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40年

1540年

1540年 年號:明世宗嘉靖十九年。這一年誕生了影響日本和西方歷史進程的重要人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1540年
  • 外文名:1540
  • 紀年:明世宗嘉靖十九年
  • 世紀:16世紀
  • 出生:魯道夫·范·科伊倫
大事記,出生,魯道夫·范·科伊倫,弗朗西斯·德雷克,豐臣秀長,威廉·吉爾伯特,丸目長惠,尼子義久,小出秀政,成松信勝,高野大膳,逝世,相關信息,威斯敏斯特教堂,陳淳(1540年)作行書《前赤壁賦》,歷史記載,

大事記

世紀: 16世紀 ;
年份:1540年 ;
日本後奈良天皇天文九年庚子年(鼠年)。
石牌坊在十三陵總神路最南端 明嘉靖十九年(1540年)建 。
9月27日——經教皇保羅三世批准,“耶穌會”這個傳教團正式成立。
石牌坊在十三陵總神路最南端。明嘉靖十九年(1540年)建。

出生

魯道夫·范·科伊倫

(Ludolph van Ceulen,1540年1月28日-1610年12月31日),荷蘭數學家,生於德國希爾德斯海姆,後移居荷蘭執教擊劍和數學。1594年,他在萊頓開辦了一家擊劍學校。1600年,他被萊頓大學聘認為第一位數學教授。後在萊頓去世。
魯道夫·科伊倫把他一生的大部分時間花在計算圓周率上。他運用的是1800年前阿基米德所適用的割圓法。他用2的六十二次方邊形,將圓周率計算到小數點後第35位。他對自己的這個成就感到非常自豪,以致這個數被刻在他的墓碑上;直到今天,德國人還常常稱這個數為“魯道夫數”。

弗朗西斯·德雷克

(Francis Drake,1540年-1596年1月28日),英國探險家、著名海盜
,據知他是第二位在麥哲倫之後完成環球航海的探險家。關於德雷克的生平,有記載的不多,僅知他為海盜出身。出生年份也有所爭議,有一說他在1535年出生。他的小名為El Draque,也就是西班牙文“龍”的意思。
弗朗西斯·德雷克在1590年後的畫像弗朗西斯·德雷克在1590年後的畫像

豐臣秀長

(1540年-1591年2月15日,即天文-天正十九年正月廿二),戰國時代和安土桃山時代的武將兼大名。
豐臣秀吉的異父弟,父親是築阿彌,另外一種說法是其父和秀吉同是木下彌右衛門,母親是大政所阿仲,通稱小一郎,幼名小竹。初名長秀。之後由於秀長領以大和國為中心的百萬石領地並且任大納言,因而有大和大納言的別稱。

威廉·吉爾伯特

(William Gilbert,1540年-1605年),英國伊莉莎白女王的御醫、英國皇家科學院物理學家。主要在電學和磁力學方面有很大貢獻。
威廉·吉爾伯特1540年5月24日生於英國科爾切斯特(Colchester),1569年獲得劍橋大學醫學博士學位。吉爾伯特起先研究化學,1580年前後開始對磁學和電學發生興趣。1600年出版了《磁石論》是物理學史上第一部系統闡述磁學的科學專著。 伽利略稱它“偉大到令人妒忌的程度”。1601年擔任御醫。1605年在倫敦逝世。

丸目長惠

(天文9年(1540年)-寛永6年(1629年))是相良氏的家臣。 亦稱丸目藏人佐,在人吉城出生開始,從小開始就很擅長劍術。在16歲初陣時顯示了武功。
19歲的時候、長恵去了京都,成為天下第一的大劍豪(劍聖)之稱的上泉信綱門生並致力於修行。在1562年在將軍足利義輝面前和師傅信綱一起演武。其後取得信綱的筆頭認可,即被受予新陰流的印可狀。

尼子義久

(1540年-1610年10月14日),日本戰國時期的大名。尼子義久為尼子晴久之嫡長子,1560年父親過世後接任尼子家的家督。由於尼子義久殺害家臣宇山久兼之故,導致尼子家上下的離心離德;最後在毛利元就的不斷侵攻之下,1566尼子義久投降毛利家。毛利元就饒了尼子義久一命,但將其幽禁。尼子家到此滅亡。

小出秀政

(天文9年) - 1604年4月21日(慶長9年3月22日))是安土桃山時代的大名,是小出吉政、小出秀家、小出三尹、小出重堅、小出秀清之父,父親小出政重,是織田氏的家臣,妻子是豐臣秀吉之母・大政所的妹妺,論起上來秀政是豐臣秀吉的叔父,通稱甚左衛門、重政,官至播磨守。
秀政效力於豐臣秀吉,取得和泉國的3萬石的領地,秀吉死前,秀吉曾經依賴他要輔助秀賴,1600年關原之戰屬於西軍,本來應該受到處罰,但因為次男小出秀家在東軍立下戰功,所以才保住領地,1604年4月21日,小出秀政終於病逝,享年64歲。

