龜唐

龜唐

龜唐的說法來自宋朝,認為唐代的滅亡皆因為女人地位高,稱為唐女禍,所以把唐朝叫做龜唐。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龜唐
  • 創作年代:宋朝
  • 文學體裁:俗語
  • 作者:無名氏
簡介,唐朝,

簡介

新朝代建立時都會總結前朝的教訓,以使自己的朝代萬代留傳。宋朝總結唐朝滅亡的原因是,唐朝女人地位太高,導致女人專權甚至當了皇帝,將其稱為“唐女禍”,把唐朝叫做龜唐。

唐朝

講了唐朝對周邊勢力的關係與主要交戰,不過沒有講唐朝對高句麗、西突厥等等的多次大勝。
635年,李靖、侯君集、李道宗等率唐軍大破破吐谷渾,吐谷渾臣服。《舊唐書》:未幾,吐谷渾寇邊,太宗顧謂侍臣曰 :“得李靖為帥,豈非善也!”靖乃見房玄齡曰 :“靖雖年老 ,固堪一行 。”太宗大悅,即以靖為西海道行軍大總管,統兵部尚書、任城王道宗、涼州都督李大亮、右衛將軍李道彥、利州刺史高甑生等三總管征之。九年,軍次伏俟城,吐谷渾燒去野草,以餧我師,退保大非川,諸將鹹言春草未生,馬已羸瘦,不可赴敵。唯靖決計而進,深入敵境,遂逾積石山。前後戰數十合,殺傷甚眾,大破其國。吐谷渾之眾遂殺其可汗來降,靖又立大寧王慕容順而還。……
⑥41年,李勣率唐軍打敗強盛時期的薛延陀,《資治通鑑》:“……世勣命士卒皆下馬,執長槊直前沖之。薛延陀眾潰,副總管薛萬徹以數千騎收其執馬者。薛延陀失馬,不知所為,唐兵縱擊,斬首三千餘級,捕虜五萬餘人。”《舊唐書 列傳第十七》:“命勣為朔州行軍總管,率輕騎三千追及延陀於青山,擊大破之,斬其名王一人,俘獲首領,虜五萬餘計,以功封一子為縣公。”……
(這次大勝是唐軍大破薛延陀,不是後來唐軍攻滅薛延陀汗國的那次大勝。後來唐朝再次攻打薛延陀,攻滅了薛延陀汗國。)
李淵起兵之前,隋朝已經統治崩潰、名存實亡。隋煬帝楊廣造成隋末大亂,華夏被嚴重分裂內戰削弱,外敵崛起入侵,形勢非常惡劣。李淵起兵時地盤極小,幾乎只有太原,因為隋煬帝留下的惡劣形勢,為了防止突厥與劉武周攻打自己,李淵才結好突厥。後來李淵建立唐朝之後,不久就與突厥開戰。
617年,李淵太原起兵,此時還沒建立唐朝(起兵約1年後才建立唐朝),李淵遣劉文靜至突厥,見始畢可汗,與之約:“民眾土地入唐公,金玉繒帛歸突厥”,還提出“願勿侵暴百姓”。(記載於《資治通鑑》卷第一百八十四)。在之後的實際執行中,李淵給了突厥財物,但是並沒有把財物都給突厥,而是李淵把征戰得到的大量女人放回家去讓她們與親屬團聚。
《資治通鑑》卷第一百八十四:“丙子,淵引軍西行,所過離宮園苑皆罷之,出宮女還其親屬。
……淵命各依壘壁,毋得入村落侵暴。”
唐太宗李世民沒有稱臣於突厥。值得討論的是李淵是否稱臣於突厥。歷史學界有認為李淵沒稱臣於突厥的,例如李樹桐《唐書考辨》、牛致功《唐高祖傳》;也有認為李淵稱臣於突厥的,但說的是因為隋末的惡劣形勢而偽稱臣於突厥,而且很快就擊敗突厥,沒什麼可指責的,例如陳寅恪,說李淵偽稱臣於突厥,但是很快就擊敗突厥,沒什麼可指責的。
歷史學家李樹桐在《唐書考辨》中綜合分析了古代史料,證明李淵、李世民、唐朝都沒有稱臣於突厥,證明了是許敬宗偽造了李淵稱臣突厥的說法,又被部分書收錄了。李淵稱臣突厥的說法是來源於許敬宗的偽造。歷史學家牛致功《唐高祖傳》也說沒有稱臣於突厥。
另外,用“啟”是表示尊重,不是稱臣,例如《答司馬諫議書》:“某啟:昨日蒙教,竊以為與君實游…”;
“引升御坐”不是稱臣,例如,《新唐書》列傳第二十記載,李淵曾將自己的大臣竇抗“引升御坐”,但並不稱臣於竇抗;
突厥始畢可汗死時,唐朝“上舉哀於長樂門,廢朝三日,詔百官就館吊其使者”不是稱臣。例如,唐朝曾為自己的部分大臣去世而用這樣的禮節,甚至用更隆重的禮節,但不是稱臣於這些人。例如,根據《舊唐書》記載,房玄齡去世,“廢朝三日……”,李勣去世,“帝為之舉哀,輟朝七日……及葬日,帝幸未央古城,登樓臨送,望柳車慟哭,並為設祭。皇太子亦從駕臨送,哀慟悲感左右。詔百官送至故城西北,所築墳一準衛、霍故事,象陰山、鐵山及烏德鞬山,以旌破突厥、薛延陀之功。光宅元年,詔勣配享高宗廟庭”,尉遲敬德去世,“高宗為之舉哀,廢朝三日,令京官五品以上及朝集使赴宅哭……”,魏徵去世,“太宗親臨慟哭,廢朝五日……太宗登苑西樓,望喪而哭,詔百官送出郊外……”,戴至德去世,“輟朝三日,使百官以次赴宅哭之……”,劉仁軌去世,“則天廢朝三日,令在京百官以次赴吊……”;
《資治通鑑》記載:武德八年……先是,上與突厥書用敵國禮,秋,七月,甲辰,上謂侍臣曰:“突厥貪婪無厭,朕將征之,自今勿復為書,皆用詔敕。”
由此記載可知,武德八年之前,李淵與突厥用的是“敵國禮”,這是基本平等的,沒有稱臣;而從武德八年開始,李淵用詔敕,把突厥當臣,把突厥放在了比自己低的位置,這就更不是稱臣於突厥了。之後李世民登基,更沒有稱臣於突厥。
李淵起兵時地盤極小,幾乎只有太原,為了防止突厥與劉武周攻打自己,才結好突厥。後來李淵建立唐朝之後,不久就與突厥開戰。
唐朝一面打敗眾多敵人,擴張,進行統一戰爭,另一面抵禦突厥,還消滅突厥支持的割據勢力,削弱了突厥可汗的力量與威望,還分化突厥。
歷史大家王永興《唐代前期軍事史略論稿》指出:隋末華夏弱,而突厥極強,突厥可汗想要做拓跋道武帝第二、取得中原,而華夏有不世出之人傑李世民,李淵李世民數年苦戰,不僅統一,還抵禦突厥,粉碎了突厥可汗想做北魏道武帝第二、取得中原的企圖,因而保衛了華夏民族幾千年的文明;還消滅了突厥支持的多個割據勢力,削弱了突厥的力量,打擊了突厥可汗的威望。
