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建平縣政府工作報告

2004年,縣政府同全縣人民一道,在縣委的正確領導下,在縣人大依法監督和政協民主監督下,認真踐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緊緊抓住國家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及省支持遼西北加快發展的有利機遇,開拓進取,真抓實幹,完成了縣十五屆二次人民代表大會確定的工作目標,實現了全縣經濟與社會事業的持續快速發展。預計國內生產總值完成19.6億元,同比增長26.5%,其中一、二、三產業增加值分別完成7.8億元、5.7億元、6.1億元,同比分別增長35.6%、25.8%和16.6%;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8億元,同比增長60%;財政一般預算收入預計完成9000萬元,按可比口徑增長17%;農民人均純收入和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分別達到2250元、4980元,同比分別增長30.8%和10.2%。

基本介紹

  • 中文名:2005年建平縣政府工作報告
  • 時間:2005年
  • 地點:建平縣
  • 主辦方:建平縣政府
所屬區域,報告內容,

所屬區域

報告內容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縣第十五屆人民政府向大會報告工作,請予審議,並請各位政協委員及其他列席同志提出意見。
一、二○○四年工作回顧
  
2004年,縣政府同全縣人民一道,在縣委的正確領導下,在縣人大依法監督和政協民主監督下,認真踐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緊緊抓住國家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及省支持遼西北加快發展的有利機遇,開拓進取,真抓實幹,完成了縣十五屆二次人民代表大會確定的工作目標,實現了全縣經濟與社會事業的持續快速發展。預計國內生產總值完成19.6億元,同比增長26.5%,其中一、二、三產業增加值分別完成7.8億元、5.7億元、6.1億元,同比分別增長35.6%、25.8%和16.6%;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8億元,同比增長60%;財政一般預算收入預計完成9000萬元,按可比口徑增長17%;農民人均純收入和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分別達到2250元、4980元,同比分別增長30.8%和10.2%。
(一)農村經濟持續發展,農業產業化初具規模
以培育特色主導產業為核心,以建設農業園區為載體,以改善農業基礎條件為重點,農業和農村經濟實現了穩定增長,預計完成農業總產值15億元,同比增長37.6%;糧食總產量達到8.3億斤。畜牧大縣建設步伐加快,預計完成畜牧業產值7.6億元,畜牧業人均純收入580元;羊、豬、牛、禽飼養量分別達到89萬隻、65萬頭、5.5萬頭和710萬隻,同比分別增長54.8%、97.6%、70.5%和48.6%;新增大場大戶1800戶;畜禽良種化進程不斷加快,新建和完善羊豬牛改良站點124處;動物防疫工作得到加強,重大疫情防控能力進一步提高。農業園區建設實現新突破,全縣共規劃千畝以上農業園區14個,已啟動7個,初具規模5個;現代生態科技園區一期工程基礎設施建設基本實現了“五通一平”,億興牧業等5戶企業入駐園區,完成投資1.09億元,被省政府確定為省級重點農業園區;深井綠源、星馳牧業、天利德奶牛、綠豐等農業園區也已初具規模。