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珠村(雲南省大理市鶴慶縣松桂鎮龍珠村)

龍珠村(雲南省大理市鶴慶縣松桂鎮龍珠村)

該行政村隸屬鶴慶縣松桂鎮,地處松桂鎮東邊,距 鎮政府所在地8.00公里,到鎮道路為土路,交通方便,距縣35公里。東鄰六合,南鄰大營,西鄰勤勞,北鄰新莊。全村國土面積22.21平方公里,海拔1,800.00米,年平均氣溫20.00℃,年降水量870.00毫米,適合種植 玉米、水稻 等農作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龍珠村
  • 行政區類別:行政村
  • 所屬地區鶴慶縣松桂鎮
  • 人口:2250人
村情概況,自然資源,基礎設施,農村經濟,人口衛生,人文地理,村務公開,發展重點,文化教育,地圖信息,

村情概況

轄軍營、河頭、降支香等23個村民小組。現有農戶 968戶,有鄉村人口4409人,其中農業人口4409人,勞動力2250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2250人。
全村耕地面積3,037.66 畝,人均耕地0.7畝,林地29,514.00畝。2006年全村經濟總收入423.86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860.00元。該村屬於貧困村,農民收入主要以農業為主。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3,037.66畝(其中:水田1,780.93畝,旱地 1,256.73 畝),人均耕地0.69畝,主要種植玉米、水稻、小麥等作物;擁有林地 29,514.00畝,其中經濟林果地160.00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04畝,主要種植蠶桑、板栗等經濟林果;荒山荒地 188.00畝,其他面積582.00畝。

基礎設施

截止2006年底,該村已實現通水、通電、通路,有路燈。全村有260戶飲用井水,有820戶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占農戶總數的84.7%)。有968戶通電,有335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773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34.6%和79.85%);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623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 365戶(分別占總數的64.36%和37.71%)。
該村到鄉鎮道路為土路;進村道路為土路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8.00公里,距離集貿市場8.00公里。全村共擁有汽車19輛,拖拉機 3輛,機車1輛。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1,902.00 畝,有效灌溉率為62.61%,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 1,702.00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39畝。
到2006年底,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175戶;裝有太陽能農戶3戶;建有小水窖288口;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廚、改廁、改廄)的農戶175戶。全村有14個自然村已通電;有5個自然村已通路;有14個自然村已通電視;有14個自然村已通電話。有14個自然村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該村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4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5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959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06年農村經濟總收入423.86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114.40萬元,占總收入的 %;畜牧業收入 267.46 萬元,占總收入的 %(其中,年內出欄肉豬 2597 頭,肉牛 250 頭,肉羊 1200 頭);第二、三產業收入42.00萬元,占總收入的 %;工資性收入 246.96萬元,占總收入的 %。農民人均純收入 860.00元,農民收入以農業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 223.90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236人(占勞動力的10.48%),在省內務工199人,到省外務工37人。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968戶,共鄉村人口4409人,其中男性2337人,女性2072人。其中農業人口4409人,勞動力 2250人。該村以漢族、白族族為主(是漢族、白族混居地),其中漢族505人,白族3904人。到2006年底,參加農村合作醫療4000人(人員名單附後),參合率90%;享受低保213人(人員名單附後)。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鎮衛生院,衛生所面積為220平方米,有鄉村醫生5人,該村距離鄉鎮衛生院8公里。該村建有公廁2 個,人畜混居的農戶959戶,占農戶總數的99%。

人文地理

龍珠村位於松桂東北8公里處的漾弓河畔,東與六合靈地、大甸相聯;南與松桂大營交界;西與松桂勤勞相鄰;北與金墩新莊接壤。下轄14個自然村,23個村民小組,968戶總人口4400多人,屬典型的偏僻貧困村。
龍珠雖地處山區,但由於漾弓河流經境內,海拔較低(1800米)氣候溫和,水利條件便利,特產豐富,曾經是松桂魚米之鄉。漾弓河流經龍珠境內全長13公里,將龍珠行政村分為東西兩塊。據考證,為了連線東西兩塊,滿清年間,由村民捐資捐物在河流中段修建了河頭橋與施家橋。均屬木架瓦頂,長約40米,解決了東西兩塊的交通。1988年,一場百年罕見的洪水沖毀了施家橋,現僅存河頭橋,形象古樸、壯觀。每當盛夏季節,途經此橋,在橋上小坐,使人感到涼爽異常,遠望東逝的河水,讓你感覺忘去一切煩惱。由於此地人口聚集且民風純樸,民國時期開始,雲縣馬幫一直在此地經商,並將本地始於宋元時期的自產手工紙類銷往省內外,使得數百年來原始手工紙術流傳至今並發揚光大,現在生產的紙品深受商家喜愛。手工紙收入也作為當地村民經濟收入的一大部分。
龍珠人民勤勞節儉,更重視教育,重視人才的培養。滿清乾隆年間曾出了秦進士,桑進士兩位文武進士;20世紀80年代又出了世界青年錦標賽男子花劍冠軍楊金鎧;現任德宏州副州長,瑞麗市委書記的柳五三是眾多大學生的佼佼者。近年來,由於普洱荼文化的興起,使當地傳統造紙業更加紅火,省內外商家雲集,竟相採購手工紙,海外遊客也到本地參觀,對本地發展有一定的促進作用。隨著黨的惠農政策的不斷深入,龍珠的明天會更加美好。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13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968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3037.66畝,其中土地流轉面積0.00畝。是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其中,一事一議籌資額 0.00 元(人均 元),一事一議籌勞5843個(勞均3個)。年末集體總收入0.00萬元,有固定資產0.00萬元,年末集體有收益0.00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自行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是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貼上公告、黑板報、會議等方式公開。

發展重點

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存在主要問題和困難:人均耕地少,基礎設施落後,自然環境惡劣,可利用資源短缺。。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發展思路及發展產業:組織剩餘勞動力外出務工,發展養殖業,調整產業節構,發展蠶桑。改善基礎設施,推廣節前能灶、沼氣池、太陽能。。

文化教育

該村小學生就讀到龍珠國小,中學生就讀到松桂中學。該村距離國小校0.10公里,距離中學8.00公里。目前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中,小學生343人,中學生124人。

地圖信息

地址:大理白族自治州鶴慶縣松桂--龍珠村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