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省財政廳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年度報告

一、總體情況

2019年,省財政廳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認真落實省政府關於推進政務公開工作的部署要求,堅持“以公開為常態,不公開為例外”工作理念,持續做好信息發布、解讀回應、政民互動、平台建設,充分保障了人民民眾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在馬洪基金會組織的政府政務公開評選中,山東省獲金秤砣獎。其中,財政民生支出作為評選的重要指標,得到充分肯定。

基本介紹

  • 中文名:2019年省財政廳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年度報告
  • 發布單位:山東省財政廳
(一)圍繞中心工作主動公開。秉持“以公開為常態,不公開為例外”的工作理念,通過廳入口網站、“兩微一端”等新媒體,主動發布財政信息,不斷提升財政透明度。全年通過廳入口網站公開各類信息6100餘條,借力財政部入口網站“地方新聞聯播欄目”發布財政新聞2000餘條。將“五公開”納入辦文辦會程式,落實屬性源頭認定機制的政策檔案比例、廳長辦公會議題公開率均達到100%。
(二)圍繞重點領域深度公開。在廳入口網站設立“財政預決算”“減稅降費”“財政扶貧政策”等8個專欄,持續深入推進重點領域信息公開,不斷增強公開實效。2019年創新謀劃公開了四個方面的財政信息。
1.公開減稅降費政策信息。將“漫灌式”宣傳和“滴灌式”輔導相結合,建立政策宣傳多式互聯制度,藉助報刊、網路等渠道策劃減稅降費專題宣傳,編寫重點減稅降費政策彙編,制定惠民利企政策清單,擴大政策知曉面。組建減稅降費諮詢服務團隊,為納稅人提供“一對一”服務,現場解答政策問題,現場輔導辦稅操作,實施錯峰預約,解決申報擁堵、等待時間長的難題。
2.公開預算績效信息。通過廳入口網站主動向社會公開了61個省財政重點支出項目績效評價報告,是省財政廳連續第三年公開財政重點項目績效評價結果。組織113個省級預算部門全部公開了績效目標管理情況,績效信息公開的部門數量和專項資金規模較去年大幅提升。組織64個部門公開了70個重點項目的績效評價結果。
3.舉辦基金項目推介會。啟動新舊動能轉換基金進基層“雙基”對接活動,先後舉辦9場基金項目推介會,為新舊動能轉換基金與相關市的重點項目牽線搭橋。集中推介優質項目402個,達成意向投資131個,基金投資額234億元,實現基金投資與項目發展雙贏。
4.圍繞政務公開要點發布重磅新聞。全年多渠道發布反映山東財政改革發展的宣傳報導2256篇。其中,《人民日報》刊發《公共產品吃香+社會資本搶灘 PPP正在山東蓬勃發展》;《經濟日報》頭版刊發《山東激勵金融機構支持小微》《激勵金融機構助推經濟發展山東財政創新機制積極作為》;《中國財經報》頭版頭條刊發《用流程再造“砸實”制度創新——山東省財政推出4+11工作流程再造體系打造優質高效便捷政務環境》《部門市縣有了更大決策權自主權——山東實施省級預算管理和省以下財政管理體制改革》《山東建立預算績效管理“1+2”制度框架》《山東“三推進”促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融合》《山東紮實落實縣級“三保”》《山東“六到位”確保減稅降費落地開花》《山東開啟“智慧財政”新時代》,對山東財政改革起到了有力的宣傳推動作用。
(三)圍繞解讀回應創新公開。嚴格落實政策性檔案與解讀方案、解讀材料同步組織、同步審簽、同步部署的“三同步”規定,在廳入口網站開設“政策解讀”專欄,深度解讀政策內容。今年以來,累計發布44件國家和省級層面重要政策檔案解讀材料,規範性檔案解讀比例為100%。積極利用報刊、電視、雜誌等多種媒體,通過撰稿解讀、線上訪談、媒體專訪新聞發布會等多種宣傳形式,公開財政信息,解讀財政政策。全年共舉辦省政府新聞辦新聞發布會13場,其中廳主要負責同志帶頭解讀3場,取得良好社會效果。梳理編制《財政惠民利企政策清單》,通過組織開展政策宣講、製作圖文解讀等方式,創新拓展解讀形式,讓人民民眾“聽得懂”“信得過”,獲得廣泛好評。2019年省兩會期間,製作H5動畫“掌上賬本”、《預算草案解讀》等系列資料,解讀民生政策,形式新穎,傳閱範圍廣泛。
(四)圍繞民眾關切用心公開。打造形成廳入口網站、“山東政務服務網”、微博微信等全方位、立體化互動交流模式,及時聽取民眾意見,解答網民諮詢,回應公眾訴求。一是用好“兩微一端”新媒體平台。對政務微信公眾號進行全面改版升級,增設“頭條”“資訊”“他山”“基層”“薦讀”等條目。全年通過“山東財政”微信公眾號發布信息880餘條,政務微博230餘條。設定“微服務”“微公開”“微解讀”三個欄目,將有獎發票、非稅繳費、政府採購、會計人員信息等與民眾密切相關的內容搬上“微平台”,提升“山東財政”微信公眾號的民眾參與度和社會美譽度。改版升級後冬粉量翻了兩番多,由改版前的1.2萬人躍升為6.8萬人。二是參加大型訪談活動。連續10年參加“陽光政務熱線”直播節目。今年共參加“陽光政務熱線”2次。全年參加《問政山東》2次,各有關處室、單位積極準備、強化落實,針對節目反映問題壓實責任、跟蹤督辦、舉一反三,節目反映問題全部整改落實到位。三是暢通政民互動渠道。全年共辦理廳入口網站領導信箱和業務諮詢400餘件,辦理政府信息公開申請80件,受理省政府“政務服務網”辦事諮詢來件142件,按時回復率與滿意率均為100%。2019年,我廳共承辦人大代表建議154件、政協提案94件,已全部在規定時間內辦理完畢,辦結率為100%。已答覆的人大代表建議中,所提問題已經解決或基本解決、標註為“A”的有90件,占58.4%;所提問題正在解決或列入規劃逐步解決、標註為B的有58件,占37.7%;所提問題暫時難以解決、標註為“C”的僅有6件;已答覆的政協提案中,所提問題已經解決或基本解決、標註為“A”的有46件,占48.9%;所提問題正在解決或列入規劃逐步解決、標註為B的有39件,占41.5%;所提問題暫時難以解決、標註為“C”的僅有9件,辦理質量和效率明顯提升。
(五)圍繞機制保障強化公開。調整廳機關政務公開工作領導小組,建立了廳主要領導親自部署、廳分管領導具體負責、辦公室牽頭落實、各處室密切配合的工作機制。舉辦全省政務公開工作培訓班。完善財政信息公開工作制度,修訂廳入口網站維護管理辦法,將政務公開工作納入廳機關績效考核,將財政信息公開納入《山東省財政廳公共關係風險內部控制辦法(試行)》,嚴把風險防控關。印發《山東省財政廳主動公開基本目錄》,梳理主動公開事項共7類、25項,提高了主動公開工作標準化、規範化水平。
二、主動公開政府信息情況
第二十條第(一)項
信息內容
本年新製作數量
本年新
公開數量
對外公開
總數量
規章
0
0
0
規範性檔案
44
43
43
第二十條第(五)項