農產品加工業快速推進,雜糧種植面積達70萬畝,新增加工能力5萬噸,年購銷量達25萬噸,朱碌科雜糧加工園區一期工程全面啟動,大連華恩有機食品公司、省農科院研發基地等投資項目入駐園區;馬鈴薯種植面積達20萬畝,新增加工能力5萬噸,總投資1.8億元的遼寧金昌馬鈴薯系列加工項目已經開工。設施農業和稅費農業穩步發展,新建保護地“四位一體”大棚400棟,種植烤菸2.5萬畝,新增食用菌500萬袋。農業標準化生產水平明顯提高,全縣350萬畝耕林草地通過國家環評驗收,被確定為國家無公害綠色有機食品基地;認證有機綠色食品11項。生態環境和農業生產條件進一步改善,完成水土保持綜合治理面積16萬畝、土地整理1.7萬畝、造林17.5萬畝,國家投資1880萬元的白山水庫除險加固工程開工。
(二)民營經濟發展迅速,主導產業拉動明顯
全縣民營經濟預計完成總產值33.5億元,增加值5億元,營業收入31億元,實繳稅金1.49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9%、56.3%、21.9%和55%;全縣個體工商戶發展到15600戶,比上年增加1239戶;從業人員達54819人,比上年增加3726人;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預計完成8億元,同比增長14.3%。主導產業規模迅速擴張,四大主導產業預計完成產值15.3億元,銷售收入15.3億元,實繳稅金1.18億元。陶瓷生產能力突破5000萬平方米;鐵精粉產量達到250萬噸,球團生產能力達到120萬噸;膨潤土產量達到50萬噸;以啤酒、肉食加工、沙棘、揚聲器為主的輕工產業預計完成產值4.57億元。骨幹企業支撐作用明顯,規模以上企業達到50戶,比上年增加20戶,其中銷售收入超億元的達到3戶;年納稅超百萬元的企業達到27戶,比上年增加13戶。陶瓷工業園基礎設施建設速度加快,新修道路兩條,主幹路已鋪設黑色路面,兩條萬伏高壓線路接入園區,投資4400萬元新建的6.6萬伏變電所建成並投入使用;進駐園區企業9戶,11個項目、16條生產線開工建設,完成固定資產投資2.6億元,新瑞德、華源、佳美陶瓷公司相繼投產,新增生產能力3000萬平方米,安置就業1500人。成功舉辦了陶瓷工業園區經貿洽談暨新聞發布會。
(三)對外開放步伐加快,項目建設成效突出
全年共引進招商引資項目193個,比去年增加98個;預計完成引資額7.45億元,同比增長192%;實際利用外資400萬美元,出口創匯380萬美元,同比分別增長23%和58%。依託陶瓷產業,引進項目8個,引資額12230萬元;依託礦產資源加工,引進項目82個,引資額44100萬元;依託農產品加工,引進項目30個,引資額3200萬元。當年引資項目新增產值42880萬元,實現社會效益5368萬元,安置就業5928人。“三個一百”項目工程進展順利,儲備項目169個,計畫投資12.3億元;論證項目117個,計畫投資7.5億元;實施項目214個,總投資8.4億元。牽動力強的大項目顯著增加,在實施項目中,投資1000萬元以上的37個,項目數量、項目質量、項目規模均創歷史最好水平,特別是遼寧金昌馬鈴薯加工、建龍礦業、中興集團、金昌礦業、邳州木業等企業的項目,不僅投資額大、拉動力強,而且有效地接長了部分主導產業鏈條,在提高產業競爭力和實現產業升級方面邁出了可喜的步伐。
(四)財稅金融運行質量顯著提高,支持經濟和社會事業發展能力不斷增強
堅持依法治稅,完善稅收征管措施,強化非稅收入征繳和管理,各項收入進度、質量、增幅和絕對額均創歷史最高水平。國、地稅收入預計分別完成15000萬元、9800萬元,按可比口徑分別增長85.9%和39.2%;預算外收入預計完成5100萬元,形成沉澱財力510萬元。堅持“一保工資,二保穩定,三保建設”的原則,強化支出管理,支出結構不斷最佳化,年度全口徑財政支出預計完成26091萬元。在保證了縣鄉公教人員標準工資按時發放的同時,增發了公教人員及統發範圍內其他人員的滾動工資,補發了鄉鎮公教人員及全額事業單位人員2001年當年拖欠的標準工資及補貼,補發了鄉鎮同範圍內離退休人員2001年以前拖欠的工資及離退休費,統一發放了鄉鎮公教人員取暖費;全年共撥付社會保障、救災濟困、維持穩定等專項支出4899萬元,撥付教育、交通、重點園區等項目建設資金3844萬元,有力地支持了全縣經濟和社會事業發展。按照創建公共財政體制框架的要求,適時調整了縣鄉財政體制,編制了綜合預算,改革了預算外資金管理辦法,明確了政府採購的範圍和標準。各金融單位不斷拓寬融資渠道,積極化解不良資產,有力地支持了縣型號經濟發展。全縣金融機構各項存款餘額預計達31.5億元,各項貸款餘額預計為35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7.5%和10.8%,均創歷史最好水平。
