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舌草(植物名稱)

龍舌草(植物名稱)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龍舌草(學名:Ottelia alismoides (Linn.) Pers.)是水鱉科,水車前屬沉水草本植物,莖短縮。葉基生,葉片因生境條件的不同而形態各異,多為廣卵形、卵狀橢圓形、近圓形或心形,常見葉形尚有狹長形、披針形乃至線形,全緣或有細齒;在植株個體發育的不同階段,葉形常依次變更:初生葉線形,後出現披針形、橢圓形、廣卵形等葉;葉柄長短隨水體的深淺而異,兩性花,偶見單性花,佛焰苞橢圓形至卵形,花無梗,單生;花瓣白色.淡紫色或淺藍色;花葯條形,黃色,種子多數,紡錘形,細小,4-10月開花。

龍舌草廣布於非洲東北部、亞洲東部及東南部至澳大利亞熱帶地區。中國東北地區以及河北、河南、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灣、湖北、湖南、廣東、海南、廣西、四川貴州、雲南等省區有分布。常生於湖泊、溝渠、水塘、水田以及積水窪地。

龍舌草全株可作蔬菜、餌料、飼料、綠肥以及藥用等。

(概述圖參考來源:中國自然標本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龍舌草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Angiospermae
  • :單子葉植物綱 Monocotyledoneae
  • :沼生目 Helobiae
  • 亞目:花藺亞目 Butomineae
  • :鱉科 Hydrocharitaceae
  • :水車前屬 Ottelia
  • :龍舌草
  • 命名者及年代:(Linn.) Pers.,1805
形態特徵,產地生境,主要價值,

形態特徵

沉水草本,具鬚根。莖短縮。葉基生,膜質;葉片因生境條件的不同而形態各異,多為廣卵形、卵狀橢圓形、近圓形或心形,長約20厘米,寬約18厘米,或更大,常見葉形尚有狹長形、披針形乃至線形,長達8-25厘米,寬僅1.5-4厘米,全緣或有細齒;在植株個體發育的不同階段,葉形常依次變更:初生葉線形,後出現披針形、橢圓形、廣卵形等葉;葉柄長短隨水體的深淺而異,多變化於2-40厘米之間。
兩性花,偶見單性花,即雜性異株;佛焰苞橢圓形至卵形,長2.5-4厘米,寬1.5-2.5厘米,頂端2-3淺裂,有3-6條縱翅,翅有時成摺疊的波狀,有時極窄,在翅不發達的脊上有時出現瘤狀凸起;總花梗長40-50厘米;花無梗,單生;花瓣白色.淡紫色或淺藍色;雄蕊3-9(-12)枚,花絲具腺毛,花葯條形,黃色,長3-4毫米,寬0.5-1毫米,藥隔扁平;子房下位,近圓形,心皮3-9(-10)枚,側膜胎座;花柱6-10,2深裂。果長2-5厘米,寬0.8-1.8厘米。種子多數,紡錘形,細小,長1-2毫米,種皮上有縱條紋,被有白毛。花期4-10月。2n=44。

產地生境

廣布於非洲東北部、亞洲東部及東南部至澳大利亞熱帶地區。中國東北地區以及河北、河南、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灣、湖北、湖南、廣東、海南、廣西、四川貴州、雲南等省區有分布。常生於湖泊、溝渠、水塘、水田以及積水窪地。

主要價值

全株可作蔬菜、餌料、飼料、綠肥以及藥用等。
龍舌草全株可做蔬菜、飼料和藥用,《本草綱目》草部,第十九卷記載“⋯龍舌,生南方池澤湖泊中,杵汁能軟鵝鴨卵⋯⋯ ”。由此知龍舌草細胞液為酸性,可以溶解蛋殼中的碳酸鈣。研究表明,在較低無機碳環境中,龍舌草可誘導出景天科酸代謝途徑(CAM),在細胞中積累大量有機酸 。除此之外,雖然僅有兩三層細胞的龍舌草葉片不具備Kranz花環結構,但是其可以行使C4代謝,可能為一種單細胞C4代謝植物,極大地提高了龍舌草在低無機碳濃度條件下的光合作用 · 。自然水體通常處於弱鹼性,水體中的無機碳主要以碳酸氫根形式存在,為了適應水體無機碳環境,龍舌草演化出了利用碳酸氫根的能力,可以吸收水體中的碳酸氫根用於光合作用 。龍舌草是迄今為止我們所知道的唯一一種同時具備能夠利用碳酸氫根、C4代謝途徑和CAM代謝途徑三種碳濃縮機制於一身的高等植物,對植物光合作用機制和演化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義。
龍舌草廣泛分布於東亞、東南亞、澳洲和非洲,但是由於生境的破壞、水體富營養化及其他污染物的排放,導致了龍舌草種群的迅速萎縮,現已被收錄於2012年頒發的浙江省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第一批)中。
龍舌草種皮外被腺毛和黏液,需要經過一段時間的低溫打破休眠,且其萌發具有強烈的聚集效應,即聚集在一起的種子萌發率遠高於分散的種子 ,聚集萌發可以使幼苗迅速占領一片生境,有助於提高競爭力 。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