武則天時期,唐朝(武周)內訌,武則天還害死了程務挺、王方翼、黑齒常之等優秀將領,削弱了軍事。後突厥趁機崛起強大。
《舊唐書》列傳第三十三:“時伏念屯於金牙山,務挺與副總管唐玄表引兵先逼之。伏念懼不能支,遂間道降於行儉……務挺善於綏御,威信大行,偏裨已下,無不盡力;突厥甚憚之,相率遁走,不敢近邊。及裴炎下獄,務挺密表申理之,由是忤旨。務挺素與唐之奇、杜求仁友善,或構言務挺與裴炎、徐敬業皆潛相應接。則天遣左鷹揚將軍裴紹業就軍斬之,籍沒其家。突厥聞務挺死,所在宴樂相慶,仍為務挺立祠,每出師攻戰,即祈禱焉……”
《舊唐書》列傳第五十九:“……垂拱二年,突厥犯邊,命常之率兵拒之。躡至兩井,忽逢賊三千餘眾,常之見賊徒爭下馬著甲,遂領二百餘騎,身當先鋒直衝,賊遂棄甲而散……三年,突厥入寇朔州,常之又充大總管,以李多祚、王九言為副。追躡至黃花堆,大破之,追奔四十餘里,賊散走磧北……尋為周興等誣構,雲與右鷹揚將軍趙懷節等謀反系獄,遂自縊而死。”……
不久,唐中宗復位時期,唐朝張仁亶(張仁願)建立三受降城體系,再次開始長期控制河套與部分漠南地區,唐朝有效遏制了後突厥默啜可汗。(另外,唐朝後期仍然有三受降城體系。)
(關於唐朝的三受降城,具體見歷史大家王永興《唐代前期軍事史略論稿》317頁至329頁。)
默啜可汗派其子與婿率軍進攻唐朝北庭,其子被殺,其婿投降於唐軍,
《資治通鑑》:“突厥可汗默啜遣其子同俄特勒及妹夫火拔頡利發石阿失畢將兵圍北庭都護府,都護郭虔瓘擊敗之。同俄單騎逼城下,虔瓘伏壯士於道側,突起斬之。突厥請悉軍中資糧以贖同俄,聞其已死,慟哭而去……突厥石阿失畢既失同俄,不敢歸,癸未,與其妻來奔……”《舊唐書》:“開元二年,遣其子移涅可汗及同俄特勒、妹婿火拔頡利發石阿失畢率精騎圍逼北庭。右驍衛將軍郭虔瓘嬰城固守,俄而出兵擒同俄特勒於城下,斬之。虜因退縮,火拔懼不敢歸,攜其妻來奔”,
突厥人不斷投降於唐朝,“明年,十姓部落左廂五咄六啜、右廂五弩失畢五俟斤及子婿高麗莫離支高文簡、睟跌都督崿跌思泰等各率其眾,相繼來降,前後總萬餘帳。”“阿布思率眾來降。”
……默啜可汗被拔曳固的殘眾擊殺,其首級被送到唐朝京師。
……
唐玄宗時期,唐朝與突厥總體保持了良好關係,突厥毗伽可汗(默棘連)認唐玄宗為父。
後來,突厥內亂,王忠嗣等唐軍與回紇攻滅了後突厥汗國,部分突厥貴族、部眾歸降於唐朝。
《舊唐書》:“毗伽可汗……本蕃號為小殺。……又遣使請和,乞與玄宗為子,上許之。”《新唐書》:“毘伽可汗默棘連,本謂‘小殺’者,……固乞和,請父事天子,許之。”
《舊唐書》列傳第五十三:“時突厥葉護新有內難,忠嗣盛兵磧口以威振之。烏蘇米施可汗懼而請降,竟遷延不至。忠嗣乃縱反間於拔悉密與葛邏祿、回紇三部落,攻米施可汗走之。忠嗣因出兵伐之,取其右廂而歸,其西葉護及毗伽可敦、男殺葛臘哆率其部落千餘帳入朝,因加左武衛大將軍。明年,又再破怒皆及突厥之眾。自是塞外晏然,虜不敢入。天寶三載,突厥九姓拔悉密葉等竟攻殺烏蘇米施可汗,傳首京師。”
《舊唐書》列傳第一百四十四上:“……二十八年,上遣右金吾將軍李質齎璽書,又冊立登利為可汗。俄而登利與其母誘斬西殺,盡並其眾。而左殺懼禍及己,勒兵攻登利,殺之。自立,號烏蘇米施可汗。左殺又不為國人所附,拔悉密部落起兵擊之。左殺大敗,脫身遁走,國中大亂。西殺妻子及默啜之孫勃德支特勒、毗伽可汗女大洛公主、伊然可汗小妻余塞匐、登利可汗女余燭公主及阿布思頡利發等,並率其部眾相次來降。”《新唐書》列傳第一百四十下:“……其西葉護阿布思及葛臘哆率五千帳降,以葛臘哆為懷恩王。三載,拔悉蜜等殺烏蘇米施,傳首京師,獻太廟。其弟白眉特勒鶻隴匐立,是為白眉可汗。於是突厥大亂,國人推拔悉蜜酋為可汗,詔朔方節度使王忠嗣以兵乘其亂,抵薩河內山,擊其左阿波達乾十一部,破之,獨其右未下,而回紇、葛邏祿殺拔悉蜜可汗,奉回紇骨力裴羅定其國,是為骨咄祿毘伽闕可汗。明年,殺白眉可汗,傳首獻。毘伽可汗妻骨咄祿婆匐可敦率眾自歸”……
公元638年松州之戰,太宗遣吏部尚書侯君集為當彌道行營大總管,右領軍大將軍執失思力為白蘭道行軍總管,左武衛將軍牛進達為闊水道行軍總管,右領軍將軍劉蘭為洮河道行軍總管,率步騎五萬以擊之。唐軍主力侯君集部還沒出手,唐軍先鋒牛進達部已經打敗了吐蕃軍。松贊乾布懼,引兵而退,退出了党項、白蘭羌、吐谷渾等。松贊乾布遣使謝罪,並再次請婚,遣其相祿東贊致禮,獻金五千兩、自余寶玩數百事作為聘禮。公元⑥41年,唐太宗將宗室女(文成公主)嫁給松贊乾布。
(文成公主,唐朝宗室女,敦煌吐蕃文書里稱她為贊蒙文成公主。
(學者王堯等人指出,贊蒙即覺蒙、朱蒙。在被用於稱呼贊普的女人時,贊蒙(btsan mo)、朱蒙、覺蒙(jo mo)等頭銜沒有區別。朱蒙有被寫作末蒙。)
《敦煌吐蕃歷史文書》:“贊蒙文成公主由噶爾.東贊域松迎至吐蕃之地。”“及至羊年(公元683年)……冬,祭祀贊蒙文成公主。”“及至狗年(公元710年)……贊蒙金城公主至邏些”“及至蛇年(公元741年)……祭祀贊普王子拉本及贊蒙金城公主二人之遺體”。
《敦煌吐蕃歷史文書》的記載中,兼有 有贊蒙尊稱並且去世後享有祭祀 這兩項是地位不低於吐蕃王后的人擁有的待遇,文成公主、金城公主都擁有這待遇,松贊乾布的女人里僅文成公主擁有這待遇。
吐蕃書籍《賢者喜宴》記載“松贊乾布登臨歡慶的寶座,為文成公主加冕、封作王后。”)
