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眼(龍眼樹)

龍眼(無患子目無患子科植物)

龍眼樹一般指本詞條

龍眼(學名:Dimocarpus longan Lour.)是無患子科龍眼屬植物。常綠喬木,高通常10餘米;小枝粗壯,被微柔毛,散生蒼白色皮孔。葉連柄長15-30厘米或更長;小葉4-5對,薄革質,長圓狀橢圓形至長圓狀披針形,兩側常不對稱;小葉柄長通常不超過5毫米。花序大型,多分枝;花梗短;萼片近革質,三角狀卵形;花瓣乳白色,披針形,與萼片近等長,僅外面被微柔毛;花絲被短硬毛。果近球形,通常黃褐色或有時灰黃色,外面稍粗糙,或少有微凸的小瘤體;種子茶褐色,光亮,全部被肉質的假種皮包裹。花期春夏間,果期夏季。

龍眼原產於中國南部地區,分布於福建、台灣、海南、廣東、廣西、雲南、貴州、四川等省(區),主產於福建、台灣、廣西。生長在南亞熱帶地區,喜溫暖濕潤氣候,能忍受短期霜凍,在0-4℃的低溫條件,短期內不會凍死。

經濟用途以作果品為主,因其假種皮富含維生素和磷質,有益脾、健腦的作用,故亦入藥;種子含澱粉,經適當處理後,可釀酒;木材堅實,甚重,暗紅褐色,耐水濕,是造船、家具、細工等的優良材。

(概述圖來源:)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主要變種,主要品種,生長環境,分布範圍,繁殖方法,栽培技術,整地,定植,管理,病蟲防治,病害,蟲害,主要價值,

形態特徵

常綠喬木,高通常10餘米,間有高達40米、胸徑達1米、具板根的大喬木;小枝粗壯,被微柔毛,散生蒼白色皮孔。葉連柄長15-30厘米或更長;小葉4-5對,很少3或6對,薄革質,長圓狀橢圓形至長圓狀披針形,兩側常不對稱,長6-15厘米,寬2.5-5厘米,頂端短尖,有時稍鈍頭,基部極不對稱,上側闊楔形至截平,幾與葉軸平行,下側窄楔尖,腹面深綠色,有光澤,背麵粉綠色,兩面無毛;側脈12-15對,僅在背面凸起;小葉柄長通常不超過5毫米。
花序大型,多分枝,頂生和近枝頂腋生,密被星狀毛;花梗短;萼片近革質,三角狀卵形,長約2.5毫米,兩面均被褐黃色絨毛和成束的星狀毛;花瓣乳白色,披針形,與萼片近等長,僅外面被微柔毛;花絲被短硬毛。果近球形,直徑1.2-2.5厘米,通常黃褐色或有時灰黃色,外面稍粗糙,或少有微凸的小瘤體;種子茶褐色,光亮,全部被肉質的假種皮包裹。花期春夏間,果期夏季。

主要變種

鈍葉龍眼Dimocarpuslongan Lour. var. obtusus (Pierre) Leenh.)與龍眼的區別只是小葉頂端鈍圓或微缺。中國雲南也偶然見到。

