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明姬詩會

很久以前就與畫家結下緣分的詩人兼聯合國敎科文組織的名譽大使Salah Stetie, 為了觀覽這次展示會, 特地不遠萬里從法國來到濟州島。Salah Stetie先生1929年出生在黎巴嫩, 雖然已年過八旬, 但仍然以其充滿熱情的嗓音朗誦三篇自己創作的詩。

基本介紹

  • 展會名稱:2011明姬詩會
  • 展覽城市:北京
  • 展覽時間:2011-12-01~2011-12-15
  • 開幕酒會:2011-12-02 15:00-18:00
  • 展覽地點:北京皇城藝術館
  • 官方網站:皇城藝術網
明姬簡介,展覽前言,明姬展覽 隨筆,“北園”,色彩的再創造,

明姬簡介

1947生於韓國大丘。
1972定居法國,開始居住法國南部,後遷往巴黎。
1977參加第一次集體展"差異"(巴黎海瑞詹靠維希書廊)。
1978 書室坐落於巴黎羅亞爾河邊。
1980 和丈夫林世澤一起創建韓國首爾美術館。
1984 舉辦個人作品展(韓國首爾美術館)。
1986 舉辦書展“韓國男女: 林世澤與姜明姬”(法國巴黎蓬皮杜藝術中心)。
1987 舉辦“林世澤-姜明姬”作品展(巴黎本世紀藝術書廊)。
1988 去濟州島旅行。
1989 舉辦“林世澤-姜明姬”作品展(韓國國立現代美術館)。
1991-1992 去阿爾卑斯山旅行, 多次去台北旅行。
1992 舉辦個人作品展(韓國首爾美術館)。書室坐落於蒙特勒伊。
1993 舉辦個人作品展“半科學,半直覺,遠離周邊"(巴黎法國書廊)。
參加“未來那邊”集體展並舉辦“中心與周圍”座談會。(韓國1993大田世界博覽會)。
舉辦個人作品展“唯一的水流”(首爾美術館)。
1994 8月第一次去蒙古戈壁沙漠旅行,12月第一次去智利(巴塔哥尼亞和托雷德裴恩國家公園)
旅行。
1995 8月第二次去蒙古戈壁、尤恩河谷、百揚札克旅行。
舉辦個人作品展(巴黎第梅歐書廊)。
1996 2月第二次去智利旅行,8月第三次去蒙古旅行。
舉辦個人作品展“明姬,旅行記錄”(法國巴黎勒哥爾德里埃修道院現代藝術美術館)。
1998 舉辦個人作品展(巴黎FIAC,首爾美術館)。
2000 書室坐落於法國都蘭。
2003 到俄羅斯符拉迪沃斯托克和堪察加半島旅行。
2005 舉辦個人作品展(北京美術館)。
2006 舉辦個人作品展(韓國慶南道立美術館)。
2007 舉辦個人作品展(寧波美術館、上海美術館),到蒙古旅行。書室坐落於濟州島安德。
2010 3月舉辦“明姬詩會”和個人作品展(濟州島法華寺)。書室坐落於仁川。
11月一些水彩書展於濟州島法華寺,名為“北園”的作品展於濟州島藥泉寺。
2011 10月舉辦第二回“明姬詩會”及畫展(濟州島法華寺)

展覽前言

明姬展覽 隨筆

接著, 由僧尼來朗誦Salah Stetie的朋友敘利亞的著名詩人Adonis(1930~)寫的詩“亞魯亞德, 幻想的公主”。這次美術與詩的相遇, 雖然時間不長, 但是餘韻無限。當天在座的尹凡牟敎授感嘆道: 凡俗的愛情詩正如僧尼朗誦的那樣, 通過個人(作者)的形上學, 在這一將寺院變成向大眾敞開的展示會的空間裡, 使藝術能與宗敎發生交流,這就是“聖俗一如”的現場。畫家姜明姬女士的半輩人生都是在海外度過的。她1947年生於韓國大丘,畢業於首爾大學美術系並且取得了碩士學位。與她同歲的同學林世澤是他的丈夫, 他們於1972年來到法國。這對夫婦也是第一對海外留學派畵家。1977年姜明姬於巴黎舉辦第一次個人作品展,此後在蓬皮杜藝術中心舉辦夫妻二人展,70年代他們一直在法國從事創作活動, 以後, 兩人一起回國, 1981年在首爾舊基洞建立了國內最早的私立美術館--首爾美術館。當時, 首爾美術館正式開始介紹包括新具象繪畵在內的西方美術, 又因其企劃了許多有意義的作品展如“有爭議的畫家作品展”而在80年代的韓國美術界留下很深的印跡。以後, 夫婦兩人又離開了首爾。在以後的20多年時間裡, 他們在蒙古、戈壁灘、南美西南端智利的巴塔哥尼亞、南極、堪察加半島、印度、葉門、中國、非洲等世界各個角落留下了自己的足跡。其間, 姜明姬女士以自然為素材, 創造出許多抽象畵作品。以精神的力量和色彩的能量深刻地表現出心像風景。在法華寺的九華樓里展出的100多幅水彩畵和素描作品中可以感受到姜明姬畫家如風一般的週遊世界的旅行日誌和思索的痕跡。
明姬法國都蘭工作室明姬法國都蘭工作室