(《新唐書》:“……妻以宗女文成公主,詔江夏王道宗持節護送,築館河源王之國。弄贊率兵次柏海親迎,見道宗,執婿禮恭甚,見中國服飾之美,縮縮愧沮。歸國,自以其先未有昏帝女者,乃為公主築一城以夸後世,遂立宮室以居。公主惡國人赭面,弄贊下令國中禁之。自褫氈罽,襲紈綃,為華風。遣諸豪子弟入國學,習《詩》、《書》。又請儒者典書疏。
帝伐遼還,使祿東贊上書曰:‘陛下平定四方,日月所照,並臣治之。高麗恃遠,弗率於禮,天子自將度遼,隳城陷陣,指日凱旋,雖雁飛於天,無是之速。夫鵝猶雁也,臣謹冶黃金為鵝以獻 。’其高七尺,中實酒三斛。二十二年,右衛率府長史王玄策使西域,為中天竺所鈔,弄贊發精兵從玄策討破之,來獻俘。
高宗即位,擢駙馬都尉、西海郡王。弄贊以書詒長孫無忌曰 :‘天子初即位,下有不忠者,願勒兵赴國共討之 。’並獻金琲十五種以薦昭陵。進封賨王,賜餉蕃渥。又請蠶種、酒人與碾磑等諸工,詔許。”
高宗後期、武則天時期,唐(周)多次內訌,削弱了自己的實力,還自己害死程務挺、王方翼、黑齒常之等優秀將領。大非川之戰、青海湖之戰、素羅汗山之戰,高原加之統一的吐蕃,易守難攻,高原反應削弱唐軍、以及唐軍內部矛盾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唐軍戰敗,吐蕃占領青海西部,但是奪取安西失敗,
(670年,吐蕃陷安西;673年,安西復歸於唐;678年,吐蕃取龜茲等四鎮;679年,唐將崔知辯率軍擊吐蕃,占領龜茲、硫勒等四鎮;687年-6⑧9年,武則天削減安西防務,吐蕃趁機進占安西四鎮;6⑧9年,西域寅識迦河之戰,唐軍主帥韋待價無將領之才,初戰不利,之後遇大雪,糧運不繼,士卒凍餒,乃引軍還;692年,武威軍總管王孝傑大破吐蕃,復收安西四鎮,重置安西都護府於龜茲,駐唐兵3萬。)
唐長期控制河西隴右與西域安西北庭,論欽陵要求唐撤出安西,被拒絕也無可奈何。
(大非川之戰,副將郭待封不遵薛仁貴將令,兵敗失去輜重,最終唐軍大敗。青海湖之戰,李敬玄非將帥才,懦怯按兵不救,前軍劉審禮戰沒,李敬玄軍被困於承風嶺,黑齒常之夜率敢死之士襲擊吐蕃軍營,吐蕃軍潰亂,李敬玄得以率眾返回。黑齒常之擋住吐蕃軍。後來,武則天害死王方翼、程務挺、黑齒常之等名將。《舊唐書》列傳第三十三:“以仁貴為邏娑道行軍大總管。率將軍阿史那道真、郭待封等以擊之。待封嘗為鄯城鎮守,恥在仁貴之下,多違節度。軍至大非川,將發赴烏海,仁貴謂待封曰:‘烏海險遠,車行艱澀,若引輜重,將失事機,破賊即回,又煩轉運。彼多瘴氣,無宜久留。大非嶺上足堪置柵,可留二萬人作兩柵,輜重等並留柵內,吾等輕銳倍道,掩其未整,即撲滅之矣。’仁貴遂率先行,至河口遇賊,擊破之,斬獲略盡,收其牛羊萬餘頭,回至烏海城,以待後援。待封遂不從仁貴之命,領輜重繼進。比至烏海,吐蕃二十餘萬悉眾來救,邀擊,待封敗走趨山,軍糧及輜重並為賊所掠。仁貴遂退軍屯於大非川。吐蕃又益眾四十餘萬來拒戰,官軍大敗,仁貴遂與吐蕃大將論欽陵約和。”)
《舊唐書》列傳第一百四十九:“……吐蕃論欽陵等率眾十萬人入寇湟中,(李)謹行兵士樵採,素不設備,忽聞賊至,遂建旗伐鼓,開門以待之。吐蕃疑有伏兵,竟不敢進。上元三年,又破吐蕃數萬眾於青海……”
《資治通鑑》:“劉仁軌鎮洮河,每有奏請,多為李敬玄所抑,由是怨之。仁軌知敬玄非將帥才,欲中傷之,奏言:‘西邊鎮守,非敬玄莫可。’……”
“河源道經略大使黑齒常之將兵擊吐蕃論贊婆於良非川,破之。收其糧畜而還。常之在軍七年,吐蕃深畏之”
“吐蕃入寇河源軍,軍使婁師德將兵擊之於白水澗,八戰八捷。”
“以于闐國為毘沙都督府,分其境內為十州,以于闐王尉遲伏闍雄為毘沙都督。辛未,吐蕃遣其大臣論吐渾彌來請和,且請與吐谷渾復修鄰好;上不許。”
“以孝傑為武威軍總管,與武衛大將軍阿史那忠節將兵擊吐蕃。冬,十月,丙戌,大破吐蕃,復取四鎮。置安西都護府於龜茲,發兵戍之。”
“武威道總管王孝傑破吐蕃論贊刃、突厥可汗子等於冷泉及大嶺,各三萬餘人,碎葉鎮守使韓思忠破泥熟俟斤等萬餘人。”
(關於大非川之戰唐軍的人數,資治通鑑670年沒說,有記載說率眾十餘萬,《冊府元龜 卷一一九》《舊唐書 本紀第五》《新唐書 列傳第一百四十六上》說領兵五萬,有人根據作戰過程及李靖兵法分析,唐軍為5萬:大非川之戰的過程,薛仁貴率輕銳出擊,率領的是戰兵,將輜重兵與剩餘的戰兵留給郭待封,郭待封部一共2萬人,所以輜重兵應該不多於2萬。按照李靖兵法,唐軍每1萬人中輜重兵3千,按照這個比例,10萬的話輜重兵超過2萬,10萬之說有誤;5萬的話,輜重兵1.5萬加5千戰兵守輜重正好2萬。所以5萬之說正確。)
(關於素羅汗山的位置,
據《舊唐書》志20記載,“洮州下,隋臨洮郡,武德二年,置洮州”,另據《舊唐書》列傳43婁師德傳記載,“:證聖元年(亦即天冊萬歲元年,是年九月改元),吐蕃寇洮州,令師德與夏官尚書王孝傑討之,與吐蕃大將論飲陵、贊婆戰於素羅汗山,官軍敗績”,《新唐書》列傳33婁師德傳也記載,“證聖中,與王孝傑拒吐蕃於洮州,戰素羅汗山,敗績”。從中只能看出吐蕃入寇洮州後,王孝傑與婁師德率軍征討,與吐蕃戰於素羅汗山,並不能明確說明素羅汗山在洮州境內,因為唐軍完全有可能反擊追出洮州。
另據《讀史方輿紀要》卷60記載,“素羅汗山在州(洮州)西。《唐書》:武后萬歲登封初,王孝傑、婁師德與吐蕃戰於此,敗績。”素羅汗山在洮州以西。
據《敦煌本吐蕃歷史文書》贊普傳記記載,“唐之統軍元帥,王(孝)傑尚書越境,率旅前來,時青海道將軍噶爾欽陵贊婆與之對壘迎逆之”,後面又一次提到“唐之元帥王傑尚書越境前來”。如果素羅汗山在洮州境內,那分明是吐蕃越境,何來唐軍越境之說?
