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眼、荔枝鬼帚病

龍眼、荔枝鬼帚病,又稱叢枝病、麻瘋病。

基本介紹

  • 別稱:龍眼、荔枝鬼帚病
  • 多發群體:龍眼,荔枝
  • 常見病因:龍眼鬼帚
  • 常見症狀:花畸變且多密集
簡介,症狀,病原,傳播發病,防治方法,

簡介

龍眼 學名 Dimocarpus longans 10ur.異名Euphoria longans Steud.藥名桂圓、圓肉。藥用其果肉(假種皮)、種子(龍眼核)及根、葉。具利濕、通絡、清熱解毒、解表利濕之功效。分布在福建、台灣、廣東、廣西、四川、貴州、雲南等省。
圖1 龍眼鬼帚病花穗 圖2 龍眼正常花穗
龍眼鬼帚病龍眼鬼帚病

症狀

龍眼鬼帚病又稱叢枝病、麻瘋病。病梢幼葉淺綠狹小,葉緣捲縮不能展開,致整片葉子呈線狀。成長葉片凹凸不平呈波狀,葉脈黃綠色呈明脈狀,脈間現不規則形黃綠色大小不等的斑紋,葉緣向葉背捲縮,葉尖下彎,小葉柄扁化略變寬。病情嚴重的,葉片呈深褐色畸變,致病梢上畸形葉乾枯脫落或成禿枝狀。新梢叢生、整個枝梢呈掃帚狀。花穗染病,節間短縮或叢生成簇狀,花畸變且多密集,致病花早落不結實,偶有結實者,果小,果肉無味,不能食用。乾枯的病穗不易脫落,多懸掛在枝梢上。

病原

Longan witches broom virus稱龍眼鬼帚
病毒。病毒粒體線狀,大小12×1000(nm),只在寄主篩管記憶體活,少數單獨存在,多為許多粒體聚在一起。該病毒除侵染龍眼外,還可侵染荔枝。

傳播發病

主要通過嫁接傳毒,用2年生砧木嫁接病枝,經7—8個月即發病。種子也可帶病。靠苗木調運進行遠距離傳播。自然傳毒媒介主要是荔枝蝽象若蟲(Tessaratomapapil10sa Drury)和龍眼角頰木虱(Cornegenapsylla sinica Yang et Li.)。生產上幼齡樹、高壓苗較成年樹及實生苗發病重。紅核仔、牛仔、大粒、油潭木、赤殼、福眼、蕉眼等品種都感病,信代本、東壁龍眼等則較抗病。

防治方法

(1)嚴格檢疫,防止帶病苗木外運,以減少發病。(2)從優良母樹上採種或選取接穗,不能用病樹上接穗或高壓苗木。(3)增施有機肥,增強樹勢,提高抗病力。(4)及時防治荔枝蝽象等刺吸式口器害蟲。(5)發病輕的樹可及早剪除病枝、病穗,這對減輕病勢和延長結果年限有一定的作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