信息內容
上一年項目數量
本年增/減
處理決定數量
行政許可
5
減2
37
其他對外管理服務事項
0
0
0
第二十條第(六)項



信息內容
上一年項目數量
本年增/減
處理決定數量
行政處罰
36
0
40
行政強制
0
0
0
第二十條第(八)項



信息內容
上一年項目數量
本年增/減

行政事業性收費
50
(中央42+省級8)
0

第二十條第(九)項



信息內容
採購項目數量
採購總金額

政府集中採購
119
5457萬元

三、收到和處理政府信息公開申請情況
全年共辦理信息公開申請80件,同比減少20%。其中,通過廳入口網站收到信息公開申請58件,通過信函收到信息公開申請22件,均在規定時限內給予了答覆。政府信息公開申請的內容主要涉及資金信息、征地拆遷補償、棚戶區改造、社會保障、信訪舉報等方面。申請人多來自高校師生、律師事務所及社會個人,申請目的多與畢業論文、課題研究及自身生產生活有關。
在答覆的申請中:屬於同意公開39件,占48.75%;
同意部分公開4件,占5%;
因屬於國家秘密,不同意公開3件,占3.75%;
不屬於本行政機關公開範圍25件,占31.25%;
因未按規定時間進行補正說明,不予受理9件,占11.25%。
(本列數據的勾稽關係為:第一項加第二項之和,
等於第三項加第四項之和)
申請人情況
自然人
法人或其他組織
總計
商業企業
科研機構
社會公益組織
法律服務機構
其他
一、本年新收政府信息公開申請數量
62
1
0
0
13
0
76
二、上年結轉政府信息公開申請數量
4
0
0
0
0
0
4
三、本年度辦理結果
(一)予以公開
39
0
0
0
0
0
39
(二)部分公開(區分處理的,只計這一情形,不計其他情形)
3
0
1
0
0
0
4