因此,素羅汗山不在洮州境內,而在青海吐谷渾故地,唐軍擊退吐蕃對洮州的入寇後,越境反擊攻入吐谷渾故地,並在素羅汗山與吐蕃主力展開會戰。
此外,據《新唐書》志30記載,“自振武經尉遲川、苦拔海、王孝傑米柵九十里至莫離驛”,振武軍在石堡城,王孝傑米柵在石堡城以西,當在吐谷渾境內。王孝傑米柵,顧名思義,即為王孝傑安排修築的儲存軍糧的地方。王孝傑在吐谷渾地區與吐蕃軍隊的交戰有兩次,儀鳳三年(公元678年)的青海之役和天冊萬歲元年(公元695年)至萬歲通天元年(公元696年)的素羅汗山之役。青海之役時,王孝傑作為前軍出戰,前軍負責修築軍糧屯所不太可能;另外,王孝傑當時只是副總管,其上有總管劉審禮,以副總管命名米柵,也有問題。而素羅汗山之役時,王孝傑作為大總管,修築米柵並以其命名,更合理。這也為素羅汗山在吐谷渾故地提供了佐證。)
論欽陵(噶爾欽陵)雖然贏了幾次,占了青海西部,但是爭奪安西失敗。唐長期控制河西隴右與西域安西北庭,論欽陵要求唐撤出安西,被拒絕也無可奈何。唐朝繼續控制西域(包括安西、北庭)。
最後,論欽陵評價自己的勝利只是保住了吐蕃,“吐蕃適獨在者,徒以兄弟小心,得相保耳”。
《新唐書列傳第一百四十一上》記載論欽陵說:“……且四夷唐皆臣並之,雖海外地際,靡不磨滅,吐蕃適獨在者,徒以兄弟小心,得相保耳。十姓五咄陸近安西,於吐蕃遠,俟斤距我裁一磧,騎士騰突,不易旬至,是以為憂也……”
唐朝唐休璟、陳大慈擊敗吐蕃軍,
不久,唐蕃再次聯姻。(
唐朝和親吐蕃,都是在唐朝打贏了、並且處於優勢時和親,類似吐蕃和親小勃律、蒙古和親吐蕃,是處於優勢的一方嫁出公主,這類和親不是那種處於劣勢的一方嫁出公主的那類和親。
松州之戰唐軍擊敗吐蕃軍,松贊乾布退兵謝罪,吐蕃退出党項、白蘭羌、青海吐谷渾等,唐朝長期控制河西隴右,還逐步向西域(安西北庭)擴張,唐朝對吐蕃處於優勢,文成公主和親吐蕃、嫁松贊乾布。
唐休璟陳大慈等率唐軍擊敗吐蕃軍,唐朝長期控制安西北庭河西隴右,而且唐朝唐休璟、陳大慈擊敗吐蕃軍,唐朝對吐蕃處於優勢,金城公主和親吐蕃、嫁尺帶珠丹(即赤德祖贊)。)
(《舊唐書》:“是後休璟入朝,吐蕃亦遣使來請和,因宴屢覘休璟。則天問其故,對曰:‘往歲洪源戰時,此將軍雄猛無比,殺臣將士甚眾,故欲識之。’”
《資治通鑑》:“吐蕃遣使獻馬千匹、金二千兩以求昏。”“以上所養雍王守禮女金城公主妻吐蕃贊普。”吐蕃贊普派遣他的大臣尚贊咄等一千餘人前來迎接金城公主。“公主至吐蕃,贊普為之別築城以居之。”
吐蕃通過賄賂唐朝邊官楊矩,取得青海東南部的九曲之地。“乃賂鄯州都督楊矩,請河西九曲之地以為公主湯沐邑;矩奏與之。”)
但是唐朝郭知運等人大破吐蕃於九曲之地,九曲成為戰場,吐蕃與唐朝都沒能控制九曲,直到後來唐朝哥舒翰重新控制九曲。
唐玄宗時期,唐朝總體上多次大勝吐蕃,唐朝在東邊攻占九曲之地與青海湖等地,並將戰線推到青海湖以西,打的吐蕃不敢靠近青海湖;在西北將吐蕃趕出大小勃律,從東到西北壓制吐蕃。吐蕃贊普向唐玄宗求和。唐在河隴戰場上已占明顯優勢。在西域戰場,唐軍在高仙芝、封常清的率領下,也是捷報頻傳。
(《資治通鑑》:“甲子,薛訥與吐蕃戰於武街,大破之。時太僕少卿隴右群牧使王晙帥所部二千人與訥會擊吐蕃。坌達延將吐蕃十萬屯大來谷,選勇士七百,衣胡服,夜襲之,多置鼓角於其後五里,前軍遇敵大呼,後人鳴鼓角以應之。虜以為大軍至,驚懼,自相殺傷,死者萬計。訥時在武街,去大來谷二十里,虜軍塞其中間;晙復夜出兵襲之,虜大潰,始得與訥軍合。同追奔至洮水,復戰於長城堡,又敗之,前後殺獲數萬人。”
“隴右節度使郭知運大破吐蕃於九曲”“吐蕃大將悉末朗寇瓜州,都督張守珪擊走之。乙巳,河西節度使蕭嵩、隴右節度使張忠亮大破吐蕃於渴波谷;忠亮追之,拔其大莫門城,擒獲甚眾,焚其駱駝橋而還。辛卯,左金吾將軍杜賓客破吐蕃於祁連城下。時吐蕃復入寇,蕭嵩遣賓客將強弩四千擊之。戰自辰至暮,吐蕃大潰,獲其大將一人;虜散走投山,哭聲四合。”
“嵩乃遣疏勒副使張思禮將蕃、漢步騎四千人……擊吐蕃,大破之,斬獲數萬。”“朔方節度使信安王(李禕)攻吐蕃石堡城,拔之。……自是河隴諸軍游弈,拓境千餘里。”
“吐蕃贊普表稱:“甥世尚公主,義同一家。中間張玄表等先興兵寇鈔,遂使二境交惡。甥深識尊卑,安敢失禮!正為邊將交構,致獲罪於舅;屢遣使者入朝,皆為邊將所遏。今蒙遠降使臣,來視公主,甥不勝喜荷。倘使復修舊好,死無所恨!”自是吐蕃復款附。”
“吐蕃西擊勃律,勃律來告急。上命吐蕃罷兵,吐蕃不奉詔,遂破勃律。”“吐蕃寇河西,節度使崔希逸擊破之。鄯州都督、知隴右留後杜希望攻吐蕃新城,拔之,以其地為威戎軍,置兵一千戍之。”
“隴右節度使皇甫惟明奏破吐蕃大嶺等軍;戊戌,又奏破青海道莽布支營三萬餘眾,斬獲五千餘級。庚子,河西節度使王倕奏破吐蕃漁海及游弈等軍。”
“皇甫惟明引軍出西平,擊吐蕃,行千餘里,攻洪濟城,破之。”
“以王忠嗣為河西、隴右節度使……與吐蕃戰於青海、積石,皆大捷。又討吐谷渾於墨離軍,虜其全部而歸。”
“隴右節度使哥舒翰擊吐蕃,拔洪濟、大漠門等城,悉收九曲”“安西節度使封常清擊大勃律……大破之,受降而還。”
“制以仙芝為行營節度使,將萬騎討之。……會吐蕃連雲堡下。有兵近萬人,不意唐兵猝至……自辰至巳,大破之,斬首五千級,捕虜千餘人……仙芝虜小勃律王及吐蕃公主而還。”
(另外,《舊唐書》《新唐書》對高仙芝擊破小勃律的吐蕃軍的記載,消滅了約十萬吐蕃軍。
《舊唐書》卷一百九 列傳第五十九:“李嗣業,京兆高陵人也……天寶七載,安西都知兵馬使高仙芝奉詔總軍,專征勃律,選嗣業與郎將田珍為左右陌刀將。於時吐蕃聚十萬眾於娑勒城,據山因水,塹斷崖谷,編木為城。仙芝夜引軍渡信圖河,奄至城下。仙芝謂嗣業與田珍曰:"不午時須破此賊。"嗣業引步軍持長刀上,山頭拋櫑蔽空而下,嗣業獨引一旗於絕險處先登,諸將因之齊上。賊不虞漢軍暴至,遂大潰,填溪谷,投水溺死,僅十八鎀九。遂長驅至勃律城擒勃律王、吐蕃公主,斬藤橋,以兵三千人戍。……十載,又從平石國,及破九國胡並背叛突騎施,以跳蕩加特進,兼本官。”
《新唐書》卷一百三十八 列傳第六十三:“李嗣業,字嗣業,京兆高陵人……高仙芝討勃律,署嗣業及中郎將田珍為左右陌刀將。時吐蕃兵十萬屯娑勒城,據山瀕水,聯木作郛,以扼王師。仙芝潛軍夜濟信圖河,令曰:"及午破賊,不者皆死。"嗣業提步士升山,頹石四面以擊賊,又樹大旗先走險,諸將從之。虜不虞軍至,因大潰,投崖谷死者十八。鼓而驅至勃律,禽其主,平之。授右威衛將軍。從平石國及突騎施,以跳蕩先鋒加特進。”)
