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嘉蔭縣政府工作報告

《2012年嘉蔭縣政府工作報告》是嘉蔭縣人民政府2012年發布的一份報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2012年嘉蔭縣政府工作報告
  • 時間:2012年
  • 地區:嘉蔭縣
  • 實質:工作報告
一、十五屆人民政府工作回顧
過去的五年,是縣域經濟實力顯著增強的五年,是發展方式加速轉變的五年,是民生大幅改善的五年,更是嘉蔭歷史上綜合實力提升最快、城鄉面貌變化最大、人民民眾受惠最多的五年。
---五年來,我們立足科學發展,努力推動縣域經濟實現新跨越,發展基礎更加堅實。面對複雜多變的國內外形勢及金融危機影響,全縣人民在省、市及縣委的堅強領導下,牢牢把握科學發展這一主題,突出縣域經濟跨越式發展這一主線,堅定不移地推進新農村建設和邊陲名城建設,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全縣經濟社會發展呈現出增長不斷加速、結構日趨合理、城鄉更加優美、民生持續改善的良好態勢。2011年,全縣地區生產總值實現18.72億元,比2006年增長79%,年均增長12.4%;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實現7517萬元,是2006年的1.96倍,年均增長14.4%;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3.8億元,是2006年的2.35倍;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民人均純收入分別實現11136元和10430元,分別比2006年增加4335元和6050元。
---五年來,我們立足突出發展,全力促進現代農業實現新局面,種植結構更加合理。堅持把生產發展作為新農村建設的首要任務,積極整合農業發展資金,全力實施土地整理、現代農機合作社組建、玉米烘乾塔建設、旱改水等現代農業發展項目,積極引導農民發展水稻、玉米、馬鈴薯、水飛薊、食用菌種植及生豬、肉牛養殖等特色產業,最大限度地增加農民收入,全縣農業發展基本實現了“種植結構合理、集約農業引路、特色農業當家”的發展格局。2011年,全縣糧豆薯總產量達到23.9萬噸,農業總產值實現15.94億元,糧豆薯總產量和農業總產值與2006年相比分別增長126%和89%。同時,深入開展場縣合作共建,充分發揮農機合作社的作用,加快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和集約化經營步伐。2011年,全縣土地集約經營面積達到21萬畝,代耕作業面積87萬畝。
---五年來,我們立足加快發展,全面激發第三產業實現新活力,旅遊魅力更加彰顯。按照全市生態旅遊觀光區和恐龍文化名鎮的發展定位,編制了《嘉蔭縣旅遊業發展總體規劃》,累計投資2億餘元,先後開發建設了國家4A級旅遊景區嘉蔭恐龍國家地質公園、3A級旅遊景區茅蘭溝國家森林公園、烏拉嘎國家礦山公園和永安東湖等景區景點,開工建設了中華恐龍塔和嘉龍國際大酒店,開通了馬連至太平溝界江水路循環新幹線,並啟動了南山觀音寺恢復和旅遊機場建設前期工作,進一步豐富了旅遊產業的內涵。同時,設立了嘉蔭龍游國際旅行社和飛機票、火車票訂購網點,投入使用了“林都號”豪華遊輪,並通過網際網路、報紙、電視和小興安嶺森林節、哈洽會、上海世博會等大型展會對“游界江、觀恐龍、探峽谷”和“南海北江、最美龍鄉”旅遊品牌進行大力宣傳,全面提升了嘉蔭旅遊的整體形象和影響力。2011年,全縣接待遊客25.96萬人次,比2006年增長94%;旅遊收入實現1.28億元,是2006年的2.4倍。
---五年來,我們立足平穩發展,穩步推進工業效益實現新提升,拉動能力更加突出。依託林木、農副山特產品和礦產資源優勢,先後引進和培育了萬通祥木業、億通木業、百紳德木業、華玉速凍食品、鑫匯平頂山礦業等一批具有一定規模和發展能力的民營企業。同時,按照“發展樣板區、建設示範區、打造開放區”的要求,結合嘉蔭工業發展實際,重新規劃建設了永安工業園區,努力爭取國家補貼,力爭享受省級開發區政策。2011年,縣屬工業增加值實現1.58億元,比2006年增加7331萬元。
---五年來,我們立足特色發展,深入推動口岸經濟實現新突破,對外優勢更加顯著。緊緊抓住國家與俄羅斯簽訂《東北地區與俄羅斯遠東及東西伯利亞地區合作規劃綱要》及省委、省政府推進對俄經貿合作戰略升級的機遇,籌資2.5億元,實施了口岸碼頭升級改造、浮箱固冰通道建設、口岸公路延伸等項目,新建了口岸聯檢綜合樓,提高了口岸裝備水平,口岸年吞吐能力由20萬噸提高到75萬噸,日檢客能力達到1500人。同時,加強與俄方的交流互訪,加大對俄貿易扶持力度,對俄農業開發規模不斷擴大,對俄旅遊精品線路日趨成熟,並幫助億通木業在俄方建立了木材加工基地,嘉蔭對俄經貿合作領域進一步拓寬。2011年,嘉蔭口岸進出口貨物8.3萬噸,比2006年增加1.7萬噸;出入境人員達到2.9萬人次,是2006年的3.3倍;對俄進出口貿易額實現3352萬美元,是2006年的5.2倍。全縣對俄農業開發人員達到367人,耕種俄方土地20.4萬畝,人均收入超過10萬元。
