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的成就

20世紀的成就

20世紀的成就,指的是汽車工業開始使用流水裝配線,1975年乙太網,1980年基因轉變

基本介紹

技術成就,綜合,電氣化,汽車,飛機,供水,電子,X射線,收音機和電視,農業機械化,計算機,電話,空調和製冷,高速公路,宇宙飛船,網際網路,核能與核技術,航天和空間技術,信息技術的發展,70年代,80年代,90年代,醫學成就,抗生素,X射線,人工胰島素,精神病藥物,心臟病藥物,疫苗,器官移植,愛滋病藥物,脫氧核糖核酸(DNA),試管嬰兒,診斷技術的進步,螺旋體和病毒的發現,立克次體和立克次體病,生物化學和維生素,對內分泌的認識,治療學的化時代進步,精神病學,分子生物學,免疫學,醫學倫理學的建立,醫學模式的轉變,物理學成就,相對論,量子力學,基本粒子物理學,

技術成就

綜合

汽車工業以及其他工業開始使用流水裝配線。這種大規模的生產使商品價格降低,產出更多。汽車也因此成為重要的交通工具太空飛行器的發明讓世界變小了。宇航器則帶領人們向宇宙邁進,對宇宙進行的探索讓我們更了解地球以外的世界。 電台、電視及電影等大眾傳媒的普及為人類帶來巨大影響,它們娛樂大眾,同樣可以傳播各種政治信息。 殺蟲劑、化學肥料的發明大大提高了農業產值,也帶來的新的環境污染。 在基礎物理學領域內的重大發現,例如相對論和量子物理學為人類帶來了核武器核動力及雷射的發明。 宇宙學取得巨大進展,“大爆炸”理論被創立,人類開始研究宇宙的起源。洗衣機、空調、冰櫃、電視機等電器的發明大大提高了人們的生活品質。90年代網際網路的興起,較大幅度的影響了人類的生活,改變了原有的生活方式,使人類進入了信息化時代。

電氣化

20世紀電力的廣泛套用給世界帶來光明,並向現代社會的幾乎每一項工作和事業提供能源:照明、加熱、空調……電氣化導致無數令生活更安全、更健康、更便利的發明,以至很難想像沒有電的生活。它的影響巨大,觸及這顆行星上絕大多數人。

汽車

1900年平均每個人一生旅行1200英里,通常用腳,通常在他或她自己的村子或城鎮中。如今,平均每個美國成人光用汽車一年就旅行10,000英里,全世界有5億輛汽車。以這種或那種方式,汽車已變成世界上的主要的人、貨運輸工具,汽車工業已變成經濟成長的穩定來源。

飛機

20世紀初,美國萊特兄弟世界的飛機發展史上做出了重大的貢獻。在1903年製造出了第一架依靠自身動力進行載人飛行的飛機“飛行者”1號,並且獲得試飛成功。他們因此於1909年獲得美國國會榮譽獎。同年,他們創辦了“萊特飛機公司”。自從飛機發明以後,飛機日益成為現代文明不可缺少的運載工具。它深刻的改變和影響著人們的生活。

供水

在20世紀開始時,如傷寒霍亂這樣的水傳播疾病折磨著全世界痢疾這種最普通的水傳播疾病是第三大死亡病因。水系統的成功導致更長的期望壽命,嬰兒死亡率的降低,農業生產率的大大增加,以及世界生活質量的提高。

電子

真空管電晶體到微處理器,電子設備變得越來越小,越來越強大,效率越來越高。20世紀下半葉橫掃全世界的電子體系的心臟是積體電路。輝煌的工藝和發明隱藏在那些使無線通信、衛星廣播、空中交通控制系統等及其他許多提高現代生活質量、安全和方便的新技術動作的看不見的元件中。

X射線

20世紀最偉大的壯舉:X射線,簡介:波長介於紫外線和γ射線間的電磁輻射。由德國物理學家W.K.倫琴於1895年發現,故又稱倫琴射線波長小於0.1埃的稱超硬X射線,在0.1~1埃範圍內的稱硬X射線,1~10埃範圍內的稱軟X射線。

收音機和電視

收音機和電視的使用是20世紀社會變遷的一大代替表,打開了通往其他生活的窗戶,通往世界的遙遠區域,以及正在形成的歷史。

農業機械化

20世紀初的美國,種植一種作物需大量人手花幾個星期栽種或收穫,每4個農夫養活10個人。今天,整箇中西部的糧食作物可在10天內種完,20天內收割。一個農夫可以提供養活97個美國人的糧食。先進農業技術在全球的推廣為在新的千年中對抗饑荒提供了保證。

