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桂林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基本介紹

  • 中文名:2004年桂林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 地點:桂林市
  • 時間:2004年
  • 性質:統計公報
2004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全市各族人民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六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按照科學發展觀和自治區黨委,自治區人民政府關於經濟發展“三突破”的工作部署及市委二屆三次全會的要求,緊緊抓住西部大開發、南博會議和加快發展泛珠江三角經濟區的機遇,紮實工作,開拓進取,克服了嚴重乾旱和電力緊缺等困難,全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取得了一系列新成就。主要指標完成或超額完成市人大二屆三次會議和自治區“三突破”確定的各項預期目標,主要經濟指標增幅創1998年以來的最好水平,結構調整取得新進展,經濟活力進一步增強,社會各項事業全面發展,人民生活繼續改善。
一、綜合
全市國民經濟快速發展。初步核算,2004年桂林市生產總值(GDP)突破400億元達到457.86億元,比上年增長13.1%,增速快於上年3.3個百分點,高於2004年年初制定的預期增長目標3.1個百分點。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18.82億元,增長7.1%;第二產業增加值170.28億元,增長17.5%;第三產業增加值168.76億元,增長13.4%。全市人均GDP9303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12.3%。全社會勞動生產率17005元,比上年提高12.4%。三次產業結構進一步最佳化,第一、二,三產業占GDP的比重分別為26.0%、37.2%和36.8%,第一和第三產業所占比重分別比上年下降1.2和0.5個百分點,第二產業比重提高1.7個百分點。
非公有制經濟不斷發展壯大。初步核算,2004年非公有制經濟創造增加值206.36億元,同比增長19.9%,增幅高於全市6.8個百分點,快於公有制經濟11.9個百分點;非公有制經濟占全市GDP的比重由上年的42.1%提高到2004年的45.1%;非公有制經濟對全市經濟成長的貢獻率為64.5%,比上年提高15.0個百分點。對全年GDP增長貢獻8.4個百分點。
企業景氣指數高位運行。據企業景氣調查,四季度企業景氣指數為108.5,八大行業全面進入景氣區間,企業家信心指數為113.5。從全年走勢看,各季度景氣指數均在較好景氣區間運行,表明我市微觀主體對巨觀經濟運行和自身發展趨勢持續看好。
市場物價上升較快。全年市區居民消費價格總指數104.0點,比上年上升4.0%。分類價格指數有升有降,其中食品價格上升10.9%,菸酒下降4.1%,衣著下降5.4%,家庭設備下降2.9%,醫療保健下降1.4%,交通通訊下降3.0%,娛樂教育下降0.3%,居住上升6.2%。市區商品零售價格總指數為103.7點;比上年上升3.7%。
2004年國民經濟運行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是:全市經濟總量尤其是工業總量仍然偏小,產業結構不盡合理,就業和再就業壓力較大,財政收支矛盾較為突出,煤電油供應緊張狀況沒有根本緩解,資源約束繼續趨緊。
二、農村經濟
2004年,各級黨委和政府認真貫徹落實中央1號檔案及一系列支持農業特別是糧食生產的政策措施,極大地調動了廣大農民的生產積極性,農業生產出現了多年來少有的好形勢。全年農作物總播種面積77.97萬公頃,比上年增長1.9%。其中糧食作物播種面積38.72萬公頃,增加0.95萬公頃,增長2.5%,占全部農作物播種面積的49.7%,所占比重上升0.3個百分點。主要農產品產量全面增產。全年糧食總產量198.29萬噸,增長4.8%,扭轉了近五年來糧食產量不斷下滑的局面,其中穀物產量176.59萬噸,增長4.9%。油料總產量9.76萬噸,增長7.8%;蔬菜總產量336.45萬噸,增長3.3%;水果產量151.68萬噸,增長14.6%。林業生產繼續發展,全年造林面積5285公頃。牧業生產繼續保持良好發展勢頭。全年生豬出欄488.25萬頭,比上年增長9.6%;家禽出欄6624萬隻,增長18.2%;肉類總產量44.45萬噸,增長7.0%。漁業生產平穩發展。水產品產量8.83萬噸,增長6.4%。全年農林牧漁業總產值175.03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增長8.5%。