《舊唐書 列傳第五十四》:“築神威軍於青海上,吐蕃至,攻破之;又築城於青海中龍駒島……名為應龍城,吐蕃屏跡不敢近青海。”
《冊府元龜卷三百九十八》:“哥舒翰……築神威城於青海上,旋為吐蕃所破。又築城於青海中龍駒島上……名為應龍城。吐蕃自此遁逃,不復近青海……”
從安史之亂開始,之後有朱泚之亂藩鎮之禍等等,唐朝數次內斗削弱自己,吐蕃趁機擴張,安史之亂時占青海東部、隴右,787年占河西,790年左右占北庭,唐朝失去與安西的聯絡,不知安西存亡,公元790年以後,唐朝失去安西。
唐安史之亂嚴重削弱自己,763年冬天,朔方軍等唐朝軍將因為與唐廷的矛盾而放吐蕃東進,吐蕃趁機占長安15天,聽說唐朝大軍來了,吐蕃立即撤離了長安。吐蕃本來想掠走士、女、百工,但是聽說唐朝大軍來了,吐蕃立即撤退,沒來得及掠走士、女、百工。
在唐朝被自己數次內斗削弱的情況下,唐朝崔寧、李晟、韋皋、史敬奉等仍然多次重創吐蕃軍,消滅大量吐蕃軍。
九世紀中期(850年左右),唐朝廷重占秦、原、安樂、維、扶、河、渭等州,張議潮占北庭(西域東部)、河西、隴右,歸附於唐朝。不久之後,吐蕃王國內外交困先滅亡了。

《舊唐書》:“劍南節度使崔寧大破吐蕃故洪等四節度兼突厥、吐渾、氐、蠻、羌、党項等二十餘萬眾,斬首萬餘級。”
《新唐書》:“朔方朔方先鋒兵馬使白元光合回紇兵於靈台,會雪雰嚴晦,吐蕃閉營撤備,乃縱擊之,斬首五萬級,生擒萬人”
“崔寧破虜故洪節度、氐、蠻、党項等兵,斬首萬級,禽酋領千人,牛羊廩鎧甚眾,獻之朝。”
“崔寧攻望漢城,破之。山南西道節度使張獻恭戰岷州,吐蕃走。寧破西山三路及邛南兵,斬首八千級。”
……
《舊唐書 列傳第七十 郭子儀傳》:“(大曆八年,公元773年)十月,吐蕃寇涇州,子儀遣先鋒兵馬使渾瑊逆戰於宜祿,不利。會馬璘設伏於潘源,與瑊合擊,大破蕃軍,俘斬數萬計。”
……
《資治通鑑》:“劍南節度使嚴武破吐蕃七萬眾,拔當狗城。”“嚴武拔吐蕃鹽川城。”
“(崔旰)將兵擊吐蕃於西山,連拔其數城,攘地數百里”
“東川出軍,自江油趣白壩,與山南兵合擊吐蕃、南詔,破之。范陽兵追及於七盤,又破之,遂克維、茂二州。李晟追擊於大度河外,又破之。吐蕃南詔饑寒隕於崖谷死者八、九萬人。”
……
“韋皋遣其將曹有道將兵與東蠻、兩林蠻及吐蕃青海、臘城二節度戰於州台登谷,大破之……殺其大兵馬使乞藏遮遮。乞藏遮遮,虜之驍將也,既死,皋所攻城柵無不下;數年,盡復州之境。”
“韋皋屢破吐蕃,轉戰千里,凡拔城七,軍鎮五,焚堡百五十,斬首萬餘級,捕虜六千,降戶三千”“吐蕃遣其大相兼東鄙五道節度使論莽熱將兵十萬解維州之圍,西川兵據險設伏以待之。吐蕃至,出千人挑戰,虜悉眾追之,伏發,虜眾大敗,擒論莽熱,士卒死者太半(即三分之二)。”
“吐蕃節度論三摩等將十五萬眾圍鹽州,党項亦發兵助之。刺史李文悅竭力拒守……敬奉自它道出吐蕃背,吐蕃大驚,潰去。奉敬奮擊,大破,不可勝計。”
“張義潮發兵略定其旁瓜、伊、西、甘、肅、蘭、鄯、河、岷、廓十州,遣其兄義澤奉十一州圖籍入見,於是河、湟之地盡入於唐。”
《新唐書》:“秦州刺史高駢誘降延心及渾末部萬帳。”
《資治通鑑》:“拓跋懷光以五百騎入廓州,生擒論恐熱,先刖其足,數而斬之,傳首京師。其部眾東奔秦州,尚延心邀擊,破之,悉奏遷於嶺南。吐蕃由是衰絕,乞離胡君臣不知所終。”
……)
總的來說,唐與吐蕃時和時戰200多年:松州之戰唐軍擊敗吐蕃軍,吐蕃退出党項、白蘭羌、青海吐谷渾等,唐朝長期控制河西隴右,還逐步擴張占據西域(安西北庭);高宗後期以及武則天時期唐朝內斗,吐蕃欽陵贏了幾戰占了青海西部,但是爭奪安西失敗,欽陵要求唐撤出安西,被拒絕也無可奈何;唐長期控制河西隴右安西北庭,王晙、張孝嵩張思禮、李禕、王忠嗣、哥舒翰、高仙芝等多次大勝吐蕃軍,或者殺敵數萬,或者開拓疆土,在東邊將戰線推到青海湖以西,在西北將吐蕃趕出大小勃律,從東到西北壓制吐蕃;後來安史之亂朱泚之亂藩鎮之禍等等,唐數次內斗削弱了自己,吐蕃趁機贏了一些,占隴右、河西,但是唐朝崔寧、李晟、韋皋、史敬奉等多次重創吐蕃軍,消滅大量吐蕃軍;九世紀中期,唐朝廷重占秦、原、安樂、維、扶、河、渭等州,張議潮占北庭(西域東部)、河西、隴右,歸附於唐朝。不久之後,吐蕃王國內外交困先滅亡了。
唐太宗時期,契丹臣服於唐朝。
《舊唐書》:“貞觀二年,其君摩會率其部落來降。”“太宗伐高麗,至營州,會其君長及老人等,賜物各有差,授其蕃長窟哥為左武衛將軍。二十二年,窟哥等部鹹請內屬,乃置松漠都督府,以窟哥為左領軍將軍兼松漠都督府、無極縣男,賜姓李氏。顯慶初,又拜窟哥為左監門大將軍。其曾孫祜莫離,則天時歷左衛將軍兼檢校彈汗州刺史,歸順郡王。”“又契丹有別部酋帥孫敖曹,初仕隋為金紫光祿大夫。武德四年,與靺鞨酋長突地稽俱遣使內附,詔令於營州城傍安置,授雲麾將軍,行遼州總管”……
高宗後期、武則天時期,唐朝(武周)內訌,削弱了自己,還自己害死程務挺、王方翼、黑齒常之等優秀將領。公元696—697年,契丹李盡忠(盡滅)、孫萬榮(萬斬)反叛,李盡忠自稱“無上可汗”,推孫萬榮(萬斬)為帥率部起兵,擊敗唐(周)軍,攻破唐朝控制少數民族的營州、幽州,李盡忠病死,孫萬榮(萬斬)代領其眾。
蘇宏暉、王孝傑率軍征孫萬榮,王孝傑率少量先鋒,且戰且進,而後方的唐軍主力沒有跟進、沒有來支援。王孝傑以少打多,被孫萬榮擊敗,所率先鋒死亡殆盡。此戰,“虜甚眾”,王孝傑“率精銳之士為先鋒”“深入寇境,以少御眾,但為後援不至,所以致敗”(見《舊唐書》列傳第四十三),深入敵境以少打多,兵數遠少於孫萬榮,王孝傑所率的是少量兵力。而“既無後繼”“後援不至”(見《舊唐書》列傳第四十三),說明蘇宏暉與大軍主力沒有前去支援王孝傑。最終王孝傑率領的少量先鋒死亡殆盡,而唐(周)軍主力沒有全軍覆沒。
後突厥默啜掠契丹老弱婦孺,唐(周)朝楊玄基等擊破契丹,萬榮(萬斬)被殺,其頭顱被送到唐朝東都。
公元700年,武則天用李楷固、駱務整率軍平定契丹餘部。
《舊唐書》:“俄而奚及突厥之眾掩擊其後,掠其幼弱。”