(三)不予公開
1.屬於國家秘密
2
0
0
0
0
0
2
2.其他法律行政法規禁止公開
0
0
0
0
0
0
0

3.危及“三安全一穩定”
0
0
0
0
0
0
0

4.保護第三方合法權益
0
0
0
0
0
0
0

5.屬於三類內部事務信息
1
0
0
0
0
0
1

6.屬於四類過程性信息
0
0
0
0
0
0
0

7.屬於行政執法案卷
0
0
0
0
0
0
0

8.屬於行政查詢事項
0
0
0
0
0
0
0

(四)無法提供
1.本機關不掌握相關政府信息
11
1
0
0
13
0
25
2.沒有現成信息需要另行製作
0
0
0
0
0
0
0

3.補正後申請內容仍不明確
9
0
0
0
0
0
9

(五)不予處理
1.信訪舉報投訴類申請
0
0
0
0
0
0
0
2.重複申請
0
0
0
0
0
0
0

3.要求提供公開出版物
0
0
0
0
0
0
0

4.無正當理由大量反覆申請
0
0
0
0
0
0
0

5.要求行政機關確認或重新
出具已獲取信息
0
0
0
0
0
0
0

(六)其他處理
0
0
0
0
0
0
0

(七)總計
66
1
0
0
13
0
80

四、結轉下年度繼續辦理
0
0
0
0
0
0
0

四、政府信息公開行政複議、行政訴訟情況
行政複議
行政訴訟
結果
維持
結果糾正
其他結果
尚未
審結
未經複議直接起訴
複議後起訴
結果維持
結果糾正
其他
結果
尚未
審結
總計
結果維持
結果
糾正
其他
結果
尚未審結
總計
1
1
0
0
2
0
0
0
0
0
0
0
0
0
0
五、存在的問題及改進情況
2019年,財政信息公開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但這項工作總體上還處於不斷探索階段,與省政府辦公廳要求相比還有一定差距。主要表現為“三個不夠”:一是主動公開的意識不夠高。比如,在利用好廳入口網站公開主渠道上不夠主動,不少廳內處室存在“推一推,動一動”或者“有公開需要時再動”的現象。規範性檔案出台前向省直部門間徵求意見多,而徵求相關社會公眾意見方面做得比較少。二是重點領域信息公開的內容不夠廣。在會議公開方面,邀請利益相關方、公眾代表、專家、媒體等列席部門辦公會次數較少。廳長辦公會議公開內容不夠全面,形式不夠豐富多樣。三是基層信息公開落實力度不夠大。目前更多地強調橫向處室方面的溝通配合,對縱向省市縣系統內的監督指導方面做得還不夠。部分基層財政部門的公開意識不強,與民眾切身利益、方便民眾辦事、民眾關心關注的信息公開不及時、不全面、不具體,公開方式單一化、陳舊化,與真正暢通聯繫民眾“最後一公里”還有距離。對此,省財政廳重點做了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是創新組織形式。橫向上,辦公室作為政務公開的牽頭處室,安排1人專門負責日常和組織協調工作;辦公室、法規處、稅政處、預算處、農業農村處、預算績效管理處、PPP管理中心分別負責建提案辦理、財政“放管服”、減稅降費、財政預決算、預算績效信息、扶貧資金管理等重點領域信息公開工作;財源保障評價中心負責網站的技術保障。縱向上,建立全省財政信息公開聯絡員網路,各處室都確定一名負責人分管信息公開工作,並指定綜合科長為信息公開聯絡員,各市和省直管縣財政局也都明確一名信息公開聯絡員,確保了信息公開工作的穩步推進。
二是創新公開渠道。加強新聞發布制度建設,充分利用省政府新聞辦公室新聞發布會、“中國山東”網站和廳入口網站、“@山東發布”和“@山東財政”政務微博微信三個平台,主動發布重要財政活動和重大財政決策部署信息,及時進行重要財政政策法規解讀,妥善回應公眾質疑。同時,積極利用新聞媒體、網路等平台,做好財政信息的通俗化解讀工作。
三是創新公開內容。堅持以公開為常態、不公開為例外,持續推動財政預決算、減稅降費、預算績效管理、財政“放管服”、扶貧資金政策、財政涉企政策等重點領域信息公開。加強督查和審計發現問題及整改落實情況公開,不斷擴大公開的廣度和深度。
四是創新公開機制。1.風險防控機制。將財政信息公開納入《山東省財政廳公共關係風險內部控制辦法(試行)》,嚴把風險防控關。2.解讀回應機制。在廳入口網站開設“政策解讀”專題欄目,堅持“誰起草、誰解讀”,在政策制訂同時制定解讀方案,3個工作日內上載發布有關解讀材料,便於企業和社會公眾知曉、執行和監督。3.考核評價機制。將政務公開工作納入廳機關績效考核,所占分值權重不低於4%。4.日常培訓機制。舉辦了全省信息公開工作培訓班,邀請省政府和財政部辦公廳信息公開辦公室領導授課,提高了全省財政幹部職工信息公開工作的業務能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