主要品種

龍眼的栽培品種不如荔枝的多,比較常見的有如下幾種龍眼,而且生長力強,適於山地栽培。
品種名稱
概要
圖示
石硤龍眼
石硤龍眼又名十葉、石圓、脆肉等。原種出自中國廣東南海平洲,是栽培歷史悠久的鮮食名種,廣泛傳播至廣東、廣西等地。1829年清代趙古農擇《龍眼譜》記述“粵之龍眼,當十葉為第一,十葉之名,俗化作石硤,石與十音類,硤與叶音似,其實此種則名十葉,蓋凡龍眼葉或七片八片一椏不等,而此則一椏不等,故因以別其種也。"
石硤龍眼有3個品系:黃殼石硤、青殼石硤與宮粉殼石硤。
龍眼
草鋪種龍眼
草鋪種果實圓球形或略扁圓形,中等大。果皮赤褐色或黃灰褐色,有龜狀紋。果肉白蠟色至淺黃蠟白色,半透明,離核較易。品質上等可食率63.76%,可溶性固形體18.91-19.8%。果實成熟期8月下旬至9月下旬,中遲熟種。
草鋪種龍眼樹冠圓頭形,樹勢壯旺,樹勢半開張。草鋪種龍眼採收期較長,可在樹上留果至中秋節前後採收,仍不影響其鮮食品質。
龍眼
儲良龍眼
儲良龍眼原產於中國廣東高州分界鎮儲良村,母樹系村民莫耀坤1942年用圈枝苗種植。1976年高州進行水果優稀品種資源條查時發現記載。1987年母樹高8.1米,樹冠覆蓋面積約180平方米,主幹周長1.78米。
在廣東沿海大、中城市近年的水果市場上是唯一可與泰國進口龍眼抗衡、品質優於泰國龍眼的品種。儲良龍眼是鮮食與加工兼優的良種,加工後的桂圓肉黃淨半透明,肉身厚,乾爽耐儲,可制出一級至特級桂圓肉
龍眼
東邊勇龍眼
東邊勇龍眼原產於中國廣東吳川,其果粒大,黃褐色,不裂果,平均單果重12.5-15克,最重達20.85克,果肉干脆不流汁,清甜常蜜,可溶性固形物20.2-23.89%,可食率69-70.8%,該品種早結、豐產、穩產、果大質優。
龍眼
古山二號龍眼
古山二號龍眼母樹來源於中國廣東揭東縣雲路鎮北洋村古山,是該縣近年來大力推廣的龍眼優良品種(株系)。古山二號龍眼樹勢較強,樹冠半圓形,開張,分枝密度中等。果實圓形略歪,平均單果重9.4克。果皮黃褐色,較薄。果肉乳白色,果肉易離核,肉質爽脆,味清甜。果實可食率70%,果汁含可溶性固形物20%,品質上等。種子中等大,棕褐色。果實在8月是上旬成熟,是早熟優質鮮食品種。
龍眼

生長環境

溫度:龍眼生長在南亞熱帶地區,喜溫暖濕潤氣候,能忍受短期霜凍,在0-4℃的低溫條件,短期內不會凍死。中國福建莆田主產區年平均氣溫為20-22℃,四川產地年平均氣溫約18℃;冬季短期低溫有利於龍眼花芽的分化和形成。
水分:龍眼產區一般年降水量在1200-1600毫米。
光照:龍眼為陽性樹種,要求陽光充足。
土壤:龍眼對土壤的適應性很強。在中國福建莆田主產區,主要為紅砂壤、粘土,均能生長,只要表土層深厚、排水良好,幾乎各種土壤均能適應。以砂壤土最好,其次是砂質紅壤及粘土。土壤pH值為5.4-6.5生長最好,鹼性土不宜栽種。

分布範圍

龍眼原產於中國南部地區,分布於福建、台灣、海南、廣東、廣西、雲南、貴州、四川等省(區),主產於福建、台灣、廣西。亞洲南部和東南部也常有栽培。

繁殖方法

龍眼的繁殖方法有嫁接、高壓和種子育苗。由於種子培育的實生苗變異大、品質優劣參差不齊,定植後需要15-20年才能開花結果,經濟效益差,生產上一般不採用實生苗。為能保證品種優良性狀和儘快投產,生產上採用嫁接育苗和高壓育苗較為普遍。
嫁接:嫁接方法很多,有芽片貼接、舌接、腹接、插接、切接、靠接及芽苗砧嫁接等。以芽片貼接、舌接、芽苗砧接方法簡單易行,成活率高。此外,有些地區也採用高接換種對果實小、品質差、產量低的實生樹進行改造,提高經濟效益。一般採用嵌接法。嫁接育苗繁殖係數高,能保持名優品種特性,結果早,產量高根系發達,適應上山栽培,抗颱風能力強,適於沿海丘陵地開發栽培推廣。
高壓:一般在龍眼樹液流動的3月下旬至4月上旬,選擇無病蟲害、生長健壯、品質優良的壯年植株,斜生枝莖約4厘米,在枝莖基部做長約2.5厘米的環狀剝皮,5-7天后用特製有孔兩片合成的瓦缽或竹筒把環剝處包合以繩索捆牢後,缽或竹筒內填入粘泥漿,均勻包裹環剝四周,保持濕潤。經3-4個月後,新根長滿缽筒內時,就可以將其鋸斷分離,移植於蔭蔽處培育1-2年再出圃定植。管理條件好的也可直接定植另外,也有採用苔蘚、稻草蘸泥漿直接包捆環剝處,再用塑膠布包裹保溫,5-6個星期後就能長出新根,2-3個月就能鋸斷分離移植。可以就地取材,更加簡便。高壓育苗方法簡單,能保持名特優品種的優良品質,投產早,樹冠矮小,便於經營管理。但其繁殖係數低,根系較淺,抗風能力較差,上山栽培抗旱能力也弱,適宜山下、四旁栽培。

