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舞(大田板燈龍),福建省三明市大田縣傳統舞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龍舞(大田板燈龍)在唐末傳入大田縣,大田縣地處福建省中部,簡稱“岩城”。龍舞(大田板燈龍)長期盛行不衰,一直承沿至今。每年的元宵節,大田人都要在鄉村或街巷舞動板燈龍,俗稱為“迎龍”。
2008年6月14日,龍舞(大田板燈龍)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編號Ⅲ-4。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龍舞(大田板燈龍)
- 批准時間:2008年
- 遺產級別:國家級
- 遺產類別:傳統舞蹈
- 申報地區:福建省大田縣
- 項目編號:Ⅲ-4
- 保護單位:福建省大田縣文化館
歷史淵源,舞蹈特色,文化特徵,表演形式,傳承保護,傳承價值,傳承狀況,傳承譜系,保護措施,社會影響,文化軼事,
歷史淵源
龍舞(大田板燈龍)起源於唐代天祐元年(904年)。據大田縣均溪鎮玉田村范氏族譜記載,中丞御史范元超於天祐元年辭官,攜眷定居玉田村。唐哀帝感其功於朝廷,特賜龍燈嘉獎。龍舞(大田板燈龍)由龍燈巡遊演變而來。
從此,每年元宵前後迎板燈龍的習俗遍及大田境內18個鄉鎮。龍舞(大田板燈龍)以均溪鎮玉田村最為壯觀。相傳皇帝因玉田范氏元世祖御史中丞范元超歷代有功於朝廷,特賜其龍每節龍板可點三盞燈(其他龍均為二盞燈),從此玉田村范氏板燈龍被大家稱為“大龍”。每逢元宵佳節,玉田村的龍最大最長,最長達1700多節。
舞蹈特色
文化特徵
大田板燈龍系用竹木、燈板、龍紙分節扎制連綴而成,分為龍珠、龍首、龍身、龍尾等幾部分。龍頭高近三米,龍身短則幾百節,長則千餘節,最長的有三千多米。每節燈板長約兩米,上面釘著兩個或三個裱貼透明龍紙的燈座,龍紙上畫著鱗紋、花草或寫著祈頌語,每個燈座配插一支粗長的龍燭。龍尾的燈板略長,扎有彩飾的尾鰭。燈板前後兩端各有一個鋤把大小的圓孔,一根尺把長的硬木龍軸從孔中穿過,將各個環節連綴成一條長龍。活動中,由表演者持硬木龍軸,或高舉,或低舉、側舉,蜿蜒前行。
表演形式
元宵黃昏時分,龍舞(大田板燈龍)舞龍者在家人送行的鞭炮聲中,扛著各自製作的龍節在村道上集結“接龍”。經過一段時間的整合,龍珠、龍首、龍身、龍尾各就各位,數千米長龍渾然一體。待龍隊首領檢閱完畢,隨著一聲令下,三聲響銃及三聲擂鼓過後,迎龍活動開始了。迎龍從祖祠出發,出發前要先擺“龍頭供”,祭奠龍頭。龍隊以響銃開路,續後是鑼鼓隊(今時還配有鼓號隊)、彩旗隊、彩燈牌坊、龍隊,最後還有一個鑼鼓隊。龍在德高望重者手執的“龍珠”的引導下,作騰、伏、挪、搖等動作在鄉間或街巷穿行。龍頭通常要二十來個精壯小伙子每班六人輪流合力執舞,拖龍尾的也要三個身強力壯的小伙子方可勝任。龍所到之處,家家戶戶放鞭炮或煙花迎接。長長的巨龍在歡呼聲中、在煙花叢中穿街衢、走村落,一會兒作“巨龍漫遊”,一會兒作“龍頭鑽陣”,一會兒作“繩蟒脫殼”,一會兒作“穿花打旋”……有時幾條龍至開闊處相聚時,“穿龍”“跑龍”,上千節龍疾走穿行,盤旋翻騰,景象極其壯觀。配以大小爆竹、鑼鼓嗩吶,大有呼風喚雨,翻江倒海之勢。此時迎龍進入高潮。
迎龍一般到深夜,結束後再回到祖祠。以前,大田迎龍還有分龍果習俗。迎龍結束時,由家有增丁、建房、中舉的族人捐贈粳米,製成龍果(每節二塊,每塊一市斤)集中分發。迎龍過之後,龍珠、龍頭、龍尾存於祠堂,龍節由各家各戶各自帶回。參加迎龍的人回家,家人鳴炮迎接龍燈,給迎龍者吃米粉紅蛋,以兆好運。
正在載入展開全文
正在載入載入更多
查看更多
打開百度App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