(五)城鄉基礎設施建設步伐加快,城鎮化水平進一步提高
世紀廣場、縣城供水應急工程竣工並投入使用,行政審批中心綜合樓、一號橋改擴建工程開工建設,城區棚戶區改造工程穩步推進,縣城三水源、牤牛河城區段景觀改造項目前期準備工作展開;完成城區商住新建面積10.6萬平方米,新建物業小區4個;維修城區道路12萬平方米。加大城區市容市貌綜合整治力度,制定了《建平縣城區市容環境綜合管理暫行辦法》和《建平縣城區道路交通秩序管理暫行辦法》,城區環境和交通秩序明顯改善;採取市場化運作建成集貿市場和配貨停車場。小城鎮建設快速發展,新增建築面積6萬平方米。公路建設投入資金4093萬元,鋪設油路106.6公里,解決了9個鄉鎮的19個村通油路,是我縣當年鋪設油路里程最長的一年;完成農村公路網路基改造215.2公里;黑水老哈河大橋輔橋建成通車;101線建平段路基改造工程順利完成;國家重點投資項目?——京四高速公路從建平境內通過爭取工作獲得成功。通訊能力不斷提高,行動電話突破8萬部,電話普及率達每百戶75部。
(六)各項改革穩步推進,發展活力明顯增強
企業改革取得較快進展,豐源化工廠、糧油加工廠、食品公司等國營、集體企業依法實施了破產,兩戶供熱企業全部退出國有;撤銷葉柏壽鎮建制,設立了三個街道辦事處;撤銷縣直事業單位60個;鄉鎮事業單位人員競聘上崗工作全部結束;教育布局進一步最佳化,撤併中學1所、小所25所、下伸點34個,新建九年一貫制學校2所;完成了鄉鎮衛生院改革前期工作;農村稅費改革按省政府的統一部署,取消了“三提五統”,免徵了除烤菸特產稅之外的各項農業稅,足額撥付了縣級財政轉移支付配套資金,按時發放了糧食直補資金;農村信用社改革進展順利,完成增資擴股1.6億元,化解不良債務800萬元,均超額完成了市下達任務指標;此外,林業、水利、供銷等產權制度改革也有了新進展。
(七)社會保障體系日益完善,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
全年征繳養老保險金2750萬元、失業保險金270萬元,分別比去年增加1510萬元和23萬元;為6545名企業離退休職工按時足額發放了養老保險金;城鄉低保標準普遍提高,享受低保總人數為22420人,共發放低保金854.8萬元;養老、失業、醫療參保人數分別達25525人、22229人、25000人,城鄉公教人員全部納入醫保範圍;7660人實現了就業和再就業;勞務輸出5萬人。戶有穩定收入項目戶達10.3萬戶,占全縣農戶總數的73%;完成百村扶貧工程30個項目村建設,11605戶得到扶持;實施移民搬遷180戶;完成防氟改水工程52處,49個自然屯5.2萬人吃上標準水;出台並落實了馬場、廿家子等鄉鎮加快發展優惠政策。濟困救災工作紮實開展,全縣機關幹部捐款捐物100餘萬元,共發放救濟款物折合人民幣200萬元,2.5萬人得到救助;下撥轉移支付資金594萬元,救助了城鄉貧困戶、五保戶、現役軍人、老復員軍人;解決了63戶農村貧困戶和殘困戶住房,城鎮解困住房樓投入使用。
(八)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設全面加強,經濟發展環境更加最佳化
