龜山回龍寺

龜山回龍寺

回龍寺位於龜山鄉,主祀釋迦牟尼佛,並配祀觀音菩薩、文殊菩薩、普賢菩薩;目前信眾多半分布於回龍、新莊一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龜山回龍寺
  • 位於龜山鄉
  • 緣起於:道光年間
  • 屬性:寺廟
圖集,
緣起於道光年間,龜山鄉塔寮坑溪之溪水時有暴漲,某日修堤工人將一大石頭裝入竹竉為堤,但隔日則見石頭在籠外。將石頭再裝入竉里,翌日仍在竉外。如此連續多次,工人甚感怪異,而將該石搬上堤頂,就地搭蓋草寮,砌石為爐予以供奉;時有莊人前去問事,皆頗靈驗。經過一段時日,為便莊人膜拜,乃遷至路邊,蓋一屋,坐東向西,名「觀音媽廟」。明治二十八年(1895),小屋遭狂風大雨損壞,至大正十年(民國十年)間,方有莊人江象禮請新莊街雕刻師父至家中,將此大石頭刻為觀音菩薩等像。
大正十一年莊人林福喜、江士豪為發起人,偕莊紳商人共同協定,並募款八佰多元;又有陳溪河捐獻土地,為當局許可,乃遷移重建大殿於現址。不久,又受風雨侵損,少有人整頓,任其荒蕪。適有台北廳叄重埔莊人吳陳有,素仰佛法,有意修寺廟,並得菩薩顯現夢中指點。一日,遇一經商莊人提起該事,乃由藍姓莊人引介,與管理人接洽,承其允讓,言明年付租谷,一切物件全歸吳陳氏處理。約定後,吳陳有、吳螺英母女二人在大殿西邊搭建草庵為開山寮房,克儉克苦,開始修建大殿;後又興建西禪房、東禪房、鐘鼓樓等。至昭和元年(民國十五年)秋,終於完成寺廟的規模,並立石為清涼山回龍寺;翌年獲得台灣總督府認許,完成拜亭。
民國五十九年成立財團法人組織,民國六十七年,能定尼師請辭,當時寺務衰微,經費不足,房舍破舊,寺務亦因人為因素推展甚難。民國七十四年始有士林信女資助,重新油漆,並布置光明燈。民國七十六年四月,因信徒贊助,又將兩側破廢鼓樓重新修建。

圖集

龜山鄉回龍寺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