,電影學博士。求學期間曾留美,在美國南加州大學任研究學者。其間歷任美國洛杉磯市市長辦公室多媒體影像記錄負責人,美國Labyrinth多媒體研究室研究員。歸國後在中國傳媒大學從教至今。著有《光的美學》等書籍,並作為責任編輯編纂《EOS王朝》、《一本攝影書》、《攝影的骨頭》等書籍。曾在《中國攝影》、《攝影世界》、《攝影與攝像》等雜誌發表20餘篇論文。多次代表中國參加IADIS國際視覺傳播年會等國際會議並進行演講,英文論文入選論文合集出版,全球發行。於琪林
1982年北京師範大學畢業;中國傳媒大學南廣學院教授,中國傳媒大學客座教授;中國攝影家協會會員;中國攝影家協會全國攝影師等級考試委員會考評員;國家高級攝影技師;《攝影與攝像》雜誌編委。
先後出版《教你學會拍照片》、《攝影》、《實用攝影》、《照相機與鏡頭》等書籍;與他人合著《全國青少年攝影等級培訓教材》一套。
先後在《中國攝影》、《大眾攝影》、《人像攝影》、《中國攝影家》、《攝影之友》、《攝影與攝像》、《中國攝影報》、《人民攝影報》等報紙雜誌發表攝影理論文章180餘篇,總字數達12075字以上。
先後在《人民日報》、《光明日報》、《中國教育報》、香港《文匯報》等報刊發表攝影作品200餘幅。中國傳媒大學南廣學院攝影學院院長(2009—2013)。中國傳媒大學副教授,德國美因茨大學傳播學博士。主講課程包括攝影批評、新聞攝影、大眾傳播理論、傳播研究方法等。研究興趣包括媒介的權力協商、攝影批評,以及流行雜誌的傳播研究等。
著有《媒介事件》(英),並在學術期刊和大眾傳媒發表多篇學術論文和媒體評論文章。曾任職於德國之聲、中央電視台、中央人民廣播電台等傳媒機構。曾獲中國攝影教育獎(2012)、德國弗里德里希瑙曼獎學金(2004—2007)。

圖書目錄

緒論我們生活在一個“讀圖時代”/1
第一章攝影技術發展簡史/1
第一節攝影史上的第一張照片《鴿子棚》/1
第二節 攝影術的誕生——達蓋爾的銀版攝影術 /4
第三節卡羅式攝影術/6
第四節玻璃的使用——濕版時代/7
第五節從乾版到膠捲/10
第六節 自動曝光與自動對焦照相機/12
第二章拍攝技術/15
第一節鏡頭的焦距對攝影的影響/15
第二節光圈與景深/20
第三節 快門時間與清晰度 /22
第四節快門時間與動感 /24
第五節運用追隨法創造動感/28
第六節景深的原理/31
第七節 景深表與景深計算公式 /34
第八節焦深/36
第九節超焦距/38
第十節 怎樣拍攝清晰度高的照片 /41
第三章攝影的曝光控制 /47
第一節光圈係數的計算方法/47
第二節有效光圈/52
第三節 數位相機的光圈極限 /54
第四節照相機的快門時間 /57
第五節數位相機的感光度 /58
第六節光圈與快門的曝光組合/60
第七節 室外自然光條件下的景物亮度變化規律/62
第八節燈光條件下的曝光估算/66
第九節 室內自然光的曝光/67
第十節感光材料的互易率和互易率失效 /68
第十一節光度學的基本概念/68
第十二節EV值的含義及其計算 /74
第十三節 照相機的各種測光和曝光原理/76
第十四節照相機的曝光補償/78
第十五節 測光表的原理與使用 /80
第十六節測光的中央灰概念/82
第十七節亞當斯的區域曝光法(一) /87
第十八節亞當斯的區域曝光法(二) /90
第四章數碼影像的原理/98
第一節數碼影像的新概念/98
第二節數位相機與傳統相機的比較/109
第三節數碼影像技術的現狀和發展前景/113
第四節 數位相機的性能——圖像感測器 /114
第五節 圖像感測器的微觀結構 /119
第六節 數位相機的性能——機身的功能 /126
第七節 數位相機的性能——快門及其他 /133
第八節 數位相機的性能——各項數碼功能/135
第九節數位相機的白平衡/138
第十節數位相機的噪點 /142
第十一節數位相機的4/3系統/147
第十二節 奧林巴斯和松下的典型4/3系統相機 /154
第十三節 數碼影像的圖像尺寸和壓縮格式 /157
第十四節數碼影像的色彩深度/161
第十五節數碼影像的解析度和像素數/163
第十六節學會使用RAW格式/165
第十七節 怎樣拍攝高質量的數碼照片 /167
第五章 攝影光源的性能與使用 /173
第一節 與光源相關的幾個基本概念/173
第二節攝影光源的色溫/176
第三節攝影光源的顯色性/179
第四節五種標準白光光源/182
第五節 閃光燈的分類/185
第六節 閃光燈的閃光指數和使用方法/188
第七節 獨立式閃光燈的維護與保養/189
第八節 大型影室燈的使用 /190
第九節 數位相機內藏式閃光燈的使用方法 /192
第十節 大型影室閃光燈的工作原理及內在質量/200
第十一節 大型影室閃光燈的選擇/201
第十二節新型的攝影持續光源/205
第十三節新型的LED光源/209
第十四節怎樣組建攝影棚/212
第六章 攝影濾光鏡的性能與使用 /218
第一節黑白攝影專用濾光鏡的種類和作用 /218
第二節 黑白攝影濾光鏡的濾光原理與用途/220
第三節 黑白攝影濾光鏡對天空層次的調節 /223
第四節黑白攝影濾光鏡的編號和曝光補償/225
第五節 彩色攝影濾光鏡中的色溫轉換濾鏡 /226
第六節 其他彩色攝影濾光鏡 /230
第七節 黑白、彩色攝影通用濾光鏡/233
第八節偏振光和偏振鏡 /240
第九節形形色色的濾光鏡/244
第七章 感光材料的原理與性能 /250
第一節感光材料的感光原理/250
第二節感光膠片的種類/252
第三節 感光膠片的結構與原理 /261
第四節感光膠片的性能/262
第五節感光膠片的特性曲線 /267
第六節 感光膠片的選擇與保存 /270
第七節 黑白相紙的性能與使用 /271
第八章黑白暗房技術/274
第一節 沖洗黑白膠捲的器材/275
第二節 沖洗黑白膠捲的方法/279
第三節黑白顯影液和定影液的主要成分/285
第四節黑白暗房的藥液配製/288
第五節黑白照片的印製/294
第六節黑白照片的放大/298
第七節影響照片影像質量的幾個重要因素 /301
第八節放大技術與放大照片的質量/303
第九章攝影用光基礎/306
第一節光的分類/306
第二節光的方向(光位)/308
第三節光的性質(光質) /315
第四節光的造型(光型) /318
第五節 光的強弱比例(光比) /322
第六節人像攝影的用光方法/323
第七節廣告攝影的用光方法/333
第八節 閃光燈的直射閃光/341
第九節 閃光燈的反射閃光/342
第十節 閃光燈的散射閃光/346
第十一節 閃光燈的離機閃光/348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