實施科技人才戰略,制定了鼓勵科技人才企業有關規定,設立一政府獎勵津貼;實施科技項目68項,其中4項獲市以上科技進步獎,獲得省級科普達標縣稱號。“普九”成果進一步鞏固,輟學率控制在2.4%以內,初升高比率為49.98%,超額完成了高中擴招任務;教學條件明顯改善,改擴建校舍21810平方米,消除危房16345平方米;投資1400萬元建築面積14000平方米的實驗中學二期工程竣工並投入使用;投資3000萬元建築面積25000平方米的職教中心主體工程基本完成。加強了對牛河梁紅山文化遺址、喀喇沁右翼王陵的保護,承辦了市第十屆少兒文化藝術節,舉辦了第十四屆文化藝術節、“海峽兩岸書畫展”及周邊縣市書畫、攝影聯展。在朝陽市第六屆全運會上獲金牌65枚,取得了總分第二名;建平籍運動員秦力子獲第二屆世界散打錦標賽52公斤級冠軍;成功舉辦了第五屆機關運動會。廣播電視“兩網”覆蓋面進一步擴大,城鄉新增有線電視用戶13200戶。完善了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體系,縣疾病控制中心辦公樓投入使用;開展了醫療市場、食品安全、非法采供血等專項整治活動。計畫生育工作不斷強化,人口出生率控制在7.60‰以內,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3‰以內,計畫生育率達98.66%。圍繞“學赤峰、促振興,建平怎么辦”等主題開展各類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全民道德素質明顯提高;軍民共建廣泛深入,連續五年榮獲省級雙擁模範縣稱號。共辦理人大代表建議102件,政協委員提案43件,辦結率達100%。基層主民得到鞏固和發展,圓滿完成了第七屆村民委員會換屆選舉工作,社區工作者競聘和基礎建設全部結束。積極開展平安創建和社會治安集中整治百日會戰等活動,嚴厲地打擊了各種刑事犯罪,社會治安狀況明顯好轉;投資980萬元的看守所和拘留所建成並投入使用。積極開展“四?五”普法和法律援助活動。建立了領導信訪接待日和信訪責任制等制度,及時化解了各種矛盾和糾紛,有效地控制了信訪案件高發態勢。採取了集中整治與長效管理相結合的辦法,對全縣899個鐵礦點和196家選洗加工企業進行了清理整頓,停止了298個礦點非法採礦行為,154家選洗加工企業達到了生產標準,查處涉礦案件68起,礦業秩序明顯好轉。對14戶納稅超百萬元的企業實行掛牌保護,開通了行風熱線,開展了行風建設萬人評活動,實行了視窗單位承諾制和收費標準、收費結果“兩公開”。實施了行政效能監察,制定了政府工作規則。認真貫徹落實《行政許可法》,確認了行政許可項目和實施主體,提高了依法行政水平。
此外,全縣統計、審計、人事、物價、環保、氣象、人防、僑務、外事、宗教、殘聯、檔案、兵役等各項工作也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績。
各位代表,過去的一年,全縣國民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取得了較好的成績。這些成績的取得,飽含著全縣各級幹部、各族人民的智慧、心血和汗水。在此,請允許我代表縣第十五屆人民政府向辛勤工作在各條戰線上的廣大幹部、工人、農民和知識分子致以崇高的敬意!向積極參與地方經濟建設、維護社會穩定的中省市直各單位、駐軍部隊、武警官兵和政法幹警表示親切的慰問!向熱情支持政府工作的各位代表、各位委員和社會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謝!
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必須清醒地看到,全縣經濟和社會事業發展還存在一些深層次矛盾和問題。一是農業產業化水平不高,農產品深加工能力不強,農民收入增長不快;二是工業經濟規模還較小,重點骨幹企業牽動力還不大,還沒有跳出資源型的圈子;三是財政金融面臨的困難較多,財政收入的不穩定性和不確定性仍然存在,對經濟和社會事業發展的支持力不強;四是社會保障體系還不完善,部分城鄉民眾生活水平還有待提高,就業和再就業壓力較大;五是各項改革工作開展得不平衡,推進速度還不快;六是個別部門全局意識和服務意識不強,部分幹部工作作風不紮實等。這些矛盾和問題,需要我們在今後的工作中認真加以解決。
二、二○○五年政府工作主要任務