---五年來,我們立足統籌發展,致力於打造城鄉格局實現新面貌,人居環境更加優美。堅持把促進城鄉一體化建設作為打造邊陲名城的著力點和突破口,先後實施了近百項城鄉建設工程,過去的五年是嘉蔭建縣以來城市建設投入最大、建設項目最多、變化最快的五年,也是城鄉面貌發生翻天覆地變化的五年。城市建設和管理不斷加強。累計投資7.2億元,開工建設了圖博館、城鄉敬老中心、住宅小區等工程80餘項,建築面積70.1萬平方米,城鎮居民人均居住面積達到20.3平方米;完成供熱、供水、環衛等市政項目150餘項,城區安裝路燈1019盞,綠化覆蓋率達到48.5%,排水覆蓋率達到91%,城鎮自來水入戶率達到99.9%,縣城集中供熱普及率達到87%。特別是2011年,結合全省沿江縣份城市風貌改造工程,又投資7400萬元用於樓體立面改造和亮化等城市風貌改造,嘉蔭城市面貌得到極大改觀。同時,狠抓農村基礎建設。五年來,累計投入新農村建設資金8.8億元,用於農村住房、道路、安全飲水等工程建設,農村環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先後完成8個自然屯271戶整體搬遷工作,新建農村住房2395戶19.14萬平方米;硬化通鄉通村公路759.3公里,硬化村內道路205.3公里;累計打井94眼,管網鋪設93處,水質處理29個村,全縣農村自來水入戶率達到92%;安裝戶用沼氣626戶;安裝太陽能熱水器2233台;完成農村改廁3685個;安裝路燈1573盞;完成村內村周綠化、道路綠化、農田防護林和江河庫渠綠化1.91萬畝;安裝彩鋼柵欄9.54萬延長米;有線電視光纜聯網45個村3322戶,有線電視入戶率達到83%。此外,投資7億餘元,完成了湯嘉、黑嘉、綏嘉293公里二級公路和47公里三級公路以及759.3公里四級公路新建和改造工作,道路通暢率和通達率均達到100%,極大地改善了民眾出行條件。
---五年來,我們立足全面發展,創新財稅管理實現新機制,財源體系更加健全。實行了財政收入目標管理責任制,建立了財稅聯席會議制度,定期分析和協調解決收入征管過程中的問題,財稅收入實現了應收盡收和均衡入庫。2011年,全縣財政總收入突破8億元,地方財政收入突破1億元,分別是2006年的3倍和2倍,嘉蔭歷史上首次實現了財政總收入和地方財政收入雙過億。同時,不斷加大對上爭取力度,先後爭取口岸公路、土地整理、恐龍國家地質公園、通鄉通村公路建設等項目1213個,累計爭取資金21.8億元。此外,堅持把招商引資作為加快發展的重要支撐,積極最佳化經濟發展環境,先後吸引歐邦德木業、台灣新東陽集團等一批成長性好、拉動力強的企業落戶嘉蔭,累計引進資金6.4億元。
---五年來,我們立足和諧發展,健全民生保障體系實現新舉措,社會事業更加繁榮。連續三年實施了“關注民生辦實事”工程,縣本級財政用於民生投入達5.59億元。一是教育事業得到優先發展。建立了教育經費保障機制,認真落實“兩免一補”政策,累計投資7780萬元完成了全縣中國小、職教中心和幼兒學校新建、改造和教學設施更新工作,“兩基”成果不斷鞏固提高,實現了義務教育、職業教育、幼兒教育、成人教育全面均衡發展。二是醫療衛生事業深入推進。啟動了基層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工作,累計投資5000餘萬元實施了標準化縣醫院、中醫院、婦幼保健院和7所鄉鎮衛生院新建、改造和設備更新工作,在各村設立了衛生所,縣、鄉、村三級公共衛生服務網路日益完善。三是社會保障體系日益健全。建立健全了以養老、失業、醫療保險、城鄉低保為主體的社會保障體系,全縣共有18834名農民參加了養老保險,3734名60周歲以上農民享受了養老保險待遇,10555名城鄉民眾享受了低保政策,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年度最高核銷標準由最初的1.5萬元提高到5萬元,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年度最高報銷額度由1萬元提高到3萬元,職工醫療保險年度最高報銷額度由2.6萬元提高到8萬元,並連續五年為全縣行政事業單位職工和退休人員進行了健康體檢。深入開展全民創業工作,積極開發設定公益性崗位,累計發放小額擔保貸款2494萬元,靈活就業社保補貼759萬元。加強城鄉社區建設,新建和改造了5處城鎮社區,並率先在全省開展了鄉鎮民生服務中心、村級民生服務站試點工作,搭建了服務民眾、服務社會的平台。