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

2014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是中共中央、國務院召開的規格最高的經濟會議。它的任務是總結當年的經濟工作成績,分析研判當前國際國內經濟情況形式,制定來年巨觀經濟發展規劃。每年會議召開前,中央領導同志要花費一個月以上的時間深入全國各地進行調查研究,研究經濟政策。

2014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於2014年12月9日至11日在北京舉行。 習近平在會上發表重要講話,分析了當前國內外經濟形勢,總結2014年經濟工作,提出2015年經濟工作的總體要求和主要任務。李克強闡述了2015年巨觀經濟政策取向,對2015年經濟社會發展重點工作作出具體部署,並作總結講話。

基本介紹

  • 中文名:2014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
  • 會議時間:2014年12月10日至13日 
  • 會議地點北京
  • 重點任務:分析國內外經濟形勢
會議時間,參會人員,會議要點,形勢分析,總體要求,五大任務,專家解讀,歷年主題,

會議時間

2014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於2014年12月9日舉行,會議將圍繞“新常態”下的巨觀經濟和深化改革,提出2015年的經濟社會發展目標和巨觀政策基調。

參會人員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全國人大常委會有關領導同志,國務委員,最高人民法院院長,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全國政協有關領導同志以及中央軍委委員等出席會議。
2014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和計畫單列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黨政主要負責人,中央和國家機關有關部門主要負責人,中央管理的部分企業和金融機構負責人,軍隊及武警部隊有關負責人參加會議。