各位代表,2005年是全面完成“十五”計畫的最後一年,是振興建平老工業基地的關鍵一年。在新的一年裡,縣政府將全面落實科學的發展觀,貫徹統籌城鄉發展的方略,按照縣委十二屆五次、六次全體(擴大)會議確定的指導思想、工作目標及主要措施,以只爭朝夕、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艱苦創業、追求卓越的發展信念,腳踏實地、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堅定不移地實施“三大”戰略,堅持不懈地推進“三化”進程,扎紮實實地建設“四個大縣”,走工業帶動、多業並舉、城鄉一體、協調發展的道路,努力構築和諧建平。2005年主要奮鬥目標是:全縣國內生產總值計畫實現22.9億元,增長17%,力爭增長30%,其中一、二、三產業增加值分別實現8.2億元、7億元和7.7億元,分別增長5.1%、22.8%和26.2%;固定資產投資計畫實現10億元,增長25%,力爭增長50%;財政收入計畫實現10350萬元,按可比口徑增長15%;農民人均純收入計畫達到2565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計畫達到5480元,分別增長14%和10%。
(一)強化項目支撐,主入招商引資,努力提高對外開放水平
牢固樹立招商引資是全縣經濟工作生命線和根本出路的發展觀,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擴大對外開放。計畫引進域外資金5億元,實際利用外資400萬美元,出口創匯350萬美元,新增外商投資和創匯企業各3家。充分利用我縣特色資源優勢,用好、用活、用足國家、省、市有關政策,採取市場化運作、多元投入、上下聯動等措施,多渠道引進、爭取項目,全年投資1000萬元以上的項目要完成20個以上。全力推進“三個一百”工程,儲備項目抓包裝、抓推介,實施項目抓投入、抓進度,竣工項目抓生產、抓管理。加大項目前期投入,縣財政將拿出200萬元用於項目建設,對牽動力強、發展潛力大、市場前景好、附加值高且聘請有資質單位設計的項目,由縣財政承擔50%的設計費。圍繞重點產業、各類園區、基礎設施、社會事業等重點項目,通過組團招商、網上招商、以節招商、以商招商、定向招商等方式,有選擇、有目標、有針對性地開展好域內外招商活動。同時,積極鼓勵地方企業再改造、再投入、再擴張,激活民間資本,鼓勵全民創業。對地方企業新增固定資產投資超500萬元的改擴項目,同樣享受招商引資政策。進一步最佳化和改善發展環境,繼續實行收費標準、收費結果“兩公開”和重點企業掛牌保護制度。嚴肅懲處吃、拿、卡、要等“三亂”行為,從嚴從快打擊各種擾外、排外、欺外的治安犯罪活動。加快行政審批服務中心建設,完善”一站式“辦公和“一條龍”服務,簡化辦事程式,提高工作效率。開通企業求助電話,建立域外企業與政府聯繫綠色通道,營造全新、快捷的政策環境和服務環境。
(二)做大做強支柱產業,著力培育骨幹企業群,努力提高工業化水平
以培育主導產業、骨幹企業群和園區建設為重點,強力推進民營經濟發展,努力提高工業經濟在全縣經濟中的比重。計畫實現民營經濟總產值38億元、營業收入36.6億元、實繳稅金1.7億元,分別增長13.4%、18.1%和14.1%;計畫實現工業總產值21.7億元、增加值5.9億元,分別增長24%和27.7%。著力培育支柱產業,依託資源優勢和產業優勢,突出抓好規模擴張、產品精深加工,把接長產業鏈條、提高產業競爭力、實現產業升級作為主攻方向,實現提速、提質、提效相統一。陶瓷產業年生產能力要突破1億平方米,通過市場化運作建成陶瓷批發市場;膨潤土產量要達到60萬噸以上,力爭使三分之一的原料進行精深加工;鐵精粉產量穩定在250萬噸,力爭使二分之一以上的鐵精粉進行深加工;啤酒、豬肉製品、木材加工、馬鈴薯澱粉等輕工主導產品,要通過嫁接改造,最大限度地接長產業鏈條。著力培育和壯大骨幹企業及骨幹企業群,規劃以上企業要達到60戶,銷售收入超2億元的達到2戶以上,超億元的達到5戶以上,超1000萬元的達到30戶以上,納稅超百萬元的達到35戶。