此外,頂住財政壓力,發放了職工九三工改工資和津貼補貼,為行政事業單位在職和離退休職工每人發放了一千元取暖補貼,提高了國有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及福利待遇,並將符合條件的五七工、家屬工納入養老統籌範圍。四是文化體育事業日漸繁榮。投資7000餘萬元用於文化基礎設施建設,開工建設了4320平方米的圖博館,修建村級活動廣場64處,新建村級活動室45棟。全民健身運動深入開展,成功承辦了國際自然水域漂流大賽和各類市級體育賽事,舉辦了全縣首屆全民健身運動會、中小學生運動會等體育活動。五是和諧嘉蔭進程明顯加快。積極開展“最平安、最穩定、最和諧”創建活動,不斷強化邊境管理,嚴厲打擊各類違法行為,積極化解矛盾糾紛,我縣連續多年被評為“省級平安縣”、“省級經濟發展法治環境先進縣”。深入推進雙擁共建工作,實現了“省級雙擁模範縣”六連冠。此外,婦女兒童、廣播電視、外事僑務、民族宗教、殘疾人事業、史志檔案等工作都取得了新進步。
---五年來,我們立足嚴謹發展,逐步探索政府職能實現新轉變,依法行政更加規範。深入開展了“六型”政府機關創建和“行風評議”等活動,開通了“中國·嘉蔭”政府入口網站,設定了應急管理機構,並在全省所有縣份中率先購買使用了移動應急平台。進一步規範了行政機關行政行為,政府機關效率和作風建設進一步加強。自覺接受人大法律監督和政協民主監督,認真辦理人大代表議案、建議和政協委員提案,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滿意率不斷提高。
各位代表,作為邊境農業縣份,在受到許多生產要素和客觀條件制約的情況下,嘉蔭實現了發展高速度、高水平和高效益,嘉蔭也因此先後被授予“國家園林縣城、國家衛生縣城、國家文明縣城、全國科普示範縣、全國特色景觀旅遊名鎮和全省園林綠化先進縣、小城鎮建設先進縣、新農村村鎮建設先進縣、縣域經濟社會發展先進縣、平安建設先進縣”等榮譽稱號。這些成績的取得,是上級黨委、政府和縣委堅強領導的結果,是人大依法監督、政協民主監督的結果,是歷屆領導班子嘔心瀝血、攻堅克難的結果,是全縣廣大幹部職工和民眾群策群力的結果,更是各位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和老領導、老同志關心支持、理解信任、建言獻策的結果。在此,我代表縣政府向全縣廣大工人、農民、知識分子、幹部和各位老領導、老同志,向縣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向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人民團體,向駐嘉軍警部隊官兵、政法幹警,向在嘉蔭投資創業的企業家,向關心、支持嘉蔭建設和發展的社會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謝,並致以崇高的敬意!
回顧十五屆政府的奮鬥歷程,成績振奮人心,實踐中的成功經驗更值得我們今後借鑑。一是始終立足縣情,堅持科學發展。經濟發展由以農業為主,到“農、工、旅、貿”四大支柱產業共同發展,深度開發了資源,多方培植了財源,發展壯大了產業,嘉蔭的發展思路更加科學完善,開創了經濟繁榮、事業進步、社會和諧穩定、民眾安居樂業的良好局面。二是始終開拓創新,堅持加快發展。邊陲名城和新農村建設、旅遊產業和外向型經濟發展、對上爭取和招商引資,每項工作都開創了新局面,都彰顯了我們幹事創業的志氣、攻堅克難的勇氣和爭先創優的銳氣,讓許多夢想和期盼變成了現實,使我們對未來發展充滿了必勝信心。三是始終關注民生,堅持統籌發展。在抓好經濟建設的同時,我們更加注重民生,通過努力增加民眾收入,積極改善民眾生產生活條件,深入解決信訪問題,強化安全和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有效維護了社會和諧穩定,較好地踐行了人本理念和為民宗旨。
二、十六屆人民政府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任務
未來五年,是我們統籌城鄉發展和實現更好更快發展的關鍵五年,也是進一步提升實力、改善民生、構築和諧的重要五年。可以說,未來五年,區域競爭態勢將更加激烈,特別是嘉蔭經濟總量小、產業層次低、增長方式粗放等問題依然突出,社會事業尚有很多欠賬,維護穩定的壓力依然存在。能否解決好這些矛盾和問題,直接關係到我們能否實現奮發崛起、跨越趕超、後來居上的目標。但是,未來五年,我們也迎來了加快發展的重大戰略機遇期。我省圍繞推進“八大經濟區”和“十大工程”,將加大對糧食主產區、資源型城市和邊境地區的扶持力度,這為我縣立項爭資、發展現代農業、壯大資源型工業、擴大對俄經貿合作、提升旅遊產業發展水平提供了難得機遇。目前,我縣資源、地緣和產業等優勢正在聚合,發展潛能已經初步激發,特別是隨著工業基地、口岸浮箱固冰通道和旅遊機場等重大項目的實施,嘉蔭將在新一輪全省沿邊開放帶建設中搶占先機,經貿合作領域將進一步延伸和拓展。諸多優勢的疊加匯聚,必將支撐和助推嘉蔭實現新跨越、快趕超、大發展。