會議要點

形勢分析

會議指出,2014年以來,面對複雜多變的國際環境和艱巨繁重的國內改革發展穩定任務,我們貫徹落實2013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決策部署,加強和改善黨對經濟工作的領導,牢牢把握髮展大勢,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全面深化改革,保持巨觀政策連續性和穩定性,創新巨觀調控思路和方式,有針對性進行預調微調,紮實做好各項工作,實現了經濟社會持續穩步發展,全年主要目標和任務可望較好完成,經濟運行處在合理區間,經濟結構調整出現積極變化,深化改革開放取得重大進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同時,我國經濟運行仍面臨不少困難和挑戰,經濟下行壓力較大,結構調整陣痛顯現,企業生產經營困難增多,部分經濟風險顯現。
2014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
會議認為,科學認識當前形勢,準確研判未來走勢,必須歷史地、辯證地認識我國經濟發展的階段性特徵,準確把握經濟發展新常態。
從消費需求看,過去我國消費具有明顯的模仿型排浪式特徵,現在模仿型排浪式消費階段基本結束,個性化、多樣化消費漸成主流,保證產品質量安全、通過創新供給激活需求的重要性顯著上升,必須採取正確的消費政策,釋放消費潛力,使消費繼續在推動經濟發展中發揮基礎作用。
從投資需求看,經歷了30多年高強度大規模開發建設後,傳統產業相對飽和,但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和一些新技術、新產品、新業態、新商業模式的投資機會大量湧現,對創新投融資方式提出了新要求,必須善於把握投資方向,消除投資障礙,使投資繼續對經濟發展發揮關鍵作用。
從出口和國際收支看,國際金融危機發生前國際市場空間擴張很快,出口成為拉動我國經濟快速發展的重要動能,現在全球總需求不振,我國低成本比較優勢也發生了轉化,同時我國出口競爭優勢依然存在,高水平引進來、大規模走出去正在同步發生,必須加緊培育新的比較優勢,使出口繼續對經濟發展發揮支撐作用。
從生產能力和產業組織方式看,過去供給不足是長期困擾我們的一個主要矛盾,現在傳統產業供給能力大幅超出需求,產業結構必須最佳化升級,企業兼併重組、生產相對集中不可避免,新興產業、服務業、小微企業作用更加凸顯,生產小型化、智慧型化、專業化將成為產業組織新特徵。
從生產要素相對優勢看,過去勞動力成本低是最大優勢,引進技術和管理就能迅速變成生產力,現在人口老齡化日趨發展,農業富餘勞動力減少,要素的規模驅動力減弱,經濟成長將更多依靠人力資本質量和技術進步,必須讓創新成為驅動發展新引擎。
從市場競爭特點看,過去主要是數量擴張和價格競爭,現在正逐步轉向質量型、差異化為主的競爭,統一全國市場、提高資源配置效率是經濟發展的內生性要求,必須深化改革開放,加快形成統一透明、有序規範的市場環境。
從資源環境約束看,過去能源資源和生態環境空間相對較大,現在環境承載能力已經達到或接近上限,必須順應人民民眾對良好生態環境的期待,推動形成綠色低碳循環發展新方式。
從經濟風險積累和化解看,伴隨著經濟增速下調,各類隱性風險逐步顯性化,風險總體可控,但化解以高槓桿和泡沫化為主要特徵的各類風險將持續一段時間,必須標本兼治、對症下藥,建立健全化解各類風險的體制機制。
從資源配置模式和巨觀調控方式看,全面刺激政策的邊際效果明顯遞減,既要全面化解產能過剩,也要通過發揮市場機製作用探索未來產業發展方向,必須全面把握總供求關係新變化,科學進行巨觀調控。
這些趨勢性變化說明,我國經濟正在向形態更高級、分工更複雜、結構更合理的階段演化,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正從高速增長轉向中高速增長,經濟發展方式正從規模速度型粗放增長轉向質量效率型集約增長,經濟結構正從增量擴能為主轉向調整存量、做優增量並存的深度調整,經濟發展動力正從傳統增長點轉向新的增長點。認識新常態,適應新常態,引領新常態,是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我國經濟發展的大邏輯。
會議要求,面對我國經濟發展新常態,觀念上要適應,認識上要到位,方法上要對路,工作上要得力。要深化理解、統一認識,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中央認識和判斷上來,增強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自覺性和主動性。要堅持發展、主動作為。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沒有改變我國發展仍處於可以大有作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的判斷,改變的是重要戰略機遇期的內涵和條件;沒有改變我國經濟發展總體向好的基本面,改變的是經濟發展方式和經濟結構。要更加注重滿足人民民眾需要,更加注重市場和消費心理分析,更加注重引導社會預期,更加注重加強產權和智慧財產權保護,更加注重發揮企業家才能,更加注重加強教育和提升人力資本素質,更加注重建設生態文明,更加注重科技進步和全面創新。
會議認為,世界經濟仍處在國際金融危機後的深度調整期,明年世界經濟增速可能會略有回升,但總體復甦疲弱態勢難有明顯改觀,國際金融市場波動加大,國際大宗商品價格波動,地緣政治等非經濟因素影響加大。要趨利避害、順勢而為,防範各類風險。

總體要求

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關鍵之年,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開局之年,也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規劃的收官之年,做好經濟工作意義重大。總體要求是: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以提高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為中心,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把轉方式調結構放到更加重要位置,狠抓改革攻堅,突出創新驅動,強化風險防控,加強民生保障,促進經濟平穩健康發展和社會和諧穩定。