計算機

計算機一種用於高速計算的電子計算機器,可以進行數值計算,又可以進行邏輯計算,還具有存儲記憶功能.。
在20世紀計算機從大而笨重的處理數據的機器變為輕便的工具,成為每一主要工業的必備部分。真正的計算機革命並不是關於位元組數的,而是所有的人,不論地理位置和政治觀點,都可以分享信息,互相學習。
通常說到“世界公認的第一台電子數字計算機”大多數人都認為是1946年面世的“ENIAC”,它主要是用於計算彈道。是由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莫爾電氣工程學院製造的,它的體積龐大,占地面積170多平方米,重量約30噸,消耗近150千瓦的電力。顯然,這樣的計算機成本很高,使用不便。這個說法被計算機基礎教科書上普遍採用,事實上在1973年根據美國最高法院的裁定,最早的電子數字計算機,應該是美國愛荷華州立大學物理系副教授約翰·阿坦那索夫和其研究生助手克利夫·貝瑞(Clifford E. Berry ,1918-1963)於1939年10月製造的"ABC"(Atanasoff- Berry-Computer)。之所以會有這樣的誤會,是因為“ENIAC”的研究小組中的一個叫莫克利的人於1941年剽竊了約翰·阿坦那索夫的研究成果,並在1946年時,申請了專利。由於種種原因直到1973年這個錯誤才被扭轉過來。(具體情況參閱中文百科----“約翰·阿坦那索夫”詞條,希望大家記住ABC和約翰·阿坦那索夫,希望以後的教科書能夠修改這個錯誤)。後來為了表彰和紀念約翰·阿坦那索夫在計算機領域內作出的偉大貢獻,1990年美國前總統布希授予約翰·阿坦那索夫全美最高科技獎項----“國家科技獎”。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這是電腦發展的最新階段。
到1970年,由大規模積體電路和超大規模積體電路製成的“克雷一號”,使電腦進入了第四代。超大規模積體電路的發明,使電子計算機不斷向著 小型化、微型化、低功耗、智慧型化、系統化的方向更新換代。20世紀90年代,電腦向“智慧型”方向發展,製造出與人腦相似的電腦,可以進行思維、學習、記憶、網路通信等工作。

電話

1793年,法國 查佩兄弟倆在巴黎里爾之間架設了一條230千米長的接力方式傳送信息的托架式線路。這是一種由16個信號塔組成的通信系統信號機由信號員在下邊通過繩子和滑輪,操縱支架的不同角度,表示相關的信息。當時,法國奧地利正在作戰,信號系統只用一個小時就把從奧軍手中奪取埃斯河畔孔代的勝利訊息傳到巴黎。
在20世紀電話從有限使用的東西變為形成現代生活方式的基礎的先進技術的核心。朋友、家庭、工作和國家間幾乎是即時的聯繫,使提高生活、工業和經濟的通訊成為可能。

空調和製冷

20世紀,卡里爾成立了一家公司,至今它仍是世界最大的空調公司之一。但空調發明後的20年,享受的一直都是機器,而不是人。
直到1924年,底特律的一家商場,常因天氣悶熱而有不少人暈倒,而首先安裝了三台中央空調,此舉大大成功,涼爽的環境使得人們的消費意欲大增,自此,空調成為商家吸引顧客的有力工具,空調為人們服務的時代,正式來臨了。隨著空調和製冷系統變得更完善,工作和娛樂不再受制於天氣,人類真的使環境適應了自己的需要。

高速公路

高速公路打通了我們的國家,使貨物和服務到達偏遠的地方,促使郊區的發展。為每一個地方的人提供更多工作機會、保健、服務、教育和文化資源的選擇。

宇宙飛船

1957年,蘇聯人造衛星1號刺穿大氣層,震動了世界,並開始了激起美國歷史中最重大的工程計畫的太空競賽。由此產生的空間計畫對全世界的人有巨大的影響。

網際網路

網際網路是20世紀60年代作為通過全國網路允許各種計算機交換信息和共享資源而連線大學和政府研究中心的工具而構想出來的。它正改變著文化模式、商業慣例、消費品工業和研究教育工作。它可能的未來用途還剛開始反映出來。
此外最偉大的技術成就還包括成像技術、家用電器、健康技術、石油技術、雷射和光纖、核技術和高性能材料。