今後五年,我們要按照縣十三次黨代會確定的發展定位,堅持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統領,深入貫徹黨的十七屆五中、六中全會和省、市委全會精神,緊緊抓住國家和省、市實施“十二五”規劃的政策機遇,按照“農業富民、旅貿興縣、環境靚城”的總體要求,進一步解放思想、開拓創新、真抓實幹,深入推進新農村建設提檔升級,不斷改善農村發展環境,全面構築城鄉一體化建設新格局;堅持推進縣域經濟擴量增效,培植壯大特色優勢產業,全面提高經濟社會發展總體實力;堅持推進環境改善,放大對外開放“窪地”效應,全面增強經濟社會發展活力;堅持推進民生工程,積極開展惠民、利民行動,全面繁榮社會各項事業,努力推動嘉蔭經濟社會發展實現新跨越。
今後五年的奮鬥目標是:
——縣域經濟從資源主導型向多元支撐型跨越。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推進農業向產業化、服務業向現代化、貿易向集團化方向發展,構建以現代農業為基礎、現代服務業為支撐和現代貿易為推手的新型產業體系,為資源型經濟轉型邁出堅實步伐。到2016年,爭取人均地區生產總值和地方財政收入翻一番,農業總產值年均增長12%,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年均增長15%,綜合經濟實力邁上一個新台階。
——人居環境從基本舒適型向生態宜居型跨越。按照“歐式風格、恐龍文化、江城特色”的城市發展定位,著力打造“一核三區”。即:以老城區改造升級為核心,進一步改善民眾生活條件;以建設南山公園為重點,填補城市南出口空白區域發展盲點;以東湖度假休閒會議中心開發建設為重點,拓展城市東部發展空間;以西出口改擴建為重點,打造城市西部新面貌。進一步加快城鄉一體化發展步伐,大幅度提高農民收入,對分散村屯進行撤併整合,強力打造中心村鎮。到2016年,力爭城鎮建成區面積達到4.8平方公里,初步建成“城鄉統籌發展、布局合理、功能完善、山水生態與恐龍文化交相輝映”的生態宜居城市。
——社會建設從協調有序型向文明和諧型跨越。就業較為充分,社會保障更加完善,基本形成社會保險、社會救助和社會福利相銜接和覆蓋城鄉、高標準、多層次的保障體系。各項事業全面進步,義務教育入學率達到100%,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和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實現全覆蓋,文化事業繁榮發展,人人享有良好的教育、基本的衛生保健和較好的公共文化服務。低生育水平保持穩定,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2.13‰以內。社會管理進一步加強,化解矛盾、增進和諧的民眾工作機制不斷健全,平安建設深入推進,安全生產形勢保持穩定,法治化水平明顯提高,社會更加和諧進步。
——人民生活從總體小康型向全面小康型跨越。家庭財產性收入普遍增加,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民人均純收入分別達到17935元和17185元,年均增長10%以上。加大保障性住房和廉租房保障力度,有效控制物價過快增長,使之與人民民眾收入水平相適應。精神文明建設全面加強,深入鞏固全國文明縣城創建成果,社會文明程度與民眾素質持續提升,幸福指數不斷提高。
三、2012年各項工作
今年是新一屆政府的開局之年,也是實施“十二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重要一年,全縣上下要以中央和省、市工作會議精神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緊緊圍繞“農業富民、旅貿興縣、環境靚城”戰略,以“穩中求進、進中求強”為主調,抓好經濟發展,創新社會管理,辦好民生實事,維護社會穩定,加強自身建設,全面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再上新台階,以優異的成績向黨的十八大獻禮。