五大任務

一、努力保持經濟穩定增長。關鍵是保持穩增長和調結構之間平衡,堅持巨觀政策要穩、微觀政策要活、社會政策要托底的總體思路,保持巨觀政策連續性和穩定性,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積極的財政政策要有力度,貨幣政策要更加注重鬆緊適度。要促進“三駕馬車”更均衡地拉動增長。要切實把經濟工作的著力點放到轉方式調結構上來,推進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逐步增強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服務業的支撐作用,著力推動傳統產業向中高端邁進。要高度關注風險發生髮展趨勢,按照嚴控增量、區別對待、分類施策、逐步化解的原則,有序加以化解。
2014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
二、積極發現培育新增長點。我國存在大量新的增長點,潛力巨大。發現和培育新的增長點,一是市場要活,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主要靠市場發現和培育新的增長點。二是創新要實,推動全面創新,更多靠產業化的創新來培育和形成新的增長點,創新必須落實到創造新的增長點上,把創新成果變成實實在在的產業活動。三是政策要寬,營造有利於大眾創業、市場主體創新的政策環境和制度環境,政府要加快轉變職能,創造更好市場競爭環境,培育市場化的創新機制,在保護產權、維護公平、改善金融支持、強化激勵機制、集聚優秀人才等方面積極作為。
三、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解決好“三農”問題始終是全黨工作重中之重,必須繼續夯實農業穩定發展的基礎、穩住農村持續向好的局勢,穩定糧食和主要農產品產量,持續增加農民收入。要堅定不移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儘快轉到數量質量效益並重、注重提高競爭力、注重農業技術創新、注重可持續的集約發展上來,走產出高效、產品安全、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現代農業發展道路。要深化農村各項改革,完善強農惠農政策,完善農產品價格形成機制,完善農業補貼辦法,強化金融服務。要完善農村土地經營權流轉政策,搞好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工作,健全公開規範的土地流轉市場。要完善職業培訓政策,提高培訓質量,造就一支適應現代農業發展的高素質職業農民隊伍。
四、最佳化經濟發展空間格局。要完善區域政策,促進各地區協調發展、協同發展、共同發展。西部開發、東北振興、中部崛起、東部率先的區域發展總體戰略,要繼續實施。各地區要找準主體功能區定位和自身優勢,確定工作著力點。要重點實施“一帶一路”、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三大戰略,爭取明年有個良好開局。要通過改革創新打破地區封鎖和利益藩籬,全面提高資源配置效率。推進城鎮化健康發展是最佳化經濟發展空間格局的重要內容,要有歷史耐心,不要急於求成。要加快規劃體制改革,健全空間規劃體系,積極推進市縣“多規合一”。要堅持不懈推進節能減排和保護生態環境,既要有立竿見影的措施,更要有可持續的制度安排,堅持源頭嚴防、過程嚴管、後果嚴懲,治標治本多管齊下,朝著藍天淨水的目標不斷前進。
五、加強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堅持守住底線、突出重點、完善制度、引導輿論的基本思路,多些雪中送炭,更加注重保障基本民生,更加關注低收入民眾生活,更加重視社會大局穩定。做好就業工作,要精準發力,確保完成就業目標。要更好發揮市場在促進就業中的作用,鼓勵創業帶動就業,提高職業培訓質量,加強政府公共就業服務能力。扶貧工作事關全局,全黨必須高度重視。要讓貧困家庭的孩子都能接受公平的有質量的教育,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要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經濟,加大對基本公共服務和扶貧濟困工作的支持力度。要更多面向特定人口、具體人口,實現精準脫貧,防止平均數掩蓋大多數。
會議要求,要加快推進改革開放。要敢於啃硬骨頭,敢於涉險灘,敢於過深水區,加快推進經濟體制改革。要圍繞解決發展面臨的突出問題推進改革,推出既具有年度特點、又有利於長遠制度安排的改革舉措,繼續抓好各項改革方案制定。要加快行政審批、投資、價格、壟斷行業、特許經營、政府購買服務、資本市場、民營銀行準入、對外投資等領域改革,使改革舉措有效轉化成發展動力。要尊重和發揮地方、基層、民眾首創精神,從實踐中尋找最佳方案。要抓好改革措施落地,狠抓落實,強化責任,加大協調力度。要強化督促評估,落實督辦責任制和評估機制,讓民眾來評價改革成效。推進國企改革要奔著問題去,以增強企業活力、提高效率為中心,提高國企核心競爭力,建立產權清晰、權責明確、政企分開、管理科學的現代企業制度。
會議要求,面對對外開放出現的新特點,必須更加積極地促進內需和外需平衡、進口和出口平衡、引進外資和對外投資平衡,逐步實現國際收支基本平衡,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要完善擴大出口和增加進口政策,提高貿易便利化水平,鞏固出口市場份額。要改善投資環境,擴大服務業市場準入,進一步開放製造業,推廣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經驗,穩定外商投資規模和速度,提高引進外資質量。要努力提高對外投資效率和質量,促進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推動優勢產業走出去,開展先進技術合作,穩步推進人民幣國際化。
會議強調,做好明年經濟工作,要立足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國情,毫不動搖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一心一意謀發展,咬定青山不放鬆,把我們自己的事辦好。要精心謀劃用好我國經濟的巨大韌性、潛力和迴旋餘地,依靠促改革調結構,堅持不懈推動經濟發展提質增效升級,努力做到調速不減勢、量增質更優。要合理確定經濟社會發展主要預期目標,保持區間調控彈性,穩定和完善巨觀經濟政策,繼續實施定向調控、結構性調控。以政府自身革命帶動重要領域改革,以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形成發展的新動力。要協調拓展內外需,同步推進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加強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大力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更加重視民生改善和社會建設,切實增強內需對經濟成長的拉動力,實施新一輪高水平對外開放,保持經濟中高速增長,推動經濟發展邁向中高端水平。
會議要求,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黨領導經濟工作的觀念、體制、方式方法也要與時俱進。要加強黨領導經濟工作制度化建設,提高黨領導經濟工作法治化水平,增強黨領導經濟工作專業化能力,強化輿論引導工作。
會議指出,2015年中央將研究提出關於制定“十三五”規劃的建議,各地區各部門要按照中央統一部署,深入調研,抓緊工作,為制定好“十三五”規劃做好準備。。