《資治通鑑》:“時萬榮方與唐兵相持,軍中聞之,洶懼。奚人叛萬榮,神兵道總管楊玄基擊其前,奚兵擊其後,獲其將何阿小。萬榮軍大潰,帥輕騎數千東走。前軍總管張九節遣兵邀之於道,萬榮窮蹙,與其奴逃至潞水東……奴斬其首以降。”
《舊唐書》:“萬斬窮蹙,乃將其家奴輕騎宵遁,至潞河東,解鞍憩於林下,其奴斬之。張九節傳其首於東都。”
《資治通鑑》:“以楷固為左玉鈐衛將軍,務整為右武威衛將軍,使將兵擊契丹餘黨,悉平之。”
唐玄宗時期,契丹再次歸降。
《舊唐書》“開元三年,其首領李失活以默啜政衰,率種落內附。失活,即盡忠之從父弟也。於是復置松漠都督府。封失活為松漠郡王,拜左金吾衛大將軍兼松漠都督。其所統八部落,各因舊帥拜為刺史,又以將軍薛泰督軍以鎮撫之。”
契丹可突於造反,唐朝李禕、張守珪平定之,可突於被傳首唐朝東都。
“詔禮部尚書信安王禕為行軍副大總管,領眾與幽州長史趙含章出塞擊破之,俘獲甚眾。可突於率其麾下遠遁,奚眾盡降,禕乃班師。”
“詔以張守珪為幽州長史兼御史中丞以經略之。可突於漸為守珪所逼,遣使偽降。俄又回惑不定,引眾漸向西北,將就突厥。守珪遣管記王悔等就部落招諭之。時契丹衙官李過折與可突於分掌兵馬,情不葉,悔潛誘之,過折夜勒兵斬可突於及其支黨數十人。二十三年正月,傳首東都”
……
契丹、奚臣服於唐朝之後,唐朝將兩個外姓貴族女封為公主,和親契丹、奚的首領。
但是,安祿山為了取得邊功,多次殺掠契丹、奚,導致已臣服於唐朝的契丹、奚殺死兩個公主(假公主,不是皇帝的女兒。而且不是宗室女,而是外姓貴族女)而造反,安祿山率軍多次與之交戰,先敗後勝,擒獲奚王李日越。
《資治通鑑》卷第二百一十五 唐紀三十一:“天寶四年……安祿山欲以邊功市寵,數侵掠奚、契丹;奚、契丹各殺公主以叛,祿山討破之。”
《資治通鑑》卷第二百一十六唐紀三十二:“天寶九年……安祿山屢誘奚、契丹,為設會,飲以莨菪酒,醉而坑之,動數千人,函其酋長之首以獻,前後數四。”
《舊唐書》列傳一百四十九:“天寶十年,安祿山誣其酋長欲叛,請舉兵討之。八月,以幽州、雲中、平盧之眾數萬人,就潢水南契丹衙與之戰,祿山大敗而還,死者數千人。”
《新唐書》列傳一百四十四:“發幽州、雲中、平廬、河東兵十餘萬,以奚為鄉導,大戰潢水南。祿山敗,死者數千。自是祿山與相侵掠未嘗解,至其反乃已。”
《資治通鑑》卷第二百一十七 唐紀三十三:“安祿山奏擊奚破之,虜其王李日越。”“安祿山奏破奚、契丹。”
《新唐書》列傳第一百四十四:“安祿山節度范陽,詭邊功,數與鏖斗,飾俘以獻,誅其(奚)君李日越,料所俘驍壯戍雲南。”
不久,契丹、奚再次歸附於唐朝。
唐朝後期,張仲武、劉濟、李載義還多次擊敗契丹、奚。
唐朝滅亡前,劉仁恭還曾令契丹獻馬乞盟。
《舊唐書》列傳第一百四十五:大中元年春,張仲武大破奚眾。
《舊唐書》列傳第一百三十:李載義……(太和)四年,契丹寇邊,以兵擊走之,仍虜其名王。
《新唐書》列傳第一百四十四:貞元四年,(奚)與室韋攻振武。後七年,幽州殘其(奚)眾六萬。
《新唐書》列傳第一百四十四:大和四年,(奚)復盜邊,廬龍李載義破之,執大將二百餘人,縛其帥茹羯來獻,文宗賜冠帶,授右驍衛將軍。後五年,大首領匿舍朗來朝。大中元年,北部諸山奚悉叛,廬龍張仲武禽酋渠,燒帳落二十萬,取其刺史以下面耳三百,羊牛七萬,輜貯五百乘,獻京師。
《新唐書》列傳第一百三十七:(劉濟)……奚數侵邊,濟擊走之,窮追千餘里,至青都山,斬首二萬級。其後又掠檀、薊北鄙,濟率軍會室韋,破之。
《新唐書》列傳第一百三十七:張仲武……大中初,又破奚北部及山奚,俘獲雜畜不貲。
《新唐書》列傳第一百四十四:“劉仁恭窮師逾摘星山討之,歲燎塞下草,使不得留牧,馬多死。契丹乃乞盟,獻良馬求牧地,仁恭許之。復敗約入寇,劉守光戍平州,契丹以萬騎入,守光偽與和,帳飲具於野,伏發,禽其大將。群胡慟,願納馬五千以贖,不許。欽德輸重賂求之,乃與盟,十年不敢近邊。”……
唐朝曾令南詔長期臣服於唐朝。
《新唐書》:“當是時,五詔微,歸義獨強,乃厚以利啖劍南節度使王昱,求合六詔為一。制可。”
“又以破渳蠻功,馳遣中人冊為雲南王,賜錦袍、金鈿帶七事。於是徙治大和城。”“初,安寧城有五鹽井,人得煮鬻自給。玄宗詔特進何履光以兵定南詔境,取安寧城及井,復立馬援銅柱,乃還。”
……
後來南詔造反,楊國忠昏招迭出、唐玄宗糊塗,無將才的鮮于仲通、李宓先後率軍進攻南詔,補給短缺,瘴疫病餓而死者眾多,損失慘重。第一次唐軍士卒死六萬人,第二次唐軍士卒罹瘴疫及飢死戰死七萬人。
但是南詔方面亦損失慘重,雲南自曲、靖二州以下東爨居地被唐兵破壞。
《舊唐書》:“鮮于仲通為劍南節度使,張虔陀為雲南太守。仲通褊急寡謀,虔陀矯詐,待之不以禮。舊事,南詔常與其妻子謁見都督,虔陀皆私之。有所徵求,閣羅鳳多不應,虔陀遣人罵辱之,仍密奏其罪。閣羅鳳忿怨,因發兵反攻,圍虔陀,殺之。”
“仲通率兵出戎、巂州。閣羅鳳遣使謝罪,仍與雲南錄事參軍姜如芝俱來,請還其所虜掠,且言 :‘吐蕃大兵壓境,若不許,當歸命吐蕃,雲南之地,非唐所有也 。’仲通不許,囚其使,進兵逼大和城,為南詔所敗。”
《資治通鑑》:“(鮮于仲通)進軍至西洱河,與閣羅鳳戰,軍大敗,士卒死者六萬人。”“侍御史、俞南留後李宓將兵七萬擊南詔。閣羅鳳誘之深入,至太和城,閉壁不戰。宓糧盡,士卒罹瘴疫及飢死什七八,乃引還;蠻追擊之,宓被擒,全軍皆沒。”
779年,唐朝李晟等大破南詔、吐蕃聯軍,使其損失慘重,
《資治通鑑》:“上髮禁兵四千人,使晟將之,發邠、隴、范陽兵五千,使金吾大將軍安邑曲環將之,以救蜀。東川出軍,自江油趣白壩,與山南兵合擊吐蕃、南詔,破之。范陽兵追及於七盤,又破之,遂克維、茂二州。李晟追擊於大度河外,又破之。吐蕃南詔饑寒隕於崖谷死者八、九萬人。”
《新唐書》列傳第一百四十七上:“德宗髮禁衛及幽州軍以援東川,與山南兵合,大敗異牟尋眾,斬首六千級,禽生捕傷甚眾,顛踣厓峭且十萬。”
不久,南詔再次歸附於唐朝,
《新唐書》:遣弟湊羅棟、清平官尹仇寬等二十七人入獻地圖、方物,請復號南詔。帝賜賚有加,拜仇寬左散騎常侍,封高溪郡王。”“明年夏六月,冊異牟尋為南詔王。以祠部郎中袁滋持節領使,成都少尹龐頎副之,崔佐時為判官;俱文珍為宣慰使,劉幽岩為判官。賜黃金印,文曰“貞元冊南詔印””“相者引異牟尋去位,跽受冊印,稽首再拜;又受賜服備物,退曰 :“開元、天寶中,曾祖及祖皆蒙冊襲王,自此五十年。貞元皇帝洗痕錄功,復賜爵命,子子孫孫永為唐臣 。”