綜合考慮各方面因素,今年全縣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完成20.97億元,同比增長12%;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完成8645萬元,同比增長15%;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2470元,同比增長12%;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11680元,同比增長12%;固定資產投資總額達到17.94億元,同比增長30%。
為實現上述目標,重點抓好以下六個方面工作:
(一)持續加大惠農力度,夯實農民增收基礎,強力打造靚麗新農村。進一步整合涉農項目,堅持政策和資金向農業生產傾斜,不斷轉變農業發展方式,提高綜合產出效益,在嘉蔭農村基礎設施已經比較完善的前提下,進一步把新農村建設的重點轉移到發展生產和打造亮點村上來。2012年,全縣糧豆薯總產量預計達到28萬噸,農業總產值預計實現17.7億元,同比增長11%。
一是狠抓種植業結構調整,加快農民增收步伐。繼續堅持“增水稻、擴玉米、調大豆”的種植業發展思路,圍繞黑木耳、水飛薊種植和馬鈴薯、油豆角加工及生豬、黃牛養殖等農民認可的特色項目,不斷擴大特色產業發展規模,全力打造青山鄉千萬袋食用菌、滬嘉鄉萬畝水飛薊等5個特色鄉鎮和烏拉嘎鎮立志村油豆角、朝陽鎮新發村燒酒等33個專業村。同時,充分發揮農業示範區的作用,完成紅光鄉6萬畝玉米種植示範區、向陽鄉5000畝江水灌溉優質水稻種植示範區和滬嘉鄉萬畝水飛薊種植示範區建設,構建“一鄉一業、一村一品”或“多鄉一業、多村一品”的格局。2012年,全縣計畫新建百萬袋小孔無根木耳園區3處,種植食用菌5015萬袋,種植和改培北藥7.7萬畝,產值分別實現10180萬元和6500萬元,並新建300頭以上規模化肉牛、生豬養殖廠5處。此外,充分發揮大型農機作業合作社的作用,深入探索場縣共建新模式,加快土地由家庭經營向集約經營方向發展,推進農業生產向科技化、規模化、組織化、機械化方向發展。2012年,全縣計畫集約化經營土地23萬畝,代耕作業面積超過80萬畝。
二是狠抓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增強農業綜合實力。緊緊抓住全省實施千億斤糧食產能鞏固提高工程和小型農田水利重點縣建設機遇,紮實推進農業綜合開發、扶貧開發、土地整理、小流域治理等農業基本項目建設,確保基本農田面積不減和質量不斷提高。重點完成保興鄉、向陽鄉中低產田改造1萬畝,烏雲鎮節水灌溉面積達到4.85萬畝。同時,建立農村公路長效管理機制,新建通村公路34.2公里,改造縣級公路10.7公里,維修和改造農田路95公里,新建改建橋涵23個。此外,積極引導農民參加種植業保險,力爭全縣耕地參保面積達到10萬畝,進一步降低農業種植風險。
三是強力打造中心村和亮點村,全面提升新農村建設檔次。緊緊抓住全省推進小城鎮建設的歷史機遇,科學規劃小城鎮發展布局,集中財力、物力、人力,傾力打造新農村建設亮點村、四星級和五星級新農村標桿村,重點完成紅光鄉龍鄉住宅新區6棟5000平方米二期工程建設、向陽鄉茅蘭溝村旅遊專業村建設和保興鄉封閉農貿市場建設。同時,進一步建立完善村鎮體系規劃、中心村規劃和產業規劃等軟體設施,強力推進住房建設、道路邊溝硬化、村內給排水、村周村內綠化等工作,完成農村泥草房改造33戶2262平方米,新建農村周轉性住房20戶800平方米,用兩年時間打造8個四星級和4個五星級行政村。
(二)持續依託資源優勢,注重調整產業結構,夯實經濟發展基礎。緊緊抓住省委、省政府產業項目三年決戰和市委、市政府發展產業項目以及深入開展第三次創業的有利機遇,圍繞“做精旅遊、做大對俄經貿、做強工業、做優林業”的發展思路,轉變發展方式,調整產業結構,為嘉蔭實現二次跨越築牢堅實基礎。
一是建立比較完善的旅遊產業體系,著力提升旅遊業帶動能力。進一步完善《旅遊產業發展總體規劃》,深挖旅遊潛力,紮實做好嘉蔭恐龍國家地質公園晉升世界地質公園和茅蘭溝國家森林公園晉升國家4A級景區工作,並將恐龍館、茅蘭溝和界江游聯合申報5A級景區,推動“游界江、觀恐龍、探峽谷”特色旅遊不斷系統化。強化旅遊景區系統化建設。新增茅蘭溝旅遊景區遊覽路線,組織實施嘉蔭恐龍國家地質公園地質遺蹟保護項目,完成中華恐龍塔及廣場建設,啟動南山公園建設工作,加快嘉龍國際大酒店、文化主題公園和永安東湖度假休閒會議中心建設。此外,紮實做好旅遊機場新建、南山觀音寺恢復和嘉蔭馬連村界江旅遊小鎮規劃工作。加強宣傳推進和行業管理。採取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相結合的方式,加大對外宣傳推介力度,推廣使用高檔旅遊宣傳畫冊《印象嘉蔭》,並進一步加強與“招商國旅”、“林海假日”等國內知名旅行社的合作,拓展客源市場,不斷擴大嘉蔭旅遊的影響力。進一步強化旅遊市場管理,積極開展“旅飯店評星活動”,對旅遊從業人員進行培訓,組建一支綜合素質較高的茅蘭溝景區導遊員隊伍,為遊客提供優質服務,打造規範有序的旅遊消費環境。2012年,全縣計畫接待遊客28.5萬人次,實現旅遊收入1.73億元。
