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火湯

龍火湯,中醫方劑名。出自《醫醇剩義》卷四。具有調養氣血,溫通經絡的功效。主治痛痹。臨床常用於以筋骨關節冷痛,痛處遊走不定,腰膝酸冷,或麻木不仁,舌淡苔白,脈沉細遲等為辨證要點的疾病。

基本介紹

  • 名稱:龍火湯
  • 出處:《醫醇剩義》卷四
  • 功用:調養氣血,溫通經絡
  • 主治:痛痹
組成,用法用量,功用,主治,方義,運用,加減化裁,使用注意,重要文獻摘要,

組成

蓯蓉三錢(9g),肉桂五分(1.5g),黨參四錢(12g),茯苓二錢(6g),白朮一錢(3g),歸身(酒炒)二錢(6g),白芍(酒炒)一錢(3g),木香五分(1.5g),川斷二錢(6g),獨活(酒炒)一錢(3g),角霜四錢(12g),蠶沙三錢(9g),紅棗十枚,姜三片。

用法用量

古代用法:水煎服。
現代用法:上藥水煎服,每日1劑,1日2次。

功用

調養氣血,溫通經絡。

主治

痛痹。

方義

方中重用鹿角霜,乃血肉有情之品,長於補腎陽,益精血,壯筋骨;輔以肉蓯蓉補腎陽,益精血;川斷補肝腎,堅筋骨,又“能宣行百脈,通利關節,凡經絡筋骨血脈諸病,無不主之,而通痹起痿,尤有特長”(《本草正義》);肉桂溫腎助陽,祛寒止痛;獨活入少陰腎經,通利關節,搜利下焦筋骨間之風寒濕邪而止痹痛;蠶沙祛濕舒筋。黨參、白朮、茯苓、當歸、白芍補益氣血,木香理氣醒脾,寓疏於補,可使補而不滯,滋而不膩。生薑、大棗和營衛,調脾胃。諸藥合用,共奏溫通經絡,調養氣血,補腎壯骨之功。骨關節炎、骨質疏鬆症等證屬久痹不已,腎陽虛弱,氣血虧虛,筋骨失養者,可用本方加減治之。

運用

臨床常用於以筋骨關節冷痛,痛處遊走不定,腰膝酸冷,或麻木不仁,舌淡苔白,脈沉細遲等為辨證要點的疾病。

加減化裁

隨症加減兼血瘀者,加乳香、沒藥、當歸以活血止痛,伸筋活絡痹久瘀入絡者,加全蠍、烏梢蛇、地龍等以穿筋透骨,搜剔通絡。

使用注意

注意事項方中鹿角霜、白芍藥陰柔滋膩,易助濕礙邪,若有痰濕納呆者,本方不宜。

重要文獻摘要

《醫醇義》:“痛痹者,營衛受寒,不通而痛。宜調養氣血,溫通經絡,龍火湯主之。龍火湯:蓯蓉三錢,肉桂五分,黨參四錢,茯苓二錢,白朮一錢,歸身(酒炒)二錢,白芍(酒炒)一錢,木香五分,川斷二錢,獨活(酒炒)一錢,角霜四錢,蠶沙三錢,紅棗十枚,姜三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