“北園”,色彩的再創造

薩拉·斯泰蒂埃 (Salah Stétié)
國際美術批評家協會
榮譽主席(黎巴嫩)為了定義物質的原初狀態---比其自身的各種組合更早,比造物主更早---天體物理學家找到了一種形象的出色表達:他們正是稱這---狀態為“原初混沌”。換句話說:一切已在未來之中,但又只是無從分辨的諸要素的一種滾沸狀態。這些物質要素長久處於這種狀態,其命運懸而未決,直到這一時刻來臨:每一要素都通過一種內部和外部的運動,從其它要素中脫身而出,抵達了命名之時,它那與眾不同的名字,它的身份的本質。
明姬明姬
我們無法想像,在宇宙誕生之時,還有比這種被稱之為“原初的”混沌更宇宙化的事物。什麼是它的實體?怎樣構成?密度如何?什麼是它的色彩,如果那裡已經有色彩的話?什麼是它的行為和反應?從它的強悍有力卻又無人在場的情況來想像,什麼是它可能的噴射?什麼又是它的變形和轉化?它的可能性和不可能?它的堅定和絕境?是的,這就是誕生的絕對神秘,無從解釋,也不被解釋,但積極而又活躍,對眼睛而言,如果存在可以看見的眼睛的話,那是彼時:而在此刻,則是燈光前輩喚起的一種意識,如果這樣一種意識能夠出現的話。
談論天體物理學家的“原初混沌”時,其實沿著同樣的脈絡---讓我們叫它脈絡吧---我同時也在談論明姬納夫紀念碑式的畫作《北園》的邏輯:如果只從它的面積來看,它也許是當今世上最巨幅的畫作。多么了不起的技藝壯舉!這幅畫的面積為5米x5米即25米。這是藝術家的一場戰爭,憑藉她對色彩的天賦,也憑藉色彩本身:而色彩作為“原初混沌”,正在大爐內滾佛,正在重新誕生各種光朿,正在細微地綻放,正在決定性地爆炸---所有這些都證明,不僅色彩被重新創造,而且那創造性的和重構性的關係至可能性也被重新創造,從某種意義來說,色彩稜鏡的各個側面,甚至感應得到的色調微妙變化,也被重新創造。明姬這幅強悍有力的,管弦樂般的宏偉巨畫,這座《北園》,模糊了所有方向,是一條有著萬千支流的大河之源,是噴發的火山口,一位大畫家的全部詢問都在其中迸濺,流淌。。。。。。這些詢問直指她的藝術的根本要素---色彩,但也是色彩之間的各種關係,與光,或者與形式---面對這些詢問,有著可能的答案,複雜方程的解決辦法,藝術創造這一重大遊戲的永遠是暫時的抵達。奇蹟在於,我們可以視之為實驗的這幅作品,而它也確實是實驗性的,它是面對著這位極具靈感的韓國藝術家在她生命過程中所能想像到的所有大膽而精美,觀念或形象的作品:奇蹟還在於,在她發動的革命中,這幅作品在其自身中完成,而又關閉於自身,所以,同時地,它對其自身富於未來的,而對其它作品而言,它們將在它身上找到新的出發點。
這幅畫是一件博物館作品(就像德拉克魯瓦或莫奈在不可遏制的創造期的頂峰之作),卻打破了所有博物館之牆。在人類創造的永恆自由空間,它攜著已經贏得的自由,前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