栽培技術

整地

龍眼是南亞熱帶喜溫暖濕潤、陽光充足的果樹,所以選擇冬季無嚴寒霜凍、背風向陽的丘陵山地或平地栽培較為合適,土層深厚的砂質紅壤或砂壤土均可。丘陵山地,地勢較緩的應全面深翻整地或修築梯地,梯頻寬4-8米,按株行距5米×7米挖大穴,畝栽20-25株。穴直徑100厘米、深80-90厘米、施足底肥。穴施腐熟廄肥、過磷酸鈣、火燒土混合肥100-150千克。中國福建、廣東等地的貧瘠山地,亦採用換客土每穴200-800千克。

定植

龍眼嫁接苗一般高達70厘米左右,可以起苗定植。定植在春季2-3月或秋季9-10月均可;冬季有短期出現霜凍的地方,以春植較好。挖苗時應帶土。起苗後,立即用稻草包裹根部及主幹,修剪去部分葉片,減少水分蒸發。由於龍眼根系再生能力較弱,帶土球或打泥漿栽植,更能保證成活率栽植時,用細表土蓋埋根部壓實,栽後應充分澆水定根,用草覆蓋穴面,保持土壤濕潤,如天旱,隔3-5天要再灌水1次,直至新芽長出為止。

管理

間作套種:龍眼幼樹果園,株行間距大,樹冠較窄小,根系分布範圍不大,為充分利用土地空間,應積極間作套種豆類、花生、芝麻、西瓜、甘薯、玉米或鳳梨等,增加收入,以短養長,以耕代撫,抑制果園裡雜草的生長,改良土壤,促進幼齡龍眼樹的生長。成年龍眼樹,尚未封行亦可間作套種,減少雜草,增加地面覆蓋,保水保肥,疏鬆土壤,也有利於促進龍眼樹的開花結果。
鎖草施肥:果園每年應鋤草鬆土3-4次。秋冬季全面深翻,每年的3-4月及8-9月各進行1次鋤草鬆土,起到疏鬆土壤消滅雜草,保水保肥的作用。園地上如有白茅、蘆葦、五節芒、狗牙根等惡性雜草滋生時,可用20%草甘膦乳劑每畝1.5千克噴除,效果較好。幼樹定植後,新梢生長充實後就可進行第一次追肥,要掌握“薄肥勤施”,在毎次新梢抽生前,結合鋤草鬆土進行施肥,促進幼樹新梢生長旺盛成年結果樹,每年施肥4次。第一次在立春前後施催花促花肥,以氮肥為主,配施磷、鉀肥,促進花穗發育,但不宜偏施氮肥,否則會產生“沖梢”現象,影響開花。第二次在清明至谷刺間施開花結果肥,提高座果率,促發夏梢。第三次在芒種至夏至間疏果後施果實發育肥,要施用速效肥促進果實長大和夏梢充實。第四次在采果前後施肥,以遲效和速效肥配合施用,促使恢復樹勢,促進吐梢和秋梢生長充實,為翌年多結果打下基礎。一般株產50-100千克果實的樹,年需施水肥200-250千克,廄肥50-75千克,豆餅2-3千克,過磷酸鈣0.5-1千克。採用環狀溝施法,結合鬆土培土,提高土壤肥力和抗早抗寒能力,尤其貧瘠果園更顯重要。培土宜在秋季利用魚塘肥泥效果更佳。
整枝修剪:龍眼樹要培育自然圓頭形樹冠。一般在定植後2-3年內,主幹0.5-1米,有3-4個主枝均勻分布以後,逐年修剪,增加分枝級數,最後形成圓頭形樹冠。高壓苗的分枝點較低,常由基部抽生徒長枝構成樹冠,整形修剪時應特別加以注意幼樹生長較快,對較長的春夏梢要適當修剪或短截摘心,剪除下垂枝,防止樹冠過低,及時修剪內膛枝,過密枝,交叉枝,病蟲枝,枯弱枝,促使幼樹形成良好的樹形。定植後的3-5年內,應全部修剪去出現的花穗,減少養分消耗,促抽夏秋梢生長壯實。鬼帚病枯梢應立即燒毀。
疏花疏果:龍眼樹沒有進行人工疏花疏果,任其自然開花結果則往往會形成明顯的大小年現象。龍眼是多花果,遲採收(9-10月采果)的果樹,花果多的年份,養分消耗大,夏梢數量少,采果後才抽生的秋梢多數生長不充實,不能形成翌年良好的結果母枝,甚至有的不抽秋梢。翌年只能成為恢復樹勢的營養生長而不開花結果或僅少量結果。因此,在龍眼開花多的年份應特別注意進行疏花疏果工作。據果農的經驗:疏折花穗的時間以清明前後到穀雨,最遲不應超過立夏(開始開花),即花穗抽長12-16厘米時進行最好。此時花穗尚未充分生長,養分未被大量消耗,卻可看出抽出的花穗好壞、強弱,以便取捨。疏折花穗的原則是大年多疏,小年少疏;穗大多疏,穗小少疏;肥足樹壯的少疏,肥少樹弱的多疏;樹冠頂部、外部多疏,下部、內部少疏;均勻分布,一般疏去總花穗的40-70%左右,留下30-40%為宜龍眼座果率高,疏花後養分集中,花穗增大,座果增加,反使果實變小,影響夏秋梢生長。因此,硫果應抓緊在芒種至夏至前後進行。在6月下旬,果粒沒有黃豆大小,基本不再落果時疏果最適宜。原則上疏剪空穗,過密、畸形、病蟲為害的果穗;全穗留果總數為大穗的60-80粒,中穗的40-50粒,小穗的20-30粒。

