龜甲占卜文

龜甲占卜文

占卜時,用火灼烤龜甲時會發出噼啪之聲,這種聲音往往被理解為,是神在傳達旨意。刻錄卜辭內容時另一個重要的依據,是與龜甲之聲同時出現的龜甲裂縫,在占卜者看來它充滿無窮的玄妙。這種占卜方式被稱為龜甲灼卜,刻錄在甲骨上的字痕,行之疏密,字之結構迴環照應。郭沫若曾經感嘆:其契之精而字之美,令吾輩,千載後人神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龜甲占卜文
  • 朝代:青銅時代
  • 出土省份河南省
  • 特點:蠟狀至油脂光澤
  • 作用:占卜、記錄
  • 硬度:2.5
詳細信息,龜甲特徵,

詳細信息

甲骨文是龜甲、獸骨文字的簡稱,全稱“龜甲獸骨文字”,也稱“龜甲文”、“卜辭”、“占卜文字”、“契文”、“殷契”等。是青銅時代(約公元前1339-1281年)殷商刻在龜甲、獸骨、人骨上記載占卜、祭祀等活動的文字,是目前發現最早的成熟文字。十九世紀末,出土於河南省安陽小屯,史稱“殷墟”。甲骨文已具備了中國書法用筆、結字、章法三個基本要素,形成了莊重、肅穆的書風,是一種最古而造極的書體。用灼燒龜甲來占卜吉凶,是商代巫師們占卜的主要方式。這一發現說明,當時中原文化已傳播到合肥地區。
(殷王武丁占卜用的龜腹甲)由於商王幾乎每事必卜,故甲骨文內容涉及商代社會的各個領域。從甲骨文中有關商代階級和國家的資料可知,商代的奴隸和平民由眾、芻、羌、仆、奚、妾;等不同身份的人組成,奴隸主和貴族有先公先王和他們的配偶如高妣某、妣某、母某及子如子某、多子等,各級官吏則有臣、尹、史、犬、亞、馬、射和侯、伯等;軍隊有師、旅等;刑罰有儨、刖、劓、伐、俢等,並設定了監獄"墳"。甲骨文中也記載了商代人殉人祭的狀況,對於解決商代社會性質有直接關係。商王朝經常對外發動戰爭,被征服的方國對商王朝稱臣納貢,甲骨文中常見氏(致)來、入馬牛羊象龜等記載。

龜甲特徵

1.化學組成:主要由角質和骨質等有機質組成。
2.顏色和結構:一般為白底黑斑或黃底暗褐色斑。色斑多呈褐、黃、黃褐及黑色。在放大觀察下可見許多圓形色素點堆聚組成了邊界不規則的色斑。色素點愈密集,則色斑顏色愈深。
3. 光澤:蠟狀至油脂光澤。
4.透明度:微透明至半透明。
5.硬度:2.5
6. 相對密度:1.29
7. 折射率:1.55
8. 螢光:紫外光下較透明的黃色基底常發藍白色螢光,而黑色、褐黑色斑塊無螢光。
9. 熱針測試:有燒頭髮的焦味。
10. 其他:龜甲具熱塑性。龜甲在受熱時分泌出一種黏膜,所以在一定溫度和壓力下可以將龜甲碎片粘結成大塊材料,龜甲具可切性,易於加工和雕刻。龜甲會被硝酸腐蝕,但遇鹽酸無反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