二是加快口岸基礎設施建設,著力提升外向型經濟拉動能力。繼續鞏固擴大對俄經貿和文體交流成果,力爭在口岸過貨、人員通關、木材加工、土地租賃上達成新的共識,促進經貿合作向更深領域邁進。在協助市政府做好口岸浮箱固冰通道、口岸公路延伸建設項目的基礎上,投資1650萬元,完成嘉蔭口岸改擴建工程,使口岸年貨物吞吐能力由75萬噸達到99萬噸,年旅客通關能力達到5萬人。繼續鼓勵和扶持發展民間貿易,採取資金獎勵、手續領辦和對外聯合等方式,吸引有實力的企業在我縣註冊對俄貿易公司,推進邊境貿易快速發展。2012年,嘉蔭口岸過貨量計畫實現8萬噸,出入境人員達到3萬人次,對俄進出口貿易額實現3500萬美元。繼續實施對俄農業開發扶持政策,鼓勵赴俄農民擴大在俄土地耕種規模,最佳化農業開發模式,鞏固和提高對俄農業開發成果。2012年,計畫組織375人赴俄從事農業開發,耕種俄方土地21萬畝。
三是加快工業項目建設,著力提升工業支撐能力。積極申報和建設嘉蔭邊貿產業園區,制定更加優惠的園區企業發展扶持政策,對入駐園區的企業在資金、政策等方面給予扶持,引導工業企業向基地集中。積極引進一戶大型物流企業入駐園區,建立物流配送中心,通過物流配送,加強園區企業與外界的聯繫,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同時,加快烏拉嘎鎮工業基地建設,圍繞黃金礦業有限公司發展需求,謀劃和建設吃配項目,全力把烏拉嘎鎮打造成嘉蔭乃至全市的工業重鎮。此外,在全市停止森林主伐的情況下,積極幫助“兩頭在外”木材精深加工企業做大做強。重點扶持萬通祥木業有限公司在俄羅斯建設境外木材工業園區,鼓勵木材精深加工企業在境外生產成品和半成品,積極探索木材加工企業境外發展新模式。
四是加快林業產業項目建設,構建多元發展格局。堅持生態建設與產業開發並舉,穩步推進以造林綠化、重點火險區綜合治理、重點生態公益林繁育保護為主的生態工程建設,構建多元發展的產業格局。完成林場所棚戶區改造二期收尾工作,啟動三期棚改工作。重點完成500畝藍莓栽植示範基地和1000畝平歐大果榛子種植基地建設。繼續推進造林綠化工作,確保荒山荒地造林和封山造林不低於5萬畝,完成村屯綠化面積230畝,鞏固和擴大造林綠化成果。加強防火能力建設,修建防火公路16公里,補充購置風力滅火機、滅火水槍、移動蓄水池和防護裝備,全力打造機械化森林消防隊伍,進一步提高防撲火能力。
(三)持續推進城市建設,充分展示龍鄉魅力,全力打造邊陲名城。堅持地域特色與城市開發相融合,繼續按照“歐式風格、恐龍文化、江城特色”發展定位和“東擴、南建、西進”的建設方向,高起點、大手筆規劃城市發展,完成《朝陽鎮城區六期100公頃控制性詳細規劃》、《嘉蔭縣縣域鎮村居民點空間布局規劃》、《南山公園規劃》等城市規劃工作,以科學規劃引領城鎮發展。加快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投資4.6億元,完成嘉禾二期、龍鄉駿景、檔案館、射擊館等新建和結轉工程15個20.7萬平方米。進一步完善城市道路交通網路,完成體育路、繁榮路延伸和1400延長米路網改造工作。繼續推進市政基礎設施建設,完成污水處理廠建設,加快第二熱源規劃建設進程,對朝陽鎮供熱管網進行升級改造,並啟動和完善保興鄉、向陽鄉、烏雲鎮生活污水處理和垃圾處理工程建設,提高“三供兩治”能力。繼續實施“立體香化工程”,增加花卉品種和數量,不斷提高景觀小品檔次和水平,提升生態環境品位,綠化覆蓋率達到49.8%。深入推進城市亮化工程,新建和維修路燈214盞,對縣醫院、檢察院等5棟樓房進行樓體亮化,扮靚城市夜景。同時,加快標準化社區建設步伐,完成朝陽鎮尚志社區、烏雲鎮烏雲村社區、烏拉嘎鎮社區建設。加大城市衛生整治力度,新建3個移動水沖廁所和3處垃圾中轉站,併購置環衛車輛和環衛設施。進一步提高城市管理能力,繼續開展空中纜線入地工程,加大違法、違章建設行為打擊力度,平穩、有序推進城市房屋徵收工作。全面實施農村環境連片整治項目,提高人居環境質量。開展物業管理試點工作,提高物業服務水平,為民眾創造整潔、文明、安全、方便的人居環境。
(四)持續加強財稅管理,努力挖掘增長潛力,提升財政保障能力。堅持把投資作為拉動經濟成長的重要支撐,以大開放推進大引資,以大投入促進大發展。
一是堅持對上爭取不動搖。認真分析和研究中央及省、市政策,把握國家繼續加大對“三農”、保障性住房、社會事業等領域投入的導向,結合我縣產業發展優勢,圍繞口岸基礎設施建設、進出口加工、文化旅遊、農業產業化、小城鎮建設等方面,謀劃儲備一批產業關聯度大、市場競爭力強、財政貢獻率高的大項目。2012年,全縣計畫對上爭取資金不低於6億元。同時,進一步加快重點項目建設步伐,力爭完成常勝鄉土地整理、永安東湖水庫除險加固、雪水溫堤防建設、管道天然氣建設、西北岔河治理和山洪災害預警預報體系建設6個重點項目。
