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眠山風景區

龍眠山風景區

為大別山東部余脈,山勢自西北向東南逶迤而來。龍眠河繞山而行。龍眠山景區位於市區北面,人文景觀和自然景觀兼而有之,各具特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龍眠山風景區
  • 地理位置:桐城
  • 占地面積:不詳
  • 著名景點:龍 門,披雪瀑
龍 門,披雪瀑,碾玉峽,投子山,文和園,大龍井瀑布,另有,

龍 門

位於龍眠鄉與太平街道辦事處的交界處——頌嘉嶺上。該門橫跨龍眠公路,系仿古牌坊式,總跨度為25.8米,高10.06米,
大理石立柱橫樑,環拱浮雕巨龍,坊頂覆蓋黃色琉璃瓦,是龍眠山風景名勝區的標誌性建築。正門左側,銘刻有北宋著名
龍眠山風景區
詩人黃庭堅吟詠龍眠山的詩句:“諸峰何處是龍眠,昔日龍眠今不眠”。取龍眠山之底蘊命名的“龍門”,顯得古樸、雅潔,
張揚著龍的恢宏氣勢和神韻,體現著中華民族騰飛奮進、蒸蒸日上的拼搏精神。

披雪瀑

古名披雪洞(一作披雲洞),又名響雪泉,位於市區西北4公里的碧峰山下,瀑流飛瀉直下,如雪簾高懸,故得名。
瀑長900米,全瀑分三段:前為“迭瀑”,長約50米,瀑流滾迭,濺珠飛玉,稱之為“前瀑”;中為“溪谷”,
龍眠山風景區
俗稱“披龍”,長約800米,雪浪翻滾,奔騰直前;後為“懸瀑”,高約50米,瀑流長懸,雪崩雷鳴,稱之為“後瀑”。
後瀑左崖有一洞,名“披雪洞”。清桐城派著名作家姚鼐曾來此遊玩,撰有《觀披雪瀑記》,譽此瀑為“吾邑之奇”。

碾玉峽

位於市區北3公里龍眠山。峽長61米,分峽谷、峽口兩部分。峽谷狹窄,兩邊峭崖陡起,白石峽底,呈魚脊形,兩旁有深溝,
飛流迭滾而下,沖入水潭,峽口為扇面形,寬達20米,飛流溢出峽口,平緩懸下,歸於溪谷,清劉大木魁在《游碾玉峽記》
中稱:“東龍眠山之幽麗出奇可喜者無窮,而最近治最善為碾玉峽”。峽側建有碾玉亭,進峽道旁山崖上刻有劉大木魁
《游碾玉峽記》,峽後有聽瀑榭一座。
龍眠山風景區

投子山

位於市區北約二公里,亦名鳳凰山,蓋因其山形若鳳。相傳三國時吳將魯肅兵敗後將子投此為僧,故名投子山,山中有寺,即名投子寺。投子寺始建於唐懿宗鹹通年間(公元860-874年),是皖北著名的佛教禪院。投子曉鐘乃桐城老八景之一。
現山中存有投子禪寺、德柏庵、趙州橋、接官亭、鐘樓等建築。
龍眠山風景區

文和園

位於龍眠鄉雙溪村,是清朝保和殿大學士張廷玉的陵園。1755年,張廷玉壽終正寢,歸葬於此。1995年起,
安徽省和桐城市有關部門先後撥款對之進行全面修復,整個陵園分墓區和享堂兩個部分。墓區莊嚴肅穆,氣勢恢宏。
龍眠山風景區
石獅、石虎、石羊、石馬鱗次櫛比,文俑、武俑、龜躍相對排列,石香爐、石供桌、石燭台陳列墓前,蒼松、翠柏、
銀杏綠樹成蔭。享堂內陳有張廷玉座式繡像、香爐、供桌,兩則懸有張英、張廷玉親筆楹聯。1998年,
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張廷玉墓地清代石雕刻群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大龍井瀑布

位於龍眠鄉黃燕村的深山密林之中,遠“文和園”約6公里。瀑布布流寬約7米,懸空垂掛三十餘米,似白龍自天而降
,又如銀河傾瀉而下,氣勢雄渾,其轟然之聲數里外可聞。飛瀑落入崖下深潭,該潭謂之“龍井”。潭中碧波激盪,
在陽光下折射出五光十色的光環,蔚為奇觀。
龍眠山風景區

另有

該景區另有賜金園、百步繞雲梯衝、龍眠山莊舊址、娓筆泉、別峰庵等人文和自然景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