農村鄉鎮企業穩步發展。全年鄉鎮企業實現增加值64.40億元,增長15.1%;實交國家稅金6.64億元,增長14.0%。
農業生產條件繼續改善。年末農業機械總動力192.07萬千瓦,比上年末增長9.7%;全年農村用電量3.72億千瓦小時,增長3.7%;農用化肥施用量(按實物量計算)57.60萬噸,增長3.0%;農用塑膠薄膜使用量1941噸,增長2.1%;農藥使用量(按實物量計算)6736噸,增長0.2%。年末實有耕地面積26.13萬公頃,比上年末減少0.01萬公頃;農田有效灌溉面積22.13萬公頃。
三、工業和建築業
工業經濟呈現出加速發展的良好態勢。2004年,市委、市政府積極推進工業重點發展戰略,採取引資嫁接,資產重組,上市融資,破產退出等形式,成功地實施了一批國有企業的產權制度改革,工業經濟呈現出近年來少有的加速發展的態勢。2004年全部工業增加值135.87億元,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68.55億元,分別比上年增長17.8%和22.1%。其中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增長1.9%,集體企業增長8.6%,股份制企業增長29.8%。
工業經濟結構進一步最佳化。非公有制工業快速增長,成為工業經濟加速增長的主動力。在規模以上工業中,非公有制工業增加值46.53億元,增長32.9%,非公有制工業對規模以上工業增長的貢獻率為89.1%,拉動規模以上工業增長19.6個百分點。高新技術工業繼續保持強勁增長態勢。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中,高新技術工業增加值13.05億元,增長22.6%,增幅高於全市規模工業0.5個百分點,對全市規模工業增長的貢獻率為16.0%。重工業大幅增長。在規模以上工業中,重工業增加值41.33億元,增長29.2%,增幅高於輕工業16.6個百分點。重點行業支撐作用進一步增強。初步統計,2004年飲料製造業增加值增長26.8%、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製造業增長30.7%、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增長93.7%、有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增長49.5%、通用設備製造增長32.5%、專用設備製造業增長30.4%、儀器儀表及文化辦公用機械製造業增長43.4%,上述七個行業增加值占規模工業的34.9%,對全市規模工業增長貢獻率達45.5%,拉動規模工業增長10.0個百分點。出口拉動作用有所增強。初步統計,2004年規模工業出口交貨值20.99億元,同比增長48.9%,高出工業銷售產值增幅24.3個百分點,對工業品銷售產值增長的貢獻率為17.6%,拉動工業銷售產值增長4.3個百分點,帶動規模工業總產值增長4.3個百分點。工業經濟總體效益繼續好轉。全年規模工業實現銷售收入195.83億元,比上年增長25.4%;企業盈虧相抵後實現利潤11.19億元,增長59.2%;實現利稅總額24.03億元,增長32.9%;企業虧損面為23.7%;工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達134.4點,比上年提升17.4個百分點。建築業快速發展。全年完成建築業增加值34.41億元,比上年增長16.1%。全年施工單位工程4166個,比上年增加1022個;房屋建築施工面積637.91萬平方米,增長5.2%;房屋竣工面積244.95萬平方米,增長6.9%。
四、固定資產投資及房地產業
2004年,市委、市政府提出了“抓投入、上項目”的工作思路,深化投資體制改革,推進投資結構調整,取得了明顯成效,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出現高速增長的態勢。初步統計,2004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46.90億元,增長32.3%,增幅創1998年以來的新高。其中城鎮固定資產投資119.02億元,同比增長30.1%。在城鎮固定資產投資中,基本建設投資完成57.68億元,增長37.6%;房地產開發投資35.14億元,增長33.9%;更新改造投資16.05億元,增長20.8%。從經濟類型看,國有經濟投資40.88億元,增長2.6%,集體經
