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一帶一路與綠色金融”研討會

由清華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金融與發展研究中心和保爾森基金會共同主辦的“一帶一路與綠色金融”研討會於2017年11月1日在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舉行。本次會議是清華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金融與發展研究中心與保爾森基金會合作舉辦的綠色金融系列會議之一。會議討論了如何提升“一帶一路”投資的綠色水平和如何促進國際資本參與“一帶一路”投資等議題。美國前財政部長、保爾森基金會主席亨利·保爾森(Henry M. Paulson Jr.)出席討論會並發表主旨演講。清華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金融與發展研究中心主任、中國人民銀行研究局前首席經濟學家馬駿與保爾森基金副主席戴青麗(Deborah Lehr)共同主持了研討會。來自中國人民銀行、環保部、中國金融學會綠色金融專業委員會(綠金委)、國家開發銀行、絲路基金、中信集團、聯合國環境署、倫敦金融城、英國駐華使館和多家國際金融機構的三十多位高級官員和金融專家參加了本次會議。
清華大學副校長楊斌在致辭中說,近年來中國在“金融科技”和“綠色金融”的發展處於全球領先地位。在綠色金融領域,中國建立起比較完整的綠色金融政策體系,也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綠色債券市場,中國地方政府設立了幾十個綠色發展基金,並在五個省(區)建立了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通過推動投資沿線國家和地區大量基礎設施項目,將成為未來幾十年全球經濟、貿易和投資增長的重要引擎之一。
保爾森說,“不久前,綠色投資的想法還被一些人認為有些不切實際,然而今天世界各地的投資者和決策者都已經認識到,綠色投資是非常重要的,是可持續發展所必不可少的”。他說,如何建設更為有效的全球綠色基礎設施至關重要。政府要創造條件鼓勵民間綠色投資,要採取政策降低綠色項目的融資成本。
保爾森表示,中國出台了構建綠色金融體系的指導意見,制定了包括綠色信貸、綠色債券、環境壓力測試、環境信息披露和綠色PPP創新在內的宏偉路線圖。中國在綠色金融領域的發展將為全球提供學習借鑑的榜樣。未來,中國有望在“一帶一路”建設中推進綠色金融。通過“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參與,將會形成全球的綠色市場。中國的實踐表明:在保持經濟成長的同時,有效應對環境挑戰是有可能的。
馬駿表示,“一帶一路”地區基礎設施融資的年需求超過萬億美元,要滿足這些需求,僅僅靠中國的資金肯定是不夠的。為了成功推進“一帶一路”倡議的落地,必須要動員全球的金融資源,尤其是要發揮香港、紐約、倫敦等金融中心的融資功能。另外,要通過政府間和金融機構之間的國際合作,推動開發一系列金融產品和風險管理工具,將“一帶一路”基礎設施資產轉化為全球機構投資者能夠接受的金融產品,使全球資本能有效參與“一帶一路”投資。馬駿說,“一帶一路”綠色化已經成為共識,但如何具體推進仍然是一個挑戰。中國綠金委聯合其它六個行業協會發布的《中國對外投資環境風險管理倡議》是推動“一帶一路”綠色投資的一個起點,但未來有必要動員美國、英國和國際組織的力量共同推動形成面向全球投資者的“一帶一路”綠色化準則。
戴青麗表示,過去兩三年中,中國已發展成為全球綠色金融的領導者。習近平主席在十九大報告中也講到了要發展綠色金融。綠色金融不僅在2016年G20峰會被首次納入重點議題,而且將成為“一帶一路”倡議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將可能成為綠色金融的“輸出者”。她說,保爾森基金會希望與清華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金融與發展研究中心合作,繼續推動“一帶一路”投資綠色化進程。
與會代表就如何推動“一帶一路”投資綠色化和動員國際資本參與“一帶一路”建設進行了熱烈的討論。專家認為,有必要制定“一帶一路”投資的綠色定義和原則;政府和金融機構之間應建立和強化協調機制,充分共享“一帶一路”項目信息;國際金融中心和國際金融機構應該開發政治風險保險、完善匯率對沖市場和其它適當的金融產品以服務於“一帶一路”建設。
在會議上,綠金委、倫敦金融城、保爾森基金會、聯合國環境署、環保部對外合作中心的代表同意共同啟動一項研究,旨在推動發起面向全球投資者的“一帶一路”環境風險管理倡議。
清華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由清華大學、中國人民銀行研究局、中國銀監會研究局、中國證監會研究中心、中國保監會政策研究室共同發起成立,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負責管理和運作。金融與發展研究中心以解決與經濟和金融相關的實際問題為導向,以服務金融決策為目標,努力成為金融領域的重要智庫,並在推動經濟和金融領域的國際交流中發揮積極作用。研究中心除了對中長期問題開展自主研究之外,也接受政府、金融監管部門和金融機構的課題委託,積極參與和支持中國人民銀行在綠色金融、G20、貨幣政策和金融風險方面的研究。未來的研究重點包括金融風險、貨幣政策、綠色金融、“一帶一路”、普惠金融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