核能與核技術

原子核的裂變和聚變反應將產生和釋放出遠大於機械能化學能等產生的能量。核能的和平利用,為人類提供了一個既安全又清潔、取之不盡而用之不竭的能源寶庫。
1942年,美國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座原子反應堆,首次實現了人工控制的鏈式核裂變反應。1945年第一顆核子彈爆炸成功。1952年第一顆輕核聚變的氫彈爆炸成功。1954年,蘇聯建成世界上第一座原子能發電站。60年代以後,核電站進入實用階段,發展至今已成為一種重要能源,約占全球發電總量的1/5。
核技術還廣泛套用於農業、醫療、材料、考古和環保等領域。40年代放射性同位素開始大量生產,1947年比利發明了C14測定年代的方法,1951年開始使用Co60等放射性元素治療癌症,70年代以來計算機x射線斷層掃描技術(CT)廣泛套用於臨床,80年代初發展到核磁共振掃描技術(MRI)。

航天和空間技術

1903—1914年,齊奧爾科夫斯基提出以火箭為動力的航行理論,奠定了航天學的基礎。1919年,戈達德提出火箭飛行的數學原理,並於1926年成功地發射了世界上第一枚液體燃料的火箭。1942年,布勞恩主持設計發射的液體軍用飛箭成為二戰後各國火箭發展的藍本。
1957年,蘇聯用洲際飛彈的火箭裝置發射了世界上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空間時代”從此開始。1961年,蘇聯發射載人宇宙飛船,人類首次飛向太空。1969年,美國“阿波羅”11號飛船登月,人類在月球上留下了第一個腳印。1971年,蘇聯建造空間站,人類首次在太空中有了活動基地。1981年,美國發射太空梭成功,從此人類可以自由進出太空。  自50年代後期起,人類開始對月球和太陽系各大行星,以及遙遠的行星際空間進行探測,至今已發射了100多顆空間探測器,去揭示宇宙的形成與演化,探索生命的起源以及空間環境對人類生存環境的影響。

信息技術的發展

70年代

1975年
乙太網(Ethernet);雷射印表機;個人電腦(PC機)。
1976年
噴墨印表機;電視錄像(VHS)系統。
1977年
“蘋果Ⅱ”(AppleⅡ)電腦;光纖通信技術;核磁共振透視;中子彈。
1978年
試管嬰兒。
1979年
人造血液;24位微處理器;魔方。

80年代

1980年
基因轉變;抗B肝疫苗。
1981年
太空梭;磁碟作業系統(DOS);克隆(即無性繁殖)斑紋魚;人造糖精。
1982年
IBM個人電腦兼容機;通過基因工程從細菌中獲取人體生長激素;採用細菌製成的人
體胰島素。
1983年
蜂窩式行動電話網路;計算機病毒;人體胚胎移植;“環孢黴素”(用於降低器官移植
接受者的排異能力)。
1984年
凝血因子(用於治療血友病);“麥金塔”電腦;動態隨機存儲器(RAM);唯讀存儲器
(CD-ROM);採用計算機技術製作的第一部卡通片《最後的星球戰士》;胎兒外科手術。
1985年
遺傳指紋法;植入式心臟除顫器;桌面排版軟體;Windows作業系統
1986年
數字錄音磁帶。
1987年
基因抑制劑;移植細胞以治療帕金森氏病;立體視頻遊戲機(也稱“博弈機”)。
1988年
都卜勒雷達;觸控螢幕輸入技術;正電子顯微鏡;一次性隱形眼鏡片。
1989年
全球定位系統(GPS);高清晰度電視;隱形轟炸機。

90年代

1990年
全球資訊網(WWW)。
1991年
數字應答設備;塑膠裂縫探測器。
1992年
狒狒-人體肝臟移植;晶體全息攝影存儲器;動態語言翻譯器;能移動到指定位置的
“智慧型藥丸”。
1993年
在受力情況下能變硬的“智慧型金屬”;雄性染色體的排列;奔騰(Pentium)微處理器。
1994年
英吉利海峽隧道建成通車;愛滋病毒蛋白酶抑制劑;微波乾衣機。
1995年
CO/CO2逆變器;發現肥胖基因;Java語言(一種對不同網路作業系統兼容性極強的
1996年
實驗室研製成功“反物質”;商品化電動汽車;網路電視。
1997年
克隆綿羊;以天然氣為原料的燃料電池。
1998年
阿爾法磁譜儀(用於太空高能物理學實驗);Windows 98作業系統。
1999年
Windows2000作業系統。