成松信勝

(天文9年(1540年) -天正12年3月24日(1584年5月4日))日本戰國武將,龍造寺隆信家臣。官位遠江守。因為勇敢而且作戰出色,成為了著名的龍造寺四天王的其中之一人。1570年的今山之戰五千龍造寺軍被六萬的大友軍及肥前豪族包圍,鍋島直茂向龍造寺隆信建議夜襲大友軍本陣,成松信勝在混戰中斬殺了敵人的總司令·大友親貞,立下大功。

高野大膳

(天文9年1540年- 元合7年1621年)通稱大膳亮。戰國時代、安土桃山時代的武將。立花家老,立花四天王之一。

逝世

康海(1475年-1540年)字德涵,號對山、沜東漁父,中國陝西興平人。1502年高中狀元的他,歷任翰林院修撰、經筵講官。後來因被歸為劉瑾餘黨被予以卸職。除此,他也是明朝知名文學家。因為文學理念相近,加上同時尊崇復古文風,因此與李夢陽等人並列為前七子之一。

相關信息

威斯敏斯特教堂

在1540年英國國教與羅馬教廷決裂前,它一直是天主教本篤會即天主教的隱修院修會之一的教堂,1540年之後,西敏寺一直是倫敦的國家級聖公會教堂。這座教堂首先受關注的是它的政治意義,其次是紀念意義,第三才是它在建築史上的地位和藝術價值。
威斯敏斯特教堂是由“懺悔者”愛德華(1042—1066年在位,因病未能參加威斯敏斯特教堂的封聖典禮。他那繼位的兒子哈羅德二世,成為末代撒克遜族英王。)擴建,並於1065年被封聖。亨利三世為了紀念愛德華,發誓建立一座哥德式更加威嚴的教堂,致使原來的結構所剩無幾。從13世紀到16世紀,英格蘭的國王們個個為其設計獻力,結果把它弄成了各種風格的大雜燴。如此觀察,它與今日的英國王室倒是相配——他們也是出自大量不同的祖源,而長久以來都將威斯敏斯特教堂作為“教區本堂”來舉辦婚喪儀式和加冕典禮。但恰如丹·布朗在《達·文西密碼》中的描述,威斯敏斯特教堂既非大教區的主教堂,也不是教區裡的教堂,而是人們所知的王室專屬的教堂,行使管理的教長與其法規都要由王室決定。雖說平面圖上標明入口在堂前左側,實際上它設在了教堂側面的北耳堂。
英王“懺悔者”愛德華應教皇利奧九世之請求,將威斯敏斯特教堂敬獻於聖彼得。來自法蘭西諾曼第的威廉一世(征服者),是首位在威斯敏斯特教堂榮受加冕的國王。經過黑斯廷斯戰役,他擊敗了英王哈羅德二世。他的加冕典禮於1066年的聖誕日舉行,英格蘭本地居民擁聚門前歡呼慶賀。神經質的諾曼人錯誤理解了這一場面,威廉在整個典禮過程中惶惶惟恐喪命。加冕結束,諾曼士兵對人群發動攻擊,還焚燒了周圍的一些房屋。這種舉動對始終不得安穩的英法關係來說,自然毫無改善。
自此之後,王室的加冕禮即在威斯敏斯特教堂舉行,包括現在伊莉莎白女王在內的英國曆朝歷代君王,除了愛德華五世和愛德華八世兩位外,無不是在威斯敏斯特教堂加冕登基,坐上王位。就是百年之後,也都長眠寺內。

陳淳(1540年)作行書《前赤壁賦》

名稱:陳淳 嘉靖庚子(1540年)作 行書《前赤壁賦》 冊頁
材質、形制:水墨紙本
陳淳(1540年 行書《前赤壁賦》)陳淳(1540年 行書《前赤壁賦》)
尺寸:25.5×14.5cm×16
按語:陳道復書得之文徵明,又參祝允明之縱逸,加上他不羈的性格,所書每有風卷落葉之態,而細繹之,則法度自在其中,功力與天份俱備,故佳。此其真跡,觀者勿輕之。