唐朝後期還曾駐軍於南詔。
《新唐書》列傳第一百四十七:“皋令免按兵巂州,節級鎮守,雖南詔境亦所在屯戍。”(《二十四史全譯註新唐書》將這句譯為“韋皋命令武免在巂州按兵不動,統軍鎮守,即使南詔境內也處處屯兵守衛。”)
829年,杜元穎不曉軍事,武備廢弛,且苛待士卒,導致士卒引南詔入寇,攻破成都外城,掠走數萬人。830年,唐朝李德裕前來鎮守,蜀地遂安。
《資治通鑑》:“德裕乃練士卒,葺堡鄣,積糧儲以備邊,蜀人粗安。”
《新唐書》:“明年,(南詔)上表請罪。比年使者來朝,開成、會昌間再至。”
唐朝與南詔戰爭的最後階段,唐朝宋威、高駢等數次大破南詔軍,南詔“屢覆眾,國耗虛”“男子十五以下悉發,婦耕以餉軍”,南詔衰落。唐朝高駢的數次大勝使南詔失去再戰的勇氣(“南詔氣奪”),南詔不敢再與唐朝交戰,南詔驃信送子入朝為質。
南詔曾與唐朝商議和親,一度達成和親的協定,但是最終沒有執行。最終唐朝沒有和親南詔,唐朝的公主沒有去南詔。
唐朝害死南詔三個重臣(南詔宰相趙隆眉、楊奇混、段義宗),南詔也不敢報復。
南詔曾依靠黎、雅間的劉王、郝王、楊王淺蠻部族與唐朝作戰,唐朝西川節度使王建嚴厲對待這些部族,南詔與這些部族不敢侵盜。後來這些部族首領泄露軍機,被王建殺死。最後南詔滅亡比唐朝滅亡還早了數年。
《新唐書 列傳第一百四十七中》:“……駢以選士五千度江,敗林邑兵於邕州,擊南詔龍州屯,蠻酋燒貲畜走。酋龍遣楊緝思助酋遷共守安南,以范脆些為安南都統,趙諾眉為扶邪都統。七年六月,駢次交州,戰數勝,士酣斗,斬其將張詮。李溠龍舉眾萬人降,拔波風三壁。緝思出戰,敗,還走城。士乘之,超堞入,斬酋遷、脆些、諾眉,上首三萬級,安南平。”
“帝遣東川節度使顏慶復為大度河制置、劍南應接使,兵次新都,博野將曾元裕敗蠻兵,斬二千級。南詔騎數萬晨壓官軍以騁,大將宋威以忠武兵戰,斬首五千,獲馬四百尾。南詔退屯星宿山,威進戍沱江……蠻聞鳳翔、山南軍且來,乃迎戰毘橋,不勝,趨沱江,為伏士所擊,又敗。城中出突將,夜火蠻營,酋龍、坦綽身督戰。後三日,王師奪升遷梁,蠻大敗,夜燒亭傳,乘火所向,雨矢射王師。威疏軍行,向矢所發叢射之。兩軍不能決,各解去。酋龍知不敵,夜徹營南奔……”
“(南詔)屢覆眾,國耗虛……”“駢至不淹月,閱精騎五千,逐蠻至大度河,奪鎧馬,執酋長五十斬之……”“築戎州馬湖、沐源川、大度河三城,列屯拒險,料壯卒為平夷軍,南詔氣奪。”
……
《新唐書 列傳第一百四十九下》:“……駢次峰州,大破南詔蠻,收所獲贍軍……”“當是時,蠻攻雅州,壁廬山,聞駢至,亟解去。駢即移檄驃信,勒兵從之。驃信大懼,送質子入朝,約不敢寇。”
(《資治通鑑》:“駢以五千人先濟,約維周發兵應援;駢既行,維周擁餘眾,不發一卒以繼之。九月,駢至南定,駢掩擊,大破之,收其所獲以食軍。”
“監陳敕使韋仲宰將七千人至峰州,高駢得以益其軍,進擊南詔,屢破之。”
“是月,駢大破南詔蠻於交趾,殺獲甚眾,遂圍交趾城。”
“駢至,復督勵將士攻城,遂克之,殺段酋遷及土蠻為南詔鄉導者朱道古,斬道三萬餘級,南詔遁去。駢又破土蠻附南詔者二洞,誅其酋長,土蠻帥眾歸附者萬七千人。”
“慶復至新都,蠻分兵往拒之。甲午,與慶復遇,慶復大破蠻軍,殺二千餘人,蜀民數千人爭操芟刀、白以助官軍,呼聲震野。乙未,蠻步騎數萬復至,會右武衛上將軍宋威以忠武二千人至,即與諸軍會戰,蠻軍大敗,死者五千餘人……甲兵服物遺棄於路……”
“高駢至成都,明日,發步騎五千追南詔,至大渡河,殺獲甚眾,擒其酋長數十人,至成都,斬之。修復邛崍關、大渡河諸城柵,又築城於戎州馬湖鎮,號平夷軍,又築城於沐源川,皆蠻入蜀之要路也,各置兵數千戍之”
……)
唐朝前中期,回紇(回鶻)臣服於唐。唐朝攻滅薛延陀汗國之後,唐太宗後期、唐高宗前期,回紇(回鶻)在唐朝的統治之下。
武則天時期,後突厥崛起,唐朝不再控制回紇。唐玄宗時期,回紇正式建立汗國,仍稱臣於唐朝。
《舊唐書》本紀第三:鐵勒回紇、拔野古、同羅、仆骨、多濫葛、思結、阿跌、契苾、跌結、渾、斛薛等十一姓各遣使朝貢,奏稱:"延陀可汗不事大國,部落烏散,不知所之。奴等各有分地,不能逐延陀去,歸命天子,乞置漢官。"詔遣會靈州。九月甲辰,鐵勒諸部落俟斤、頡利發等遣使相繼而至靈州者數千人,來貢方物,因請置吏,鹹請至尊為可汗。於是北荒悉平……
《舊唐書》:“太宗幸靈武,受其降款,因請回鶻已南置郵遞,通管北方。太宗為置六府七州,府置都督,州置刺史,府州皆置長史、司馬已下官主之。以回紇部為瀚海府,拜其俟利發吐迷度為懷化大將軍,兼瀚海都督……”
《新唐書》列傳第一百四十二上:鐵勒十一部皆來言 :“延陀不事大國,以自取亡,其下麕駭鳥散,不知所之。今各有分地,願歸命天子,請置唐官 。”有詔張飲高會,引見渠長等,以唐官官之,凡數千人。
明年復入朝。乃以回紇部為瀚海,多覽葛部為燕然,仆骨部為金微,拔野古部為幽陵,同羅部為龜林,思結部為盧山,皆號都督府;以渾為皋蘭州,斛薛為高闕州,阿跌為雞田州,契苾羽為榆溪州,奚結為雞鹿州,思結別部為帶林州,白궹為窴顏州;其西北結骨部為堅昆府,北骨利乾為玄闕州,東北俱羅勃為燭龍州;皆以酋領為都督、刺史、長史、司馬,即故單于台置燕然都護府統之,六都督、七州皆隸屬,以李素立為燕然都護……渠領共言:“生荒陋地,歸身聖化,天至尊賜官爵,與為百姓,依唐若父母然。請於回紇、突厥部治大塗,號‘參天至尊道’,世為唐臣。”乃詔磧南弟鳥泉之陽置過郵六十八所,具群馬、湩、肉待使客,歲內貂皮為賦。
《資治通鑑》卷第一百九十八 唐紀十四:鐵勒百餘萬戶,散處北溟,遠遣使人,委身內屬,請同編列,並為州郡。
《資治通鑑》卷第一百九十八 唐紀十四:敕勒諸部俟斤遣使相繼詣靈州者數千人,鹹云:“願得天至尊為奴等天可汗,子子孫孫常為天至尊奴,死無所恨。”(鐵勒即敕勒,回紇是其一部分。)
《資治通鑑》卷第一百九十八 唐紀十四:“使窮髮之地盡為編戶”。
《舊唐書》:“永徽二年,賀魯破北庭,詔將軍梁建方、契苾何力領兵二萬,取回紇五萬騎,大破賀魯”
“以賀魯種落分置州縣,西盡波斯。加婆閏右衛大將軍、兼瀚海都督。”
“天寶初,其酋長葉護頡利吐發遣使入朝,封奉義王。三載,擊破拔悉密,自稱骨咄祿毗伽闕可汗。又遣使入朝,因冊為懷仁可汗。”