專家解讀

銀河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潘向東: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每年的公告行文和措辭差異不大,但總會有些不一樣的地方,當然重點是關注不一樣的地方。1、歷來會議都談到“穩增長”,但穩在什麼樣的水平,歷年卻不同,預計2015年是7%左右;2、貨幣政策是“穩健”,但與過去都不同的是,特意增加了貨幣“適度”;3、這幾年都會談到“調結構”“促轉型”,但關鍵是怎么去做,預計明年將通過加大改革力度去促轉型和調結構。
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2014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把穩增長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尤其是強調了穩增長和調結構需要平衡,如果沒有一個合適的增長速度,那么調結構也會受到影響,這是本次會議值得關注的亮點之一。
海通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迅雷:改革思路更加務實,推進的力度會比往年更大,並甘願承受改革風險,而不是僅僅制定大框架。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侯雲春:會議用這么大篇幅全面、系統、深刻地闡述經濟新常態,是因為我國經濟正處於發展方式轉變、發展動力轉換的新形勢、新時期,必須要統一大家的認識,轉變觀念。只有深刻認識新常態,才能適應新常態。
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執行院長:在全球經濟陷入後金融危機的低迷之際,利用結構性改革走出困局已經成為世界各國的共識。誰能夠在未來新一輪全球競爭中取得先機取決於各國結構性改革是否徹底、是否更符合經濟發展趨勢。中國經濟體制改革有助於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中國社科院城市發展與環境研究所所長潘家華:“綠色低碳循環發展新方式”的提法,體現了一種尊重自然、順應自然、回歸自然的發展態度。新常態下的發展,將不再只有枯燥的GDP數字,而是更加注重百姓的生命健康、生活品質與生存環境。
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教授劉煜輝:競爭要扣住差異化,這背後根本性的是一個過去的經濟模式的轉變,尤其是要調整央地之間的利益關係。

歷年主題

2013: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
2012:繼續把握好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
2011:經濟工作穩中求進
2010:穩經濟調結構控通脹
2009:保持巨觀經濟政策連續性和穩定性,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
2008:保增長擴內需調結構
2007:控總量穩物價調結構促平衡
2006:經濟繼續又好又快發展
2005:繼續搞好巨觀調控
2004:鞏固巨觀調控成果
2014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
2003:保持巨觀經濟政策連續性
2002:積極財政穩健貨幣
2001年:擴大內需對外開放
2000:加強和改善巨觀調控
1999:抓好國有企業改革
1998:實行積極財政政策
1997:繼續穩中求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