歷史記載

翟鑾復入內閣
翟鑾以兵部尚書兼右副都御史充行邊使,東西往返三萬餘里,諸邊文武大吏競相饋送,事竣還京,裝載千輛,用以廣賄貴幸,遂於嘉靖十九年(1540)正月十三日仍以原官太子太保禮部尚書兼武英殿大學士入閣。
添設七廟樂舞生
嘉靖十九年(1540)正月十三日,添設七廟樂舞生一千二百二十九名。
謝瑜彈劾嚴嵩
嘉靖十九年(1540)正月二十七日,御史謝瑜彈劾禮部尚書嚴嵩貪污強辨。世宗不聽。
請通海西諸衛
嘉靖十九年(1540)二月四日,大學士翟鑾請飭驛傳毋得留阻,以通遼東海西諸衛,並宥有過期之罪,特許通貢。兵部核奏,報可。
馬永逝世
馬永(?-1540),字天錫,遷安人。嗣世職為金吾左衛指揮使。正德時,進都指揮同知。江彬用事,練兵西內,馬永稱疾避之。守備遵化,寇入馬蘭峪,馬永戰柏崖、牡羊峪,皆有功。正德十三年(1518)進都督僉事,充總兵官,鎮守薊州。盡汰諸營老弱,聽其農賈,取傭值給健卒,由是所率部卒,獨雄於諸鎮。武宗至喜峰口,欲出塞,馬永叩馬諫阻。營築中路城堡,遷軍守衛,以功進署都督同知。嘉靖元年(1522),朵顏把兒孫結諸部寇邊,馬永迎擊洪山口,大敗之,進右都督。大同兵變,命馬永督諸軍平定,亂平還鎮。後上書乞宥議禮匹敵罪諸臣,奪官,寄祿南京後府。巡按御史丘養浩、順天巡撫劉澤及給事、御史交章論救,俱被譴。嘉靖十四年,遼東兵變,乃以馬永為總兵官。泰寧、朵顏部寇邊,馬永擊敗之。廣寧兵變,馬永平之,進左都督。李時、王廷相薦其鎮守薊州,以為京師藩屏。未及調,於嘉靖十九年三月初一日逝世。遼人為之罷市。喪過薊州,州人亦灑泣。兩鎮並立祠。尚書鄭曉稱馬永和梁震有古良將風。
包節彈劾張瓚
嘉靖十九年(1540)四月十八日,御史包節彈劾兵部尚張瓚賣官鬻爵。張瓚疑為左都御史王廷相嗾使,而訐發王廷相私事。世宗俱不追查。
詔勛戚子弟入監肄業
嘉靖十九年(1540)五月五日,詔敕公、候、伯子弟入國子監學習,學有可觀,奏請敘蔭。於是勛戚子弟爭相以入學為榮。
詔選淑女
嘉靖十九年(1540)五月八日,詔選京城內外淑女一百名。
蔣瑤致仕
蔣瑤(1469-1557),字粹卿,號石庵,歸安(今浙江吳興)人。弘治十二年(1499)進士,授行人。正德時,歷兩京御史,疏陳時弊有旨詰問。出為荊州知府,轉揚州知府。武宗南巡至揚州,蔣瑤供御取具而已,無所饋遺。佞幸江彬欲占富民居為威武副將軍府,蔣瑤執不可。傳旨徵調異物,答以非揚州所產。武宗責問:“紵白布,亦非揚產耶?”蔣瑤不得已,獻紵白布五百匹,諸嬖倖皆怒。駕旋,蔣瑤扈駕至寶應,中官丘得用鐵鏈系之,數日始釋。揚州民眾感泣,建祠祀之,名聲自此大震。世宗即位,歷湖廣、江西左、右布政使,以副都御史巡撫河南。遷工部尚書,加太子少保。嘉靖十九年(1540)五月二十七日因年逾七十致仕,嘉靖三十六年十二月初五日卒,年八十九。贈太子太保,謚恭靖。
湛若水致仕
湛若水(1466-1560),字元明,號甘泉,增城人。弘治五年(1492)舉於鄉,師事新會陳獻章,不樂仕進。後以母命,入南京國子監,舉弘治十八年(1505)進士,授翰林院編修。時王守仁在京師講學,湛若水相與應和。嘉靖是,累遷南京國子監祭酒,歷南京吏、禮、兵三部尚書。嘉靖十九年(1540)五月二十七日因年逾七十致仕。嘉靖三十九年四月二十二日卒,年九十五。隆慶初贈太子少保,諡文簡。湛若水乃明代著名理學家,為學以隨處體驗天理為宗,自謂“陽明(王守仁)與吾言心不同。陽明所謂心,指方寸而言。吾之所謂心者,體萬物而不遺者也。”時稱“王湛之學”。有《二禮經傳測》、《春秋正傳》、《古樂經傳》、《甘泉新論》、《甘泉集》等。
梁材閒住
