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脈團山遺址

龍脈團山遺址

龍脈團山遺址位於鎮江市潤州區的團山路,就在“君臨南山”的樓盤附近,是鎮江市區目前保存較少的商周時期台形遺址之一。自1959年南京博物院對寧鎮山脈及秦淮河地區“湖熟文化”遺址普查時發現後,龍脈團山遺址一直保留至今,是目前鎮江保存較好的“湖熟文化”遺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龍脈團山遺址
  • 位置:潤州區的團山路
  • 年代:商周時期
  • 文保:江蘇省級
遺址情況,考古調查,

遺址情況

龍脈團山長60米,寬50米,高出地面5米,頂部平坦,整個遺址呈橢圓形台地。山頂就是一塊平地,當年發現有很多的湖熟文化的碎陶片,以夾砂紅陶為主,還有少量黑陶、硬陶、原始瓷等。
隨處可見的碎陶片隨處可見的碎陶片
地里各種形狀的陶片很多,三種有代表性的碎片:一塊是普通的夾砂紅陶,陶片很薄,紅色的陶片裡面有白砂點點;一塊是土陶罐的罐口邊緣部分,應該是黑陶或者灰陶罐破碎後殘留的部分;還有一塊是當時房屋建築中的紅土塊,土塊很厚,有一面呈奇怪的連續圓弧狀。這個土塊的邊緣形成與當時的房屋建造結構有關係。這些圓弧的部分是因為包裹著細的樹木和蘆葦形成的,當時的房屋是土木結構,先用粗木做樁,然後再用細的樹木和蘆葦構成圍牆,然後為了填補之間的縫隙就在縫隙間填入紅土,這塊紅土就是當時房屋結構的一個見證。

考古調查

1959年和1977年鎮江博物館對遺址進行了鑽探,發現文化層堆積達4米多,採集到多種石器與幾何印紋陶片、原始青瓷片等。考古調查資料顯示,龍脈團山遺址有較厚的文化層,早期為中原商代,晚期為西周至春秋時期。1982年該遺址列為市級文保單位。現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龍脈團山遺址是鎮江市區目前保存較少的商周時期台形遺址之一,為吳文化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
湖熟文化是中國江南地區的史前文化,遺址分布主要在南京、鎮江以及太湖流域,其存在時間相當於中原地區的商朝、周朝。湖熟文化因1951年最先發現於江蘇省江寧縣湖熟鎮而得名。湖熟文化的遺址大都位於土墩上,也有人稱為台形遺址。據了解,在鎮江地區,這樣的湖熟文化典型的台形遺址原本很多,但是在城市發展的過程中,大多被破壞。從上世紀50年代一直保存至今的龍脈團山是幸運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