醫學成就

抗生素

許多人認為這是20世紀最引入注目的單項醫學成就。這項發現始於20年代,當時倫敦聖瑪麗醫院的亞歷山大·弗萊明發現,一種被自己命名為紅色青黴的黴菌殺死了實驗室器皿中培育的葡萄球菌素。10年後,劍橋大學的科學家偶然讀到了弗萊明的論文,開始提取紅色青黴中的關鍵物質。到1944年6月6日,已經生產出大量青黴素。鏈黴素等抗生素也隨之問世。肺結核、白喉、肺炎、梅毒和破傷風等無法緩解的疾病突然之間變成了可治之症。

X射線

德國科學家威廉·倫琴到1895年對其妻子的左手骨骼拍照時,揭示出X射線的強大威力。這項具有深遠意義的創新到本世紀20年代開始套用於日常醫療。這種帶有陰影的灰色照片實際上打開了一扇通向身體內部“宮殿”的窗戶。現在,醫生們可以通過它觀察骨折部位,腫瘤和肺部充血情況。超音波、CT掃描、PET掃描和核磁共振成橡等技術也接踵而至,各種技術都可在無需進入身體內部的情況下為體內器官提供不同的視圖。

人工胰島素

1921年,多倫多大學的弗雷德里克·班廷和查爾斯·貝斯特從狗的體內分離出消耗糖所需的活性物質 胰島素。他們把這種物質注入一條患有糖尿病、瀕臨死亡的狗,這條狗的病情很快就出現了好轉。第二年,他們在一中垂危的14歲男孩身上嘗試類似的實驗。這名男孩子的血糖水平幾乎立刻就降了下來。隨後,這種激素進入大規模生產。儘管它不徹底治癒糖尿病,但它是一種重要的救命藥物。

精神病藥物

20世紀最重要的發現之一,是科學家們認識到嚴重的精神疾病是由於大腦中的化學機制遭到破壞引起的。正是由於這個發現,人們才開始研製並接受治療精神病的藥物。第一種真正有效的藥物是1949年用於控制躁狂抑鬱症的鋰。在50年代研製出治療精神分裂症的氯丙嗪等藥物,後來又出現了治療抑鬱症的藥物。

心臟病藥物

從1903年發明心電圖到90年代處方降膽固醇的抑制素藥物,對心臟病和循環系統疾病的了解和治療是醫學的突出成就之一。高血壓,心力衰竭、心博失常和心臟病發作都成了可以治療的疾病,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於心臟病藥物急劇增加的結果:利尿劑、β封阻劑、血管緊張肽轉化酶抑制劑、鈣通道封阻劑和血塊爆破劑等等,它們用於各種配伍療法,以便促使不健全的或受到損傷的心臟不停地跳動。

疫苗

愛德華·詹納1796年首次對天花施用疫苗,但是廣泛使用疫苗是20世紀的一個發展。當然,本世界最著名的疫苗是脊髓灰質炎疫苗。脊髓灰質炎能造成小兒癱瘓,是人們最懼怕的疾病之一。美國匹茲堡大學的喬納斯·索爾克利用被殺死的病毒研製出一種疫苗,這種疫苗在1955年被宣布為一種安全有效的疫苗。5年後,阿爾貝特·薩賓研製的更加有效的脊髓灰質炎口服疫苗開始套用。現在,疫苗被用來控制腮腺炎、流感、水痘、白喉、A肝、B肝、百日咳、破傷風等諸多曾經十分常見的疾病。

器官移植

1954年,波士頓的醫學家哈特韋爾·哈里森和約瑟夫·默里成功地完成了第一例腎移植手術,它開創了器官移植的時代。到70年代後期環孢菌素這種能抑制身體攻擊外來器官傾向的藥物研製出來以後,器官移植成為常規療法。

愛滋病藥物

1981年發現的愛滋病向醫學界提出了最艱巨的挑戰:這種全新的疾病是由醫學界無力防範的微生物病毒引起的,它用各種前所未見的方式攻擊身體。真正的突破出現在90年代中期:當時研製出了控制愛滋病病毒繁殖的各種配伍藥物。儘管很難想像能研製出一種行之有效的藥物和疫苗,但是這些療法產生的突出效果給人們帶來了希望:愛滋病至少已成為可以控制的疾病。

