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貴州省科技創新評價報告

2017年貴州省科技創新評價報告

《2017年貴州省科技創新評價報告》是2020年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出版的圖書,由貴州省科學技術情報研究所編著。

基本介紹

  • 中文名:2017年貴州省科技創新評價報告
  • 作者:貴州省科學技術情報研究所
  • 出版時間:2020年
  • 出版社: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
  • ISBN:9787518963492
  • 類別:經濟類圖書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開展創新能力監測、制定創新調查制度、建立創新調查監測與評價體系,是創新科技管理的必
要手段,也是深化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重要實踐。貴州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科技創新能力監測評價
工作。自2011年起,貴州省率先在全國開展全口徑年度科技進步評價工作,形成了全面性、綜合
性和連續性系列研究成果。《2017年貴州省科技創新評價報告》(以下簡稱《評價報告》)與科技
部《建立國家創新調查制度工作方案》相銜接,充分借鑑《中國區域科技創新評價報告》《中國區域創新能力評價報告》《中國企業創新能力評價報告》等系列國家創新調查制度報告,結合貴州省
區域創新發展重點和難點,從科技進步環境、科技投入、科技產出和科技進步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等
方面,全面、客觀、動態地展示了區域及各監測主體的創新水平、發展態勢和薄弱環節,為各級政
府及科技管理部門摸清科技創新家底,全面推進貴州特色科技強省建設提供了決策參考和政策依據。
《評價報告》選取全省9個市(州)、88個縣(市、區、特區)、18所高校、47所科研院所、
109家產業園區、288家重點企業作為評價對象,儘可能選擇和使用質量可靠、來源清楚、標準規
范的統計數據進行監測評價,*終形成市(州)、縣(市、區、特區)、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產
業園區、重點企業6個部分的科技創新評價報告。

圖書目錄

Contents
部分 市(州)科技創新評價報告 001
一、市(州)科技進步一級指標評價 002
(一)科技進步環境和基礎 002
(二)科技投入 003
(三)科技產出 004
(四)科技促進經濟社會發展 005
二、市(州)科技進步水平評價 006
(一)貴陽市 006
(二)六盤水市 008
(三)遵義市 010
(四)安順市 012
(五)畢節市 014
(六)銅仁市 016
(七)黔西南州 019
(八)黔東南州 021
(九)黔南州 023
第二部分 縣(市、區、特區)科技創新評價報告 025
一、縣(市、區、特區)科技進步一級指標評價 027
(一)科技進步環境及基礎 027
(二)科技投入 028
(三)科技進步 029
2017年貴州省科技創新
評價報告
002
二、縣(市、區、特區)科技進步水平評價 030
(一)貴陽市 030
(二)六盤水市 038
(三)遵義市 041
(四)安順市 053
(五)畢節市 058
(六)銅仁市 065
(七)黔西南州 074
(八)黔東南州 080
(九)黔南州 094
三、分類評價 104
(一)城區方陣 104
(二)縣域方陣 105
(三)縣域第二方陣 106
(四)第三方陣甲類 107
(五)第三方陣乙類 108
第三部分 高等院校科技創新評價報告 109
一、高等院校科技創新一級指標評價 110
(一)科技創新環境和基礎 110
(二)科技投入 111
(三)科技產出 112
(四)創新績效 114
二、高等院校科技創新水平評價 115
(一)貴州大學 115
(二)貴州師範大學 117
(三)貴州醫科大學 119
(四)遵義醫學院 120
(五)貴陽中醫學院 122
(六)貴州民族大學 124
(七)貴州財經大學 126
(八)遵義師範學院 128
(九)貴州師範學院 129
(十)貴州工程套用技術學院 131
(十一)貴陽學院 133
(十二)凱里學院 135
(十三)銅仁學院 137
(十四)黔南民族師範學院 139
(十五)安順學院 140
(十六)六盤水師範學院 142
(十七)貴州理工學院 144
(十八)興義民族師範學院 146
第四部分 科研院所科技創新評價報告 148
一、公益類科研院所綜合科技創新水平評價 148
二、公益類科研院所科技創新一級指標評價 150
(一)科技創新環境和基礎 150
(二)科技投入 151
(三)科技產出 153
(四)創新績效 155
三、公益類科研院所科技創新水平評價 156
(一)貴州省環境科學研究設計院 156
(二)貴州省複合改性聚合物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158
(三)貴州省中科院天然產物化學重點實驗室 160
(四)貴州省草業研究所 161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