安史之亂爆發,唐朝借兵於回紇(回鶻)。唐肅宗借兵回紇表面上是為了儘快收復長安,實際為了把回紇拉到自己這邊、防止回紇幫助叛軍,而與回紇約定,後來回紇沒劫掠長安(回紇想劫掠長安,但是被唐朝太子廣平王阻止了),而是劫掠了洛陽。(如果回紇幫助叛軍,那么安史之亂禍害的地區範圍更大、時間更長。做出這樣的約定以拉攏回紇,是犧牲洛陽的利益而保護其他地區的利益。)“上欲速得京師,與回紇約曰:‘克城之日,土地、士庶歸唐,金帛、子女皆歸回紇。’” 《舊唐書》列傳第一百四十五:“初,收西京,回紇欲入城劫掠,廣平王固止之。及收東京,回紇遂入府庫收財帛,於市井村坊剽掠三日而止。” 這是回鶻第一次劫掠洛陽,主要劫掠財物三天,唐朝拿出財物,使回鶻停止了劫掠。
安史之亂後期,叛亂復起,叛軍拉攏回鶻攻打唐朝,唐朝郭子儀說服回鶻與唐朝聯合。但是,在隨後的平叛中,回鶻第二次劫掠洛陽,《新唐書》列傳第一百四十二上:“回紇至東京,放兵攘剽,人皆遁保聖善、白馬二祠浮屠避之,回紇怒,火浮屠,殺萬餘人”,洛陽人躲到聖善寺及白馬寺二閣,回鶻防火,導致一萬餘人死亡。
而這次部分唐朝軍隊也在劫掠。這當然是負面的事。但是看看歷史就知道,實際在古代歷朝歷代戰爭中普遍發生過軍隊劫掠自己百姓的事,戰爭中不劫掠百姓在古代歷朝歷代反而是少數現象。
但是,在次之外,唐朝李正己打的回鶻(回紇)大酋不敢為暴。
《舊唐書》列傳第七十四:“李正己……寶應中,眾軍討史朝義,至鄭州……正己時為軍候,獨欲以氣吞之。因與其角逐,眾軍聚觀,約曰:"後者批之。"既逐而先,正己擒其領而批其背,回紇尿液俱下,眾軍呼笑,虜慚,由是不敢為暴。”
《新唐書》列傳第一百三十八:“李正己……寶應中,以軍候從討史朝義。時回紇恃功橫……正己欲以氣折之,與大酋角逐,眾土皆牆立觀,約曰:"後者批之。"既逐而先,正己批其頰,回紇矢液流離,眾軍哄然笑。酋大慚,自是沮憚不敢暴。”
在阻止回鶻(回紇)劫掠長安時,唐朝太子(廣平王)拜回鶻葉戶太子,只拜、沒有跪,而回鶻太子立即跪拜唐朝太子。
《資治通鑑》(卷第二百二十):“(唐肅宗至德二載 公元757年)廣平王拜於葉護馬前曰:‘今始得西京,若遽俘掠,則東京之人皆為賊固守,不可復取矣,願至東京乃如約。’葉護驚躍下馬答拜,跪捧王足,曰:‘當為殿下逕往東京。’即與僕固懷恩引回紇、西域之兵自城南過,營於滻水之東。”
(當時的“拜”與“跪拜”有區別,拜不是跪,唐朝太子只是拜沒有跪,而回鶻太子立即又拜又跪。)
回鶻(回紇)曾是唐朝被唐朝控制,後來回鶻正是建立汗國之後,臣服於唐朝;安史之亂等唐朝內斗,回鶻強盛一時,趁火打劫,但回鶻最強盛時其可汗也只是與唐皇帝約為弟兄,地位從來沒有高於唐皇帝;
香積寺事件,回鶻可汗要求雍王行叔侄禮“唐天子與可汗約為兄弟,可汗於雍王,叔父也”,被拒絕,爭執起來“力爭久之”,回鶻打死了雍王的兩個隨從,回鶻可汗的母親親自賠罪道歉。《資治通鑑》:“可汗母捧陛下於貂裘,叱退左右,親送陛下乘馬而歸”。
辛雲京、張光晟防備回鶻。回鶻入寇,唐朝張光晟等擊退回鶻。後來,張光晟等殺死為非作歹的回鶻貴族董突(武義可汗之叔父)等。
《舊唐書》:“代州都督張光晟與回紇戰於羊武谷,破之,回紇引退。先是,辛雲京守太原,回紇懼雲京,不敢窺並、代,知鮑防無武略,乃敢凌逼,賴光晟邀戰勝之,北人乃安。”
《資治通鑑》:“振武留後張光晟殺回紇使者董突等九百餘人。董突者,武義可汗之叔父也”
唐朝與回鶻(回紇)的和親,是雙方實力差不多時的和親,而且互有嫁娶。
回鶻可汗女為唐朝煌郡王承寀之妃,
《資治通鑑》:“敦煌王承寀至回紇牙帳,回紇可汗以女妻之。”
《舊唐書 本紀第十》:“冊回紇可汗女為毗伽公主” 《舊唐書 列傳第一百四十五》: “遣故邠王男承采,封為燉煌王,將軍石定番,使於回紇,以修好徵兵。及至其牙,可汗以女嫁於承采,遣首領來朝,請和親,封回紇公主為毗伽公主……納回紇公主為妃。”《舊唐書 本紀第十》“燉煌王承寀自回紇使還,拜宗正卿;納回紇公主為妃”。
唐朝公主嫁給回鶻可汗作可敦(可汗的妻子),回鶻可汗站著接受唐朝詔書冊命(而不是坐著接受),
《舊唐書》:“可汗乃起奉詔,便受冊命。翼日,冊公主為可敦”。
後來,從唐德宗開始,回鶻可汗上表稱臣稱兒,回鶻再次開始稱臣於唐朝。
可汗與唐朝公主接受回鶻人的朝拜,開啟了回鶻人朝謁可汗時既拜可汗、又拜可敦,
《資治通鑑》:“回紇可汗遣使上表稱兒及臣……”,“回紇合骨咄祿可汗得唐許婚,甚喜,遣其妹骨咄祿毘伽公主及大臣妻並國相、趺跌都督以下千餘人來迎可敦,辭禮甚恭,曰:‘昔為兄弟,今為子婿,半子也……’”。《舊唐書》:“時回紇可汗喜於和親,其禮甚恭,上言:‘昔為兄弟,今為子婿,半子也。’又詈辱吐蕃使者。”“虜先設大輿曲扆,前設小座,相者引公主升輿,回紇九姓相分負其輿,隨日右轉於庭者九,公主乃降輿升樓,與可汗俱東向坐。自此臣下朝謁,並拜可敦”……
九世紀中期,黠戛斯擊破回鶻,黠戛斯入貢於唐朝;部分回鶻西遷,大量回鶻南遷。南遷的回鶻與唐朝發生衝突,唐朝張仲武、劉沔、石雄等數次擊破回鶻,殺獲十幾萬回鶻人,還俘獲大批回鶻侯王貴族;
《舊唐書》列傳第一百三十:“時回鶻有將勒那頡啜擁赤心宰相一族七千帳,東逼漁陽。仲武遣其弟仲至與裨將游奉寰、王如清等,率銳兵三萬人大破之。前後收其侯王貴族千餘人,降三萬人,獲牛馬、橐駝、旗纛、罽幕不可勝計。”
《舊唐書》列傳第一百四十五:“幽州節度使張仲武遣弟仲至率兵大破那頡之眾,全收七千帳,殺戮收擒老小近九萬人。”
“烏介諸部猶稱十萬眾……河東劉沔率兵奄至烏介營,烏介驚走東北約四百里外……烏介部眾至大中元年詣幽州降,留者漂流餓凍,眾十萬,所存止三千已下。”
《資治通鑑》卷第二百四十七 會昌三年:“雄乃鑿城為十餘穴,引兵夜出,直攻可汗牙帳。至其帳下,虜乃覺之。可汗大驚,不知所為,棄輜重走,雄追擊之。庚子,大破回鶻於殺胡山,可汗被瘡,與數百騎遁去……斬首萬級,降其部落二萬餘人。”
《舊唐書》列傳第一百四十五:“回鶻特勒龐俱遮、阿敦寧二部,回鶻公主密羯可敦一部,外相諸洛固阿跌一部,及牙帳大將曹磨你等七部,共三萬眾,相次降於幽州,詔配諸道。有特勒霢沒斯、阿歷支、習勿啜三部,回鶻相愛耶勿弘順、回鶻尚書呂衡等諸部降振武”
……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