病蟲防治

病害

龍眼病害約有50種,但對龍眼生長、產量和品質的影響並不嚴重。龍眼最重要的病害為鬼帚病,系病毒為害造成的。龍眼鬼帚病,亦稱禿枝病、叢枝病、鬼穗病等,為害新梢、葉及花穗。受害枝葉畸形,葉片狹小,捲曲不展,常成禿枝叢生狀,病花穗叢生成短簇狀而不能正常開花結實。防治措施:嚴格檢疫,嚴禁從病區調運苗木及繁殖材料;選用抗病品種;及時修剪病枝、病花穗、病苗木燒毀;加強栽培管理,增強樹勢,提高抗病力;及時防治荔蝽、木虱、白蟻、蠟蟬等傳播病毒病的害蟲。
危害症狀:亦稱霜疫霉病、疫病等,主要為害果實。受害後全果變黑,流出褐色汁液,外表有白色霜霉狀物,果肉酸腐酒味,爛果率達30%左右。
防治方法:加強果園管理清溝排水,增施有機肥,修剪保持樹冠通風透光;冬季結合深翻,掃除枯枝落葉,燒毀或深埋,並噴1次石硫合劑或波爾多液消毒園地;在開花前後,用0.5:0.5:100的波爾多液或甲基托布津1500倍液,或50%多菌靈1000倍液,每半個月噴1次,連噴2-3次。
危害症狀:立枯病為害龍眼苗木,是一種傳染性病害,常使苗木莖基部分腐爛死亡。雨季高溫積水,小苗更易發生此病。
防治方法:選用地勢高、排灌水方便、土壤疏鬆肥沃的苗圃地育苗;圃地用5406苗肥作基肥或蓋種,11-22.5克/平方米,播種覆土後,用50%代森銨400-500倍液噴防;發病時,用0.5%波爾多液或0.06%的升汞水加1.5%生石灰噴治;及時拔掉病死株燒毀,並進行土壤消毒。

蟲害

龍眼的害蟲約有110餘種。主要有荔蝽,為害嫩芽、花穗、嫩梢及幼果,常導致大量落花、落果或顆粒無收。防治措施:在3-5月用敵百蟲800-1000倍液或20%殺滅菊酯2000-8000倍液連噴2-3次;生物防治,採用平腹小蜂在荔蝽產卵初期放蜂,每隔10天放1次,連放3次,在中國福建、廣東推廣套用,取得理想的效果。此外,白蛾蠟蟬龍眼裳卷蛾龍眼角頰木虱爻紋細蛾也是為害龍眼的害蟲,會造成一定的損失,要加強管理,保護天敵。防治措施:結合修剪;疏花疏果,剪去帶蟲枝葉燒毀;用敵敵畏乳劑,40%樂果乳劑,50%磷胺乳劑,除蟲菊酯,殺蟲酯,殺蟲雙,殺蟲脒等噴治均可。

主要價值

藥用:果實營養豐富,是名貴的高級滋補品,龍眼藥用始載於《神農本草經》性溫,味甘,具有補益心脾、養血安神的功能。主治氣血不足、心悸不寧、健忘失眠、血虛萎黃等症,以及中老年虛弱、高血壓、高血脂和冠心病等。
經濟:經濟用途以作果品為主,種子含澱粉,經適當處理後,可釀酒;木材堅實,甚重,暗紅褐色,耐水濕,是造船、家具、細工等的優良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