二是堅持招商引資不放鬆。繼續堅持擴量和提質並重,大力招引投資額度高、財稅貢獻大、發展前景好的資源精深加工和新興產業項目。重點招引木材、建材、礦產品、農副產品加工企業入駐園區;圍繞口岸貿易發展,招引有實力的企業參與港口基礎設施建設和進出口物流中轉基地建設;圍繞文化旅遊產業,招引景區和旅遊線路合作開發、鄂倫春文化保護傳承、民俗工藝品開發等項目。同時,積極打造優良經濟發展環境,對招商項目實施“一站式”全程跟蹤服務,確保招商項目及時落地。2012年,全縣計畫引進資金3億元。
三是堅持培育自有財源不鬆懈。全面鞏固現有財源,加大對重點企業和重點項目的扶持力度,強化稅收征管,確保應收盡收。深入挖掘和培植後續財源,積極爭取上級轉移支付和各類專項資金,緩解縣級財政壓力。嚴格執行財政預算,調整最佳化支出結構,重點保證職工工資及時發放和機構正常運轉,保障社會事業、民生工程、重大項目支出需要。深化財政管理體制改革,強化審計和財政監督,提高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益。
(五)持續惠普民生大眾,全力促進社會進步,提高民眾幸福指數。繼續把改善和保障民生作為政府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全力做好各項民生實事,進一步增加全縣人民的幸福感。加大和諧嘉蔭、平安嘉蔭建設力度,切實抓好安全生產各項工作,積極爭取社區防災減災工程,提高應急救災水平。落實各項信訪工作制度,妥善處理涉及民眾切身利益的實際問題。強化質量監督和價格監管,嚴厲打擊制假售假和價格欺詐等不法行為。建立社會救助和保障與物價掛鈎的聯動機制,適時為困難群體發放臨時物價補貼。舉辦嘉蔭縣第十四屆全民運動會,制定並實施新一輪《嘉蔭縣婦女兒童發展規劃》,落實民族宗教和外事僑務政策,依法保障老年人和殘疾人權益,營造社會團結和諧的新局面。今年,將重點辦好30件實事。
1、投資1000萬元,完成縣幼兒學校收尾建設和裝修工作,力爭9月份投入使用。
2、投資792萬元,新建常勝鄉中心幼稚園1440平方米、保興鄉中心幼稚園2160平方米,完善鄉鎮幼兒教育基礎設施建設,提高農村幼兒教學質量。
3、投資389萬元,繼續實施營養餐工程,為全縣中國小住宿學生每人每天補助10元營養費。
4、繼續開展“一幫一”、“春蕾計畫”、“雷鋒基金”和“愛心助成才、共圓大學夢”等助學活動,資助500名貧困學生。
5、繼續為全縣在職及離退休幹部職工進行健康體檢,並免費開展15歲以下人群B肝疫苗補種、新婚夫婦婚前體檢、已婚育齡婦女生殖健康檢查、農村婦女孕前和懷孕早期葉酸補服、農村育齡婦女“兩癌”篩查工作。
6、加強基層衛生服務機構建設,成立朝陽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推進鄉鎮衛生院達標工程建設,力爭全面達標。
7、籌資94萬元,對村醫進行補助。
8、投資1000萬元,為縣醫院購置全市最先進的核磁共振等醫療設備。
9、投資68萬元,加強急診急救科室建設,設立ICU病房,滿足重症患者的治療需要。
10、繼續實施人口計生“惠家工程”,兌現當年城鄉獨生子女父母獎勵費。
11、免費開放圖書館,每周開館時間延長到56小時,並投資100萬元,建設2個社區圖書室。
12、投資36萬元,實施農民健身工程和體育路徑建設,為2個社區更新和增設體育健身器材。
13、投資100萬元,為610名靈活就業人員落實靈活就業社保補貼政策。
14、繼續擴大新農保參保範圍,全縣農民新農保參保率達到92%,60周歲以上農民養老保險金髮放率達到100%。
15、提高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補助標準,年度補償封頂線由5萬元提高到10萬元。同時,將省內定點醫院數量由27家擴展至91家,並將兒童白血病、兒童心臟病、殘疾人康復項目、重症精神病救治納入保障範疇。
16、籌資420萬元,將連續繳費3年的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年度最高支付限額由3萬元提高到6萬元,學生兒童最高支付限額由4萬元提高到6萬元,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參保率保持在97%以上。
17、在保持職工基本醫療保險4萬元不變的基礎上,新增公務員醫療保險補助,年度最高補助封頂線達到4萬元,並繼續提高大額醫療保險支付封頂線標準,年度大額醫療保險支付封頂線由4萬元提高到7萬元。2012年,職工醫藥費年度內最高核銷標準由8萬元提高到15萬元。