濟投資5.76億元,下降22.0%。非公有投資100.26億元,增長57.0%。非公有投資占全社會投資的比重由上年的57.5%上升到68.2%,提升了10.7個百分點。
房地產開發投資繼續保持強勁增勢。全年商品房施工面積556.94萬平方米,比上年增長37.5%,其中年內新開工面積259.64萬平方米,增長14.9%。商品房銷售面積138.13萬平方米,銷售額24.77億元;分別增長31.3%和10.5%。其中個人購置商品房24.34億元,增長16.3%,占全部商品房銷售額的98.3%,所占比重比上年提升4.9個百分點。年末商品房空置面積28.82萬平方米,比上年末上升13.6%。
五、交通運輸和郵電通信業
交通運輸和郵電通信業繼續保持較快增長。全年交通運輸倉儲郵政業實現增加值29.90億元,比上年增長18.2%,增幅提高7.4個百分點。全年完成全社會貨運總量1580萬噸,比上年增長14.0%。其中鐵路162萬噸,增長21.5%;公路1410萬噸,增長13.6%。全社會客運總量5004萬人次,比上年增長26.7%。其中鐵路236萬人次,增長19.2%;公路4436萬人次,增長26.5%。全年新增公路里程43公里。
全市郵電業務總量(按可比價格計算)13.60億元,比上年增長31.4%。其中郵政1.55億元,增長3.2%;電信12.05億元,增長36.1%。年末固定電話網容量116.14萬門,增長14.6%。年末固定電話用戶92.65萬部,增長21.5%,新增固定電話用戶16.61萬戶。年末行動電話用戶97.11萬戶,增長31.2%,新增行動電話27.65萬戶。全市每百人擁有固定電話18.76部,其中市區59.6部,分別比上年末增加3.2部和10.2部。年末計算機網際網路用戶8.42萬戶,比上年末增長33.0%。
六、國內貿易
在城鄉居民收入持續較快增長以及消費結構快速升級的刺激下,消費需求不斷攀升。按新口徑統計,2004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20.75億元,增長15.8%,增幅比上年提升5.3個百分點。分地域看,市區零售額64.52億元,增長17.9%;各縣合計零售額56.23億元,增長13.4%,呈現了城鄉市場共同繁榮的喜人景象。分經濟類型看,國有經濟零售額13.97億元,增長4.6%;集體經濟7.03億元,下降62.6%。以個體為主的其他經濟類型得到快速發展,實現零售額99.75億元,比上年增長38.4%,增幅比上年提升22個百分點,其市場份額由2003年的69.1%提高到2004年的82.6%,提升了13.5個百分點。餐飲業強勁增長,實現零售額24.01億元,增長31.5%。經營網點布局和業態結構進一步調整,規模不斷擴大,服務質量進一步提高。年末億元市場5個,商品成交額達10.46億元,比上年增長31.3%。城鄉居民消費層次不斷提升,消費結構有所變化。從限額以上貿易企業銷售的商品分類看,消費亮點明顯。金銀珠寶、石油及製品、通訊器材、體育娛樂用品、書報雜誌等類消費持續升溫,其零售額同比分別增長15.1%、35.9%、48.2%、55.7%和132.3%。
七、旅遊業和對外經濟
2004年,旅遊業強勁恢復,接待國內外遊客再創新高。全年接待國內外旅遊人數1111.43萬人次,比上年增長30.1%。其中國內旅遊人數1030.66萬人次,增長27.3%;海外旅遊人數80.77萬人次,增長81.3%。全市旅遊業實現旅遊總收入50.14億元,比上年增長44.7%,其中國內旅遊收入34.52億元,增長35.9%;海外旅遊收入15.62億元,增長68.7%。
2004年,外貿進出口快速增長,總額首次突破3億美元。據海關部門統計,全市進出口總額3.59億美元,同比增長38.9%,其中:進口1.19億元,增長24.9%,出口2.40億元,增長50.2%。全年新批外商投資企業63個;契約外資額1.08億美元,增長47.0%;實際利用外資0.25億美元,下降60.4%。
八、金融和保險業
金融運行平穩,金融機構各項存、貸款繼續增長。2004年末金融機構各項存款餘額471.52億元,比年初增加56.74億元,增長13.7%;其中城鄉居民儲蓄存款319.27億元,增長12.9%;企業存款104.31億元,增長11.3%。各項貸款餘額280.30億元,比年初增加34.89億元,增長14.2%。其中中長期貸款107.12億元,增長24.9%;短期貸款133.45億元,下降1.7%;個人消費貸款達到44.05億元,增長22.7%。金融機構現金回籠增加,全年現金收入1498.88億元,現金支出1468.05億元,分別比上年增長20.6%和19.8%;
收支相抵貨幣淨回籠30.84億元,比上年多回籠13.72億元。