形成以華源、佳美、新瑞德、正新、金正、大世紀等企業為龍頭的陶瓷產業骨幹企業群,以中興集團、金昌集團、建龍礦業為龍頭的鐵精粉產業骨幹企業群,以唯科東明、南化紅山為龍頭的膨潤土產業骨幹企業群,以松林集團、江泉肉聯、神興公司為龍頭的輕工產業骨幹企業群,以遼寧金昌馬鈴薯深加工、製糖公司、華恩雜糧、億興牧業、邳州木業為龍頭的農產品加工業骨幹企業群。加大陶瓷工業園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儘快完善水、電、路等配套工程;當年建設陶瓷生產線20條,形成生產能力5000萬平方米;引進先進技術,提高產品檔次和質量;加快釉料、包裝、零配件等關聯項目的建設步伐,儘快形成整體競爭力和產業集聚效應。牢固樹立“民營”為主的思想,健全和完善加快發展民營經濟的各項政策措施,搞好服務和協調,對民營經濟在政治上給予信任,在政策上給予優惠 ,在服務上給予方便,在發展上給予幫助,在權益上給予保障,切實提高企業家的政治地位和社會地位,促進民營經濟上規模、上水平、上檔次。
(三)著力培育特色主導產業,加快龍頭企業建設步伐,努力提高農業產業化水平
堅持以市場為導向,以“5545”工程建設為載體,以培育壯大產業龍頭為重點,以設施農業、加工農業、品牌農業、創匯農業為主攻方向,運用工業化理念,推進農業產業化進程,全力構築具有建平特色的現代農業產業格局。大力發展特色農業,突出抓好畜牧業這個農村經濟第一主導產業,計畫實現畜牧業總產值8.4億元,羊、豬、牛、禽飼養分別達到90萬隻、70萬頭、7萬頭、800萬隻,新增大場大戶1800戶;提高畜禽良種化水平,新建豬、牛、羊改良站點130個。保護地繼續推廣“四位一體”模式,調整棚內結構,必保建成大棚2000棟。搶抓國家菸草改革重組機遇,大力發展烤菸產業,種植面積力爭突破3萬畝,產量達10萬擔以上,跨入全國26個重點基地縣行列。甜菜種植面積達10萬畝以上,積極採取有效措施逐步解決拖欠農民甜菜款問題。新增食用菌500萬袋。大力發展無公害、綠色、有機農產品生產,加快認證速度,提高農業標準化生產水平。做強雜糧和馬鈴薯產業,引進推廣優良品種,搞好精深加工,雜糧年購銷量達30萬噸,實現產值6億元;加快朱碌科雜糧加工園區建設,入駐企業10戶以上,完成投資2000萬元。馬鈴薯植薯繁育基地擴大到1萬畝,推廣套用面積5萬畝,種植面積25萬畝,總加工能力達到15萬噸以上;完成遼寧金昌馬鈴薯深加工項目一期工程,盤活太平食品馬鈴薯加工項目。加快農業園區建設進程,現代生態科技園區在繼續完善基礎設施建設的同時,擴大億興牧業、聖豐牧業等5戶已入駐園區企業生產規模,力爭實現效益翻番;加快邳州木業高密度板等新建項目建設速度,爭取早日投產達產;通過招商引資,引進1—2個具有一定輻射力和牽動力的農產品深加工項目。神興現代農業園區、深井綠源生態園區、八家木材加工園區、熱水天利德奶牛園區等已開工建設的園區,要加快項目引進和建設速度。其它已完成規劃的千畝以上農業園區要儘快實施,爭取早日開工建設。加快市場建設步伐,抓好朱碌科雜糧、萬壽果蔬禽蛋、黑水大牲畜和熱水葵花籽四大市場,完成小塘肉羊市場建設;壯大經紀人隊伍,發展各類經紀合作組織,進一步拓寬農副產品銷售渠道。繼續改善生態環境和農業生產條件,以退耕還林、荒山造林和低產林改造等工程造林為主,植樹造林17萬畝,種草4萬畝;積極爭取土地整理項目,整理土地2.4萬畝;完成水土保持綜合治理面積16萬畝,農業園區和重點產業項目配水30處;全面完成白山水庫除險加固工程。
(四)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完善城鄉服務功能,努力提高城鎮化水平
牢固樹立經營城市理念,通過土地置換和行政資源整合,完成行政審批中心、會務中心、四星級賓館、縣醫院改建工程;通過出讓冠名權、完成人民路綠化、亮化、美化工程;推進城區棚戶區改造進程,完成一號橋改擴建任務;做好縣城三水源、牤牛河城區段帶狀景觀等重點項目的論證工作併力爭年內予以啟動;擴大城區居民巷道黑色路面鋪設面積,增加城區公廁數量,新增綠化面積5.6萬平方米。鞏固省級文明縣城創建成果,加大市容市貌綜合整治力度,加強城市綜合執法隊伍建設,努力改變城區環境;改變葉鐵地區市容市貌管理方式,實現城區管理一體化。堅持科學規劃、布局合理、突出特色的原則,以規劃為先導,以培育主導產業和園區建設為依託,落實小城鎮發展優惠政策,加快小城鎮建設步伐,新增建築面積6萬平方米以上。繼續完善“五縱五橫”公路主骨架,全面完成101線建平段拓寬改造任務,打通小葉線南出口並鋪設黑色路面;做好朝赤高速公路建設前期準備和物流中心項目爭取工作。加強生態環境保護,鞏固國家生態示範區建設成果。