梁材(?-1540),字大用,南京金吾右衛人。弘治十二年(1499)進士,授德清知縣。正德初,遷刑部主事,改御史。出為嘉興知府,調杭州,遷浙江右參政,進按察使。嘉靖初,起補雲南,歷貴州、廣東左、右布政使。時天下布政使以廉名著者,惟梁材與姚鏌二人而已。嘉靖六年(1527),拜右副都御史,巡撫江西。嘉靖七年十二月遷戶部尚書,力祛宿弊,屢忤權幸,遂於嘉靖十七年三月致仕。次年五月,復起原官,加太子少保。梁材三掌國計,砥節守公,猶如一日。世宗齋醮所用之龍涎香,物稀價貴,梁材遲遲未能購進,帝大不悅。時諸宮殿土木繁興,役使外衛班軍四萬六千餘人,翊國公郭勛猶以為不足,擬議再行雇募,梁材力言不可。郭勛遂劾其“變亂成法,侵牟職掌”。帝信之,謂梁材“沽名誤事,似忠實詐”,於嘉靖十九年六月七日令其削職閒住。同年十月初四日卒。隆慶初復官,贈太子太保,謚端肅。
復設江淮總兵官
嘉靖八年(1529)因“江洋大盜發”,設鎮守江淮總兵官,後革去此職。至嘉靖十九年六月十日,又因“江洋群盜,凶焰甚熾”,復設此官,駐紮鎮江,提督沿江上下兵防。且加重金山備倭、儀真守備官事權,分任江南北地方。
宣府總兵官白爵言邊防五弊
嘉靖十九年(1540)七月七日,宣府鎮總兵官白爵言,鎮兵八萬,馬四萬,而兵鋒不振者,其弊有五:將不知兵,兵不顧將;人無鬥志,器甲不兵;尖夜縱虜,笞罰不加;主將權輕;官吏失職。上是之。
段朝用進獻銀器
段朝用,合肥人。以燒煉仙丹交結翊國公郭勛。郭勛以段朝用所煉銀器百餘件進獻,說“所化銀皆仙物,用為飲食器,當不死。”用以供齋醮,則神仙可致。世宗以為這是祈天的結果,遂於嘉靖十九年(1540)七月二十四日增郭勛歲祿百石。段朝用又獻銀萬兩助雷壇工費,世宗大悅,授其“紫府宣忠高士”。段朝用還請歲請銀數萬兩以資國用,世宗益喜。後其術不驗,其徒王子岩攻發其詐,世宗命逮子岩、朝用,付鎮撫司拷訊,朝用所獻銀,均為郭勛家物。嘉靖二十二年春二月,郭勛罪死獄中,朝用乃向郭家索還賄賂,並捶死郭家廝役張瀾,復上疏瀆奏。世宗怒,遂收朝用於法司論死。
請謹士習
嘉靖十九年(1540)八月三日,禮科給事中曾鈞疏言士習之弊在於廉污之介不嚴,靜躁之分不明;至於朝中大臣則守局循常,強奢競靡,強辨傷體,交惡相傾,故請整肅之。帝嘉其言。
楊最杖死
楊最(?-1540),字殿之,射洪人。正德十二年(1499)進士。授工部主事。督逋山西,極陳災民困狀,請緩其征。歷郎中,治水淮、揚。出為寧波知府,請罷浙東貢幣,詔悉以銀充,民以為便。累遷貴州按察使,入為太僕寺卿。世宗好神仙,給事中顧存仁、高金、王納言皆因直諫而得罪。方士段朝用以所煉銀器百餘件,因郭勛以進,說以此銀器盛飲食物,供齋醮,神仙可致。世宗召朝用,朝用說:“帝居深宮,無與外人接,則黃金可成,不死藥可得。”世宗深信不疑,諭廷臣令太子監國,“朕少假一二年,親政如初。”舉朝愕不敢言。惟楊最於嘉靖十九年(1540)八月二十九日抗疏力諫,言:“陛下春秋方壯,乃聖諭及此,不過得一方士,欲服食求神仙耳。神仙乃山棲澡煉者所為,豈有高居黃屋紫闥,袞衣玉食,而能白日翀舉者?”“黃白金丹之術,皆可斷元氣,惟端拱清穆,恭默思道,不邇聲色,保復元神、仙藥不求而至矣。至於監國,猶不敢議。”世宗大怒,立下詔獄,重杖之,杖未畢而卒,百官震懼。隆慶初,贈副都御史,謚忠節。楊最性淳樸剛直,不能媚人,當道深嫉之。為政清廉愛民,抑制豪強,離官之日,老幼遮慟,留其履祙而祠之。
請罷採礦
嘉靖十九年(1540)十月初二,南京禮科給事中曾鈞等上言,各路採礦,得不賞費,請盡停罷。報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