18、繼續提高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均補差標準。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均補差標準由每人每月200元提高到220元,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均補差標準由每人每年1000元提高到1240元。
19、提高城鄉醫療救助標準,在保持救助對象範圍和救助方式不變的情況下,救助標準在原有比例基礎上提高10%。
20、投資150萬元,完善朝陽鎮尚志社區、烏雲鎮烏雲社區和烏拉嘎鎮團結社區服務中心室基礎設施,提高城市社區服務水平。
21、投資48萬元,在烏雲鎮建設一處優撫“五保家園”。
22、深入推進第五輪“一幫一”扶貧創業工程和全市第三次創業,加大職工自營經濟扶持力度,職工自營經濟增加值實現3.1億元,解困率達到100%。
23、全面實施《十二五扶貧開發規劃》,投資200萬元,對共榮村、東興村、福民村、紅旗村農業生產和基礎設施建設進行扶持。
24、投資350萬元,為1109戶符合條件的困難民眾發放廉租住房補貼。同時,為90戶符合條件的住房特困家庭配租廉租房,進一步解決困難民眾住房難問題。
25、投資3600萬元,對縣城東部和南部舊城區進行改造,改造面積1.8萬平方米。
26、投資100萬元,新建勞務市場一處。
27、安裝自來水主管線排沙罐,對存沙管線進行徹底清洗,進一步改善水質。
28、投資2334萬元,改造黑嘉路、綏嘉路危橋7座,改善城鄉民眾出行環境。投資800萬元,繼續建設保興鄉和烏雲鎮交通服務區。
29、繼續提高職工津貼補貼標準,年人均提標2000元。
30、籌資179萬元,將班主任津貼補貼基數由150元提高到350元,課時津貼由2元提高到4元。
(六)持續加強自身建設,鞏固服務為民理念,樹立親民政府形象。全面實現今後五年和2012年各項工作目標,推動經濟社會科學跨越發展,對新一屆政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們將秉承和發揚歷屆政府班子的優良傳統,進一步加強自身建設,努力建設學習型、法治型、服務型、創新型、廉潔型政府,為推動全縣經濟社會科學跨越發展提供有力保障。
一是堅持與時俱進,不斷提升駕馭全局能力。進一步加強學習,注重理論聯繫實際,及時掌握國家和省、市各項重大決策部署,努力把握工作大局和發展大勢,提高各項決策的科學性、針對性和操作性,把學習成果轉化為謀劃工作的思路、破解難題的辦法、推動工作的措施,切實增強抓落實、促發展的能力。
二是完善工作機制,不斷提升依法行政能力。進一步健全和完善各項規章制度,規範行政行為,大力推進依法行政,切實完善抓落實、促發展的機制。堅持依法決策、科學決策、民主決策,完善法律諮詢制度,使各項政策措施更加符合實際。加強對重大決策執行情況的監督檢查,做到言出必行、令行禁止。堅決維護黨委集中統一領導,自覺接受人大的法律監督和政協的民主監督,依照法定許可權和程式開展政府工作。
三是提高行政效能,不斷提升公共服務能力。進一步強化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積極創新政府管理和服務方式,不斷完善運行機制,切實提高抓落實、促發展的效率。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加快推行政府績效管理制度,減少和規範行政審批事項,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全面加強行政效能建設,加速政務運轉,強化行政問責,堅決杜絕失職瀆職、不作為和亂作為現象,徹底清除“中梗阻”情況。大力推進政務公開,完善政府OA系統,探索推進縣鄉兩級、行政部門之間政務網路對接,擴大網上行政服務範圍。重新規劃建設政府入口網站,完善政務便民服務網路平台。
四是加強廉政建設,不斷提升拒腐防變能力。繼續深入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樹立良好的政府形象,切實最佳化抓落實、促發展的環境。全面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紮實推進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建設,重視審計監督,強化行政監察,深入推進糾風工作和專項治理,嚴肅查處損害民眾利益的突出問題。嚴格執行廉政準則,加強對重點領域、重要事項、關鍵環節、特殊崗位的監督管理,促進政府秉公用權、廉潔從政,用勤政廉潔的政府形象取信於民。
各位代表,嘉蔭正處於實現二次跨越的重要戰略機遇期,發展恰逢盛世,奮進正當其時,讓我們在縣委的堅強領導下,在縣人大、縣政協的監督支持下,團結和依靠全縣人民,創新突破,追趕超越,用優異的成績迎接黨的十八大勝利召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