(五)加強財源建設,最佳化支出結構,努力提高財政保障水平
以增收節支為重點,以確保縣鄉公教人員工資正常發放為目標,大力培植財源,規範收支行為,提高財政對經濟和社會事業發展的支持能力。大力發展縣域經濟,擴大民營經濟規模,培植主體財源;依託優勢資源,扶持主導產業和重點企業發展,壯大骨幹財源;加強重點園區建設,加快項目建設速度,發展後續財源;把握國家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和省支持遼西北加快發展政策,爭取上級資金2000萬元,增加補充財源。加大依法治稅力度,落實稅收目標責任制,抓住重點稅種,管好零散稅收,切實做到應收盡收。國、地稅收入計畫分別實現16000萬元、11500萬元,按可比口徑均增長15%;加強非稅收入管理,嚴格執行“收支兩條線”政策,預算外收入實現5500萬元,形成沉澱財力550萬元;規範土地出讓,盤活土地資產,國有土地出讓金入庫2000萬以上;強化水資源費、農拖費征繳,力爭完成1000萬元。進一步最佳化支出結構,保證縣鄉公教人員工資正常發放,重點安排社會保障、扶貧救災等資金,加大對科技、教育、基礎設施建設等社會事業投入,確保各部門爭取資金全部撥付到位。按照創建公共財政體制框架要求,完善綜合預算,做好部門預算試點;完善縣鄉財政體制,確定合理的縣對鄉獎勵政策,制定科學的轉移支付資金管理和使用辦法;規範政府採購行為,完善核算管理體制,改革取暖費管理辦法;加快兌現拖欠公教人員工資速度,積極研究和解決鄉鎮事業人員“兩險”問題;加大財力整合力度,集中資金支持重點園區、重點產業、重點項目建設,放大財力效應,提高資金使用效益。按時兌現招商引資獎勵政策。
(六)加大扶貧開發力度,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努力提高人民民眾生活水平
加大養老保險金和失業保險金征繳力度,確保企業離退休人員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擴大城鄉低保覆蓋面,實行動態管理,做到應保盡保;擴大機關事業保險、失業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參保範圍。拓展勞務輸出渠道,加強職業技能培訓,落實就業和再就業各項優惠政策,提高社會就業率。高度重視安全生產工作,嚴防重大事故發生,確保人民民眾的生命財產安全。突出抓好戶有穩定收入項目,使全縣人均收入1500元以下的農戶占農村總戶數比率下降到20%以下;圍繞主導產業,突出抓好產業化基地村和扶貧龍頭企業建設,拓寬農民增收渠道。進一步加大對馬場、廿家子等7個鄉鎮的扶持力度。動員全社會力量參與扶貧濟困,保障城鄉貧困民眾的基本生產生活。繼續深入貫徹中央1號檔案精神,落實農村稅費改革政策,防止農民負擔反彈。
(七)加強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設,加快發展社會各項事業,努力提高社會協調發展水平