保險事業迅速發展,保險意識普遍提高。2004年末承保額1947.55億元,比上年末增長7.0%;全年保費收入9.2l億元,比上年增長17.9%;其中財產保費收入2.13億元,增長12.9%;壽險保費收入7.08億元,增長38.7%。全年已決賠款1.29億元,增長18.0%。其中財產險賠付額0.95億元,增長15.5%;壽險賠付額0.34億元,增長25.8%。
九、教育和科學技術
教育體制改革進一步深化,教育質量不斷提高。年末全市共有普通中學321所,比上年減少16所;專任教師1.64萬人;在校學生21.12萬人,比上年減少1.45萬人。國小1685所,比上年減少40所;專任教師1.96萬人;在校生31.17萬人,比上年減少2.58萬人。全市各類幼稚園335所,在園幼兒7.28萬人。全市國小入學率達99.44%,國小畢業升國中比例為99.94%,國中畢業升高中比例為65.81%,分別比上年提高0.18、2.15和8.51個百分點。社會辦學繼續發展,年末社會力量舉辦的各類學校55所,比上年增加l所;在校學生2.10萬人,比上年增加0.54萬人。
科技事業穩步發展。全市科技三項費用0.13億元;增長18.2%,組織實施科技項目190項,其中107個科技項目被列入國家和自治區各類科技專項計畫,市級83項。全年科技成果33項,有22個項目獲獎。獲自治區科技進步獎20項,市級22項。技術市場快速發展。年內技術契約登記64項,比上年增加46項,契約成交額897.87萬元,為上年的2.08倍。全年受理專利申請498件,比上年增加66件。
十、廣播電視、文化、衛生、體育
廣播電視事業蓬勃發展,文化事業日益繁榮。桂林廣播電台日播出時間37小時,廣播人口覆蓋率93.85%。桂林電視台日播出時間(市區)55小時,全市電視人口覆蓋率96.16%。年末公共圖書館13個,總藏書量260萬冊;綜合性博物館4個;文化、藝術館18個;藝術表演團體17個,國內演出場次4209場,文藝組團出訪3次。
衛生事業穩步發展,疾病預防控制工作不斷增強。年初在各地暴發的“禽流感”疫情中,桂林始終保持零病例。全市共有各類醫療衛生機構(含診所、衛生保健所等)1441個,床位數11815張。其中醫院57個,床位8214張;衛生院141個,床位2371張,其中中心衛生院33個,床位1186張;鄉(鎮)衛生院108個,床位1185張。衛生技術人員l6522人,其中執業醫師(含執業助理醫師)7142人,註冊護士6098人。市、縣13個防疫站中有12個通過了計量認證。
體育事業成績顯著。全年向上級單位輸送運動員67人。在國際和國內比賽中獲金牌35枚,銀牌23枚,銅牌12枚,金、銀牌分別比上年多7枚和9枚。體育基礎設施的不斷改善,較大地提高了我市舉辦和承辦各項體育賽事的能力。成功舉辦了四國男子足球賽、全國田徑大獎賽、全國藝術體操冠軍賽、全市首屆運動會等大型賽事。
十一、環境保護
環境保護工作取得新成績,首次被評為“全國十大最有魅力城市”。市區飲用水源水質全年平均達標率為98.88%;城市水功能區達標率繼續保持100%;空氣中的二氧化硫年日平均值為0.035毫克/立方米,二氧化氮年日平均值為0.027毫克/立方米;大氣可吸入顆粒物年日平均值為0.046毫克/立方米。市區區域環境噪聲年平均值53.3分貝,比上年降低0.3分貝;交通幹線噪聲年平均值67.8分貝。
全年完成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186項,比上年減少12項;審批建設項目1383項,其中市區895項,分別比上年減少359項和126項。全年煙塵控制區覆蓋率繼續保持100%。
十二、人口與人民生活
人口自然增長繼續得到控制。全年人口出生率7.68‰,比上年上升0.62個千分點;死亡率3.71‰,上升0.52個千分點;人口自然增長率3.98‰,上升0.11個千分點。年末總人口493.88萬人,比上年末增加3.4l萬人,其中市區人口72.16萬人,增加l.16萬人。
城鄉居民收入繼續增加,人民生活進一步改善。全市在崗職工年平均工資13938元,比上年增長13.5%。城鎮登記失業率為3.9%,比上年減少0.1個百分點。年內新增城鎮就業人數3.58萬人,比上年增加0.74萬人。全市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149元,人均消費性支出5933元,食品支出占消費性支出的比重(恩格爾係數)為41.06%。全市農民人均純收入2638元,比上年增長12.1%。
註:
1、桂林市生產總值、各產業增加值、農業總產值絕對數按當年價格計算,增長速度按可比價格計算。
2、本公報所使用的數據為初步統計數,正式數以統計年鑑為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