脫氧核糖核酸(DNA)

本世紀最大的發現是DNA。DNA發現始於1953年,當時詹姆斯·沃森弗朗西斯·克里克發現了DNA的繩梯結構。一個梯級就是一個遺傳密碼單位,它們集合在一起,包含了生命的所有信息。現在,有關基因的知識正在改變醫學的許多領域:科學家們通過基因工程研製胰島素、心臟病藥物和生長激素等有用的蛋白。對基因在誘發癌症中所起作用的認識,使科學家研究新療法的方式發生了革命性變化。旨在尋找缺陷基因的篩選檢查,能為多種疾病提供警報。

試管嬰兒

1978年7月25日,在英國,一個名叫路易斯·布朗的嬰兒誕生,在全世界引起轟動,因為她有一個特殊的稱謂 “試管嬰兒”。試管嬰兒技術屬體外受精,卵子在體外經過培養,精液經過處理,結合成受精卵,然後把形成的胚胎植入子宮內發育。這一醫學成就為不育症患者解除了痛苦和精神壓力,西方媒體因這一成就而稱“人類可以是自己的上帝”。

診斷技術的進步

倫琴在1895年發現X—Ray。X射線在外科領域中,首先套用於骨骼系統的觀察。美國醫學家坎農在1898年發現用鉍或鋇配合X光檢查可以清楚的觀察到動物的食道。1903——1906年,荷蘭生理學家愛因托汶研究出心電圖描記(ECG)。

螺旋體和病毒的發現

1905年肖丁霍夫曼,在梅毒性下疳的分泌物中發現了梅毒螺旋體。1911年日本人野口英世完成了梅毒螺旋體的人工培養。1918年在南美發現黃熱病的病原體,並把這種病原體進行人工培養。1914——1915年稻田龍吉和井戶泰等發現外耳氏病的病原體,並完成血清療法的研究。

立克次體和立克次體病

1909年美國病理學副教授立克次在研究落基山斑疹熱時首先發現立克次體。1916年巴西學者羅沙利馬首先從斑疹傷寒病人的體虱中找到並建議取名為普氏立克次體,一紀念從事斑疹傷寒研究而犧牲的立克次和捷克科學家普勞沃澤克。
熱帶病的研究:1900年,美國人芬利證實蚊子是黃熱病傳播的中間媒介。1880年法國醫學家拉弗朗發現瘧疾是一種寄生蟲病,後來證實傳播瘧疾的蚊子是瘧蚊。1901年福德發現睡眠病患者的血液中含有的病原體為甘比亞錐蟲1903年布魯斯等人確定彩彩蠅是睡眠便的傳播媒介。

生物化學和維生素

費雪證明一定的酵素只能對特定的物質起作用,並完成了人工合成蛋白質,胺基酸的試驗。1906年霍普金斯發現僅靠糖,脂肪和蛋白質遠不能維持動物的生活。1912年芬克提出維生素這一名詞。

對內分泌的認識

1902年英國生理學家貝利斯和斯塔林,從小腸黏膜提取液中發現促使胰腺分泌的腸促胰液肽。他們將其命名為激素。1915——1919年美國生物化學家肯達爾首次提取出甲狀腺素。1927年英國化學家巴格爾化學合成了甲狀腺素。

治療學的化時代進步

20世紀上半葉,出現了化學療法並發明了抗生素。英國細菌學家弗萊明發現青黴素。1935年英國牛津大學病理學家弗洛里德國生物化學家錢恩合作解決了青黴素濃縮問題。1943年青黴素第一次成功地用於治療病人。

精神病學

弗洛伊德以其精神解剖學說,本能學說,精神結構學說,形成了精神分析學派,認為精神作用影響潛在意識,性的本能與這種作用的重要關係。美國精神病學家梅耶創立的精神生物學派,把病人作為一個完整的人來理解和認識,認為精神病是適應習慣遭到破壞所引起的人格不平衡造成的,治療的目的在於重建健康的適應習慣。

分子生物學

1938年和1947年提出分子生物學概念。美國學者沃森克里克發現DNA分子雙股螺旋結構的三維模型,並於1953年發現脫氧核糖核酸的一個模型。80年代基因工程開始用於治療疾病。