深入實施科技人才戰略,引進先進技術,推廣科技成果,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勞動者素質,發揮科學技術第一生產力在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的巨大推動作用;繼續做好一村一名大學生派遣工作。鞏固“普九”成果,擴大高中規模,改擴建校舍10000平方米,消除危房6000平方米,完成職教中心建設;搞好教育布局調整,撤併國小10所,建寄宿制學校3所,建九年一貫制學校2所;整合蒙中、聾啞學校、三高中等教育資源;積極鼓勵、支持、發展民辦教育。建立和完善疾病防控體系和醫療救治體系,不斷提高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能力;做好農村合作醫療試點工作。繼續嚴格執行人口與計畫生育政策,抓好少生快富聯合體工程建設。提高廣播電視“兩網”覆蓋率。保護開發喀喇沁右翼王陵,發展壯大文化產業。廣泛開展民眾性體育活動,舉辦首屆全民運動會。深入開展精神文明創建活動,提高全縣人民思想道德素質,促進城鄉精神文明建設再上新台階。自覺接受人大依法監督和政協民主監督,認真辦理人大代表建議和政協委員提案。深入開展平安創建和“四?五”普法活動,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嚴厲打擊各種刑事犯罪和“法輪功”等邪教組織。加強社區建設,充分發揮其在發展經濟、服務居民、城市管理、維護穩定中的作用。堅持信訪包案和信訪責任制度,認真做好民眾來信來訪和重大信訪案件排查、調解、處理工作,維護社會穩定。穩步推進其它各項改革,加快國有、集體企業資本退出步伐,年底前國有資本要全部從競爭領域退出;搞好縣直事業單位事轉企和人員聘任、分流工作;以出售為主,積極推進鄉鎮衛生院改革;全面放開城市供水、供氣、供熱、環衛、市政和公共運輸等行業市場;按照“依法、自願、有償”的原則,推動土地使用權流轉;加快林業、水利、供銷等產權制度改革,推進民營化進程。
(八)堅持執政為民,推進依法行政,努力提高政府施政水平
建設親民政府。堅持以人為本,把民眾呼聲作為第一信號,把民眾需要作為第一選擇,把民眾滿意作為第一標準,竭盡全力為民眾多辦事、辦實事、辦好事。把主要精力放在深入基層、深入實際、深入民眾上,認真解決涉及民眾利益的實際問題,把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相信民眾,尊重民眾,依靠民眾,站在民眾的立場上思考問題,提高凝聚力和親和力,讓政府工作得人心、暖人心、穩人心。
建設務實政府。以發展為第一要務,大力弘揚“三風”,爭做“四個表率”,牢固樹立科學發展觀,遵循經濟規律、市場規律和自然規律,完善決策機制,提高政府科學決策和民主決策水平。堅持重實際、說實話、辦實事、求實效,不搞形式主義,不做表面文章。把握工作重點,強化責任落實,明確工作標準,加強督促檢查,形成人人高效率、事事快節奏、件件求實效的良好政風。
建設法制政府。認真貫徹落實《行政許可法》,加強行政執法主體建設,避免多頭執法和無主體執法。規範具體行政執法行為,妥善解決重實體輕程式、越權執法和行政不作為等問題,做到行使權力有法可依,管理程式公開透明,提供服務便民快捷。突出抓好法制宣傳和培訓,加強執法監督,推行行政執法責任追究制度。切實轉變政府職能,學會運用經營的理念、競爭的規則、調控的手段開展工作,努力提高政府施政能力和駕馭市場經濟能力。
建設廉潔政府。堅定不移地開展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常修從政之德,永葆律己之心,勤思貪慾之害。加強廉政教育,引導政府公務員正確對待權力、地位和利益,正確使用管人、管事、管財等方面的權力,一心一意為人民謀利益。認真執行廉潔自律各項規定,完善各項監督、約束、防範機制,從源頭上堵塞行政過程中的腐敗行為,以清正廉潔的浩然正氣,塑造政府對人民高度負責的全新形象。
各位代表,加快發展是形勢的需要、時代的強音,建設小康是人民的期盼、政府的職責。讓我們高舉“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偉大旗幟,在縣委的正確領導下,大力弘揚“團結、誠信、拼搏、爭先”的建平精神,以前所未有的鬥志、前所未有的舉措、前所未有的幹勁,勵精圖治,開拓創新,儘快實現振興建平老工業基地的宏偉目標,讓建平的經濟更具實力,讓建平的發展更具活力,讓建平的形象更具魅力,讓全縣人民早日過上和諧、富裕的幸福生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