免疫學

19世紀80年代,巴斯德減毒菌苗的發明為實驗免疫學建立了基礎。1945年歐文發現免疫耐受現象之後,免疫學逐漸從抗感染免疫的經典概念中解脫出來。1949年巴納特從生物學角度提出一種假說,認為宿主淋巴細胞有識別自己和非己的能力。1965年克萊因懷特發現T淋巴細胞和B淋巴細胞。1975年英國劍橋大學的科赫爾和米勒斯特發現了製備單克隆抗體的方法。使免疫學從抗感染免疫的概念發展為生物機體對自己與非己的識別。

醫學倫理學的建立

1946年“紐倫堡法典”,1948年“日內瓦宣言”,作為醫務工作者的共同守則,1949年“世界醫學會國際醫德守則”,1965年“國際護士守則”,1964年赫爾辛基宣言“,提出以人作為實驗對象的道德守則,1968年”悉尼宣言“,規定了器官移植引起的死亡標準,1975年”東京宣言“,規定了拘留犯給以非人道的對待時,醫師的行為標準。

醫學模式的轉變

1972年美國醫師恩格爾首先提出生物醫學模式的缺陷,指出生物醫學模式應向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的轉變的論述。

物理學成就

相對論

1905年,20世紀最偉大的科學天才愛因斯坦在他26歲時創立了狹義相對論,提出了不同於經典物理學的嶄新的時空觀和質(m)能(E)相當關係式E=mc2(此處光速C=3×108米/秒),在理論上為原子能的套用開闢了道路。 關於E=mc2,即物體貯藏的能量等於該物體的質量乘以光速的平方,這個數量大到令人難以想像的程度。打個比方說,1克物質全部轉化成的能量,相當於常規狀態下燃燒36000噸煤所釋放的全部熱能;或者說,1克質量相當於2500萬度的電能。
1915年,愛因斯坦又創立了廣義相對論,深刻揭示了時間、空間和物質、運動之間的內在聯繫——空間和時間是隨著物質分布和運動速度的變化而變化的。它成為了現代物理學的基礎理論之一。
從1923年開始,愛因斯坦用他的後半生致力於統一場論的探索,企圖建立一個既包括引力場又包括電磁場統一場理論,雖然他沒有取得成功,但是楊振寧米爾斯於50年代創立了“楊—米爾斯場方程”,發展了所謂“規範場”的理論,使愛因斯坦夢寐以求的統一場論可望在規範場的基礎上得以實現。

量子力學

1900年,普朗克創立了量子論,提出能量並非無限可分、能量的變化是不連續的新觀念。1905年,愛因斯坦提出了光量子論,揭示了光的“波粒二象性”。1913年,玻爾量子化概念引進原子結構理論。1923年,德布羅意提出物質波理論。1925年,海森伯薛丁格分別建立矩陣力學波動力學。1928年,26歲的狄拉克提出電磁場中相對論性電子運動方程和最初形式的量子場論,使包括矩陣力和波動力學在內的量子力學取得了重大的進展。
20代末量子力學的建立,是繼1905—1915年相對論建立之後對經典物理學的又一次革命性的突破,它成功地揭示了微觀物質世界的基本規律,加速了原子物理學和固態物理學的發展,為核物理學粒子物理學準備了理論基礎,同時也促進了化學鍵理論和分子生物學等的產生。因此,量子力學可以說是20世紀最多產的科學理論,迄今仍具有強大的生命力。

基本粒子物理學

從遠古時代開始,人們就在探討物質是由什麼組成的,有沒有公共的基本單元。直到19世紀末,人們都認為這種共同的基元就是原子。1911年,盧瑟福發現原子內部有一個核;1913年,玻爾指出放射性變化發生在原子核內部,於是研究原子核的組成、變化規律以及內部結合力的核物理學應運而生。1932年,查德威克發現了中子。從此,人們認識到各種原子都是由電子、質子中子組成的,於是把這三種粒子和光子稱為基本粒子。
但是,基本粒子並不“基本”。一方面,正電子中微子、介子等新的基本粒子相繼發現;另一方面,基本粒子還有其內部結構。60年代以來,出現了基本粒子結構的“夸克模型”、“層子模型”等,使40年代末誕生的一門新的獨立學科——基本粒子物理學(又稱高能物理學)至今方興未艾,成果纍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